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188章

江家领头,投放的商品是从逛小集拿。

在逛小集的商品,已经是支付过货款的,投放出去的商品,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也就是说,他俩在年底的时候,搞了个大事,热热闹闹的赔本了。

谢星珩:“……”

有一声草,不知道该不该说。

第079章 仙品!(捉)

赔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做生意, 有赔有挣是常事。

关键在于,谢星珩把场面搞得太热闹。

他尴尬得坐立不安。

江知与原也尴尬, 看他这样,就静静欣赏他的尴尬,自己反而笑了起来。

“没事的,还没算上货款。今年货物存量大,货款都能计算在本金之内的。”

所以也常说“货物变现”。

谢星珩要脸,他听了安慰,还把自己说的豪言壮语回忆了一遍。

还好还好, 古代跟现代不一样, 他也嫌麻烦,没有说财报的事。

不然就公开处刑了。

他连夜奔逃火星都没用。

江知与听了又是笑:“你之前竟然还想公开账目?”

谢星珩说:“是内部合作商公开,总收益多少,各家上货比例跟销售额是多少,让他们心里有个数,来年再接再厉,再创新高。”

因合作商少,弄这个阵仗不划算。

还好还好。

谢星珩又一次庆幸。

除夕县里热闹, 他们一家要出去玩。

宝宝白天吃喝睡, 补了数次觉,到了黄昏时分,江知与跟谢星珩就一人捞个崽,给他们穿衣裳。

给两个宝宝做的冬衣是小狮子造型的, 红色为主, 黄色为辅。

衣料好, 上面的兽毛也是上品,不过都是大人做披风大氅余下的小料。

徐诚认他俩做干儿子, 送来了两件出锋小斗篷,披上就跟盖了小被子一样。

孩子三个多月,能趴、要练抬头。

给他们换好小狮子衣裳,夫夫俩顺手就给他们弄趴下了。

这是习惯性动作,搞完两个人相视而笑,又留屋里逗了会儿崽。

衣服造型做得好,黄家找的老手艺人,现在也没机器,纯手工定制。放现代,也是高定了。

两小只趴在那里,把小狮帽戴上,可萌可萌。

锦鲤宝宝乖一点,也懒一些,戳一下动一下。他趴那儿,除非紧着跟他互动,否则他能以这个姿势睡着。

江知与凑过去,锦鲤宝宝就甜甜笑。

天玑宝宝一拱一拱的,新生儿各方面的训练都完成得很棒。

他会主动抬头跟爹爹互动,江知与逗弟弟,他就“啊啊啊”。

江知与看过来,他也甜甜笑。

夫夫俩乐不可支,围着他当氛围组。

他俩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听懂,总之这个热闹气氛,让天玑宝宝很是开心,啊啊呜呜个没完。

到了时辰,他俩还没出门,江承海跟宋明晖来找,一猜一个准,就知道他俩是在屋里玩孩子。

江承海说:“别玩了,给他俩留点精力,要出去转转的。”

这个月龄的宝宝,可以有点室外活动了。

赶上冬季,都穿得厚实。

一家人步行出门,往东城门那里去。

县内房屋密集,不好燃放烟花,孙知县划了一块地,百姓们去东门外放,只开一个时辰。

烟花价高,百姓们多数是之前搞活动时凑单买的,县内许多商户合伙,下了个大单子。

一来照顾江家生意,以后有钱一起挣。

二来在新知县那里留个好印象。县官开城门,与民同乐,烟花炮竹少了,岂不尴尬?

商户合伙,江家自然也要凑一份。

谢星珩让火药坊的人,做些小烟火棒。

技艺有限,暂时用多根引线来凑数,尾巴有长长的细木棍,点燃可以看一会儿。

以谢星珩的眼光来说,这玩意儿连失败品都算不上,它就不能算是个商品。

无奈时代科技受限,大人们娱乐活动都少,小孩子更别提。

一百文三十根,三文多一根,就看看火星子,销量都创新高。

有钱人买着玩,没钱的就看别人玩,实在眼馋的,就找人拼单。

这玩意儿技术难度低,批量制作都是学徒完成。

谢星珩在火药坊追加了投资,把农庄上的失孤孩童安排了一批。

并非人人都有学医的天分,有些学不进去,强求不来。

他也给两个小宝贝准备了烟花,给他们戴上迷你口罩隔绝味道,大人抓着他们的手,帮忙持握着摇晃。

这是他们出生第一年,外界的一切都新鲜有趣。

会发光的东西尤其吸引人,锦鲤宝宝都爱不释手,烟花一停,跟着哥哥一起哇哇哇,还想玩。

宝宝眼睛脆弱,再是好玩,也就那一阵。

好好的带出来一趟,还给他俩都整哭了。

无奈之下,一家人只好多留会儿,等着时辰,捂住他们耳朵,带他们一起看大烟花。

隔着距离,他们看得津津有味,小身板摇啊摇,往前扑着伸手,想抓。

看完烟花,两兄弟的体力耗尽,回家路上就不顾喧嚣,呼呼大睡起来。

今年一家人都守岁,宝宝在小床上躺着,听大人们围炉夜话的声音,睡得呼呼的。

江承海跟宋明晖给他们准备了压岁钱,数额不多,都是十枚铜板。

给江知与和谢星珩的红包就很厚一封,一人五百两。面值一百两的银票塞了五张,厚实又漂亮。

两人合计收入一千两,刚好补齐去年的亏损。

这不是红包,是名为红包的创业扶持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今年一年,都极为安详,忙碌有余,风波少。

家里添丁,两孩子都有事业。江承海跟宋明晖能放心养老,含饴弄孙,日子别提多美。

所谓居安思危,他们没忘记家里囤积的粮食,闲聊来年计划时,琢磨着开年再往南北两面派人跑一趟。

南面还没消息回来,北边不指望核心的大消息,就看看气氛紧不紧。

又是一年春,今年开恩科,又到了科举的季节。

谢星珩今年不去,年节里走动,他拒绝的理由都想好了€€€€这一年忙着生意,没有看书,改年再说。

家里这摊子生意,往年都是宋明晖守着,他知道货物进出的问题,问谢星珩来年的打算。

“一直这样全城进货,隐患很大。”

稳定且长期的收,货物会堆积,压货就等同赔钱。

供货商家太多,很多都是个体户,零零散散的货品拿进来,质量参差不齐。

谢星珩就跟他们说了他的大目标。

沿街两排的商户,是丰州事业线的基础目标,也是江家立足的根基。

往后会再往府城扩散,要让江家的逛小集,占领整个昌和府的市场。

今年只是铺摊子,摊饼子。

饼子摊开,大小都看得见,香不香也都闻得到。

饵料下了,就等大鱼上钩。

现有的合作商里,白家黄家这种有自家手艺、二代也培养起来的人家,是谢星珩最喜欢的。

开年以后,他会开个合作商招募会议。

去年邀约,想来都能来。

今年开放申请,想来,江家还不一定收。

这个门槛儿设立,会让他们竭尽全力展现自身价值,从中脱颖而出。

另外散户商品,可以再设立管事。

类比义乌小商品,商家不可能请那么多人干活,派活出去,再设立商品标准,中间多一个关卡。

很多商户,例如王家,都是没有自家手艺的。有钱,会做生意,家里人也多,那就利用这点,让他们转型到收购。

这一条条的说下来,听得家里人都连连点头。

江承海说:“聪明人,做什么都好。”

读书好,做生意也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问完谢星珩,再到江知与。

糖果屋已经装修完成,静等初五开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