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们在报名的时候,就从贡院外的茶楼那里得到了谢瑱留给他们的口信,之后就循着口信给出的地址一路找了过来。
本来他们两个还有点发愁,他们过来的有一点晚了,贡院附近的客栈都住满了。如今找到了谢瑱他们住的地方,便直接留下来与他们一起住下了。
谢瑱他们特意租个这么大的院子,就是想过陈友席他们有可能会过来。现在五个人再一次聚在一起,大家的心情看起来都挺不错的。
这一次来京城,陈友席和孔庭尧也都带了人。
陈友席带的是一个族里的叔父。
孔庭尧是个喜欢享受的大少爷,这一次他一口气带了三个人,一个是他妻子的陪嫁丫鬟,一个是他走哪跟到哪的奶娘,还有一个是负责拎行李的护院。
好在他们租的院子够大,不然光凭孔庭尧带来这么多人,他们这里还真的住不下。
一行人都住下来,后面就开始专心准备考试了。
顾广峎带来的老妇人,与孔庭尧带来的奶娘,就成了给大家做饭的厨娘。
两个人做饭的手艺都不错,又是自己家跟过来的下人,伺候起几位公子都尽心尽力。
谢瑱他们在这边吃饭,也要比在外面更加放心,不用担心吃到不干净的东西,到时候生病然后影响接下来的会试。
会试在二月初八,时间还是很紧迫的。几乎是在陈友席他们住下来没几天,他们一行人就要准备参加考试了。
谢瑱这一次考试没有太大把握,不过一想到家里还有夫郎和孩子,他还是打算考试的时候多努力一把。
只要通过了会试,后面的殿试,一般情况都会给过。
也就是意味着,通过了会试,距离进士只有一步之遥了。
只要在殿试的时候,没有做出殿前失仪,或者考卷出现大的问题,一般情况殿试都会给过的。
二月初八,大半夜的时候,他们一行人就准备了一下,然后带着银子与代表身份的文书,一路提着灯笼往贡院那边聚拢而去。
本来以为他们来的挺早的,结果没有想到,还有人来的比他们更早。在他们赶到贡院门口时,已经有不少考生准备检查进场了。
谢瑱莫名的有一点点紧张,他这个人是很少会觉得紧张的。大概是他急切的想要往上爬,所以比较看重这一次的会试,这才忍不住有一点紧张吧。
会试进场与乡试差不多,都是不让带其他东西进考场的。
他们第一步是把身份文书交上去,之后排队进行逐个检查。这个时候依旧会很尴尬,加上天气比较寒冷,考生们脱衣服的时候,就会显得特别的狼狈。
不过好在,负责检查的士兵还算比较有素质,知道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以后会当大官,所以就算看到考生们的各种狼狈与丑态,也都是一板一眼的没有露出任何的笑容。
齐国也是个重文轻武的国家,哪怕前不久齐国还在打仗,武将的待遇却一直不算高。
他们这些当小兵的,可不敢得罪这些以后能够左右朝堂的文臣苗子。
谢瑱排在他们五人最前头,他不怕冷,又生得高大威猛。
哪怕脱去衣物,鞋袜,披散下来头发,甚至连嘴巴和耳朵都要给人检查,他的脸上也没有露出半点不自在。
相反,由于他这个人生得威武,身上的气势也十分逼人。给他检查的那两个士兵,反而觉得给谢瑱做检查有点压力。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错觉,他们总觉得这个人不像个文人反而有点像是武将。他们看着谢瑱那双又大又有力的手掌时,总觉得谢瑱可以一巴掌就把他们拍死。
谢瑱可是个能够独自打死大虫的猛男啊,他的巴掌看起来确实是要比寻常读书人凶残亿点点。
第091章 第 91 章
给谢瑱检查完了, 两个小士兵身上的压迫感猛然一松。他们面对后面的顾广峎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明显就要轻松很多。
顾广峎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里忍不住有点好笑。他一边慢条斯理的脱下衣物, 一边瞥了一眼已经进去的谢瑱背影。
有的时候,谢瑱给人的感觉确实凶。不过这个有的时候, 大多数是针对外人的。
谢瑱对待他们几个人的时候,脾气一直都是很好很有耐心的, 像个十分可靠且慈祥的大家长。
“咳咳咳……”
脱下衣物的顾广峎被冷风一刺激,忍不住有一点不舒服的咳嗽了起来。
他们检查的时候是在个房间里, 为了防止里面的人作弊什么的,这个房间前后都是有门且敞着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个房间的保暖性并不算很好。一些身体比较差的考生, 在这个时候很容易感染风寒。
顾广峎有点害怕自己着凉了, 这个时候也不讲究什么君子礼仪了,他手脚麻利的迅速脱完给他们检查,然后又动作迅速的穿好往考场里走。
检查完, 就是唱保环节,这些他们都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
而就在他们这边进行唱保的时候, 后面检查的考生里有人被发现了夹带小抄。
因为举人,贡士, 进士的含金量比较高。
哪怕后来的考试检查越来越严苛,还是会有考生在考试的时候铤而走险。
谢瑱也在意会试,他还有个方便作弊的随身空间。
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作弊, 在他看来不是凭本事得到的东西, 就算以后得到了也会战战兢兢。
也不是他这个人多么光明磊落, 而是他清楚一个人若是没有真才实学,就算靠着作弊进了官场也是走不远的。
只有有真材实料, 有真的本事,才能靠着个人的本事与魅力,在勾心斗角的官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他们终于进了考场,京城的贡院似乎要比府城的大一点,号舍里的环境也稍微的好了一点。
不过就算环境好一点,一想到如今还是寒冷的二月,情况还是跟乡试的时候不大一样的。
乡试是在八月,八月的天气不算很热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算冷。
会试却是在二月初,这个时候天气还很冷的,哪怕这里在比较靠南边,但是该冷的时候依旧冷。
再加上,南方比较潮湿,对于习惯了北方干燥天气的人来说,说实话也是一种十分残酷的挑战。
就比如陶晴河他们,就有点受不了这边湿冷湿冷的感觉。
谢瑱的情况就要好一点,上一世谢瑱虽然是个北方的,但是后来上学是在南方上的。
上完学,为了生活,他又在南方工作了好几年,对于南方的天气他还算能够适应。
唯一让谢瑱觉得不大好的就是,今天的天气似乎是一个阴天。
阴天的话就不大妙了,因为阴天就有可能下雨。下雨天,又是二月,他们在号舍里待上三天,估计会有很多考生感染风寒。
风寒,对于现代人就是一场小事,自己喝两包风寒感冒药就能好。
但是对于古代,对于身体不好的读书人,有的时候说不定是致命的。
谢瑱心里有点担心陶晴河他们,别人生不生病对他来说不重要,但是陶晴河,顾广峎他们最好不要生病。
大家一路一起走过来的,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情谊的。
同样的,如果他们能够考中,对于谢瑱也有很大的好处。
就比如,谢瑱想要进入国子监读书,说不定还能够走一走他们的门路。
也不知道谢瑱算不算运气好,今年会试的主考官之一正是他最近仔细钻研的几本诗集的正主黄大人。
这位黄大人也是寒门出身,听说当年考得并不算很好。但是由于他做官期间表现不错,最近这两年连续升了好几品,在礼部那边混得风生水起的。
这一次主考官有两个,同考官有二十多名,还有其他辅考等等。
光是这些考官就有不少人,更别提考场里还有很多巡逻的士兵,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考试,说实话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
不过想到后面还有殿试,殿试的时候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殿试的压力要比会试还要更大。如今他们早一点适应这种高压的环境,也算是为了以后参加殿试打下基础了。
等到主考官宣读完考场纪律,率先发下来的是被褥,蜡烛,炭盆,以及早上的吃食。
考场里的食物都比较简单,估计也是担心考生乱吃东西容易拉肚子,吃的东西都是一些简单的白粥,馒头之类的。
谢瑱飞速的解决了早饭,就开始一边研墨一边等着发试卷。
试卷是在天微微亮的时候发下来的,一些考生因为夜里起得比较早,吃了一点热乎的早饭,人就忍不住有点犯困了。
所以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谢瑱对面的一个上了年纪的考生,就忍不住频繁的开始打哈欠。
这一次会试,一共有四五千人参加,最终只录取三百人。
与乡试的情况一样,这一次也分为正榜与副榜。
正榜录取二百名,副榜录取一百名。
不管是正榜还是副榜,录取之后都可以参加殿试。
唯一不同的是,副榜录取的贡士,不能参加今年的殿试。
也就是说,副榜的一百名贡士,要等到下一次的殿试才能参加考试。
第一场试卷发下来之后,谢瑱和以往一样先看了一遍试卷,就发现会试与乡试考得其实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就是,会试的题目更加宽泛,更加难了一点。
第一场主要考的是,经义,策问,散文,律法与诗赋。
散文是新增加的考试题目类型。
具体什么是散文呢?
散文的典型代表作就是五经之一的《尚书》。
在广义上,散文是指除了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一种单独成篇的文章。
在科举之中,大多运用于政论之中,也会结合各种史料,让考生单独写一篇文章。
在这些题目里,经义题目最简单,因为它一般有标准答案。
对于基础比较牢固的考生,经义题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得分的。
然后就是律法,律法题也是有固定答案的,就是稍微比经义题答题的时候复杂一点。
谢瑱比较擅长经义与律法,第一天就率先把这些题目给先写了。
此时的他,心态上已经调整好了,已经没有了刚入场时的紧张。
而就在他这边奋笔疾书时,对面那个哈欠连天的年长考生,突然开始不舒服的打起了喷嚏。
巡逻的士兵见状,走来示意他小声一点,不要耽误其他考生做题。
那个年长的考生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打喷嚏也不是他能够控制的。对方在被警告过后没有多久,就又忍不住开始打起喷嚏来。
这一次不再是巡逻士兵过来警告他,而是一个辅考皱着眉头来到了他的面前。
这些考官们,包括两位主考,在考试期间都会来回巡视,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什么事情。
不管是作弊,违反考场纪律,还是探头探脑,制造出各种动静,在考场里都是不被允许的。
对方一而再的发出声音,在被警告之后若是还犯,是很容易就会被赶出考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