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昼已焚》作者:余三壶
简介:
“我要杀死年少时爱过的人。”破镜重圆
疯批强势€€混血美人攻 X 阴暗爬行€€落魄少爷受
我有一个天赋:能在梦中预知未来。
十年前,我借此能力作局作戏,代替本该站在祁昼身边的人,骗他对我多看一眼。
父亲曾警告我:“不要为任何人改变未来,否则你会一无所有。”
我一点也没听进去,仍将真心捧到祁昼面前,又泄露预言的秘密,救了他的命。
结果,假的就是假的。我最后被弃如敝履,家破人亡。
十年来,我自认为已将祁昼忘得一干二净。
直到我再次做了预言梦,梦到他将我关在笼中杀死我。
这一次,我吸取了教训。我要接近他,诱惑他,先下手为强,杀了他。
酒吧,我跪在他脚边,收拾碎酒杯。胸口别着锋利的钢笔,墨囊里藏着致命的毒。
祁昼俯视着我:“你要什么?”
“先生,我这样的人…什么都可以做的。”
听说,那夜他原本是来缅怀一个叫周灼的死人。
€€€€那是我十年前的名字。
最后,我才知道预言梦的后半段:
他将匕首递给我,对准了他自己的心脏。
“我本以为再也不会梦到祁昼。纵然黑夜孤寂,白昼已焚。”
标签:杀老攻、HE
第1章 要么一切,要么全无
“我将成为任何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
春日,A大图书馆。我将这句话摘到横纹软面抄上。
诗取自兰波的《地狱一季》。本子是街边杂货店十块钱五本的便宜货。钢笔是没牌子的纯白塑料圆管钢笔。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笔尖有种异常的锋锐,擦过单薄的纸面时发出一阵令人牙疼的刺响。笔迹也是古怪的浅蓝色,墨迹越来越淡。
那是因为它曾被改装过,里面藏着致命的毒。
我今晚要用它去杀一个人。
杀人是为了自保,因为那是个即将杀死我的男人。
……同时,他也是我十年前爱过的人。
笔锋陡转,纸破了,在“无”字的最后一捺上留下一团乌黑的墨渍。
圆脸的年轻女孩抱着一叠书,停在我的柜台前:“贺老师,麻烦帮我借这几本。”
贺白是我现在的名字。我在这所著名高校工作,但并非什么教授菁英,只是一名没有编制的图书管理员,平凡地就像一杯隔夜的凉白开。
女孩仓促抱起书时,有几本掉到了地上。我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弯腰帮她捡了起来。四目相对时,她的脸红了。
但紧接着,她的视线落在了我的颈部。
往常,我都会把白衬衫的扣子十分古板无趣地扣到最顶部,但今天却不知因为什么巧合散开了,低头时露出了喉结下方一条伤痕。
那是道刀伤,横贯半个颈部,几近割喉。
不过好消息是,我和女学生的视线一触即错,人的记忆习惯于将事情往最合理常规的方向解释,她大概率会将此当成一个错觉,以为我带了条审美堪忧的项链。
五点,我下班回家。房子很老了,比我实际的年纪都大一轮。楼道墙面着粘满了不知被撕了几轮的小广告残骸,油烟味混杂着菜香冲进鼻腔。
打开门,老太太正从狭小的厨房里端出一碗排骨汤。
“……阿白,回来啦,”老人眯起眼睛看着门口,过了一会儿才认出我,笑了起来,“奶奶今天做了你从小爱喝的汤,快坐下,趁热吃。”
我其实不喜欢排骨的腥味,而今天的汤比往常还要更咸一些。
“好喝吗?”奶奶搓着手在边上坐下,重复着已经说过几遍的话,“哎哟,今天把时间看错了,饭做早了,会不会凉了?”€€“不会,很好喝。”我笑着说,然后将汤喝完了。
老人睡得早,奶奶的鼾声响起时,我进入浴室做今晚的“准备”工作。
洗手台前的镜子泛着微黄,我摘下黑框眼镜,用剃须刀的刀片削去眉峰过于凌厉的部分。
刀片用久了,有些开叉,边缘划破了眼尾,缀了一点艳红的血。镜中人面无表情,冷漠,有种泛着血气的邪性。
我细细擦干镜片上的水雾,重新戴上,微动嘴角,调整出贺白式千篇一律的谦卑温和笑容。
今夜起了雷雨,老房子一侧靠街,雷声混杂着车鸣。窗开着,肆卷的风吹开床头的软面抄。在兰波的诗前,密密麻麻写满了整页整页、几百句重复的话。
“只能活一人,认命吧。”
“只能活一人,认命吧。”
“只能活一人,认命吧。”
€€€€这句话来源于我的梦,一个折磨我一整周的噩梦,死亡梦,预知梦。
让我重新介绍自己:我现在的名字叫贺白,是个图书管理员。和奶奶相依为命。
但其实,我有一个特殊的“天赋”,或者说是“诅咒”。
€€€€我是个预言者,能梦见正在逼近某个人的死亡。
如今,我梦到了自己的死亡。
说来可笑,当我第一次做那个梦前,开头甚至称得上香艳。
最初……我梦到有什么东西缠在颈部。
摸上去是温热的,硬的,有清晰的肌肉走向,那是一条修长健壮的男人手臂。
我还听到了金属的碰撞声,男人似乎拿着什么冰冷的东西,贴近了我光裸的后脊。€€金属叮当作响,我的双腿被桎梏,我的视线被遮蔽,我的呼吸被夺走。
喘息变得越发急促起来,那手臂也随之收紧€€€€却并非完全使我窒息,只是带来一种更为折磨人的灼热和煎熬。
我试图挣扎摆脱,却只换了更强势的压制。
而与此同时,我的身体蓦然被硬生生打开,剧烈的痛楚伴随着难以启齿的欢愉和刺激被人强行注入。
€€€€死亡和性,从来只有一步之遥。
那场春梦中,我没有看清对方的脸,但气息熟悉得令我愤怒和恐惧,我本能地不想去回想。
惊醒后,我给自己灌下大杯冷水,并上三片安眠药,略有超量,但应当足以按耐我的烦躁,赚一夜无梦。
但我错了。
死亡之梦就这么开始了。
四周一片漆黑,喉咙干的像被人强行塞满了刀片,前所未有的饥饿感几乎能瞬间将人逼疯,但我只能嗅到自己脏腑深处散发的血腥气。鼻腔也是干燥的,还混杂着沙土特有的粗糙颗粒感。
我似乎被掩埋在一座废墟中。
忽然,有人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
他说:“我们已经一起被困在这里四天了,救援队不知何时会来,若是两个人一起饿死,实在没有必要,不如牺牲一人,换取另一人活命。”
“只能活一人,认命吧。”男人低声道。
我听到了“哧喇”一声,那是锋利金属出鞘的声音。雪亮的锋刃划破黑暗,隐约照亮了他清冽的眸光。
即使知道自己死到临头,我也不得不说,那可真是一双漂亮的眼睛。
一连七晚,我重复做着这同一个梦€€€€我和一个男人被一起被困,我不良于行,而他抽出了利刃,看上去想宰了我当储备粮,好等到救援。
这段重复的梦掐头去尾,既没有前因,也没有向后延续€€€€不过,或许我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梦境无比真实,能逼疯人的痛楚和干渴都货真价实。
而且合理推测,如果梦继续下去,下一步这人恐怕就得捅死我。
哦,不对,如果是要将我作为粮食,他便不能立刻杀了我,而应该割破我的静脉,让我的血缓慢流出,缓慢凌迟我,让我一点点感觉自己的生命流逝,成为一具干瘪的皮囊。
虽然始终没有更多新的信息,但好在随着梦境的重复,我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
第二晚,梦中,我注意到他拿利刃时用的是左手。人们在生死对决时自然会使用自己的惯用手,因此,我推测他是个左撇子。
第三晚,梦中,我终于习惯了这具废墟中的破烂身体,能调动五感查探周围。
依然一片漆黑,但我意识到那男人的一些用词和语气也让我觉得熟悉。
于是,醒来后,我将梦中他说过的那几句话默在我的软面抄上。
我少年时不学无术,曾粗浅涉猎过一些语言学通识。知道怎么通过IPA、嗓音停顿符号之类的手法记录一段话的语气和停顿变化,这让我能够精准复刻下梦中最重要的信息€€€€也就是男人的言语细节。并在白天的时间里不断斟酌和回想。
接下来的三晚,我已经摆脱了最初的痛苦和恐惧,不断通过梦里的细节完善关于男人话语的记录。而这时,那种古怪的熟悉感也越来越强€€€€虽然我看不到男人的脸,但我有种直觉:
我认识他,或者说,我“曾”认识他。
第六日,临近国庆,大学图书馆闭馆两日,其他时间换班轮值。
于是,在白天我也有了更多时间。我开始像查阅书架上的书籍一样翻找我的记忆,确认这男人到底是什么人。
我圈选了一些范围,但是这帮助不大。
我的头颈部曾受过重伤,这让我虽不至于完全失忆,但常有模糊,情绪和过往对我来说,常如雾里看花。只是我从来不当回事,觉得现在活得痛快就行了,如今却成了一桩阻碍。
其实,隔壁奶奶的房间柜子里满满放着贺白从小到大所有相册、成绩单、奖状。
但我知道,这些东西对我不会有任何帮助。
第七日晚,我最后一次重复这个梦。
梦还是一模一样,只是这些天下来,我已经对男人的台词熟的倒背如流,因此有些走神。而这让我反而听到了另一个先前被忽略的声音。
那像是从远处传来了若有似无的钢琴乐声,我屏息凝神听了一会,正好是一段重复的段落……
我竟然立刻想到了这是什么曲子。
中文译名是《晨曲》,是挪威作曲家Grieg的著名作品,足够悦人欢快,适合做庆典背景乐,但在我国到底不算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