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的这个人也不是什么狗仔,而是这个家庭教师的未婚夫。
俩人从大学时代就是情侣了,后来男生保研去了外地,女生也考上了本地一所公立学校的编制,俩人可以说是门当户对,早就见过家长了,男方甚至为了让女孩子安心,在本地买好了房子。
俩人约好,等到男生研究生毕业,就回到女生所在的城市,也就是他们的家乡工作,然后结婚。
男孩的爸妈对女孩非常满意,担心异地恋儿子在外面瞎搞,还经常打电话敲打儿子,让他洁身自好,不要辜负了人家女孩子三年的等待。
谁能想到,男孩子在外地守身如玉,反倒是这个女生,因为却不过亲戚情面,帮忙给一个混娱乐圈的男生补习功课,也没收钱,结果谁知道,帮着帮着,居然还帮到床上去了……
她的研究生男友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女孩已经怀孕了。
此时,这个孩子的父亲,才刚满十七岁!
女孩大概也是恋爱脑晚期,见事情败落,居然闹着要和研究生男友解除婚约,嫁给孩子他爹。
好好的未婚妻,婚房都准备好了,结果居然怀了别的男人的孩子,说句不好听的,“情敌”要是什么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倒也罢了,毕竟人往高处走,人家女孩子想要追求更好的结婚对象,也只能说是道德有问题。
可你一个二十七岁的女教师,居然跟一个十七岁的男学生睡到了一起,这就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了吧?
这个研究生也是个有脑子的,见未婚妻铁了心要嫁给那个“奸夫”,假意担心她,说自己愿意放手成全她,但是又担心对方只有十七岁,性格都还没定下来呢,而且据说还是混娱乐圈的,谁知道人家是不是跟你玩玩呢?
大概是为了证明对方真的不是和自己玩玩而已,女孩就把男孩子给自己发的那些聊天记录给研究生男友看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当初男朋友给她买这部手机的时候,顺手帮她设置了一下网络备份。
这下好了,俩人的聊天记录截图,还有一些暧昧的亲密合影,就这样被这个研究生男友拿到手了。
这位也是个狠人,压根就没想过和情敌谈判和解,上网搜索了一下情敌的资料,直接找了几个经常写稿子抹黑这个流量小爱豆的营销号,群发消息告诉他们€€€€
你们不用绞尽脑汁造谣编故事抹黑他了,我这里有××真正的猛料!
老实说,当初X省电视台这档节目,找到这个流量小爱豆的时候,是真没指望他能给这档节目带来多大的流量,只是恰好节目需要一个十几岁的小嘉宾,又恰好这个爱豆的经纪人和电视台领导关系不错,于是就把他推荐了过来。
谁能知道,让节目组再一次登上热搜第一的,居然就是这个爱豆。
不过,这个热搜,节目组真是一点也不想上。
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这个爱豆出事出的很及时,节目还没开始录。
不然光是删减这个爱豆的镜头,或者打马赛克的工作量,都能让剪辑老师崩溃到原地爆炸。
可问题是,本来这档节目就已经被赞助商质疑“风水不好”了,这件事一爆出来,好家伙!赞助商直接跑了一大半。
“风水不好,你还让我们接?”卫€€觉得周明星是想钱想疯了。
说好的“钱够花就行了”呢?
这事儿还真不能怪周明星见钱眼开。
就像他之前和卫€€说的那样,现在公司渐渐走上正轨了,只要旗下艺人别作死,公司不追求上市,每年他的分红,父女俩根本花不完。
所以,现在要是单纯为了赚钱的话,还真没哪个项目,让他非接不可。
问题就是在中间撮合的那位大佬,他们公司实在惹不起。
“反正对方也没提什么要求,只要你和小宝愿意参加就行了。”
“你们尽力而为,能带得动就带,带不动,我们也算是尽力了。”周明星叮嘱道。
“那就接吧,我这边倒是没问题,小宝那边,这孩子不是还要上学吗?”
周明星松了一口气:“上学倒没那么快,小宝的学籍还在原户籍地,转学手续还没办好呢,可以让他先跟你去录节目,反正我们也就只答应了先录两期,等两期录完,正好让他回来上学。”
确定不得不接下这个坑爹的综艺,卫€€捏着鼻子,打开了周明星发给他的节目脚本。
节目的名字倒是挺好听的,叫做《老校园€€旧时光》。
这档节目的主线,就是寻找那些已经荒废,或者即将被拆掉的乡村学校,通过嘉宾COS学校里的老师、学生甚至食堂阿姨的方式,再现上个世纪乡村中小学的校园时光。
定位非常新奇,堪称综艺版本的年代文。
而且,自从很多乡镇中小学撤并之后,很多以前在农村读书的八零后、九零后,随着学校撤并拆除,以后可能想要回母校看看都看不到了。
看个毛线啊,学校都拆了!
所以,这档节目自从播出之后,就一直备受好评,尤其是节目组确定录制地点后,还会邀请一些对当地风土人情很有研究的作者文人,给节目组做历史顾问,力争一比一还原上个世纪的校园风貌。
这一波回忆杀实在太绝了,要不是节目组疑似霉运缠身,这档节目早就已经火了。
“还挺有意思的。”看完脚本,卫€€的脸上也不禁浮起了一抹回忆的温柔。
这档综艺的代入感实在太强了,卫€€忍不住拿起手机,搜索了一下他小时候的母校。
打开某度,搜索关键词,跳出来的第一条新闻居然是:百年实小即将搬入新校区,原老校区将改造为一个风景优美的市民公园……
卫€€:“……”
卧槽!他的母校也要拆了?!
第335章 物理是吧?我来给你辅……
发现居然连自己的母校,某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实验小学,也没能逃脱被拆除重建的命运,卫€€对这档综艺也忍不住重视起来。
就像这档节目的策划人在策划方案里写的那样,
现在,我们能看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古城和古建筑遗址。
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不能看到我们给他们留下的古建筑遗址呢?
想到现代建筑的使用寿命,卫€€不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捏了一把汗。
别的不说,反正他新买的那栋别墅,三百年后肯定早就变成一堆渣渣了。
希望子孙们不要怪他,不是他不想花钱把房子造得坚固耐用一点,这都是开发商造的孽啊!
因为这几年到处都在大拆大建,所以,这档综艺也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抢救性挖掘”了€€€€指不定他们前脚刚拍完,后脚,这些废弃的老校园就被推平了。
按照原定计划,影帝黄肃要参与的这一期,录制地点是X省下面一个叫晚杜乡的乡镇中学。
卫€€自己没在农村上过学,但那时候他那个不要脸的堂哥为了卖惨,在他们家说过很多乡镇中学的坏话。
什么“一个教室七十多号人、站起来都费劲”啦。
什么“食堂每天都是水煮萝卜大白菜、根本吃不饱”啦。
还有什么“连印试卷的油墨都没钱买、题目都要他们自己手抄”啦。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想让卫€€他爸想办法,把他也给弄到省城来上学。
卫€€那个死鬼爹要是能有这个本事,也不至于在一个岗位呆了十几年都不动弹了。
不是他这个做儿子的吐槽亲爹,十几年了,就是当初给单位领导开车的司机都高升了,卫爹一个大学生,居然动都不动,可见情商有多低了。
幸亏他性格随他姥爷!
总而言之,卫€€对于乡镇中学的印象,就是又小又破,生活特别艰苦。
可点开节目组发过来的航拍视频后,卫€€还是被狠狠惊艳了一把。
几十年前的农村,生活确实艰苦。可越是这种时候,老百姓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越是重视。
因为在那个年代,知识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
所以,当初在选址建设初级中学的时候,晚杜乡格外重视,把整个乡镇风位置最好的一块地划给了中学。
从航拍视频上看,整个晚杜乡初级中学靠山面水,背面是一座不太高的小山,郁郁葱葱,学校走出来就是一条贯通小镇的河流,走过一座拱桥,就是集镇了。
大概是因为那个年代的土地不值钱,所以这所中学的占地面积特别大,从拱桥过去一直到山边,全部都是中学的地盘。
正门进去,两侧是花圃,围墙边上种植的都是那种长了几十年的松柏。
再往前就是一片广场和旗杆,应该是学校每周举办升旗仪式的地方。
广场对面就是三栋呈品字形排列的教学楼。
中间一栋最高最大,应该是教室和老师们的办公室,两边一个是实验楼,另一个稍微矮一点的,应该是食堂和大礼堂。
穿过这三栋楼,后面居然还有两排房屋。
卫€€看了一下校园平面图,才知道这两排房子是教师宿舍,不由肃然起敬。
怪不得国家要大力提升乡村教师的退休待遇!那个年代的乡村教师,真的是为乡镇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啊,连家都直接安在学校里了。
这个他听便宜堂哥说过,不过他是以吐槽嫌弃的语气说的,言语间充满了对同班同学的不屑,因为这些同学“特别谄媚”,有事没事就跑到老师宿舍,问这问那,表现的好像全班只有他们特别勤奋好学一样。
当时卫€€就无语了。
心想放学后居然还能享受到老师的免费一对一教学,而且还是各科随便问,这种福利你都不要,怪不得学习成绩上不去。
他们城里孩子放学想找老师问问题,压根就找不到人好吗?而且他上学那会儿,家教这个行业还没起来,也没有什么班级群,有时候他作业不会做,胡倩倩又教不了他,只能厚着脸皮,去找同小区其他高年级的邻居哥哥姐姐请教。
好玩的是,这个中学的教师宿舍后面,居然还有一大片菜园子。
看简介,说是那时候学校办学经费有限,农村的学校又不能收太多伙食费,收太多,很多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就上不起学了。
所以,学校就在靠近后山的位置,开辟出了一大片菜园。一部分留给学校食堂种菜,贴补食堂的伙食费。另外一部分就分给学校老师的家属们,也算是给老师们减轻一点家庭负担。
毕竟那个时候乡村教师的待遇真的很低。
环境这么好的乡镇中学,怎么就突然停办了呢?
关掉视频,卫€€上网搜索了一下晚杜乡,前排跳出来的新闻,居然是一条他曾经在热搜上看到的山体滑坡新闻。
这个新闻真的很惨,以至于好多年过去了,卫€€依然记得。
那时候他还在上高中呢,晚上吃饭看新闻的时候,就看到某个地方突然发生了一起特大山体滑坡。
因为连续阴雨,再加上这座山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后面补种的树太小了,根系抓不住那么多的土方,在一次暴雨后,半片山直接坍塌了下来。
距离这座山最近的三个村庄,直接被压在了重重的土方下。
距离稍远的村庄受灾也比较严重。
因为塌房的时候正在夜里,很多人在睡梦中就被夺走了生命。
听说这场特大山体滑坡,造成了当地三千多人受灾,死亡八十多人,至今还有十几个人连尸骸都没有找到。
事故发生后,因为这里不再适合居住,当地把幸存的村民转移到了别的地方重建家园。
没想到这里就是晚杜乡。
因为一下子迁走了好几千人,再加上农村这些年人口外流情况严重,稍微条件好点的,都把孩子带到城里上学了,所以,晚杜乡初级中学能招收到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少,到最后实在满足不了办学要求,只能和隔壁乡镇中学合并了。
反正两边的学生都在减少,凑一块,正好能满足办学条件。
其实大家都清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合并办学,本地的孩子要去隔壁镇上学,就要住校,或者家长跟过去租房子陪读,经济压力大的,干脆就不上学了,或者跟爸妈去外地打工的城市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