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燕闻筝拿出了一本在道观藏经阁里找到的书,那上面的文字古老的连李真人都看不懂,他却笑着对李真人说:“人死不能复生,但时光可以倒流。”
“……那是不可能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万一呢?万一我真的回到了从前,不就可以救他了?”
确实是真的,能被记载下来且保存在藏经阁里的东西,就算不全真也一定是半真。可李真人早年跟着他师傅修道,听见最多的话就是不要参与别人的因果,不要逆天而行。
李真人敢放周也下山且十年都没去找他,就是知道自己徒弟命格金贵,即便不走修道之路也是个闲散富贵命,生平顺遂无病无灾。
最后惨死在京城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横加干涉了燕闻筝乃至秦家上下所有人的命格。
所以最后燕闻筝没事,他自己死了。
现在眼看着燕闻筝又要走周也的老路,即便对这个人再讨厌,到底也是他徒弟生前那命保下来的人,所以李真人不想看他重蹈覆辙。
“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时光倒流,都是骗人的,人死不能复生,你就是再怎么折腾都是徒劳无功。”
“我不信。”
距离他上山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燕闻筝终于决定下山了,李真人大概能够猜到,他已经从书里找到了方法,但他知道自己根本无法阻止他,就像当年没办法阻止周也那样。
他已经老了,他甚至都看不到燕闻筝的成功或者失败。
“如果你真的回到了过去……”
李真人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开口,叹了口气后,慢慢说道:“你要是真的回到了过去,记得不要去见他,不要让他欠下你们燕家的情,他这个人就是太重感情。”
燕闻筝没有说话。
李真人继续道:“算我求你,没有你,他真的可是过得很好。”
燕闻筝沉默许久,只是说:“抱歉。”
他没有答应,他不肯答应,如果是燕家尚在没有经历过任何事情的燕闻筝,他应该是会点头的,会在知道是自己害死周也后决定永久地放手。
可现在的他做不到,不仅仅是跟周也经历太多,不仅仅是爱上了这个人,更因为那十年磨砺让他完全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骨子里的谦让温和,在血海深仇里被打磨成了极端偏执的性格,他做不到拱手相让。
即便知道自己是错的,即便知道自己不占理,可他依旧不会选择放手。
所以在真的重生了以后,燕闻筝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周也接回家,从此以后寸步不离地守着护着。
要不是周也17岁的时候李真人出现在京城,以燕闻筝后来的处事风格,他估计会一辈子都不送周也去安山,他自私到只想一个人永远霸占着。
而他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出来他的自私,甚至连周也都没有看出来,他藏的实在太深了。
这一世的李真人一样没有看出来,李真人不像燕闻筝重活了一世,对上辈子所有事情都清清楚楚,他只不过是在察觉到这些人的命格出现极大偏差时,一点点连算带猜给猜中的。
他猜到了燕闻筝有问题,猜到了燕闻筝带着记忆重生,猜到了在某个过去周也因为燕闻筝受到了伤害,甚至猜到了燕闻筝冒着遭天谴的风险换回了这一次的时光倒流。
李真人这一世在见到周也第一面就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甚至经常会梦到周也小时候的事情,梦到他的一些小习惯,梦见小小的他坐在自己怀里。
梦境是这样真切,就像曾经真实发生过一样。
所以即便再离谱,他也不得不猜测这个世界因为一些人,而在某个不经意间发生了改变。
€€€€燕闻筝就是那个唯一的改变。
€€€€他是那个改变一切的人。
外面下着小雪,四下皆白,亭子里烤着火暖融融的。
周也见李真人在走神,忍不住拿手在他面前晃了晃,问他:“师傅,你还没有说为什么忽然答应让我跟燕闻筝在一起,他跟你哭了?跟你下跪了?跟你卖惨了?”
“没有……就说了几句话。”
“说什么了?”
说他不怕死,说他不怕遭天谴,说他敢逆天而行跟天斗。
而且,他斗赢了。
上辈子的李真人在燕闻筝下山不久后就圆寂了,所以并不知道他最终是靠着什么方法才得以重生的,而在这一世,燕闻筝在解释完自己重生的事情后,将方法告诉了李真人。
他说:“藏经阁里的那本书确实是假的,我翻译了全部的内容也没有找到方法。但我见到了您师兄,他告诉了我重生的办法。”
“我师兄?”李真人愣住了,“他三十岁的时候就不在了,你在哪里看到他的?”
“他上辈子活得很好,还帮您处理了后事。”
李真人低头沉默了很久,忽然道:“师傅还在的时候就经常说,师兄是他见过最聪明最有悟性的人,但就是贪玩好乐,不像我勤勉苦学。我一直都挺不喜欢他的,觉得他这人油腔滑调吊儿郎当,不像个修道的人,想不到他最后还会给我给我处理后事……人好挺好的。”
“他说您很优秀,不比他差,白雪观交给您,比交给他好。”
“是吗?”李真人喃喃道:“难怪这辈子才只活了三十岁,他那样的人,确实离经叛道……”
番外:师弟VS师兄
安山白雪观的玄真大师一身好本事,听闻年轻时候还曾在王府里当过差,颇受老王爷器重。到民国时期王府没落,他才去了安山避世,期间多少达官显贵花重金请他出山帮忙都求不到。
也有不少人想上山跟他学习真本事,皆被拒之门外,甚至连山门都找不到。
世人都说想见玄真大师一面,难如上青天。
不过乱世之中也有幸运儿,李凡就是那个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侥幸存活,又侥幸被玄真大师捡到的幸运儿。村子里上百口人被土匪杀戮干净,连畜生都没能幸免,只有刚满三岁的他被自己母亲塞进存放粮食的地窖里,最终才等来了云游到此的玄真大师。
玄真大师摸着李凡的骨相,发现是个修道的好苗子,便带他回了山上,收作自己的徒弟。
而在此之前,玄真大师已经有了一个徒弟,比李凡大上三岁。
两个孩子一块在安山上自由自在的长大,一个是师弟,一个是师兄。
不过当师弟的那个明显很不服气当师兄的那个,连他们的师傅玄真大师都看得出来,师弟总是变着法为难师兄,连他都懒得去抽背的内容,他的小徒弟却总是乐此不疲地去抽问大徒弟。
每当大徒弟回答不上来,小徒弟就会非常开心,但面上一定要装得不显山露水的样子,然后摆出比他师傅还老成严肃的模样一板一眼地数落道:“师傅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知识,你怎么可以不好好学,将来一个人下山怎么办?”
“是啊,小师弟说得太对了,我要是不会将来下山一个人可怎么办啊?小师弟这么聪明,要不你教教我?”
被夸聪明的小徒弟就这么中了狐狸大徒弟的招,拿起书,坐在他身边,一字一句教他怎么去记怎么去背。
虽然小徒弟总是想方设法去为难大徒弟,还总时不时去师傅哪里告大徒弟的状,但他教起自己这位不学无术的师兄,真可谓是十分用心,半分都没有懈怠。
但随着年龄的渐长,他们的师傅却发现了大徒弟经年累月下的扮猪吃老虎。
大徒弟聪明过人,一点就透,甚至许多复杂的术法符咒,他看一眼就能够全部记住,而相较之下小徒弟却显得资质平平了,大徒弟看一遍就会的东西,他需要学上至少三遍才能完全掌握。
不过也算很可以了,寻常人估计三十遍都未必能够学懂,小徒弟已是非常优秀,只是在大徒弟的衬托下,难免黯然失色。
好在他们的师傅懂得大徒弟的智慧,也从来不会拆穿他哄着小徒弟的把戏,更不会拿大徒弟去打压小徒弟,师徒三人的时光偶有磕绊,但多数温馨。
一直到某次夜里,小徒弟半夜爬起来喝水,经过师兄的房间,看到里面还亮着灯。
在他印象里的师兄就是个不学无术不求上进的废物点心,这么晚不睡觉,指不定又在干什么坏事,小徒弟虽然不喜欢这个无甚本事的师兄,但也怕他这样影响别人休息,尤其害怕影响到他们师傅休息,便顺着窗口往里看了眼,准备推门进去喊他早点睡。
然而一眼看进去,却愣住了€€€€
他的废物师兄不是在干坏事,而是在认认真真做大事,桌案上摆放着满满当当的书籍,多到已经延伸到了地面上。他的师兄就坐在书卷当中,点着一盏油灯,面色凝重地一点点修复抄录那些残本股本。
纸卷上字迹工整,根本就不是从前敷衍自己的模样。
一刹那,小徒弟就像是当头挨了一棒子,险些被这一棒砸晕,整个人又惊又气。
他冲进去抓起抄录修复的书本,看清上面的内容后,死死盯着眼前愣住的人,问:“你不是说你都看不懂吗?看不懂还能标上注解?看不懂还能写那么多分析?看不懂还能分类归总得这么详细?”
最后咬牙道:“你耍我!”
自此之后,大徒弟再也隐瞒不住自己是个天才的事实,既然被发现了,他也懒得再装。这下不止是晚上,白天抄书抄得更加起劲,每天匆匆扒了一口饭后,就将自己投进茫茫书海中去。
而两人本来就不好的关系,也因此陷入敌对,不过却是小徒弟单方面的敌对。
他们的师傅也发现了,之前就勤勉刻苦的小徒弟在发现了大徒弟欺骗自己后,更是开始了无休止地卷。大徒弟看一个时辰的书,他就看两个时辰的书,大徒弟吃两口饭,他就吃一口饭,大徒弟抄一本书,他就抄两本书……
日日复日日,年年复年年,固执的小徒弟卷了大徒弟整整三年时间。
三年过后,大徒弟终于整理好了藏经阁里的书籍,然后继续重复自己从前的摆烂生涯,问什么都是不会不懂不知道,学什么都是好难好怕好恶心。
不过小徒弟已经不相信他了,白天提问了大徒弟知识,无论大徒弟会是不会,他都要躲在被窝里偷偷再学上半个时辰才会心满意足的睡下。
后来大徒弟无可奈何地找到他们师傅,跟他说:“师傅,你让小师弟歇歇吧,今天他卷三更,明天我卷四更,这样日日复日日,年年复年年,还睡不睡了?”
师傅笑着问:“你怎么知道他天天晚上三更还不睡?没记错的话,你住的位置不是离凡儿很远吗?”
“……我猜的。”
山上的生活缓慢而安逸,可乱世逢生,需要的就是人才济世。
师兄弟两人的初次入世,是在小徒弟十六岁那年,他们去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恶疾成患的江南地带,沿路施针救人,悬壶济世,算命反而成了他们次要任务。
战乱年代,山匪成患,家国动荡,如今又逢疫病,他们的初次入世可谓是艰难险阻。
脏兮兮哭泣的孩童,堆积成山的尸骨,被炮火摧毁的家园……
好像在一瞬间,小徒弟就明白了,为什么师傅从前总说山下险恶要他再大点儿再下山如今却又突然命他下山,为什么山上那么多师兄们下了山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为什么师傅在自己临行前要给自己挂上一个平安符……山下的世界确实好危险,好可怕。
在帮扶一户姓湛的大户人家时,两人被留了下来。
湛老爷感恩他们的帮助,特意设宴款待,但小徒弟看见从来不避荤腥的师兄却以出家人不会喝酒拒绝了,带着他回了他们租住下来救济难民的小破院子。
他问师兄为什么不留下来吃饭,师兄说对方明显有求而来,吃人嘴软,他选择不吃。
小徒弟忍不住腹诽,你不想吃怎么不问问我想不想吃?
大概是看出来他不高兴,他师兄给他买了糖葫芦还买了梨花膏,小徒弟这才面色好转。
隔天经过湛家,他又被拉住,湛老爷请他进去让他帮忙算算自己儿子在哪里,说他老来得子,但妻子跟孩子却在多年前回家途中被山匪劫走,他苦寻多年无果,现在只能求他帮忙。
小徒弟刚准备去端饭碗的手停顿片刻,这人在撒谎,嘴里没有半句实话。
他立即收回手,以自己才疏学浅算不出来为由,离开了湛家。
“师兄。”夜晚的时候,终于忙完的小徒弟累倒在了柴房边,他的床跟房间都让给了那位待产的孕妇,他只能靠在自己师兄的身上,喃喃地说:“山下的人都好可怕,我想回山上了,想安安心心跟着师傅修道。”
“小师弟怕什么?”大徒弟脱下自己的衣服,叠成一个方方正正的方块儿,搁在自己肩膀的位置上,让自己的小师弟靠着睡觉,然后又翻出来自己另一件外袍,仔细盖在他的身上。
“不知道,就是觉得可怕,他们会杀人、会放火、会做很多坏事。师兄,他们这样不怕遭天谴吗?”
“师兄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嗯。”
“从前有个屠夫,在经过阎王庙的时候,把阎王的头给割了下来,放在地上当椅子坐。后来有个书生路径此地,见到阎王的脑袋还在地上放着,于是赶紧小心翼翼捧着,将头给安了回去。后来阎王知道了这事,你猜,他是怎么做的?”
“杀了屠夫。”
“不,他杀了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