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第138章

“说不出来。”宋豆丁捂着胸口,“夫子,我以前想当大官,是为了让许多像我一样的小孩,能去读书,可是我发现,我现在不用当大官就能做到。村子里好多娃娃都跟着我学完《千字文》了。”

“豆丁,你莫忘了,你已经是秀才了。”周自言用折扇点点豆丁的脑门,“你虽然年纪确实小,可你已有功名傍身,从前你只觉得秀才很厉害,你以稚龄考中秀才,是小天才,却还不明白秀才厉害在哪里,你又天才在哪里。你现在明白了吗?”

“……”宋豆丁眨眨眼,“对哦,我、我是秀才,我是秀才啊!我是可以正经教课的秀才,虽然我年纪确实小,但我是秀才啊!”

困惑许久的难题,在这一刻突然拨云见日。

他何必非要等到当大官再去做什么呢?

有些事,他现在就可以做了啊!

王小妞叽叽喳喳说着上河村的山清水秀,蒋庆庆在上河村学会了下河摸鱼,还捞到了许多大鱼。

“他们都夸我捞鱼有天赋嘞!”蒋庆庆一脸骄傲。

周自言无奈地敲了他一记。

庞大山和二棍认识了许多年纪小的小孩,都追在他们屁/股后面,大哥二哥的叫着。

原来当孩子王,这么快乐!

寡言的二棍提到上河村的生活,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钟窍一的想法纯粹许多,他看着山间风景,道:“太苦了,这里的日子比起我之前过的日子来说,太苦了。可他们为什么就那么高兴呢?”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周自言闭上眼小憩,“你只看到了他们困苦的一面,没看到他们快乐的一面,自然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待你日后回家,不妨多去看看另一面,或许你就懂了。”

钟窍一似懂非懂,不再说话。

回到春六巷,简单修整了两天,周家的小家塾又开始上课。

伴随着日渐寒冷的冬风,他们上课的地点从院中搬到堂屋。

阿穗日日备好暖炉和热水,这个冬天,过的确实比去年舒服许多。

阿穗和文秀都没跟着他们回上河村。

阿穗照看周家,文秀照看宋家。

所以文秀经常从阿穗这里取经,慢慢地,阿穗便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全都教给了文秀。

什么管家之道,什么宫中点心技法,还有宫中规格礼仪……文秀努力汲取阿穗的知识,把宋家打理地井井有条。

宋父他们回家,都震惊了。

万万没想到,他们走了将近两个月,宋家却一点变化都没有,甚至好像更和睦了。

“涨钱,通通涨钱。”宋父摸着后脑勺,觉得不对劲,“难不成这个家没我能过的更好……?”

文秀避开脸,轻笑。

阿穗姑娘的东西,文秀可以学一辈子。

跟着阿穗姑娘学,好像就离宫中女官更近了一步。

宫中,那是文秀连想都不敢想的地方;女官,文秀更是长这么大,只听过几回。

宫中女官,只是文秀梦中,镜花水月一样的东西。

现在跟着阿穗姑娘学习,也算圆梦了。

宋卫风回家把关于马鸣书院的东西都收拾好,放到箱底最深处。

带着自己的笔墨纸砚,和宋豆丁一起去周自言家上课。

深冬来的忒快,宋卫风已经换上厚实的毛领夹袄,宋豆丁也把自己裹成了一个圆球。

去年宋豆丁也是个圆球,不过今年这个圆球,长高了不少。

周自言坐在堂屋上位,手边一碗瓜子,正捏着书卷阅读。

宋卫风和宋豆丁齐齐作揖,“夫子好。”

今儿是宋卫风上课第一天,虽然宋卫风和他关系一般,但周自言作为夫子,还是要例行公事。

“卫风,你坐,我考校你几个问题。”周自言收好方才疲懒的姿态,正襟危坐。

钟窍一忍不住和王小妞小声八卦,“周秀才不是和这个小哥关系匪浅么,怎么还要考校学问……”

“不知道……这是不是大人之间的……小把戏?”王小妞想到一个词,随口说出来。

钟窍一怪异地看了王小妞一眼,“你是个女娃,以后不要说这些……这些上不得台面的词,怪吓人的。”

那么凶悍的王小妞,一点都不像女娃模样,竟然还会说‘大人小把戏’,真让人起鸡皮疙瘩。

王小妞:“……”

什么人嘛。

所有人聚精会神,想看看周自言会考校宋卫风什么问题。

周自言喝了一口茶,“先背个文章,《诗经》里的《大雅€€文王》。中间四五段。”

“……”宋卫风想了一下,张口背诵,“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中间四五段,只是背诵,并不难。

周自言觉得也问不住宋卫风,便又换了一个题目,“《尚书€€舜典》最后一段讲得是什么?”

“是……”宋卫风这回好好思考了一下,“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这是《尚书€€舜典》最后一段的内容,不知道周自言为何又考校背诵?

“舜帝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后,就会罢免昏庸的官员。”周自言终于说出自己真正的考题,“这等国策让舜帝时期,官员贤明,百工兴盛。若是联系到咱们现在,你当如何达到这个结果?”

此话一出,宋卫风愣住了,这题……怎么那么像科举会遇到的题?

宋豆丁坐在旁边,悄悄拉宋卫风的衣角,“哥,快回啊,就是一个论述,你随便说,言之有理就行。”

“……”瞎扯!宋卫风觉得宋豆丁在胡言乱语,这样的题目,怎么能随便乱说。

一道题,难住了宋卫风。

宋卫风站在原地,左思右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周自言并不着急,给足宋卫风时间。

宋卫风绞尽脑汁,心中渐渐成行一个答案,可在这样众人瞩目的情况下,他不敢随意说出来。

万一错了,岂不是要丢大人。

折腾许久,宋卫风松了口气,“周大……周夫子,学生答不出来。”

“你是不会回答,还是不敢回答?”周自言一眼看破宋卫风的疑虑。

“学生……”宋卫风作揖,不知道该不该承认自己那点小心思。

周自言点起宋豆丁,“豆丁,你来回答。”

“是!”宋豆丁站起来,先作揖,后回答,“回夫子,舜帝有的放矢,根据当时国情设立三次考察政绩之策,是落地于实际……”

“若是放到现在,论本县之情况,应当效仿舜帝之举,从实际出发,巧妙地利用本地文化与政策,培养人才……”

宋豆丁一点都不怯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便开始说自己的想法。

当然,说的都是一些简单易懂的东西,落到纸上,要再斟词酌句一番才行。

可就这么一篇文章,宋卫风已经惊了。

在他不知不觉时,宋豆丁竟然已经可以出口成章,回答问题?

来年乡试,他和宋豆丁可是‘敌人’。

如今‘敌人’已经进步许多,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连个问题都不敢回答,这可如何是好!

听完宋豆丁的回答,周自言满意点头,让宋豆丁坐下,“科举要考的内容,无非就是四书五经,所出的题目,自然也是从四书五经里出,可为什么年年都有的考试,却仍旧有人考不上?”

“是他们背诵不刻苦,学问不深吗?”

“不是。”所有人齐齐摇头。

周自言推开折扇,一边摇一边道:“还是方才那道题,若是童试时,出题人会问你们,舜帝的举措,是否正确,正确在哪里,错误在哪里。”

“到了乡试,便是通过舜帝之举,要你们联系到自身府城,如何透过舜帝之举,看破府城发展之路。”

“而会试,你们便要回答,现有国策之下,各方府城要如何发展,才能发展出各地的风采,而这份国策,又有哪些好,哪些坏。”

“至于殿试……”周自言突然笑了一声,似是回想到自己上一次殿试做的事情,“先前几轮,已经选出极有学问之人,殿试,就是看这个人适不适合为官,适不适合侍君。若还是这道考题,你们要回答的,就得是为官时要如何做,若是蒙受冤屈,要如何做,君要你做什么,你做还是不做……”

他当时也碰到这样的问题,他倒是记着要听从君令。

但他到底做了二十多年的现代人,没有把天子为尊的思想刻入骨髓,哪怕他写了要听君令,笔下还是潜藏自己的锋芒和傲气,敬宣帝一看就看出来他的野心。

风骨在身,满腔桀骜。

这是敬宣帝当时对他的赐称。

周自言一番话,好像说傻了他的学生们,各个都瞪大了眼睛。

“亲娘嘞……”王小妞第一次直面童试之上的科举,感觉自己再怎么学也不可能在考场上,回答出一份满意的答案。

难怪科举之路,如此之难。

其他等人,也有些泄气。

宋卫风撞了宋豆丁一下,小声道:“你怎么会回答这些问题的……”

偷偷探查一下‘小敌人’的内情,应该不过分。

“夫子一直在用这些考题训练我,我早就会了。”宋豆丁也悄悄回答,却在无形中气了宋卫风一把,“哥你别担心,其实不难的。”

“……”宋卫风移回身子,决定再也不要和宋豆丁说话,闹心!

周自言让宋卫风落座,站起来道:“我说那些并非是要把你们劝退,而是让你们知晓,科举并不是简简单单学好四书五经就能去的事情。”

“四书五经只是一个基础,再往上,你们要思考,要探寻,要从外面学更多更多的知识,才能在面对出题人的考问时,有学问做支撑,让你们能回答出出题人的问题。”

“是,学生知道了。”

宋卫风瞧瞧周围孩子的模样,也跟着这么喊了一句。

周自言重新坐下,“豆丁和卫风都要考乡试,你们学的东西,基础是一样的,以后就跟着豆丁他们的节奏上课。”

能跟上乡试的节奏,一个童试便不在话下。

宋卫风终于体会到了周自言的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