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方奇幻小说网 > 书评> 本书唯一的目的:把你吓得不敢关灯睡觉——《欢迎来到黑泉镇》

本书唯一的目的:把你吓得不敢关灯睡觉——《欢迎来到黑泉镇》

荷兰小说家托马斯•奥尔德•赫维尔特(1983—)出生于荷兰最古老的城市奈梅亨,从童年时期就热爱罗尔德·达尔和斯蒂芬·金的作品,立志要写出精彩、惊悚且黑暗的小说。他16岁就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后赴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修习美国文学;26岁获得荷兰历史最悠久的幻想文学奖保罗•哈兰德奖。2013年至2015年间,他连续三年入围被视为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是首位入围该奖的荷兰作家,并终于在2015年凭《那天,天地翻了个个儿》斩获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与刘慈欣同榜,成为了首位以翻译作品(原作为荷兰语)获得该奖的作家。


《欢迎来到黑泉镇》中文版封面

托马斯著有五部长篇小说和多个短篇幻想小说,这些作品已经通过17家出版商在26个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巴西、德国、美国)出版。目前,《小丑回魂》(IT)的编剧加里·道伯曼(Gary Dauberman)正在操刀改编《欢迎来到黑泉镇》剧本。不久的将来,此书将以美剧的形式与大家见面。


《小丑回魂》编剧将操刀改编《欢迎来到黑泉镇》

简介:

三百年前,凯瑟琳被迫在深爱的一双儿女间做生死抉择,被鞭笞凌辱,处以绞刑,抛尸莽林,眼与唇被黑线缝死,身躯被铁链束缚;三百年后,她成了整座黑泉镇挥之不去的梦魇——镇民若是离家太远,就会产生自杀冲动;而一旦有人对凯瑟琳造成伤害,就会有无辜镇民暴毙。
尽管80公里外就是繁华的国际化都市——纽约,黑泉镇依然自成体系,闭塞排外。面对强大的超自然存在,镇议会组织了特遣队专门负责保密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访客规定和刑罚制度,还开发了一款女巫跟踪定位App,方便镇民安全出行……
然而,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叛逆少年感到窒息与不满,他们开始对凯瑟琳做各种残酷的试验,希望借此找到破除诅咒的方法,这些危险的举动让所有镇民为之神经紧绷。面对这个自诩文明有序的黑泉镇,凯瑟琳始终沉默不语,她把罪恶交给时间,等待害她惨死的残暴与野蛮再次降临。

以下是《欢迎来到黑泉镇》在英国出版时,英国亚文化娱乐网站Ginger Nuts of Horror(恐怖姜汁饼干)的记者对托马斯的专访。


作者托马斯•奥尔德•赫维尔特

 


 

你好,托马斯。我常常想,新书即将上市的时候作家是什么感觉呢?《欢迎来到黑泉镇》在英国和美国的出版应该算是你写作事业的里程碑了。那么现在你觉得兴奋吗?

我很开心啊!作为一名欧洲的作家,尤其是我又是荷兰作家,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国家出版作品给我的感觉相当奇特了。这种情况比较稀少,不常发生。这件事是我从童年时期就梦寐以求的。当然了,我也是非常非常努力才让梦想成真。先是有我的短篇作品被翻译成英语,然后获奖,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真正走入伦敦的水石书店,看到那里陈列着一大摞我的书,感觉真是太奇妙了。今天早晨,我收到了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的一位读者的信息,他刚刚在岛上的一个书店买到了我的书,这对我来说感觉特别不真实。

类型小说的市场在荷兰有多大?

荷兰的幻想文学其实并不繁荣。经典的荷兰小说的创作主题往往是关于“虚无”的,而且不是趣味性十足的那种,而是严肃认真的关于“虚无”的探讨。我们国家的大人就喜欢逼着高中里十五岁的少年们去读这种经典荷兰小说——赞美“虚无”的小说。

后来,我开始学习美国文学和英国文学,发现这些文学作品是有故事、有情节的,真正有有趣的事情在书中发生。有的书里还讲到了鬼魂。当时这事儿对我来说是个大发现。和我们国家的文学相比,我其实觉得英美文学的魅力更大。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学太加尔文主义了……至少经典文学是那样的……当然了,现在改善了一些。总之,我更喜欢这儿和美国的那些更注重情节发展的文学作品。

你是怎么创作小说的呢?你是先用荷兰文写,然后再请人将其翻译成英语吗?还是直接用英文写作?


荷兰小说家托马斯•奥尔德•赫维尔特,雨果奖得主

我用荷兰文写作。《欢迎来到黑泉镇》这本书几年前先在荷兰出版了。后来有美国译者将它翻译成了英文,后来我又把自己的风格加了进去。我常常会对译文做这样的修改。不过,我不会亲自翻译自己的书,只会在已有译本的基础上修改润色,让它保持我的风格。我在荷兰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本书的初稿,但是翻译和为英文版改写这个过程花了一年的时间。不过,这个工作非常有趣,我在这期间也学到了很多。

每种语言都有很难准确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词汇,比如说有个苏格兰词是“dreich”,形容了一种寒冷、潮湿还刮风的恐怖天气。那么,《欢迎来到黑泉镇》中有什么比较难翻译成英文的荷兰词吗?

没有很难翻译的黑暗的词。事实上,我发现英语里有很多很多的词儿可以表达恐惧、抑郁之类的情绪。在荷兰语种,有一个词叫“gezellig”,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这是一个非常荷兰的概念,它有点温暖、舒适又美好的感觉,但又不是大家伙儿聚在一起的感觉。凡是有作品要翻译成英文的作家、记者都发现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英文词来替代“gezellig”。

“gezellig”传达了一种当你与亲人朋友欢聚在一起时候的感觉,温暖、放松、美好,感觉自己受到欢迎,像在家里一样。除了荷兰语之外,其他语言里没有这样的概念。

你为什么要把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呢?

最初的小说是以荷兰为背景的。我不知道你是否清楚我是后来把美国版的故事背景改成了美国的哈德孙河谷。我这么做是因为《欢迎来到黑泉镇》是一部恐怖小说。我想,一部小说要给人恐怖的感觉,首先先得让读者觉得熟悉,身临其境。

当然了!

只有熟悉感才能让读者看进去。等他们被情节吸引后,再把他们熟悉的东西摧毁掉,撕成碎片,这样才能触发他们内心的恐惧。

如果我读一个设定在巴基斯坦或者阿塞拜疆等我不熟悉的国家的恐怖小说,那我可能会一直想,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除了那些一眼能看懂的事情不用操心,我还会想他们的名字怎么念?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么事情是自然的?什么事情又是超自然的、可怕的?如果不知道这些,你永远无法对书中的人物有熟悉的感觉。这本书是要推向全世界的,而荷兰又是在欧洲的这么小的一个国家。要是一个美国或者哪个澳洲塔斯马尼亚的读者读了荷兰的故事,可能感觉跟我读阿塞拜疆的故事差不多。那样的话,我想他们是不会对书中人物产生共情的。

我确实很喜欢吓唬读者。书在荷兰出版后,我收到了国内许多读者的邮件,有的说看过书后晚上特别容易惊醒,有的说得开着灯才能入眠。看到这些反馈,我心想,妥了,我的小说没白写。所以,为了也同样吓到英语国家的读者,我得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换一换。

那么,你实际上去体验过真正的美国小镇吗?每当我想起美国恐怖小说里的小镇,我眼前出现的都是游廊里放的南瓜和被秋风刮了整条街的落叶。

我在北美生活过一段时间,不过不是在美国,是在加拿大渥太华。但我曾经去过纽约州北部很多次,而且我在那儿也有不少朋友。“黑泉镇”是个完完全全虚构的小镇,我把它放在了西点军校附近。我还去了我在故事中写过的那个地方,只为了去看一看真正的美国小镇到底什么样。因为要写书,就得把细节敲定,这才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对吧?


黑泉镇少年对女巫凯瑟琳实施残忍恶作剧

另外,我发现书里的人物都非常自然,一点都不突兀。你让人物立了起来,让他们那么真实鲜活,完全没有美国青少年带给人们的刻板印象,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是的,在他们所处的情境下,这些十几岁的少年的事儿读起来的确没有陈旧乏味的感觉。他们住在那么一个有着各种禁令和规矩的小镇里,在诅咒的阴影下长大,所以他们并非大家以为的那种典型的美国青少年,成年人也一样。而且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背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最初使用荷兰文创作的这部小说,那是我的母语……而翻译者是美国人,编辑也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们通力合作,才让书中人物得以真实生动地呈现给读者,摆脱了美国青少年给大家留下的刻板印象。这样说是不是就比较清楚了?

嗯呢,懂了。最初你是怎么想到写这个故事的?是先想到了“黑泉镇”这么个地方,还是那里的居民,还是女巫凯瑟琳?

肯定是女巫啦。我7岁的时候读罗尔德·达尔的《女巫》,被吓得不轻,同年还看了那本书改编的电影。当时应该是1990年,从那时候起我就心心念念要写一个关于女巫的故事。对了,电影里演女巫的是安杰利卡·休斯顿,她掀起面具的那一刻……你看过那部电影吗?

看过,当时我都19岁了,还是被吓得哭爹喊娘的……

对,我当时整个人呆住了,有点受了精神创伤的感觉。那之后有半年时间我都对身边的女性保持警惕。我想,可能是从那时起,我就对女巫有点着迷了,就是从被巫术吓到的时候开始。后来,我15岁的时候看了《女巫布莱尔》。喜欢那部电影的和恨它的人一样多。我恰巧是喜欢它的。当然了,里面最恐怖的地方就是,你永远看不到女巫的真面目,这也是那部电影的力量所在——你永远看不到女巫。

我想写一本关于女巫诅咒整个小镇的故事。这个女巫阴森可怕,双眼被缝上,嘴巴也被缝上了。谁也不知道她是否能看见外面的世界,谁也不知道她内心所想。这种未知让她特别诡异,所以才会让读者们觉得神经紧绷。


黑泉镇女巫凯瑟琳

就是女巫的这个形象让我有了为她写下整部小说的冲动……不过,对我来说,真正让读者觉得不寒而栗的反而不是女巫。人们对待她的样子并不像对待一个恐怖的超自然现象那样唯恐避之而不及。人们对她的存在已经习惯了。她会多次出现在卫生间或者厨房,于是人们看到她干脆就在她头上蒙块洗碗巾,然后继续各自的生活。恐怖就潜伏在这层现实之下。

她是非常独特的人物,是我近些年来最喜欢的虚构人物之一。

谢谢!其实书里最可怕的部分不是超自然现象的部分,而是在这个情境下不同的人做出的不同反应。这些人仿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色漩涡,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卷进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陷得也越来越深。这本书讲的实质上是人的堕落。我认为这个其实比女巫更可怕。

此外,有些恐怖电影让鬼怪出来跟观众打照面的次数太多也太频繁了。鬼怪出来过几次之后,观众就不害怕了。而《欢迎来到黑泉镇》书中的第一页就出现了女巫,之后也频繁出现,所以她其实并不是吓人的点。真正吓人的是镇上的人所做的事,这些人内心深处的恐惧才是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就是因为小说里的这部分是读者预见不到的,他们不知道书中的人物会随着时间推移做出什么事来,所以才会产生恐惧。

“黑泉镇”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我想问的是,你是个喜欢遵守规定的人还是比较叛逆?如果不考虑后果的话,你最想违反哪条法律呢?

我有点反叛精神,可能从小时候就是这样吧。当时,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飞行员。我搞了一个剪贴簿,里面贴的都是飞机失事的新闻。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类事件总是吸引我。有一次我过生日,祖母送了我一架飞机模型。这种模型要用胶水和胶带等材料花上很长时间才能做好,之后还要在上面加一些装饰。等把这一切完成之后,我抄起一把大榔头将它砸了个粉碎,然后又烧掉了残骸。接着我把我的玩具救护车摆在烧成灰的飞机模型四周——一个完美的飞机失事现场。然后我很开心地把我妈妈叫来看。结果她完全欣赏不来……

哈哈,可以想象。


脑洞大开的线下活动

我想我可能一直都有点反叛精神,但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去触犯法律,因为其实我也是个有点怂的人。我的意思是,我通常会在书里面写些可怕的事儿,在作品中叛逆一下。

书中的人物基本都有各自的性格缺陷。你是不是比较反感塑造完美无瑕的主人公呢?

我不相信有完美的人物。如果有,那他们一定很无聊。每个人都有软肋和黑暗面,尤其是在面对极端环境的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应对?会被迫做出一些特别好或者特别坏的事吗?我们都以为自己不会有什么过激行为。但是,我们这么想只因为我们目前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当中。如果没有了安全这个条件,那我想一切都会改变。

我读过迪恩·孔茨的书,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的书里就总是有那种劲头十足的正派主人公,他们从来不犯错,但千篇一律,无聊至极,十分单薄。

对,我也这么觉得。

这也是类型文学需要突破的一点,你觉得是这样吗?另外,你觉得现在出版的作品中的人物是不是在向更吸引人的方向发展呢?

是的,没错。我认为书中的主人公越来越贴近生活中的人了。书中的情节就好像社会的一幅画像——如果某种奇怪的、反常的事发生了,人们会作何反应呢?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会怎么做。人们的反应不尽相同,这也是我在小说中努力刻画的。面对女巫这个超自然的存在和她的诅咒,有的人反抗,有的人献上祭品。探索不同的人身处黑暗时的不同反应有意思极了。

书中还讲了一对父子的关系。在写这个的时候你有没有把自己的个人经历放进去呢?

其实没有。因为我父亲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书中对父子关系的描写与我的个人经历无关。不过,痛失亲人的感受我有。这种感受对一个作家来说可能是一笔财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却是最大的恐惧。无论你失去的是妻子、丈夫还是孩子、母亲,这种事都会是你怕面对的,是我们所有人心底能带来恐惧和痛苦的最核心的那部分,也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都能感同身受的。

如果要你为读者总结一下《欢迎来到黑泉镇》的中心思想,你会怎么讲?

我觉得这没必要……我不太看重这个……这么说吧,我不在意他们能从本书中学到什么大道理。我只是想吓得他们睡觉也要开着灯。这才是我创作此书的核心目标。我真的特别喜欢看读者给我发来的邮件,说他们被吓到了……每当看到这些,我就衷心感到高兴,因为我的书碰触到了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之一——恐惧。如果读者晚上会忍不住想也许凯瑟琳就站在床边,那我就觉得自己做得很成功。

好的,托马斯,听说你接下来将去美国巡回签售,那么我在此祝愿你的书会吓到更多读者!

哈哈,谢谢!我也是这么想的!

推荐阅读:
  • 诛仙前传:蛮荒行
  • 阴阳师·付丧神卷
  • 边荒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