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扬州之乱
◎十年一觉扬州梦◎
“我,我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点事,我先回去了。”张丑娘转身便跑,一副落荒而逃的样子,步伐惊慌,未有丝毫停留。
唐小荷没懂她这是什么反应,见她走得急切,只当真如她口中所说那样,扬起声音道:“你着什么急啊,你篮子还没拿走呢!”
张丑娘头也不回地骂她:“老娘家里还能缺这东西吗!就当是送你的,不用还了!”
唐小荷心情一下子美了起来:“那我可就不跟你客气了啊!哎呀你跑慢点,腰刚好没两天。”
张丑娘哪还顾得上回答她,一溜烟便没了踪影。
唐小荷刚送走张丑娘,转头恰好对上同样刚送走梁术等人的宋鹤卿。
二人四目相对,虽都未吭声,但都能感受到那古怪的气氛。
终于,宋鹤卿先清了清嗓子,看了眼张丑娘离去的方向,道:“看不出来,你居然还能和她结交上,有点本事。”
唐小荷抱着一篮子咸鸭蛋沾沾自喜,得意道:“那是,我唐小荷走到哪不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正当宋鹤卿忍不住想笑的时候,唐小荷想到张丑娘方才那惊恐的表情,以及目光对着的人,便冲他道:“对了,刚刚梁族长身边那位是什么人?瞧着有点脸生。”
宋鹤卿怕她手酸,走过去顺手拎起了那篮鸭蛋,擡腿往县衙中走去道:“回去吧,边走边跟你讲。”
唐小荷连忙跟上。
回去途中,她知道了有关那人的大概,而且在听到宋鹤卿说那位还是位游侠,她的两眼立马亮了起来。
她自小爱看小人书,对里面的江湖侠客有极大的向往,长大敢女扮男装离家出走,也是受了书上那些江湖儿女的影响,这生平头次遇见活的“游侠”,她能不激动才怪。
不过她心里还是惦记张丑娘多一点,兴奋一过去,便狐疑地摸着下巴道:“这就怪了啊,那单不让若真是位行侠仗义的游侠,为何丑娘见了他便跑呢,这里头肯定得有点什么。但再瞧那单不让的表现,似乎他和丑娘也并不认识啊。”
宋鹤卿被她这副疑神疑鬼的样子逗乐了,原本苦闷的心情顿时开朗不少,擡手敲了下她的头道:“你小子怎么回事,打算抢我饭碗了?”
唐小荷摇头讪笑道:“倒也没有那个想法,只是单纯觉得奇怪罢了,要不你也替我想想,为何丑娘看到单不让会转身就跑?”
宋鹤卿不爱将心思放在除公务之外的无关琐事上,便随口道:“或许,是因为那单不让长得比较凶。”
“丑娘长得比他更凶啊。”
“……这种话日后千万别当人家面说,会挨揍的。”
说话间,二人已到厨房外。
唐小荷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宋鹤卿居然一路将她送回来了。
感觉……有点怪,说不上来的怪。
唐小荷忍着古怪滋味,主动要过了篮子,为遮掩内心的微妙别扭,她擡腿回厨房时,嘴上还是在絮叨张丑娘的奇怪反应。
“她到底怎么回事呢,那么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居然还有拔腿跑路的时候,算了不管了,这扬州女人真是奇怪,下次见她主动询问便是。”
宋鹤卿看着唐小荷的背影正出神,忽然眼神一怔,张口便道:“唐小荷,你说张丑娘是哪里人?”
唐小荷顿住脚步,转头望向宋鹤卿:“扬州啊,我听她提起过。”
宋鹤卿想到单不让的老家,心下不由起了狐疑,想着竟然还有这么巧的事情。
他便将这发现交代给了唐小荷,二人一同纳闷起来。
但事情本就不大,纳闷个片刻,便各自去忙自己的了,未多费神。
之后一连数日,唐小荷都未在街上见到张丑娘。
直到正月十五前夕,张丑娘才终于拎着她那根虎虎生威的大棒槌,在街上吆喝叫卖的同时,不忘去骂嘴贱讨打的小崽子。
唐小荷隔着人群见她气焰如常,便安了心,过去询问起了她那日反应。
张丑娘甚是吃惊,揪着唐小荷耳朵不可置信道:“这么点屁事你居然能挂念那么久?你在县衙里干久了腌入味了吧?老娘那日真就是回家了一趟,你要不要想那么多?”
唐小荷耳朵生疼,呲牙咧嘴地去掰张丑娘的手道:“给我松手!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行了吧!我就不该管你,不该担心你受欺负!”
听到最后一句话,张丑娘一怔,手上的力气下意识一轻,半晌后喃喃笑道:“小子,你做人是很有一套,老娘如果年轻二十岁,肯定会想法子嫁给你。”
唐小荷揉着耳朵继续骂骂咧咧:“我就算老上一百岁,我也不会娶你!”
张丑娘哼了一声,下巴擡起:“你要是老上一百岁,我还不稀得要你呢,谁愿意整日对着个老头子……不过李福安除外,他救过我的命,就算丑成王八我也要和他在一块。”
唐小荷揉完了耳朵,心情渐渐平复下来,看着张丑娘的脸,欲言又止说:“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
“有屁就放。”
唐小荷凝了凝气,低下声音缓缓道:“你的脸……是怎么回事。”
她想问很久了,但一直不敢。
张丑娘愣了愣,哼笑一声,听到什么无关紧要的问题似的,动手摆了摆摊上的物件,道:“被坏人弄的。”
唐小荷瞬间皱紧眉,接连发出三问:“坏人是谁?叫什么名字?坐牢了吗?”
张丑娘擡起脸,笑盈盈看着唐小荷道:“臭小子,你如果早生上十年二十年,晓得扬州之乱到底是怎么个乱法儿,便不会问我这些问题。”
唐小荷哑然失语,再无法启唇。
回到县衙,唐小荷得到宋鹤卿准许,进他书房翻了好一会儿,好不容易才翻到本记载近年的大事纪要。
翻了大半个上午,有关扬州之乱的记载,不过区区一句——“是岁寒冷,北狄大饥,联合倭寇,绕黄海,逼扬州。”
唐小荷再想往下看,便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东西。”她着急起来,“这就没了?就这一句话,然后呢?我都没看懂什么意思。”
宋鹤卿的声音自她身后悠悠响起:“你想知道什么。”
唐小荷转头朝门口那人望去,张嘴便问:“所以当年扬州之乱的起因,是因为敌人打进来了吗?”
宋鹤卿点头:“游牧之族过冬如经鬼门关,冬日里最易起战事,而边关防守森严,犯边一次代价十分惨重,江南鱼米之乡,富庶温暖,且守备稀松,与其长驱直入直捣中原,他们还不如放长线走弯路,只要能拿下扬州,杭州绍兴便也不在话下,一个江南大地的物资,够他北狄全族繁衍生息数十年。”
唐小荷又看了眼书上,嘟囔道:“我瞧着好像也是这意思,但是又感觉怪怪的,怎么往下便没有了?”
今日阳光灼烈,宋鹤卿朝她走去,带去满身辉光,语气平静,认真问她:“当真想知道吗?”
唐小荷重重点头。
宋鹤卿舒口气,对她说了书上未曾记载的那一部分——
“扬州太守白牧带领守备军奋勇杀敌,混战十日,击败贼寇。同时间,扬州城因调兵失守,各路悍匪入城,烧杀抢掠,藐视王法。待朝廷援军赶到,匪徒已散,全城血流入渠,尸骨遍地,促成口口相传的扬州之乱。”
话音落下,房中寂静许久。
唐小荷的眼睛睁到最大,眼波震颤着,不可思议地说:“所以,当年那场大乱,其实是我们自己人干的?”
她愣住了,忽然间反应过来许多东西。
怪不得朝廷这些年来便致力于剿匪,举国推崇从文之风而轻武,原来,都是有迹可循的。
唐小荷的心情难以言表,喉头哽咽,声音些许发颤道:“为什么会这样,有外敌的时候,不更应该团结一致吗?这可是自己的家国啊,为什么要那样做。”
“因为这世上,少的是雪中送炭,多的是趁火打劫。”
宋鹤卿声音平淡,接近冰冷,仿佛只是在诉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唐小荷摇着头,按捺着内心无法自抑的难过,动手将册子合上,声音里的哽咽又重了些,难以承受道:“我不理解,人怎么能坏成这样,我要出去冷静一下,我不要再听这些。”
她起身想要出去,途经宋鹤卿,腕上忽然一紧,只觉得头脑晕了下,反应过来,人便已经被抵在了书架上。
宋鹤卿低头看着她,双目凌厉,语气前所未有的强硬:“唐小荷,你必须要接受,这世上有白就有黑,没有所谓的绝对的好人,但必定有绝对的坏人,你若因为这点小事便心神动荡,难以承受,你以后该怎么办?”
唐小荷没挣扎,也没跟他回呛,就这么呆呆看着他。
看着看着,她的泪刷一下便落下来了,咧嘴哭道:“是啊,我怎么办,我一想到这世上有好人遭罪坏人逍遥我就难受死了,可我还没有改变那些的本事,我该怎么办,我不如回老家算了,我不在外面飘了,外面太险恶了,不适合我,我要走。”
宋鹤卿听到她说的话,先是一怔,接着面露懊恼,似乎后悔把话说重了。
他垂下眼眸,眼中皆是复杂纠结之色,小声地喃喃道:“你走了……那我又该怎么办?”
作者有话说:
女鹅:凉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