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仙灯
◎太师妻◎
宋鹤卿没有听白玉隐说完,擡腿便道:“京城人多眼杂,你我明面上最好不要来往,你在大理寺宿一夜,明早就启程回苏州吧,记住不可逗留,务必早点回去。”
第一步迈出,他的身体晃了下子,停下稳了稳身体,继续往内衙的方向去。
在这一路上,他路过不少下值前往公房的胥吏,胥吏们见了他,躬身便道一句:“少卿大人。”
宋鹤卿匆匆应下,步伐飞快,像是赶着回去处理什么事,又像是被什么追赶,一路头也不回。
直到步子迈入内衙的那一刹,远离人声,他的手方猛然支在墙上,身体如脱线木偶,一点点低矮下去,最终变为蹲在地上,不停的咳嗽。
他不想咳嗽的,可他感觉他的嗓子里满是铁锈味的腥甜气,让他感到难受恶心,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其咳出,可越咳,腥甜的味道便越重,直到从口中呕出鲜红血液。
忽然,有只细腻温暖的小手握住了他的手,他的知觉慢慢回缓,擡起头,对上了唐小荷的脸。
“我娘,我娘她……”宋鹤卿大口喘着气,喉咙沙哑颤抖,如何都说不出那个答案。
唐小荷搂住了他,没让他继续说下去,手掌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自己也没说话。
直到此刻,宋鹤卿方哭出了声。
他紧紧抱住唐小荷,将哭声隐没在她的怀抱中,语气被泪水浸染,变得干哑艰涩,一遍遍地凶狠道:“我想杀人,我想把所有人都杀了,一个都别活,都死,全都去给我死。”
唐小荷温柔抚摸着他的后背,欲言又止地哽咽道:“我懂你的心情,可并非每个人都有罪啊。”
“我爹娘又有什么罪!”
宋鹤卿激动道:“为何少数人心生贪婪,要让整个世道来承担他们犯下的罪恶,这有失天理,没有公道!”
唐小荷也哭了,她向来说不过宋鹤卿,此刻也是,她迫不及待地需要一个理由来推翻宋鹤卿极端的想法,脑子里想来想去,绕了一大圈,总算灵光一现道:“宋鹤卿你不能这样想,你去想想白太师,他经历了那么多不幸,时至今日不也还是为国为民,从未放弃过自己心中的信念吗?你那么敬仰他,多想想他好不好?”
宋鹤卿被仇恨覆盖的双眸逐渐回归清明,变得冷静清醒,但听到“白牧”二字,他眼里随之而来的并非感动与动容,而是浓重的诧异与质疑。
他先是喃喃自语:“人非圣贤,亦非草木。他白牧,当真便是外人眼中看到的那样无暇澄澈,表里如一吗?”
他满心报国却遭国民背刺,妻子因此受辱受尽唾弃,难道他就不会有被仇恨蒙蔽,有让所有人同自己同归于尽的时候吗?
刹那间,宋鹤卿恍然大悟地掀起眼皮,似乎一瞬之中想通了许多东西,连胸口都在随呼吸激动起伏。
他用力抱了唐小荷一下,看了眼天色,当即便要去给她安排护送她出城的车马,可唐小荷却如何都不愿意了,缩在他怀中连哭带嚷地道:“都这种时候了,你还把我往外推,宋鹤卿你非要让我那么伤心吗?”
宋鹤卿自己哭的时候尚未有所感觉,唐小荷一哭,顿时心如刀绞,如论如何都狠不下那个心了。
他沉了沉气,举头望天,见西北天际天狼星明亮闪烁,决心要在仙人点灯之前,让真相浮出水面。
他先让何进连夜查了满朝文武的底细,一查不要紧,宋鹤卿这才发现,原来不知从何时起,白太师的门徒竟已遍布朝野内外,虽未有位极人臣之辈,但皆身居要职,如边境巡抚,工部侍郎,手中无一不掌握实权。
尤其是工部侍郎。
之前宋鹤卿一直不懂,觉得如果真的有火-药,而且数量庞大,那么究竟是以什么手段运入到的京城,京城的层层关检可不会马虎到连火药都认不出。可一和工部扯上关联,他就全明白过来了。
毕竟不久之前,工部可才到一大批用以筹备仙人点灯的绮罗绸缎,货船如此之大,谁能保证除了绸缎,便不会有其他东西。
只可惜在这个时候,无故搜查工部不仅麻烦而且不易下手,最好的办法,便是直接杀到他们最有可能将火-药藏匿的地点,例如——天香楼。
天亮之际,宋鹤卿亲自到了天香楼。
时隔快两年,这地方换了两任掌柜,又兼重新修缮,已比原先更加富丽堂皇,察觉不到半点阴森气息。
唯有最上面的露台,仍旧留有大片烧灼过后的黑灰痕迹。
在露台正中,坐落了一座手工制作而成的高大“山峦”,山峦的一草一木,险峰峻石,皆用金丝银线刺绣而成,即便近在咫尺,也感觉身临其境,如同真的到了山下面一般,使人望而生畏。
宋鹤卿却没心思打量这“仙山”有多精巧,他关心的是山里面的灯笼,到了便派人进入内部,仔细检查起灯笼里有没有放置火-药。
和往年一样,只等时辰一到,燃烧着的箭矢自皇城飞出,落在天香楼顶,仙灯燃,天灯起,整个京城将会被万千明灯笼罩,成为真正的不夜之城,富贵之乡。
可假如里面的灯笼被放了火-药……
宋鹤卿试想了一下那个场面,只觉得头脑嗡鸣,险些心神俱裂。
他盯着这山的入口处,时刻都在等待手下回禀,眼神越来越紧。
天香楼的新掌柜不知内情,以为大理寺只是简单检查灯笼数量,便在宋鹤卿旁边信誓旦旦道:“宋大人放心,鄙人做事最是谨慎稳妥,保证不会缺斤少两。您看这仙山多气派,这还是鄙人向工部提议的,都说仁者悦山智者悦水,咱们圣上宽仁,仙山既有比德之意,又有寿比南山的寓意在里头,美善相兼,绝妙至极。”
宋鹤卿没出声,心想这里面如果真的找出火-药,别管你是否无辜,你都只能去阎王爷那里拍案叫绝了。
这时,胥吏从里而出,对宋鹤卿拱手道:“回禀大人,并未在灯笼里发现异样。”
宋鹤卿眉心一皱,心头漫开狐疑。
作者有话说:
好想完结(点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