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假使在人类历史上有迹可循的,其实并不是最精致先进的文明,而都是些凶狠残暴的文明,那会怎么样呢?
留心观察,你会发现那些消失的文化并不见得是最落后的。有时候,只需要一位被敌人的“和平承诺”所愚弄的天真领袖,或一场逆转战事的不测风云,一个民族的命运就可能从此改观。接着,胜利者阵营的史家会任意篡改战败者的历史,来为自己的出兵提出正当性,而且为了消除子孙万代的猜疑,遂以“战败就该死”的说法来杜悠悠众口。达尔文所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甚至为这样的杀戮行径提供了科学佐证。
人类历史就是这样写成的,背后净是被遗忘的枯骨与背叛。
谁曾经目睹?
谁又知道真相?
我只有一个答案:“神”或“诸神”,当然前提是“他”或者“他们”确实存在。
我尝试去想象这群从不露脸的目击者,想象他们低眉俯视万头攒动的人类,就好比观察蚂蚁生态的昆虫学家。
如果神祇确实存在,他们会拥有何种教育背景?
万物进化不息,诸神是如何从青春迈入年老的?如何去干预人类?又为什么会对人类感兴趣?
我开始在宗教典籍里寻找答案,从埃及的《死者之书》,到萨满教义以及世界各大民族有关宇宙起源的传说。这些文献资料少有彼此驳斥、矛盾的情形出现,仿佛在对未知领域与宇宙诞生的认识当中,存在着某种集体共识。
哲学与科学是两门对立的学问,但我认为两者可以在所谓的“世俗信仰”中并行不悖,因为其中最要紧的是问题而非答案。
至于书中其他部分,我完全是天马行空,任意挥洒。
写作期间,我聆听了许多电影原声带,尤其是《指环王》《沙丘魔堡》与《天地一沙鸥》;古典音乐方面,有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莫扎特、葛利格(1)、德彪西、巴哈、巴伯的作品,霍斯特的《行星组曲》;摇滚类则有麦克·欧菲德、彼得·盖布瑞尔、Yes合唱团与平克·弗洛伊德的作品。
在我笔下的主人公抵达觉悟旅程的终点时,他将与宇宙的造物主面对面。
届时,读者朋友或许也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是神,我会做些什么?”
贝纳尔·韦尔贝
(1) 知名挪威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