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府
一
“两
国”这一地名的出现乃是桥建成之后的事了。而当时,此地却连“两国桥”都还没有。可是,无论是从下总领方向蜿蜒而来的路,还是从奥州大道岔出来的路,都延伸到了以后架桥的地方,顶到了这条大河前。渡口处有一座森严的栅门,简直跟关卡差不多。从江户町奉行这一官职产生起,初代町奉行青山常陆介忠成的手下就在这里严格盘查过往行人。
哈哈,江户的神经也太敏感了吧,武藏不由得想。三年前,自己从中山道进入江户,又立刻踏上奥羽之旅时,这座都市对进出者的盘查还没有这么严格。如今却突然变得如此,这是为何?领着伊织排在木栅口等候盘问时,武藏如此想。
随着都市的发展,人也必定会增多,人性的各种善与恶都会表现出来,自然就需要制度,而那些钻制度漏洞的人也会随之活跃。在统治者努力打造繁荣昌盛文化的同时,在这文化的底层,卑鄙的贪心和欲望也会你死我活地不停撕咬。这大概也是严格盘查的部分原因吧。而且这里还是德川家的将军所在地,对大坂一方的警戒也需要日益加强。总之,即使隔着大河望望,这里也与武藏此前看到的江户明显不同,民宅的屋顶明显增多,绿地明显减少,光是这一点就让人顿生恍如隔世之感。
“这位浪人。”当喊声响起时,武藏已经被身穿皮裤的两个关卡差役从怀里摸到背部,又摸到了腰部,简直被摸了个遍。另一名差役则带着严厉的目光从一旁盘问:“进城干什么?”
武藏立刻答道:“也没什么目的,只是一介云游的修行者。”
“没有目的?”差役顿时呵斥起来,“修行难道还不是目的吗?”
武藏只好苦笑一下。
“籍贯是哪里?”对方继续盘问。
“美作吉野乡宫本村。”
“主人?”
“没有主人。”
“那旅费和其他费用是哪儿来的?”
“所到之处,全凭小小的雕刻余技,或是画点画来混口饭吃,或者求宿寺院。若有求者,也会教一点刀法,承蒙人们的周济才得以四处旅行……连这些都没有的时候,就只好风餐露宿,吞点草根野果之类果腹。”
“唔……那,你是从哪里来的?”
“在陆奥待了半年多,又在下总的法典原上学做了两年的农夫。但我不想永远侍弄泥土,便又来到了这里。”
“那你领的这小孩是怎么回事?”
“是在法典原上捡来的孤儿,叫伊织,已十四岁。”
“在江户有住处吗?无住处及无亲友者,一概不得进入。”
还真没完没了。身后已经等了许多行人,乖乖回答不仅太愚蠢,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想到这里,武藏便答道:“有。”
“哪里?谁家?”
“柳生但马守宗矩大人。”
二
“什
么?去柳生大人家?”差役有点畏缩,沉默了一下。
武藏觉得可笑。“柳生家”这个名字,其实也是自己碰巧想起来的。那次虽然未能与大和的柳生石舟斋见上面,可通过泽庵已成为相知。即使追问起来,柳生家恐也无法回答“不知此人”。说不定泽庵也来到江户城了呢。虽然最终也没能见上石舟斋,未能比试一刀实现夙愿,可是对于他的嫡子,而且是嫡传柳生流,如今正任秀忠将军教头的但马守宗矩,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会一会,比试一下。
由于平时便有这种想法,面对差役的盘问时,武藏便不禁脱口而出,仿佛自己马上就要去此处似的。
“原来与柳生家有交情啊?失礼失礼。可是上头有严令,说总有一些可疑的武士趁机混入城内,所以一看到浪人,就要求我们严厉盘查。”差役的措辞和态度顿时来了个大转变,后面的调查便只是走走过场了。“请通行。”他随即将武藏送过关卡口。
伊织随后跟来,问道:“师父,为什么只对武士盘查得那样严格呢?”
“大概是防范敌人的密探吧。”
“可密探怎么会打扮成浪人的样子来通关呢?那差役的脑子是不是不大好使啊?”
“小点声,别让人听见。”
“渡船刚走。”
“看来是想让我们在等船的时候望望富士山吧。伊织,这儿能望见富士山。”
“富士山有什么稀罕的,从法典原上不也天天能看见嘛。”
“可今天的富士山不一样。”
“为什么?”
“即使是同一天,富士山也不会是相同的样子。”
“一样啊。”
“它会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时间,天气,观看的场所,春天和秋天,还有观看者当时的心情,这些总会不同,看上去的样子自然也就不同了。”
伊织从河滩上捡起一块石子打了个水漂,又一下子跳过来,问道:“师父,我们现在就要去柳生大人的府邸吗?”
“这个嘛,还不好说。”
“可你刚才不是说了吗?”
“是打算去一次……但对方可是大名啊。”
“将军家的教头,一定很了不起吧?”
“嗯。”
“我长大之后,也要像柳生大人那样。”
“你的愿望就这么点?”
“怎么了?”
“你看看富士山。”
“我又成不了富士山。”
“与其心急火燎,今天想当这个,明天又想当那个,还不如像富士山那样,先默默地把自己塑造得像山一样不急不躁呢。不谄媚世间,而要让世间来仰视自己,世人自然就会承认你的价值。”
“渡船来了。”小孩总是不愿落在别人后头。伊织连武藏都丢在一边,率先跳上乘船的踏板。
三
河
面时宽时窄。河中既有沙洲,也有水流湍急的浅滩。可无论如何,当时的隅田川还是一条自由洒脱的河流,而两国已是距海很近的海湾,浪大的日子,浊流便会没过两岸,使河面变成平常的两倍宽。渡船的船篙沙沙地撑着河底的沙砾前行,天空晴朗的日子,水流看起来十分清澈,从船舷上都能窥见鱼的影子,甚至埋在小石子间生了锈的头盔顶都清晰可见。
“怎么样,这回该是天下太平了吧。”只听有人在渡船中谈论道。
“那可不一定。”一人说道。
另一人反驳道:“早晚得有一场大战。你什么时候见过天下不用打仗就和平了?”
争论并未火热起来便停止了,更有人挂着“莫谈国事”的表情凝望着水面。谁都害怕官差的长耳朵,可民众们还是喜欢躲过官府的耳目来谈论这些。只是喜欢,毫无来由。
“这儿的渡船盘查就是证据。对过往行人的严厉盘查不是最近才开始的吗?听说上方那边不断有奸细潜到这边来呢。”
“照这么说,最近倒是经常听说有盗贼光顾大名的府邸呢。由于害怕传出来不好听,那些遭了贼的大名全都三缄其口呢。”
“那一定都是些细作。就是想钱想疯了的家伙,也不会豁上性命闯进大名的府里啊。绝不可能只是普通的小偷。”
这渡船上的乘客,简直就是江户的缩影。有身上沾满锯屑的木材商,有从上方漂泊而来的下等艺人,还有气势汹汹的粗鲁人,以及一群挖井的劳工、打情骂俏的卖笑女、僧侣和虚无僧,还有像武藏一样的浪人。
船一靠岸,人们便呼啦一下鱼贯上岸。
“喂,浪人。”忽然,有个男子从武藏后面追了过来。一抬头,原来是刚才在船上的一个身材粗短的粗人。“这是你掉的东西吧?这玩意儿从你的膝盖上掉了下来,我给捡来了。”说着,对方抓着一个红地锦缎的钱袋子一角递到武藏面前。虽说是锦缎,可由于太过古旧,连金线织花的光泽都被污垢的油亮盖上了。
武藏摇摇头。“这不是在下的物件,大概是其他乘客的东西吧。”
话音未落,只见一人忽然从一旁伸出手,一把将钱袋子从男子手里夺去,揣进怀里。“啊,是我的。”
此人与武藏个头相差悬殊,不仔细看还真难以发现。原来是伊织。
男子顿时火起。“喂喂,就算是你的东西,也不能连个谢字都不说就一把抢过去啊。把刚才的钱袋子拿出来,好好跟我道三遍谢,我再还给你,否则我就把你扔到河里去。”
四
男
子的愤怒话语不像大人该说的,伊织的做法也着实过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看在在下的份上就原谅他吧。”可当武藏替伊织道歉时,男子却道:“我虽然不知道你是他哥哥还是他主人,但你得先报个名号出来听听。”
武藏便谦恭地应道:“也谈不上什么名号,在下乃浪人宫本武藏。”
“哎?”男子顿时睁大眼睛,凝视了武藏一会儿,说道,“今后你给我小心点。”他朝伊织丢下一句,转身就要离去。
“站住。”
一直像女子一样温和的口中竟忽然吼出来这么一句,男子当即一哆嗦。“你、你想干什么?”他回过头,欲夺下被武藏抓住的腰刀刀鞘。
“说出你的名字来。”
“我的名字?”
“哪有问了别人的名字,连个招呼不打就离去的道理?”
“我,是半瓦的手下,名叫菰十郎。”
“好,滚吧。”武藏这才松手。
“你给我记着。”菰十郎这才踉踉跄跄地飞奔而去。
“活该!孬种!”仿佛为自己报了仇一样,伊织高兴地喊道。他像仰视着无比可靠之人一样,贴到武藏身边。
两人朝街市上走去。
“伊织。”
“是。”
“以前住在荒野上,每天与松树和狐狸为伍,倒还无所谓,可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人多的城市,一定要有礼数才行。”
“是。”
“人与人只有和谐相处,尘世才是乐土,可人生来就同时具有神性和魔性,谁都不例外。一旦稍有差错,这个尘世就会变成地狱。所以,为了压制人的恶意和魔性,越是在人多的时候,便越应该重礼仪、重体面。而且统治者还专门设定了法制,确立了秩序。你刚才那样的不礼貌,事情虽小,却在这种秩序中激怒了他人。”
“是。”
“我们现在还没定下要去哪里和怎么去,可不管到了哪里,都要乖乖地遵守人家的规矩,对人要以礼相待。”
武藏谆谆教导,伊织也连连点头。“徒儿谨遵教诲。”他立刻连措辞都变得礼貌起来。做作地谢过武藏的教诲,他说道:“师父,这东西可不能再掉了,不好意思,就请师父先替我装在怀里吧。”说着,便将刚才遗忘在渡船里的那个破旧的钱袋子递到武藏手里。
先前武藏倒没怎么在意,一接到手里,他才忽然想了起来。“这不是你父亲留给你的遗物吗?”
“是。本来押在德愿寺里,可今年过年之后,住持却悄悄地还给了我,钱也一文不少地全装在里面。到了需要的时候,这些钱就给师父花吧。”
五
“多
谢。”武藏对伊织谢道。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伊织却非常高兴。尽管只是一个孩子,他却十分体谅师父的贫穷,时常替师父担心。
“好吧,那我就先借下了。”武藏郑重地接过来,将钱袋子暂存在自己怀里。
武藏一面走,一面感慨不已。想来伊织虽是个孩子,却出生在贫瘠的土地和荒草之中,历尽生活的艰辛,幼小的童心中自然也就养成了深刻的“经济”观念。与他相比,自己却轻视金钱,视金钱为身外物,这实在是一大缺点。虽然自己对国家的大经济十分关心,却忽略了自己的小经济。并且还时常让幼小的伊织为自己的经济状况劳神。
这名少年身上似乎有种自己并不具备的才能。越是熟悉,武藏便越是从伊织的性格中发现一种被逐渐打磨出来的聪明和干练。这种才能是武藏和那失散的城太郎都不具备的。
“今晚住哪儿呢?”武藏漫无目的。
伊织则只是好奇地环顾街市。不久,他似乎终于从异乡发现了自己的老友。“师父,那儿有许多马呢。城里面也有马市啊。”他兴奋地指着远处说道。
这里由于马贩云集,茶店和客栈也杂乱无章地扩张,所以最近有了“马贩町”的俗称,从路口一带就都是马匹。一走近马市,马蝇与人声嗡嗡地吵成一片。关东腔混着其他方言,也不知说的是什么意思。
眼前有一名带着随从的武士,正在不断探寻名马。正如世上人才难觅一样,看来马群里也是名驹难寻。只听那武士说道:“回去吧,没有一匹是能推荐给主公的良马。”说着,他从马群里一转身,正巧与武藏碰了个面。
“哦!”武士身子顿时往后一仰,“这不是宫本吗?”
武藏也久久地凝视着对方“哦!”他同样也是一脸惊讶。
原来,此人正是在大和柳生庄时曾热情邀武藏到新阴堂吃酒并畅谈武道的故人——柳生石舟斋的高徒木村助九郎。
“什么时候来江户了?没想到竟在这里遇到啊。”助九郎打量了一下武藏的样子。看到武藏仍在修行,他便如此说道。
“刚刚从下总领来。大和的老先生后来身体可好?”
“没什么大碍,只是年事已高。”说罢,助九郎又立刻道,“最好到但马守的宅子来一趟吧,我来为你引见。并且……”只见助九郎盯着武藏,咧嘴一笑,不知是何用意,“贵公有一样美丽的遗失物,现已被人送到了官邸,请务必来访。”
美丽的遗失物?奇怪,究竟是什么呢?就在武藏纳闷间,助九郎已带着家仆大步朝大路对面走去。
《沙丘》六部曲合集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猎魔人》合集
“两
国”这一地名的出现乃是桥建成之后的事了。而当时,此地却连“两国桥”都还没有。可是,无论是从下总领方向蜿蜒而来的路,还是从奥州大道岔出来的路,都延伸到了以后架桥的地方,顶到了这条大河前。渡口处有一座森严的栅门,简直跟关卡差不多。从江户町奉行这一官职产生起,初代町奉行青山常陆介忠成的手下就在这里严格盘查过往行人。
哈哈,江户的神经也太敏感了吧,武藏不由得想。三年前,自己从中山道进入江户,又立刻踏上奥羽之旅时,这座都市对进出者的盘查还没有这么严格。如今却突然变得如此,这是为何?领着伊织排在木栅口等候盘问时,武藏如此想。
随着都市的发展,人也必定会增多,人性的各种善与恶都会表现出来,自然就需要制度,而那些钻制度漏洞的人也会随之活跃。在统治者努力打造繁荣昌盛文化的同时,在这文化的底层,卑鄙的贪心和欲望也会你死我活地不停撕咬。这大概也是严格盘查的部分原因吧。而且这里还是德川家的将军所在地,对大坂一方的警戒也需要日益加强。总之,即使隔着大河望望,这里也与武藏此前看到的江户明显不同,民宅的屋顶明显增多,绿地明显减少,光是这一点就让人顿生恍如隔世之感。
“这位浪人。”当喊声响起时,武藏已经被身穿皮裤的两个关卡差役从怀里摸到背部,又摸到了腰部,简直被摸了个遍。另一名差役则带着严厉的目光从一旁盘问:“进城干什么?”
武藏立刻答道:“也没什么目的,只是一介云游的修行者。”
“没有目的?”差役顿时呵斥起来,“修行难道还不是目的吗?”
武藏只好苦笑一下。
“籍贯是哪里?”对方继续盘问。
“美作吉野乡宫本村。”
“主人?”
“没有主人。”
“那旅费和其他费用是哪儿来的?”
“所到之处,全凭小小的雕刻余技,或是画点画来混口饭吃,或者求宿寺院。若有求者,也会教一点刀法,承蒙人们的周济才得以四处旅行……连这些都没有的时候,就只好风餐露宿,吞点草根野果之类果腹。”
“唔……那,你是从哪里来的?”
“在陆奥待了半年多,又在下总的法典原上学做了两年的农夫。但我不想永远侍弄泥土,便又来到了这里。”
“那你领的这小孩是怎么回事?”
“是在法典原上捡来的孤儿,叫伊织,已十四岁。”
“在江户有住处吗?无住处及无亲友者,一概不得进入。”
还真没完没了。身后已经等了许多行人,乖乖回答不仅太愚蠢,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想到这里,武藏便答道:“有。”
“哪里?谁家?”
“柳生但马守宗矩大人。”
二
“什
么?去柳生大人家?”差役有点畏缩,沉默了一下。
武藏觉得可笑。“柳生家”这个名字,其实也是自己碰巧想起来的。那次虽然未能与大和的柳生石舟斋见上面,可通过泽庵已成为相知。即使追问起来,柳生家恐也无法回答“不知此人”。说不定泽庵也来到江户城了呢。虽然最终也没能见上石舟斋,未能比试一刀实现夙愿,可是对于他的嫡子,而且是嫡传柳生流,如今正任秀忠将军教头的但马守宗矩,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会一会,比试一下。
由于平时便有这种想法,面对差役的盘问时,武藏便不禁脱口而出,仿佛自己马上就要去此处似的。
“原来与柳生家有交情啊?失礼失礼。可是上头有严令,说总有一些可疑的武士趁机混入城内,所以一看到浪人,就要求我们严厉盘查。”差役的措辞和态度顿时来了个大转变,后面的调查便只是走走过场了。“请通行。”他随即将武藏送过关卡口。
伊织随后跟来,问道:“师父,为什么只对武士盘查得那样严格呢?”
“大概是防范敌人的密探吧。”
“可密探怎么会打扮成浪人的样子来通关呢?那差役的脑子是不是不大好使啊?”
“小点声,别让人听见。”
“渡船刚走。”
“看来是想让我们在等船的时候望望富士山吧。伊织,这儿能望见富士山。”
“富士山有什么稀罕的,从法典原上不也天天能看见嘛。”
“可今天的富士山不一样。”
“为什么?”
“即使是同一天,富士山也不会是相同的样子。”
“一样啊。”
“它会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时间,天气,观看的场所,春天和秋天,还有观看者当时的心情,这些总会不同,看上去的样子自然也就不同了。”
伊织从河滩上捡起一块石子打了个水漂,又一下子跳过来,问道:“师父,我们现在就要去柳生大人的府邸吗?”
“这个嘛,还不好说。”
“可你刚才不是说了吗?”
“是打算去一次……但对方可是大名啊。”
“将军家的教头,一定很了不起吧?”
“嗯。”
“我长大之后,也要像柳生大人那样。”
“你的愿望就这么点?”
“怎么了?”
“你看看富士山。”
“我又成不了富士山。”
“与其心急火燎,今天想当这个,明天又想当那个,还不如像富士山那样,先默默地把自己塑造得像山一样不急不躁呢。不谄媚世间,而要让世间来仰视自己,世人自然就会承认你的价值。”
“渡船来了。”小孩总是不愿落在别人后头。伊织连武藏都丢在一边,率先跳上乘船的踏板。
三
河
面时宽时窄。河中既有沙洲,也有水流湍急的浅滩。可无论如何,当时的隅田川还是一条自由洒脱的河流,而两国已是距海很近的海湾,浪大的日子,浊流便会没过两岸,使河面变成平常的两倍宽。渡船的船篙沙沙地撑着河底的沙砾前行,天空晴朗的日子,水流看起来十分清澈,从船舷上都能窥见鱼的影子,甚至埋在小石子间生了锈的头盔顶都清晰可见。
“怎么样,这回该是天下太平了吧。”只听有人在渡船中谈论道。
“那可不一定。”一人说道。
另一人反驳道:“早晚得有一场大战。你什么时候见过天下不用打仗就和平了?”
争论并未火热起来便停止了,更有人挂着“莫谈国事”的表情凝望着水面。谁都害怕官差的长耳朵,可民众们还是喜欢躲过官府的耳目来谈论这些。只是喜欢,毫无来由。
“这儿的渡船盘查就是证据。对过往行人的严厉盘查不是最近才开始的吗?听说上方那边不断有奸细潜到这边来呢。”
“照这么说,最近倒是经常听说有盗贼光顾大名的府邸呢。由于害怕传出来不好听,那些遭了贼的大名全都三缄其口呢。”
“那一定都是些细作。就是想钱想疯了的家伙,也不会豁上性命闯进大名的府里啊。绝不可能只是普通的小偷。”
这渡船上的乘客,简直就是江户的缩影。有身上沾满锯屑的木材商,有从上方漂泊而来的下等艺人,还有气势汹汹的粗鲁人,以及一群挖井的劳工、打情骂俏的卖笑女、僧侣和虚无僧,还有像武藏一样的浪人。
船一靠岸,人们便呼啦一下鱼贯上岸。
“喂,浪人。”忽然,有个男子从武藏后面追了过来。一抬头,原来是刚才在船上的一个身材粗短的粗人。“这是你掉的东西吧?这玩意儿从你的膝盖上掉了下来,我给捡来了。”说着,对方抓着一个红地锦缎的钱袋子一角递到武藏面前。虽说是锦缎,可由于太过古旧,连金线织花的光泽都被污垢的油亮盖上了。
武藏摇摇头。“这不是在下的物件,大概是其他乘客的东西吧。”
话音未落,只见一人忽然从一旁伸出手,一把将钱袋子从男子手里夺去,揣进怀里。“啊,是我的。”
此人与武藏个头相差悬殊,不仔细看还真难以发现。原来是伊织。
男子顿时火起。“喂喂,就算是你的东西,也不能连个谢字都不说就一把抢过去啊。把刚才的钱袋子拿出来,好好跟我道三遍谢,我再还给你,否则我就把你扔到河里去。”
四
男
子的愤怒话语不像大人该说的,伊织的做法也着实过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看在在下的份上就原谅他吧。”可当武藏替伊织道歉时,男子却道:“我虽然不知道你是他哥哥还是他主人,但你得先报个名号出来听听。”
武藏便谦恭地应道:“也谈不上什么名号,在下乃浪人宫本武藏。”
“哎?”男子顿时睁大眼睛,凝视了武藏一会儿,说道,“今后你给我小心点。”他朝伊织丢下一句,转身就要离去。
“站住。”
一直像女子一样温和的口中竟忽然吼出来这么一句,男子当即一哆嗦。“你、你想干什么?”他回过头,欲夺下被武藏抓住的腰刀刀鞘。
“说出你的名字来。”
“我的名字?”
“哪有问了别人的名字,连个招呼不打就离去的道理?”
“我,是半瓦的手下,名叫菰十郎。”
“好,滚吧。”武藏这才松手。
“你给我记着。”菰十郎这才踉踉跄跄地飞奔而去。
“活该!孬种!”仿佛为自己报了仇一样,伊织高兴地喊道。他像仰视着无比可靠之人一样,贴到武藏身边。
两人朝街市上走去。
“伊织。”
“是。”
“以前住在荒野上,每天与松树和狐狸为伍,倒还无所谓,可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人多的城市,一定要有礼数才行。”
“是。”
“人与人只有和谐相处,尘世才是乐土,可人生来就同时具有神性和魔性,谁都不例外。一旦稍有差错,这个尘世就会变成地狱。所以,为了压制人的恶意和魔性,越是在人多的时候,便越应该重礼仪、重体面。而且统治者还专门设定了法制,确立了秩序。你刚才那样的不礼貌,事情虽小,却在这种秩序中激怒了他人。”
“是。”
“我们现在还没定下要去哪里和怎么去,可不管到了哪里,都要乖乖地遵守人家的规矩,对人要以礼相待。”
武藏谆谆教导,伊织也连连点头。“徒儿谨遵教诲。”他立刻连措辞都变得礼貌起来。做作地谢过武藏的教诲,他说道:“师父,这东西可不能再掉了,不好意思,就请师父先替我装在怀里吧。”说着,便将刚才遗忘在渡船里的那个破旧的钱袋子递到武藏手里。
先前武藏倒没怎么在意,一接到手里,他才忽然想了起来。“这不是你父亲留给你的遗物吗?”
“是。本来押在德愿寺里,可今年过年之后,住持却悄悄地还给了我,钱也一文不少地全装在里面。到了需要的时候,这些钱就给师父花吧。”
五
“多
谢。”武藏对伊织谢道。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伊织却非常高兴。尽管只是一个孩子,他却十分体谅师父的贫穷,时常替师父担心。
“好吧,那我就先借下了。”武藏郑重地接过来,将钱袋子暂存在自己怀里。
武藏一面走,一面感慨不已。想来伊织虽是个孩子,却出生在贫瘠的土地和荒草之中,历尽生活的艰辛,幼小的童心中自然也就养成了深刻的“经济”观念。与他相比,自己却轻视金钱,视金钱为身外物,这实在是一大缺点。虽然自己对国家的大经济十分关心,却忽略了自己的小经济。并且还时常让幼小的伊织为自己的经济状况劳神。
这名少年身上似乎有种自己并不具备的才能。越是熟悉,武藏便越是从伊织的性格中发现一种被逐渐打磨出来的聪明和干练。这种才能是武藏和那失散的城太郎都不具备的。
“今晚住哪儿呢?”武藏漫无目的。
伊织则只是好奇地环顾街市。不久,他似乎终于从异乡发现了自己的老友。“师父,那儿有许多马呢。城里面也有马市啊。”他兴奋地指着远处说道。
这里由于马贩云集,茶店和客栈也杂乱无章地扩张,所以最近有了“马贩町”的俗称,从路口一带就都是马匹。一走近马市,马蝇与人声嗡嗡地吵成一片。关东腔混着其他方言,也不知说的是什么意思。
眼前有一名带着随从的武士,正在不断探寻名马。正如世上人才难觅一样,看来马群里也是名驹难寻。只听那武士说道:“回去吧,没有一匹是能推荐给主公的良马。”说着,他从马群里一转身,正巧与武藏碰了个面。
“哦!”武士身子顿时往后一仰,“这不是宫本吗?”
武藏也久久地凝视着对方“哦!”他同样也是一脸惊讶。
原来,此人正是在大和柳生庄时曾热情邀武藏到新阴堂吃酒并畅谈武道的故人——柳生石舟斋的高徒木村助九郎。
“什么时候来江户了?没想到竟在这里遇到啊。”助九郎打量了一下武藏的样子。看到武藏仍在修行,他便如此说道。
“刚刚从下总领来。大和的老先生后来身体可好?”
“没什么大碍,只是年事已高。”说罢,助九郎又立刻道,“最好到但马守的宅子来一趟吧,我来为你引见。并且……”只见助九郎盯着武藏,咧嘴一笑,不知是何用意,“贵公有一样美丽的遗失物,现已被人送到了官邸,请务必来访。”
美丽的遗失物?奇怪,究竟是什么呢?就在武藏纳闷间,助九郎已带着家仆大步朝大路对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