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之卷 报春鸟
一
这
里是柳生城所在的柳生谷,以黄莺闻名。二月的太阳懒懒地照在道场的白壁上,笔直的梅花枝影静静地落在上面,俨然一幅画卷。即使有南枝的梅花引诱,也不过只听到几声黄莺初啼,不过随着野路和山路上积雪的融化,莺啼声便多了起来。同时,那些遍历天下前来拜访的所谓修行武者也明显增多。
“拜托,拜托。”拜访者有之。“恳请大祖石舟斋先生赐教一二。”祈求者有之。“在下乃是某某流的某某。”总之,徒劳地叩响这石垣坂紧闭大门的访客接踵而来。
“无论持谁的介绍信来也没用,宗祖年事已高,概不见客。”这里的看门武士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言辞,谢绝着访客。
其中还有钻牛角尖者愤愤指责:“既然都是艺道,就不该有贵贱之差,不该有名人和初学者之别……”说完愤而离去。
可无论他们如何抱怨,石舟斋已于去年变成故人了。只是由于身在江户的长子但马守宗矩公事繁忙,在今年四月中旬前无法告假归乡,才一直秘不发丧。
也许是心理作用吧,仰望一下从吉野朝以前就存在于这里的古堡式城池,尽管春天已从四面的山上迫来,仍不免有一种寂寥的冷寂感。
“阿通小姐,”此时,一个小孩正站在内城的中庭,环顾四面的楼栋,“阿通小姐,您在哪儿呢?”
于是,一个房间的隔扇打开了,被关在室内的香气随着阿通流淌到外面。或许是过了百日忌后仍未见到阳光的缘故,阿通愁容满面,有如白色的梨花。“我在持佛堂呢。”
“噢,怎么又去那儿了?兵库先生说让您过去一下。”
“好的。”于是,阿通便沿着走廊穿过桥廊下,朝远处的兵库房间走去。
兵库正坐在走廊里,看到阿通便说道:“哦,阿通小姐,你来了,我想请你代我去打个招呼。”
“来客人了?在客厅里?”
“早就来了。木村助九郎前去应酬,可他实在胜任不了那种长谈,尤其是与和尚谈论兵法,更是让他叫苦不迭。”
“这么说,还是那个宝藏院的僧人?”
二
奈
良的宝藏院与柳生庄的柳生家,不光在地理上相隔不远,在枪法和刀法上也有着不浅的因缘。已故的石舟斋与宝藏院的初代胤荣生前就是至交,虽说让石舟斋在壮年时代真正睁开悟道之眼的恩人乃是上泉伊势守,可最初把伊势守介绍到这柳生庄来的则是胤荣。不过,胤荣如今也已成故人,二代胤舜便秉承了师法。之后,这宝藏院流的枪法借着武道兴隆的大潮蓬勃发展,如今已成为这时代的一大渊薮。
“兵库先生怎么还没来,到底有没有禀报胤舜我前来的事?”
今天,这位客人带了两名弟子坐在书房的客座上,一直在闲谈。他便是宝藏院的二世权律师胤舜,而坐在下座上应酬的,便是柳生四高徒之一的木村助九郎。
出于与故人的关系,他经常造访这里,而且在既非忌日也非法事的日子里来拜访,目的似乎就是想捉住兵库谈兵法。并且如果得便,似乎还有一丝想与兵库比试一番的意思。因为故人石舟斋对兵库宠爱有加,曾几次三番说兵库的才华“连叔父但马都不及,比身为祖父的我都要优秀”。他还听说石舟斋生前把自己受自上泉伊势守的新阴流家传秘诀、三卷秘诀、一卷绘目录等都悉数传给了兵库,因此他很希望能用自己擅长的枪法与故人之孙柳生兵库比试一下。
或许是看透了他的来意吧,最近两三次,兵库都对他的拜访表示推托,不是说“偶感风寒”便是“有事不便”,避而不见。今天也是,胤舜似乎仍无回去的意思,仍在期待着兵库现身。
木村助九郎看出他的来意,便不置可否,含糊其词地应道:“在下早就禀报了,只要身体舒服,他一定会出来跟您打招呼的……”
“还在感冒?”胤舜说道。
“是啊,真让人……”
“他平时体质就不好吗?”
“一直身强体健啊。可由于久居江户,在山国越冬是近年未尝有之事,或许是被并不适应的寒气所伤吧。”
“说起这身强体健,听说当年肥后的加藤清正公看中兵库先生,正欲以厚禄聘请之时,故人石舟斋老先生曾为孙子开过一个有趣的条件呢。”
“是吗?在下倒是未曾听说。”
“拙僧也是从先师胤荣那里听来的。此处大祖向肥后大人所提的条件是:‘因我孙性急短虑,为君效劳亦难免出错,倘能赐三次饶过死罪的机会,我方能将他交出。’呵呵,可见兵库先生是何等性急,也可见大祖对他是何等宠爱。”
三
这
时,阿通前来打招呼道:“哎呀,原来是宝藏院大师来了。不过真不巧,兵库先生正在誊写上呈给江户城的不知什么清单呢,说十分对不住,无法出来见您。”说完,她便将在套间准备好的茶点奉了上来,“一点粗茶,请……”她先奉茶给胤舜,又奉给也在席上的法弟子。
胤舜有些失落,说道:“那太遗憾了。其实我这次见他是有要事相告。”
“若不妨碍,可否由在下帮忙转达?”木村助九郎从一旁说道。
“只好如此了,那就劳烦转告一下先生吧。”
于是,胤舜终于进入了正题。他想告诉兵库的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在距这柳生庄东一里,即生有许多梅树的月濑附近,正好是伊贺上野城领地与柳生家领地的交界处,可那里到处都是崩落的山石和纵横的溪流,村落也十分分散,根本就不像国境。伊贺上野城之前是筒井入道定次的领地,被家康没收后,又转封给了藤堂高虎,这藤堂藩从去年入驻接管时起,便大力改建上野城,又是修改年租,又是大力治水,充实国境,全力实施新政。或许是这种改革的气势有点过猛,最近他们又往月濑一带派驻了许多武士,肆意搭建屋棚,滥伐梅林,任意阻拦旅人,侵害柳生家领地之事屡有耳闻。
“想来,藤堂高虎一定是想趁着贵府治丧之际,故意挤压国境,或许不久后就会擅自构筑关卡。虽然我这么说有多管闲事之嫌,但若是不加以抗议,到时候恐怕会后悔莫及啊。”
对于胤舜的这番话,助九郎作为家臣之一深表谢意:“多谢相告。我们会尽快调查,提出抗议。”
客人回去后,助九郎立刻赶奔兵库的房间。兵库听了,付之一笑。“别管他。等不久后叔父回国之际再行处理吧。”
可是,既然是有关国境的问题,即使是一尺土地也不能疏忽大意。助九郎觉得无论如何也得与其他老臣和四高徒合计一下,拿出个对策才行。毕竟对手是藤堂这个大藩,须小心应对。
次日早晨,助九郎照例教授完家中的年轻人,从新阴堂上面的道场刚一出来,一直站在外面的炭烧山的小家伙顿时从他身后跟上。“大叔。”然后在他的身前深施一礼。
这男孩常常跟随进城的大人一起,从月濑深处一个叫服部乡荒木村的偏僻地方挑来木炭和野猪肉之类,名叫丑之助,是个十三四岁的山家孩子。
“哦,是丑之助啊?又偷窥道场了吧?今天有没有土产的山药啊?”
四
丑
之助带来的山药比附近出产的要好吃,因此助九郎半开玩笑地问道。
“今天没带山药来,但我给阿通姐带来这个了。”说着,丑之助便把提在手里的蒲包举起来给他看。
“是款冬的花梗吗?”
“不,是活的东西。”
“活的?”
“我每次路过月濑时,都会有黄莺在甜美地啼叫。我就特意捉了一只,想送给阿通姐。”
“对啊。你每次从荒木村到这里来时,都要穿过月濑吧?”
“嗯,别的地方没有路。”
“那我问问你……最近,那一带有很多武士入驻吗?”
“有是有,可没那么多。”
“他们都在干些什么?”
“搭建小屋,住在里面,睡觉。”
“有没有构筑栅栏模样的东西?”
“没有。”
“那有没有砍伐梅树,调查行人?”
“伐梅树是用来搭建小屋,或是搭建被融雪冲走的桥,再就是烧火用吧。至于调查路人,我从来没看见过。”
“哦?”由于他所说的情形与宝藏院僧人所言相差悬殊,助九郎不禁纳闷起来,“我听说那些武士是藤堂藩的人,可他们为何要屯驻在那里呢?荒木村有没有传闻?”
“大叔,您说错了。”
“怎么错了?”
“住在月濑的那些武士,全是被赶出来的浪人。他们被从宇治和奈良赶出来,无处容身,就钻进深山了。”
“是些浪人啊?”
助九郎这才释然。自从德川家的大久保接任奈良奉行一职之后,曾经在各地大力驱逐那些关原乱后无官无职、只会扰乱市镇的浪人。
“大叔,阿通姐在哪儿?我要把黄莺送给阿通姐。”
“在后面吧。不过,丑之助,你可不能在城内乱跑。你长得不像个农民的儿子,又喜好武艺,所以让你从外面偷窥道场,就已经是特别恩典了。”
“那,您能不能把阿通姐叫来?”
“呃……正好,从庭口往那边走的,好像就是你阿通姐哦。”
“啊,是阿通姐!”丑之助于是跑了过去。
阿通经常拿点心给他,对他和蔼可亲。而且在这个山家少年眼里,阿通身上还有一种不似凡人的神秘之美。
阿通回过头,远远地微笑起来。
丑之助跑了过去。“我抓了一只黄莺,送给阿通姐吧。给——”说着便递出蒲包。
“哎,黄莺?”
丑之助本以为阿通会高兴异常,不料她眉头紧皱,并未伸手来接。丑之助十分不平,说道:“这东西叫起来可好听了。阿通姐,你不喜欢喂小鸟吗?”
五
“倒
也不是不喜欢,可是放在蒲包里或是装进笼子里,黄莺就会变得很可怜。就算不装在笼子里喂养,放到广阔的天地间,它也一样会为我们带来美妙的啼声……”
听阿通这么一劝,刚才还在为对方不接受自己好意而心存不满的丑之助也欣然同意。
“那,就放了吧。”
“谢谢你。”
“放了后阿通姐会更高兴吧?”
“嗯。你特意送给我的心情,我领了。”
“那就让它飞走吧。”丑之助高兴地说着,打破蒲包。一只黄莺从里面跳了出来,有如战场上的箭一样往城外飞去。
“你看,高兴地飞走了吧?”
“我听说,黄莺又叫报春鸟?”
“咦?是谁告诉你的?”
“这么点小事我怎么会不知道?它一定会给阿通姐带来好消息的。”
“你说我也会收到报春般的好消息?不过,我心里倒真的有件期待已久的事呢。”
说着,阿通走了起来,丑之助也跟在后面。不久,本城后面的树丛出现在眼前,于是丑之助说道:“阿通姐,你打算去哪里?这里已经是城中的山了。”
“每天净待在屋子里闷得慌,我想去看看那儿的梅花,散散心。”
“那为什么不去月濑呢?城里的梅花有什么好看的。”
“那儿很远吧?”
“一会儿就到了,才一里路。”
“那倒也想去看看……”
“去吧。我驮柴火来的牛就拴在这下面呢。”
“骑着牛?”
“嗯,我给你牵着。”
阿通忽然心动了。就像那蒲包里的黄莺一样,这个冬天,她一直没出过城。
于是两人便顺着山,从本城向后门闲杂人员的出入口走去。城门处有人昼夜把守,总是拿着明晃晃的枪来回巡视,但一看到阿通的身影,守门士兵就远远地点头微笑。丑之助当然有出入证,可他也早已跟守门士兵混熟,连出示的必要都没有。
“早知道披上头巾就好了。”骑到牛背上后,阿通才意识到这点,喃喃自语。
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但凡从路边店面看到她的人,或是过往的农人,都会朝她亲切地打招呼:“今天真是个大好天。”
可走了一会儿后,城下的人家便稀疏起来。回头望望,身后的柳生城也开始在山脚泛白。
“没打声招呼就出来了,天黑之前能赶回来吗?”
“当然能回来。我还会把你送回来的。”
“可是,你不是还要回荒木村吗?”
“就这么一里路,我就是走上好几个来回也……”
就在他们边聊边走之际,在城郊一家盐店门前用野猪仔肉换盐的一名浪人模样的男子竟悄悄地尾随上来。
《沙丘》六部曲合集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猎魔人》合集
这
里是柳生城所在的柳生谷,以黄莺闻名。二月的太阳懒懒地照在道场的白壁上,笔直的梅花枝影静静地落在上面,俨然一幅画卷。即使有南枝的梅花引诱,也不过只听到几声黄莺初啼,不过随着野路和山路上积雪的融化,莺啼声便多了起来。同时,那些遍历天下前来拜访的所谓修行武者也明显增多。
“拜托,拜托。”拜访者有之。“恳请大祖石舟斋先生赐教一二。”祈求者有之。“在下乃是某某流的某某。”总之,徒劳地叩响这石垣坂紧闭大门的访客接踵而来。
“无论持谁的介绍信来也没用,宗祖年事已高,概不见客。”这里的看门武士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言辞,谢绝着访客。
其中还有钻牛角尖者愤愤指责:“既然都是艺道,就不该有贵贱之差,不该有名人和初学者之别……”说完愤而离去。
可无论他们如何抱怨,石舟斋已于去年变成故人了。只是由于身在江户的长子但马守宗矩公事繁忙,在今年四月中旬前无法告假归乡,才一直秘不发丧。
也许是心理作用吧,仰望一下从吉野朝以前就存在于这里的古堡式城池,尽管春天已从四面的山上迫来,仍不免有一种寂寥的冷寂感。
“阿通小姐,”此时,一个小孩正站在内城的中庭,环顾四面的楼栋,“阿通小姐,您在哪儿呢?”
于是,一个房间的隔扇打开了,被关在室内的香气随着阿通流淌到外面。或许是过了百日忌后仍未见到阳光的缘故,阿通愁容满面,有如白色的梨花。“我在持佛堂呢。”
“噢,怎么又去那儿了?兵库先生说让您过去一下。”
“好的。”于是,阿通便沿着走廊穿过桥廊下,朝远处的兵库房间走去。
兵库正坐在走廊里,看到阿通便说道:“哦,阿通小姐,你来了,我想请你代我去打个招呼。”
“来客人了?在客厅里?”
“早就来了。木村助九郎前去应酬,可他实在胜任不了那种长谈,尤其是与和尚谈论兵法,更是让他叫苦不迭。”
“这么说,还是那个宝藏院的僧人?”
二
奈
良的宝藏院与柳生庄的柳生家,不光在地理上相隔不远,在枪法和刀法上也有着不浅的因缘。已故的石舟斋与宝藏院的初代胤荣生前就是至交,虽说让石舟斋在壮年时代真正睁开悟道之眼的恩人乃是上泉伊势守,可最初把伊势守介绍到这柳生庄来的则是胤荣。不过,胤荣如今也已成故人,二代胤舜便秉承了师法。之后,这宝藏院流的枪法借着武道兴隆的大潮蓬勃发展,如今已成为这时代的一大渊薮。
“兵库先生怎么还没来,到底有没有禀报胤舜我前来的事?”
今天,这位客人带了两名弟子坐在书房的客座上,一直在闲谈。他便是宝藏院的二世权律师胤舜,而坐在下座上应酬的,便是柳生四高徒之一的木村助九郎。
出于与故人的关系,他经常造访这里,而且在既非忌日也非法事的日子里来拜访,目的似乎就是想捉住兵库谈兵法。并且如果得便,似乎还有一丝想与兵库比试一番的意思。因为故人石舟斋对兵库宠爱有加,曾几次三番说兵库的才华“连叔父但马都不及,比身为祖父的我都要优秀”。他还听说石舟斋生前把自己受自上泉伊势守的新阴流家传秘诀、三卷秘诀、一卷绘目录等都悉数传给了兵库,因此他很希望能用自己擅长的枪法与故人之孙柳生兵库比试一下。
或许是看透了他的来意吧,最近两三次,兵库都对他的拜访表示推托,不是说“偶感风寒”便是“有事不便”,避而不见。今天也是,胤舜似乎仍无回去的意思,仍在期待着兵库现身。
木村助九郎看出他的来意,便不置可否,含糊其词地应道:“在下早就禀报了,只要身体舒服,他一定会出来跟您打招呼的……”
“还在感冒?”胤舜说道。
“是啊,真让人……”
“他平时体质就不好吗?”
“一直身强体健啊。可由于久居江户,在山国越冬是近年未尝有之事,或许是被并不适应的寒气所伤吧。”
“说起这身强体健,听说当年肥后的加藤清正公看中兵库先生,正欲以厚禄聘请之时,故人石舟斋老先生曾为孙子开过一个有趣的条件呢。”
“是吗?在下倒是未曾听说。”
“拙僧也是从先师胤荣那里听来的。此处大祖向肥后大人所提的条件是:‘因我孙性急短虑,为君效劳亦难免出错,倘能赐三次饶过死罪的机会,我方能将他交出。’呵呵,可见兵库先生是何等性急,也可见大祖对他是何等宠爱。”
三
这
时,阿通前来打招呼道:“哎呀,原来是宝藏院大师来了。不过真不巧,兵库先生正在誊写上呈给江户城的不知什么清单呢,说十分对不住,无法出来见您。”说完,她便将在套间准备好的茶点奉了上来,“一点粗茶,请……”她先奉茶给胤舜,又奉给也在席上的法弟子。
胤舜有些失落,说道:“那太遗憾了。其实我这次见他是有要事相告。”
“若不妨碍,可否由在下帮忙转达?”木村助九郎从一旁说道。
“只好如此了,那就劳烦转告一下先生吧。”
于是,胤舜终于进入了正题。他想告诉兵库的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在距这柳生庄东一里,即生有许多梅树的月濑附近,正好是伊贺上野城领地与柳生家领地的交界处,可那里到处都是崩落的山石和纵横的溪流,村落也十分分散,根本就不像国境。伊贺上野城之前是筒井入道定次的领地,被家康没收后,又转封给了藤堂高虎,这藤堂藩从去年入驻接管时起,便大力改建上野城,又是修改年租,又是大力治水,充实国境,全力实施新政。或许是这种改革的气势有点过猛,最近他们又往月濑一带派驻了许多武士,肆意搭建屋棚,滥伐梅林,任意阻拦旅人,侵害柳生家领地之事屡有耳闻。
“想来,藤堂高虎一定是想趁着贵府治丧之际,故意挤压国境,或许不久后就会擅自构筑关卡。虽然我这么说有多管闲事之嫌,但若是不加以抗议,到时候恐怕会后悔莫及啊。”
对于胤舜的这番话,助九郎作为家臣之一深表谢意:“多谢相告。我们会尽快调查,提出抗议。”
客人回去后,助九郎立刻赶奔兵库的房间。兵库听了,付之一笑。“别管他。等不久后叔父回国之际再行处理吧。”
可是,既然是有关国境的问题,即使是一尺土地也不能疏忽大意。助九郎觉得无论如何也得与其他老臣和四高徒合计一下,拿出个对策才行。毕竟对手是藤堂这个大藩,须小心应对。
次日早晨,助九郎照例教授完家中的年轻人,从新阴堂上面的道场刚一出来,一直站在外面的炭烧山的小家伙顿时从他身后跟上。“大叔。”然后在他的身前深施一礼。
这男孩常常跟随进城的大人一起,从月濑深处一个叫服部乡荒木村的偏僻地方挑来木炭和野猪肉之类,名叫丑之助,是个十三四岁的山家孩子。
“哦,是丑之助啊?又偷窥道场了吧?今天有没有土产的山药啊?”
四
丑
之助带来的山药比附近出产的要好吃,因此助九郎半开玩笑地问道。
“今天没带山药来,但我给阿通姐带来这个了。”说着,丑之助便把提在手里的蒲包举起来给他看。
“是款冬的花梗吗?”
“不,是活的东西。”
“活的?”
“我每次路过月濑时,都会有黄莺在甜美地啼叫。我就特意捉了一只,想送给阿通姐。”
“对啊。你每次从荒木村到这里来时,都要穿过月濑吧?”
“嗯,别的地方没有路。”
“那我问问你……最近,那一带有很多武士入驻吗?”
“有是有,可没那么多。”
“他们都在干些什么?”
“搭建小屋,住在里面,睡觉。”
“有没有构筑栅栏模样的东西?”
“没有。”
“那有没有砍伐梅树,调查行人?”
“伐梅树是用来搭建小屋,或是搭建被融雪冲走的桥,再就是烧火用吧。至于调查路人,我从来没看见过。”
“哦?”由于他所说的情形与宝藏院僧人所言相差悬殊,助九郎不禁纳闷起来,“我听说那些武士是藤堂藩的人,可他们为何要屯驻在那里呢?荒木村有没有传闻?”
“大叔,您说错了。”
“怎么错了?”
“住在月濑的那些武士,全是被赶出来的浪人。他们被从宇治和奈良赶出来,无处容身,就钻进深山了。”
“是些浪人啊?”
助九郎这才释然。自从德川家的大久保接任奈良奉行一职之后,曾经在各地大力驱逐那些关原乱后无官无职、只会扰乱市镇的浪人。
“大叔,阿通姐在哪儿?我要把黄莺送给阿通姐。”
“在后面吧。不过,丑之助,你可不能在城内乱跑。你长得不像个农民的儿子,又喜好武艺,所以让你从外面偷窥道场,就已经是特别恩典了。”
“那,您能不能把阿通姐叫来?”
“呃……正好,从庭口往那边走的,好像就是你阿通姐哦。”
“啊,是阿通姐!”丑之助于是跑了过去。
阿通经常拿点心给他,对他和蔼可亲。而且在这个山家少年眼里,阿通身上还有一种不似凡人的神秘之美。
阿通回过头,远远地微笑起来。
丑之助跑了过去。“我抓了一只黄莺,送给阿通姐吧。给——”说着便递出蒲包。
“哎,黄莺?”
丑之助本以为阿通会高兴异常,不料她眉头紧皱,并未伸手来接。丑之助十分不平,说道:“这东西叫起来可好听了。阿通姐,你不喜欢喂小鸟吗?”
五
“倒
也不是不喜欢,可是放在蒲包里或是装进笼子里,黄莺就会变得很可怜。就算不装在笼子里喂养,放到广阔的天地间,它也一样会为我们带来美妙的啼声……”
听阿通这么一劝,刚才还在为对方不接受自己好意而心存不满的丑之助也欣然同意。
“那,就放了吧。”
“谢谢你。”
“放了后阿通姐会更高兴吧?”
“嗯。你特意送给我的心情,我领了。”
“那就让它飞走吧。”丑之助高兴地说着,打破蒲包。一只黄莺从里面跳了出来,有如战场上的箭一样往城外飞去。
“你看,高兴地飞走了吧?”
“我听说,黄莺又叫报春鸟?”
“咦?是谁告诉你的?”
“这么点小事我怎么会不知道?它一定会给阿通姐带来好消息的。”
“你说我也会收到报春般的好消息?不过,我心里倒真的有件期待已久的事呢。”
说着,阿通走了起来,丑之助也跟在后面。不久,本城后面的树丛出现在眼前,于是丑之助说道:“阿通姐,你打算去哪里?这里已经是城中的山了。”
“每天净待在屋子里闷得慌,我想去看看那儿的梅花,散散心。”
“那为什么不去月濑呢?城里的梅花有什么好看的。”
“那儿很远吧?”
“一会儿就到了,才一里路。”
“那倒也想去看看……”
“去吧。我驮柴火来的牛就拴在这下面呢。”
“骑着牛?”
“嗯,我给你牵着。”
阿通忽然心动了。就像那蒲包里的黄莺一样,这个冬天,她一直没出过城。
于是两人便顺着山,从本城向后门闲杂人员的出入口走去。城门处有人昼夜把守,总是拿着明晃晃的枪来回巡视,但一看到阿通的身影,守门士兵就远远地点头微笑。丑之助当然有出入证,可他也早已跟守门士兵混熟,连出示的必要都没有。
“早知道披上头巾就好了。”骑到牛背上后,阿通才意识到这点,喃喃自语。
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但凡从路边店面看到她的人,或是过往的农人,都会朝她亲切地打招呼:“今天真是个大好天。”
可走了一会儿后,城下的人家便稀疏起来。回头望望,身后的柳生城也开始在山脚泛白。
“没打声招呼就出来了,天黑之前能赶回来吗?”
“当然能回来。我还会把你送回来的。”
“可是,你不是还要回荒木村吗?”
“就这么一里路,我就是走上好几个来回也……”
就在他们边聊边走之际,在城郊一家盐店门前用野猪仔肉换盐的一名浪人模样的男子竟悄悄地尾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