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埃玛
詹姆斯正好在晚餐前回来。今天他最后一次去背光面,我以为他要带什么东西回来,没想到他一进门却两手空空。
「没找到吗?」我问。
「找到了。」
「在哪里?而且到底是什么?」
「我会给妳看的,不是现在。」
「神秘兮兮的。」
他搂着我拉到餐厅。「时候到了就知道啦。」
用餐时,我提起自己考虑了好几周的问题:所有人自休眠苏醒以后,我该做什么好?市长身分依旧,但其实无用武之地,更直接的说法就是,我失业了。
詹姆斯再次提起之前的建议,编纂晓神星动植物目录。「总得有人做,而且只有一次机会。他这样解释。「想想看,我们能学到多少宝贵知识?妳能亲手写下历史。」
说得没错,问题是不适合我。一直以来,我的梦想就是在新世界建立新社会,我更有兴趣的是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团结,挥别过去的包袱,合作开创美好未来。
还在地球的时候,夏绿蒂、布莱韦和我一起规画了晓神星殖民地,从都市设计到政府结构都讨论过。只不过现阶段需要的是实际建设,搭盖办公室、实验室、住宅、仓库,开辟道路与农地等等,这些我都愿意亲身投入,同时却也知道心底藏着别的渴望。
听着詹姆斯给我的建议,我忽然发觉自己真正的想法:为新社会开发新人类。过了这么久时间,我终于明白了。一开始我愿意驻扎国际太空站,有兴趣的并非科学实验、挑战极限或博取名声,而是知道自己能帮助整个团队发挥潜力。追根究柢,我有兴趣的是「人」,研究动植物加以记录或建设工程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我想全心贡献一己之力的领域。我甚至并不在乎史书上会不会看见自己的名字,相较之下,每天晚上睡觉前,知道自己帮了某个人度过低潮、扎扎实实造就了更幸福的当下,感觉会更满足。
回首过往感到自豪的场景,例如困在城塞地底时指引大家面对与克服恐惧,以及逃进中央司令部地堡以后,陪着所有人走出失落哀恸。
那种时刻,我才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接下来,主城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境会发生。规模不同,但家家户户、所有居民仍旧要面对生命的黑暗。届时他们需要谈心的对象,有人陪伴着才挺得住各种风雨。那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妳有在听吗?」詹姆斯问。
「有啊。」我赶快敷衍过去。
「妳会成为第一个看见新物种的人类,也是第一个探索完可居住地区的冒险家。从太空取得的鸟瞰图有很多盲点,不亲自过去看看,根本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
「话虽如此,其实外面的东西没有里面的东西吸引我。」
詹姆斯东张西望。「里面什么东西?」
「你说的方舟计划当然很有价值,但不适合我。我对人比较有兴趣,想帮助大家度过自己的难关。新社会中还有很多想象不到的困境和挑战,每个居民和家庭都会承受很多压力。」
「有趣。」
「什么有趣?」
「妳很……不一样。」
「跟谁比?」
「没事。妳刚刚说得非常好。」
我们让成年人先脱离休眠。
我去医院探望尚在休养的戴维,聊起妹妹的事情,也讨论两个外甥醒来后如何照顾。来到晓神星之前,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天,妹妹先走一步,妹婿失去妻子,孩子们没了妈妈。
詹姆斯在对面陪伴亚历,两人一边玩牌一边说起他们童年,很多只有兄弟才懂的笑话,我听得一头雾水。
月壤病疗法目前维持百分之百治愈率,然而肉体能好转,亲友死去的伤痛不会轻易平复,只能静静等待时间抚慰。
后来几星期,大家开始适应搬迁到主城的生活模式。基础建设已经完成,所有人在活动中心集会,探讨未来怎么走。当初从地球带来的科技几乎都没了,出乎意料的是,居民在这部分并不着急,甚至该说大家挺喜欢目前主城的风格:开垦、劳动,简单纯净的生活。我自己多思考了一阵子,也逐渐认为不是坏事。
医疗舱里,詹姆斯将休眠袋打开抱女儿出来。她被灯光刺得瞇眼了好几秒钟,当意识到自己在谁怀里,就紧抱着他连珠炮似地边哭边讲话,字全糊成一团根本听不懂。但总之我知道,她很开心。
山姆比较木讷,詹姆斯还是边抱他出去边在他耳边低语。虽然腿会痛,我仍抱起亚黎,一家四口来个大拥抱。几个月前困在山洞那时候,我还以为不会再有这一天了。
如今最大隐忧就是解药能否作用在才出生不久的卡森身上。我们带着亚黎和山姆,夫妻俩低头凝视小型休眠袋。
泉美启动复苏程序,詹姆斯解开袋子,抱出卡森放到我怀里。小婴儿的哭声响彻空间拥挤的医疗舱,泉美在他颈部注射时,哭声更宏亮了。
我抱着还是小不点的卡森,边哼歌边摇晃走到外面,希望新鲜空气加上母亲的触碰能缓和他的情绪。几分钟以后,他伸长了小手靠着我入睡。
当天晚上我搬了小床,陪伴惊魂未定的亚黎。待在临时医院这种环境里任谁都会恐慌,更何况是这么小的孩子。我拿平板念书,偶尔瞥一下看看她睡着了没。
卡森的摇篮放我床边,詹姆斯和山姆睡对面。两人拿着风暴来袭前3D打印的仿乐高积木拼了好久,詹姆斯特地到耶利哥城废墟找出玩具,就是为了打发隔离与复原期的无聊。
等泉美宣布可以回家时,我大大松了口气,四个人赶快开车冲进主城。如今的房子很简单,都是天然建材。看样子山姆和亚黎有些想念原本的长屋,因为到走廊就能找到同年纪朋友。现在家家户户分开了,他们得骑单车出门才能找到人一起玩。我觉得这样才好,一家人能更亲近些,小孩也需要自己的时间,不必镇日互相影响。
直到此刻,终于感觉一家人有未来可言。比起詹姆斯和我成长的环境,现在的晓神星显得更加朴实,彷佛回到了我们曾曾祖父母那年代,当然也因此有很多不便。尽管如此,我相信生命本身的层次反而更加丰富了。
回家后第一个休息日,我在居民活动中心外头白板留言:
生命的一课:以读书会形式探讨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分享心得与作法。包含《基本权利》及相关文本导读。每周休日上午十点于居民活动中心。
.主办人:埃玛.梅休斯
.提供托儿服务
之后一整个星期,我努力准备内容。自从高中毕业典礼上台演讲以来没这么紧张过,但焦虑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读书会。
詹姆斯和桂葛里暗中有些计划。他的口风很紧,怎么都不肯透露,所以我才不安──这两个人凑在一块儿打什么鬼主意?
休息日早餐时间我没什么胃口,忍不住朝活动中心周围一直看,想象着两小时后会是什么场面。会人满为患,几乎全员出席……还是只有小猫两三只跟我面对面?说真的,我不知道自己更害怕哪个场面。
九点四十五分开始陆陆续续有人进场。最初零零散散,后来一组一组出现。戴维、亚历、詹姆斯在方舟科学馆门口接待,参加者可以请他们照顾小孩。
十点钟,大概七十人到场。颇合适的人数,场面不难看但又在好控制的程度内。
我开口的声音在大厅回荡。「要在读书会开头说什么,我想了很久。依照逻辑,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找出这个团体的意义,决定我们的目标和齐聚一堂的原因。答案说穿了,就是各位本身。这个团体为了你们、我们,为了所有人存在。大家共同探讨彼此面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彼此分享。我希望每个人能敞开心胸,聊聊各自的遭遇以及如何克服难关。此外我们将一起阅读《基本权利》和其他大家有兴趣的书籍文章,但别忘记这个读书会是为了所有参与的人存在。若要说我自长冬以来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人类的潜能无限,除非我们彼此争斗,舍弃亲人邻友,才会注定失败。」
稍微停顿时,我观察听众反应,他们的视线集中过来。「我们往后要面对的是全新挑战。人类能从过去经验学习,复制已经确立的原则,然而无论是谁都偶尔会需要别人伸出援手、有个能倚靠的肩膀,或者从别人的建言中突破自己的盲点。如何得到这些帮助由我们自己决定,个人疗程、小团体或大型组织都不失为好办法。我希望我们这个团体、这个成长过程,能够根据成员需求及时空环境演变弹性调整,但总得有个开始。今天我想先从《基本权利》内容抛砖引玉,之后透过举手来表决下次活动如何进行。」
我从桌面拿起平板,开启电子书朗读。
「人类有一种共通的病,某些人的症状较其他人更为严重。这个缺陷从人类出生起就存在于我们大脑,背后有很实际的理由:为了提高生存机率。此处所谓的病是指内心的不确定感,以及大脑如何应对。人类大脑追求确定感以求保障自身和亲友的安全,一旦遭遇严重不确定性就会启动本能反应,催促我们寻求稳定。过程中,大脑有可能反应过度,甚至功能失调,例如即使当下最合适的应变方式是等待,我们还是可能受到刺激而采取行动。」
我放下平板。「我想可以肯定地说,往后人类的未来充满前所未见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完全掌握眼前变化多端的世界,譬如科技扮演什么角色?哪些行业能延续?个人怎么找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也会为下一代操心烦恼,希望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如何因应不确定并非问题核心,更值得探讨的是,因应的同时是否保持理智。」
那天晚上在家里,詹姆斯问:「所以?状况如何?」
「还可以吧,我觉得。」
「别太苛求自己。」
「看看下星期多少人,那才是指标。」
「好吧,妳不庆功我来庆,刚好准备了东西。」
我仰头看他。「这么巧。」
「是啊,我弄了很久的东西,做了几百万年那种感觉。起个头而已,要是不喜欢就直接跟我说然后扔进壁炉,先扔进壁炉再跟我说也可以啦,顺序不重要──」
我挥挥手。「别自己一股脑儿说呀。到底是什么?」
詹姆斯从他背包掏出一卷半透明薄纸,很像小学生描图用的。
「你打哪儿找来的?」
「一个……朋友,给我的。要给妳看的东西在上头。」
他放在桌上摊开,有好几幅手绘的图画。
「房子?」
詹姆斯深深呼吸,好像忽然紧张起来。「平面和立体设计图。」
「你画的?」
「嗯。」
我探身仔细看。相当不错。可是詹姆斯在椅子上局促不安起来。「妳不喜欢?」
「没有啊。」我轻声回答。「只是……有点吃惊,你什么时候学了这个?」
「很久很久以前。」他望着我。「所以不讨厌?」
「当然不会讨厌啊,画得很棒。」
「真的?」
「真的。」
「我还在想一楼卧室要不要专门用来照顾卡森──」
「是画给我们的?」
「对啊,我们的家。一家人住的那种家就该是这样。一开始就是。」
我不太懂他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倒是挺喜欢设计图的。
「你和桂葛里最近就在忙这个?」
「嗯,他负责工程测量。我们要合伙做房屋设计,叫做『S&S工作室』。」
「哪个S是你,哪个S又是他?『辛克雷与索可洛夫』还是『索可洛夫与辛克雷』?」
「别人怎样想就是怎样啰。」
我边看着图边想象詹姆斯变成建筑设计师,为晓神星家家户户带来改变。这与我成立读书会的初衷一样,两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给新天地。他将才能用在街道两旁的房屋,我则关注大家的内心世界。内外同等重要,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但当然对我们而言最关键的是自己的家、家里的三个孩子。
脑海随设计图浮现一家五口生活成长的场景:生日派对、阅读、上学、玩耍。许多年后,家里剩下詹姆斯和我。
「妳真的喜欢?」
我微笑着说:「完全不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