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國債

大年三十晚上,整個南京城內開始鞭炮齊鳴,在南京城鐘鼓樓上,響起了一陣悠揚的鐘聲,隨着鐘聲的響起,在鐘聲之中大中朝終於送走了他們立國之後的天元元年。

雖然眼下南方尚未歸服,陝西大中軍還在和大順軍廝殺,可是南京城之中,卻已經是一片祥和之色。

大中朝的建立,加上大中軍的行動,徹底摧垮了南直隸的明朝勢力,將許多根深蒂固的家族,連根拔起,並且在無數大中朝官員以及兵將的努力之下,迅速的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肖天健也爲了答謝那些爲了大中朝忙前忙後的文臣武將們,特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在宮中設宴,宴請朝中諸臣同樂一下。

席間肖天健也放開了心懷,請出了三個皇妃作陪,和諸臣推杯換盞痛飲了一場,時間真的如同白駒過隙一般,眨眼間他回到南京城便已經三個多月的時間了,隨着他的還朝,大中朝也開始頻繁的調整了起來。

原本僅僅是搭建起來的框架,在這幾個月間,被迅速的完善了起來,一批批經過選拔和考察之後的官員,開始走上了他們的崗位,爲大中朝的振興效力。

這些官員之中,既有一些是前朝舊吏,也有一些是通過科考選拔出來的新秀,更有一些之前並未在大明朝當官,但是卻在民間聲譽甚隆的賢士,隨着大中朝的崛起,這些人紛紛被肖天健啓用,充實到了各地爲官。

雖然這次大宴羣臣規模不小,但是卻還是有不少大中朝的功臣並未能趕上參加這次大宴,其中軍中諸位大將,像閻重喜、羅立、劉寶、石冉、羅汝才、李栓柱、王承平、刁正、李凌風、趙衛國……等等大將眼下都因爲軍務在身,正在各地駐守,另外還有像盧象升這樣的重臣,也需要在各地主持政務,所以不可能都趕到南京城參加這次肖天健的大宴羣臣,能參加大宴的也僅僅是一些留在南京朝中的大臣和武官。

說起來是一場大宴,但是肖天健再一次表現出了他的吝嗇,在宮中所置辦的酒宴,菜品並不算多,而且都是一些常見食材,雖然有些山珍海味,但是也僅僅是普通之物,好歹這些菜餚經過名廚的調理之後,味道尚算是可口,要不然的話真就會被人鄙視了。

不過肖天健在大宴之前,也說過了,大中朝新立不久,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到處都是要花錢用錢的地方,不管是他還是諸臣,都要勤儉持家,不得鋪張浪費,更不能驕奢淫yi,畢竟現在大中朝還有無數百姓,連果腹之物都沒有,他們這些執掌國家之人,便無理由太過享樂。

所以大宴之上,也沒有什麼絲竹歌舞助興之類的東西,主要僅是君臣之間以及大臣之間的閒聊罷了。

雖然這次大宴很是簡樸,但是氣氛卻相當不錯,諸臣對於肖天健這個皇上,登基之後,卻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始終還保持着清醒狀態,稱帝之後,既不選秀入宮,也不鋪張浪費,極盡可能的省着花錢,作爲這些想要有所作爲的大臣們,他們自然理解肖天健的這種吝嗇,所以潛移默化之下,大中朝這些文臣武將們,自然也就跟着肖天健,不再追求奢華,對於這樣的酒宴,所以也沒有什麼意見。

肖天健也沒有端着皇帝的架子,而是坐在上首位置,頻頻對着諸臣舉杯,一邊喝酒,一邊談及一些國家大事,所以說是一場年夜宴,其實說白了,更像是對大中朝立國這一年來的總結大會。

北方現如今已經基本上平定下來,在南方的物資調運之下,再加上邊關一帶有精兵駐守,暫時不用擔心建奴以及蒙古人破關入寇,所以北方的糧荒逐漸的正在得到緩解,一些南下逃難的百姓,在得知北方平定之後,業已開始在各地官府的引導下,逐步的返回北方,利用這個冬季,做好開春之後復耕農田的準備。

大批散佈在各地的流賊以及兵匪,在各地大中軍的打擊之下,要麼灰飛煙滅,要麼便向各地大中官府繳械投降,接受安置,雖然短時間之內還不能徹底解決這些事情,但是肖天健也相信,在隨後一年之中,基本上可以將這種混亂結束。

老百姓的恢復能力是巨大的,只要給他們提供可供他們生存的土地,他們便會煥發出巨大的熱情,投入到恢復生產之中,再加上兵禍連連,以至於許多地方的人口都出現了大減,還有大中軍幾乎將那些大明的權貴以及勳戚皇親國戚們連根拔起,原本被這些特權階層大量侵佔的土地,被大中朝收回,所以安置流民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大量的土地,被大中朝各地官府,以賞功的名義,分發給了有功將士,讓其家人耕種,同時大批土地以或租或售的方式,限量分配給無地的民衆,即便是民衆無錢購買或者租種土地,大中朝戶部也下文,令各地官府可以用貸款的方式,將土地賣給民衆,將土地分派給民衆,這樣的話土地便可以回到普通百姓手中,但是以貸款賣土地的民衆,則需要付出相對較低的利息,同時未來幾年間,拿到土地的百姓,還要分批償還貸款,讓大中朝今後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裡,不斷的收回大量的資金本金還有額外的利息,在大中朝最初三十年之內,通過土地買賣,可以有一個相當穩定了收入,遠比單靠財政收入要多的多,這也爲大中朝最初發展的幾十年時間,爭取到了喘息的機會。

最重要的一點是肖天健下旨,取消了土地特權,以攤丁入畝以及一條鞭法的形式,取消了所有階層有關土地的特權,不管是誰,哪怕是今後的大中皇族,只要佔據農田,便也需要按照稅制,向官府繳納田賦。

另外肖天健在和諸臣商議之後,爲了避免以後還出現大量的土地兼併的情況,還力排衆議,下旨推出了一個新法,那就是限制土地兼併,避免出現超大的地主階層,將土地擁有量分成了幾個等級,凡是擁有土地五百畝之內的人家,可按照正常的稅賦繳納田賦,五百畝以上到一千畝土地的人家,要額外繳納一筆稅賦,但是超過一千畝土地的人家,便要繳納更重的稅賦。

如此一來,經過計算之後,擁有五百畝以內的田地的人家,一年勞作下來,刨去僱請幫工以及種子投入等支出之後,可以有相當不錯的盈餘,但是要是超出五百畝土地之後,就要加收稅賦,刨去這一塊多繳納的稅賦之後,一千畝以內的田地盈餘收入,和五百畝之內的田賦收入基本持平,甚至可能還會低一些,要是超過一千畝土地的話,那麼加收的稅賦便會更高,結果算下來之後,收入將會更低,甚至於收支持平,一點錢也賺不到。

如此一來,以後假如有人想要佔更多的耕地的話,就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土地越多,相反收入可能越低,甚至於達到入不敷出的境地,這麼一來,今後便不會再有人想方設法的去圈佔土地了。

另外各地官府還留下一大批公田,作爲土地流轉之用,這也爲大中朝官府今後發展工商業經濟預留出了可以迴環的餘地,省的土地完全私有化之後,官府想要開辦工廠沒有土地可用。

地主階層雖然對此肯定會有不滿,但是在先期大中朝掌握着強大武力的壓制之下,他們也不能鬧出太大的麻煩,另外帶來了一個好處,那就是地主家都積累有相當的資財,這些閒錢,他們今後沒地方用了,拿去買土地肯定不划算,這些錢即便是爲了保值,今後也要想辦法找一個出處,最好的出路有兩個,一個就是存入銀行,拿利息,二就是投資經商,抑或是開辦工坊。

肖天健還給戶部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戶部現在不是缺錢嗎?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眼下財政收入還很低,原來通過抄沒所得的錢也不夠折騰多長時間,那麼戶部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候,以大中朝國家的名義,向社會推出國債!

國債顧名思義就是國家公債,以國家信譽爲保證,向民間募集資金,來使得國家可以將閒散資金集中起來,用於關鍵的技術設施建設,然後以今後國家財政收入,來償還這些民間資金,並且給予一定的利息,讓將錢交給國家使用的民衆,可以通過這種手段,來使他們的資金升值,對他們的資金起到保值的作用,在急需的時候還可以流通,換回資金使用。

這樣一來,民間資金便不會像以前那樣,被地主們或者有錢人藏在地窖裡面,沉澱到民間,國家便有更多的財力來做更多的事情,不管是在道路交通建設上,還是農田水利建設上,都會有錢進行大量投入,爲經濟發展打下基礎。

這個辦法一經肖天健提出來之後,戶部諸官便大呼高明,他們沒有想到,國家信譽居然還能換來錢,要是這些新法推行下去之後,肯定能將民間沉澱的大量資金收上來,那樣的話,他們這幾年就不用爲沒錢發愁了。

這讓肖天健爲之偷偷的汗了一把,雖然他對於後世經濟學並不精通,但是耳聞目染之下,隨便拿出一點辦法,就足夠這個時代的人瞧了,他這種提議,完全可以說是剽竊了後世的一些辦法,根本就不是他的原創,即便是在西方這個時候,估計也沒有想到這樣的方法,所以眼下他成了發明人,肖天健甚至於壞壞的想着,是不是他要爲此註冊一個專利,今後世界上誰效仿他這個辦法,都要給他交專利費呢?嘿嘿!

於是肖天健的這些辦法一經提出,諸部官員們便在這兩個月時間裡,馬上開始籌備了起來,出臺這些新法,付德明這個戶部尚書,更是差點笑歪了嘴巴,整日裡忙的不亦樂乎。

不過這種事也不是一兩個月就能辦成的,畢竟肖天健提出的只是一個框架性的意見,還需要考慮很多細節,稍有不慎的話,弄不好就成了惡法,非但不能幫助國家恢復,反倒很可能引起大亂,所以先期要進行仔細的研究才行。

不過至於細節方面,肖天健就不必親歷親爲了,手下現在有這麼多大臣,他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自去辦,讓這些人開動一下腦筋,也是很有必要的,這對於以後治國形成活躍靈活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好處。

(今天特別鳴謝skydiou朋友的打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