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军在项邺的带领下再一次回到盛京,道路两旁是欢呼迎接他们的百姓,忽然间也有了许多感慨。
世间事奇妙得很,一年前他们誓师后随着沈明恒离开,心中几存死志,也没来得及关注周围是否有人相送。
那时不曾想到仅隔一年便能回来,更不曾想到,回来时会有箪食壶浆相迎。
策马在最前方的解缙内心也感慨万分,想他那死得早的好友沈绪一生念兹在兹,所期盼的无非也是武将的地位能稍稍提高一些。
然而他死归死,却留下了一个顶顶好的儿子。
如今沈家军的地位岂止是用高来形容,简直像是百姓们的亲儿子。
解缙促狭得想,现在天下士人定然惶恐得很。
他们早就被赵梁皇朝惯坏了,有了几分掉书袋的本事就能高高在上无忧吃穿,但新皇显然不是另一个赵昌。
他是从马上得来的皇位,有着少年人如日初升般的朝气与冲劲,能让他高看一眼的唯有切实的功劳,绝不可能是靡靡之音。
……
……我真傻,真的。
我光想到沈明恒会重视武将,但我没想到他居然会重视到这种地步。
解缙面无表情:“陛下,臣确认一下,你不打算收回赵琛、夏侯斌、吴德跃、苗所江的兵权,是还没打够吗?”
为君者文治武功缺一不可,沈明恒武功的数值点满,可他似乎不打算文治?
沈明恒连连点头,“先生知我。”
他现在还没正式登基,故而只称“我”,而解缙那声“陛下”,多少有些阴阳怪气的提醒。
解缙深吸一口气,“容我提醒,你现在天下初定,最应该做的是让将士们解甲归田,休养生息。”
用词多少有些严厉了。
沈明恒并未生气,“我知道的,先生,我不会冲动,我向你保证,在岁平的八个粮仓没有填满之前,我不会出兵。”
岁平原是盛京近郊的一块地,太祖建朝以后,便将其圈了起来,在其上建立了八个巨大的粮仓。
粮仓建立之初,便有人私下嘲笑太祖皇帝痴心妄想,要知道这么大的粮仓要是能够填满,足以整个大梁的子民三年之内不事农耕都饿不死。
事实证明,那确实只是太祖皇帝的一个美好祈愿,即使是在大梁最鼎盛的时候,岁平的粮仓也才填满了两个,第三个只浅浅没过一层底部。
解缙送了半口气,仍不能被说服,他勉强道:“即便如此,就非得用他们四个吗?你也不怕被反噬。”
“我才不会,而且,”沈明恒很有底线:“我答应过他们的。”
他们?
解缙神色狐疑,沈明恒承诺过夏侯斌、吴德跃他知道,但赵琛和苗所江又是什么时候?他们一个与沈明恒有仇,一个是前朝的王爷,是可以随便瞎答应的吗!
他环顾四周,从细微处能够看出在他来之前沈明恒似乎还与赵琛发生过什么。
他脸色垮了下来,不安道:“你不会又拿沈家军做赌吧?像上次在襄岐城那样,麾下有人作恶你就自裁?”
沈明恒:“……”
沈明恒无奈:“先生,你好记仇。”
解缙并不介意这句点评,他从容不迫:“主公从前童言无忌,在下听过也就罢了,但你现在是陛下了,一言九鼎,下次说话前还请三思。”
“三思过啦,先生。”沈明恒的目光看向远方,“草原总会卷土重来,没了匈奴就会有突厥,会有契丹,我们总得会子孙后世计。”
所以一个皇朝绝对不能失去抗争的尖牙,不能没有强大的军队,不能丢弃扑向战火的勇气。
解缙目光复杂,他叹了一口气:“你会被人称为暴君的,陛下。”
第119章 将军何故不谋反(33)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夏朝的开国太祖沈明恒, 这位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明君,千古一帝,史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他治下宽仁, 说他‘敦德化, 薄威刑’,是封建皇朝里少有的爱民如子的帝王。”
某个书声琅琅的校园里,老师指着投影侃侃而谈:“在他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疆域扩大到了原来的三倍有余,经济、政治、文化都到达了空前繁荣, 古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思想变革就出现于此。”
“让我们至今受用无穷的十大发明,有六个都出现在沈明恒在位的三十年里, 目前学术界公认,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萌芽就诞生在……”
“老师,我有问题。”有个学生盯着书本看了半天, 挠了挠头, 还是没忍住举起了手。
老师停下讲课,温和道:“请说。”
学生起立问:“史书上说沈明恒仁爱宽慈,那为什么国土还能翻三倍?这是不是有矛盾?”
老师目露欣慰, 点点头示意学生坐下。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知道当时大夏身处的历史环境。自人类诞生以来数千年,这片土地上从没停止过征伐,商鞅说‘以战去战,虽战可恃也’, 意思是如果战争能结束战争,那战争就是有可取之处的。”
老师打开一张与突厥打仗的图片, “当时草原的主宰是突厥,大夏建国后,突厥窥伺不止,屡次犯我边境。”
“夏太祖说:‘朕不欲战,不战则国不存,为千秋计,当不惜重兵,以绝后患。’这里就能看得出太祖的果断和远见了,要知道游牧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皇朝的死敌,在夏之前,也不是没有强盛的皇朝能有将其压着打,但是没有一个皇帝有夏太祖的魄力。”
“你们上地理课应该学过,等降水量线划分开了游牧与农耕,对于科技还落后的封建皇朝而言,草原是没办法耕种的,没了稳定的粮食供应,很难发展出城镇。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要深入草原腹地与突厥决战,很有可能会失去补给,迷失在茫茫大草原中,乃至于全军覆没。”
“这是任何一个皇朝都难以承担的巨大损失。”
老师赞叹道:“幸好,我们的太祖皇帝将任务完成得很是出色,作为在乱世中逐鹿决出的最后胜者,他从没辜负过任何一句‘能征善战’的夸赞。毕竟,倘若往上追溯太祖皇帝的过往,他所在的沈家可出过不少有名的战神。”
学生有些许困惑:“老师的意思是,是突厥先动的手,我们只是反抗才拥有了哪怕广阔草原?那其他地方也是吗?”
“当然啊。”老师笑眯眯地应道:“自古以来,我们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纵览史书,你们能找得出一例师出无名的战争吗?”
……可是这只能说明,史官很能用言行替朝廷开脱吧?学生欲言又止。
西域消失的那些国家,总不能都是自己先动的手,他们又不傻,没事惹大夏干啥?
有个学生也发现了盲点,他举手:“老师,这个课后拓展上写,大夏与西域二十七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老师你不是说这种名字的一般都是不平等条约吗?”
老师推了推眼镜,“是啊,一般都是,老师没说‘全是’吧?大夏拟定的条约的就是其中的例外。来,我们一条一条看,哪里不平等了?”
“上面写大夏可以派军队进驻……”
“注意看背景,那是因为对方王室内乱,百姓不堪其扰,请求大夏帮助,注意是他们再三请求,不是我们主动干涉别国内政。”
“上面写在他们的国土上设立户税司,有权管理他们的税收……”
“毕竟我们和他们通商嘛,涉及到我国商人的权益,当然要据理力争。一开始也只是指导参谋,但是谁让他们的财政管理和数学计算这么差,我们也就帮个忙。”
学生:“……”
学生拍案而起:“老师,我之前去博物馆,看到夏侯斌出征一个岛国之前给太祖皇帝写的请命奏折,‘贯朽粟陈,兵强马壮,臣近日闲来无事,无以自遣。闻旁有岛,岛上有国,臣请战之。’他这不就是在说‘无聊,去打个岛国玩玩’吗?人家岛国可没惹他,莫名其妙就被他灭了。”
老师把书本翻过一页,轻描淡写:“这个考试不考,来,我们学下一个重点。”
学生:“……”
所以太祖陛下果然不能是什么无辜小绵羊,可怜小白兔吧?
历史是最后一节课,下课后,两个学生相邀着去学生街觅食。
两人一边等着烤串,一边聊起课上的事,语气中多少也带着些轻微的抱怨:“老师也真是的,不就是太祖陛下是个杀伐果断、霸道的皇帝而已,又不会影响小明在我们心中顶级千古一帝的形象,有什么不能承认的。”
另一个学生也连连点头:“对啊对啊,小明€€€€慕强天花板,老师根本就不懂,时代变了,现在年轻人就喜欢这种蛮不讲理唯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设。”
旁边同样在等烤串的另一个学生不期然听到了几句,顿时也十分激动地加入进去:“知音呐!我也早跟我朋友说过不能老相信你们的史书,你们总是很谦虚,明明能把敌人打到他们的妈妈都认不出来,还要把自己写得很可怜。”
新加入的学生两眼放光:“两位同学,你们叫什么名字,几年级几班的?我一直都很喜欢你们这个国家以武德服人的这种理念,实在太帅了,以后常聊啊。”
两个学生面面相觑,看了看这位新朋友棕色的眼眸,又听他一口一个“你们国家”,谨慎地确认道:“外国友人?”
那学生并不设防,点点头,热情地确认:“是啊是啊,我是来这边读书的,毕竟你们国家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大国,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都是顶尖。”
两位学生顿了顿,甚至没有商量,极为默契地用了同一套话术:“没有没有,都是其他国家抬举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外国学生不解他们的态度怎么会变化这么快,他一时反应不过来,“啊?”
两个学生认真解释:“你上课没有认真听,那个词叫‘以德服人’,我们一般都是用道理说服别人,不动手的。”
“……啊?”外国学生张大了嘴巴,吃吃道:“你们刚才不是也在说夏太祖……”
“你听错了。”学生肯定道。
另一个学生谨慎地补充:“如果你多翻翻大夏的史书,就会发现,太祖每一次征战都是有原因的,大多数都是为求自保的反抗。”
外国学生:“啊?”
不是很懂你们华夏人。
*
【理涛,夏太宗的亲生母亲究竟是谁?】
学生是个历史迷,单看他上课时能够与老师据理力争,甚至连在某个博物馆看到的并不多受重视的一封奏章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就知他对夏朝那段辉煌璀璨的历史抱着多高的热忱。
刚回到家就例行打开了论坛,最上方的帖子经年飘红,热度久居不下。
今天又多了数百条讨论,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
众所周知,夏太祖一生没有立后,除了野史和同人小说给他安排了不少白月光朱砂,翻遍所有的史书,都找不到他对哪个女子有格外的、风花雪月之情的优待。
【史书上没有提到小明的妃子,是没有记载,还是小明就是没有?】
【别把目光只局限在后宫,也看看朝堂啊!】
【拜托,小明每次见大臣都会有史官在旁记录,什么时候见了谁见了多长时间《夏志》上都记得很清楚,哪有女官和他共处一室啊?】
沈明恒在位时科举已经没有性别的限制,是以朝堂内已经有不少的女官。
然而她们终究起步太晚,当时沈明恒身边文臣已经有解缙,有苏兰致,女官中没有人的身份能够越过这两人去,即使偶尔被召见谈话,也不会只独独召见一人。
是夏太宗以女子之身登临帝位后,女性的政治地位才有了火箭般的提升,最鼎盛时,一国丞相、六部尚书、照夜之首……放眼朝中数一数二的高官,全都是女子。
夏太宗是沈明恒的独女,所以她的掌权之路虽然有几分阻碍,但不多。
如果是她以七岁稚龄被立为皇太女时朝堂上还有诸多反对之声,但她登基的时候,前路已然平朗阔亮。
在她之后,又是宣、文接连两代神文圣武的女帝。
三位女帝的筚路蓝缕彻底稳固了女性的地位,也将沈明恒留下的皇朝推向顶峰,缔造了将近两百年的绵延盛世。
【所以说,我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测,没有人怀疑过苏兰致吗?】
【……啊这,我劝你不要太离谱,苏兰致生不了孩子!】
【史书上记载苏相“美姿仪”,什么样的男子会用这种形容啊,我看他分明是男扮女装。小明在岷城还专门跑去盛京找他,这就叫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楼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