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系统,不满意? 第188章

#VALUE!   在电影上映前就与奥斯蒙德肩并肩站在了同一阵营的《纽约时报》这一次居然选择了闭着眼睛吹:“《冥王星》以克莱德€€汤博的真实人生经历为线索,展示了一幅幅阿美利卡社会历史文化的画卷。战后的阿美利卡面临着各种挑战,社会动荡不安,汤博的人生经历则代表了同一时期多数美国人的美好愿景和期望。作为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美国男人,他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种族歧视、俄亥俄丑闻、劳工运动、女权运动、童工运动以及最关键的冥王星的发现等等...汤博代表了20世纪初期美国白人男性的众多优秀品质,向人们展示了阿美利卡精神,美国人优良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华盛顿邮报》:“影片着眼细微但叙事宏大,围绕着主人公汤博的个人成长经历讲述了历史、映射了现实。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电影一如既往独具深意。他并没有选择苍白地讲述一个男孩的故事,而是将男孩放进了时代,让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当时正在发生着什么,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汤博能够发现冥王星,并不是因为运气。他的成功背后有着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可以说,美国卓越非凡的价值观念与美国梦影响了汤博,造就了冥王星;同时,汤博永不放弃的精神又反过来作用于美国梦,促使美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类似于汤博的青年才俊。”

他们没有底线的夸奖显然引起了欧洲媒体的不满。

英国《视与听》再次跳出来嘲讽:“《冥王星》是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最差的作品,他充满灵气的作品已经被好莱坞的腐朽和铜臭腐蚀。”

法国电影杂志《正片》:“一流的摄影、镜头建构、配乐,二流的演员,三流的剧本故事。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江郎才尽,他的作品不再艺术,充斥着廉价的讨好。”

欧洲美国电影杂志互掐并不罕见,反倒是为读者和观众们带来了12月份第一个值得反复回看,令人津津乐道的笑点。

没有多少正常的普通观众在乎《纽约时报》上大肆宣传的“美国特有的、优异的意识形态”,大多数人走进电影院,仅仅因为它是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作品,而且讲述了冥王星被发现的过程,励志,而且有那么一点点感人。总体来说,质量上乘,值得一看。

当然,被《纽约时报》影响,为美国梦感到骄傲的观众也不在少数。

许多年龄偏大、经历过20世纪初期历史事件的老人头一次决定正视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作品。这个毛头小子居然真的拍出了他们记忆中的历史,《冥王星》整部电影充斥着美国人的美德。澄清一下,他们美国人确实是电影里这样的。报纸上写的刻板印象都是外来的无耻媒体大亨杜撰的假消息。

克莱德€€汤博能够发现冥王星,也全靠他一腔热血地相信美国梦。如果他没有具备美国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他根本发现不了冥王星。

如果没有汤博,欧洲佬永远都不可能发现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因为只有他们美国人、拥有美国精神的白人男性才能做到。

但无论选择了什么阵营参与“战役”,双方都得等到12月6日,《冥王星》的首周票房统计结束时才能正式开战。只有背靠数据,才能酣畅淋漓地打一场嘴仗。

那一天刚好也是也是英印合拍电影,传记类电影《甘地传》的上映日期。

然而,还没等到《甘地传》电影上映。

成立了近四个月的汤博天文台突然搞出了一个令美国沸腾兴奋的惊人消息:通过观测图片和数据分析,天文台极有可能发现了一颗新的系内行星,具体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检测才能确认。

居然真的有可能发现一颗新的行星!

《冥王星》哪里是冥王星,明明就是美国的幸运星!

如果消息属实,那就相当于美国发现了两颗系内行星!

这件激动人心的消息很快就被美国媒体争相报道,就连NASA的负责人也驱车赶往了汤博天文台刚刚修建好不久的天文研究基地,《冥王星》的票房更是在消息发布的当日实现了戏剧性的翻倍。

许多青年男女走上街头,脸上贴着冥王星的贴纸,兴高采烈的程度不亚于彗星回归、美国申奥成功。

但欧洲的天文研究者并不相信发现新行星的消息。

他们认为,这一则消息很有可能是卑鄙狡诈的美国人放出来宣传电影的噱头。

更何况,新成立的天文研究台相当不靠谱,所谓的极有可能发现一颗行星,说不定只是没经验的菜鸟找到了柯伊伯带的某个体积偏大的小行星。

这里不得不科普一下。

行星都围绕着恒星运行,80年代,人们划定的小行星与系内九大行星的唯一区别就是体积过小,第一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谷神星的直径仅有1000千米。

人们在19世纪中发现的小行星数不胜数,海王星轨道外侧直到离太阳上百天文单位处的柯伊伯带,还散布着巨量的小行星小天体。

无论如何,小行星就是小行星,与九大行星有着鲜明的区别。

双方之间的战火一触即发。

彼此的媒体都憋着一股火气,恨不得能面对面站在一起碰碰拳头,较量一下大小。

《甘地传》就这样在战火硝烟中上映。

但媒体之间的明嘲暗讽显然影响了《甘地传》的票房和自大的美国人对它的感官,这部史诗级大片在北美上映的首日,票房还没有突破百万,扑得不能再扑。

美国媒体当即嘲讽,你们吹的世纪大片好像也不怎么行啊?

英国媒体涨红了脸:那《冥王星》在欧洲还没有票房呢。《甘地传》在欧洲各国电影院上映的首日,票房也是达到了110万美元的。

此时此刻,只有意大利媒体发现了异样,说实话,时间已经过去一周半了,奥斯蒙德€€格里菲斯人呢?他既没有出席活动,也没有露面缓和与《甘地传》的关系,甚至没有安慰困惑的粉丝他在医院一切都好,唯一的消息只来自于他的经纪人和公司。

你们美国媒体老老实实告诉我们,奥斯蒙德€€格里菲斯不会出了什么意外吧?《冥王星》不会是斯莱德电影公司借着奥斯蒙德的名号搞出来的作品吧?他本人难道已经遭遇了不测?

第191章 皮筋

“放轻松, 伙计,只是一些热情的粉丝。”

奥斯蒙德侧头夹着电话听筒,轻笑出声:“你早晚会习惯的。这就是好莱坞, 每到这时候,我就会庆幸自己只是个导演, 大多数人好奇想看我长什么样子,只能通过采访。”

他的双手正忙着整理腕表的位置。

电话那头是此刻正位于好莱坞公寓中的基努€€里维斯。

他独自前往了好莱坞寻求机会,与CAA签约,在演员工会注册成为会员。

一开始工作并不顺利, 但《冥王星》上映以后,他立马接到了数十条电影邀约,狗仔、粉丝没日没夜地蹲伏在他的租屋门前,一夜成名的感觉非常新鲜,但丧失隐私令他十分困扰。

穿戴整齐的利亚姆走到奥斯蒙德的身边, 顺势接过听筒, 他看到奥斯蒙德朝他无声比划的唇形“基努”,稍微挑高了眉梢:“嘿, bro, 你是打电话找我的吗?”

他淡金色的头发留了整整六个月,散发时发尾已经快要贴到肩上。柔软卷曲的金发现在被高高束起, 在脑后绑起一个小小的短马尾。

奥斯蒙德忍不住抬起手捏了捏,在利亚姆做出反应之前,飞快地钻回衣帽间, 挑选合适的外套。

“导演很好...呃, 事实上, 应该是找你们两个。”

电话那头传来基努略有些奇怪的声音,利亚姆没有放在心上, 他回过头扫了一眼奥斯蒙德的背影,唇角略弯,又转过身垂下眼眸,在摆在电话机旁边装着名片的盒子中翻找。

“嗯?出什么事了?”

基努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不,没什么,我是说,已经解决了,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成名带来的各种问题...嘿,你们两个住在一起吗还是?挪威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吃饭了吗?”

利亚姆并没有计较他过于生硬的话题转移:“嗯...还没有,我们准备现在出门到预约的餐馆用餐。”

他翻出另外两家餐厅的名片,和潜水教练的名片一起塞进自己的钱夹里。

今天的活动安排是浅湾潜水,虽然气候寒冷,但冬日的海别有另一种趣味。珊瑚,小鱼...教练声称,运气好的话,他们还能够见到海豚。

“不用紧张,基努,如果不喜欢,就稍微躲一段时间,来自影迷们‘疯狂的喜欢’不会持续太久。”

作为“过来人”,利亚姆诚恳地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减少外出,凡事找经纪人商量、帮忙,还有,在媒体采访是否知道奥斯蒙德的动向时,告诉他们‘我不知道,我已经有两三个月没见过他了’。”

基努不理解为什么剧组要让奥斯蒙德“消失”,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压低了声音:“为什么?我不明白...”

“这是奥斯蒙德和伊莱娜商量出的投入最少的宣发手段。你知道《冥王星》之后还有《小鬼当家》,但12月份北美的电影档期排的太满,到处都是电影的宣传广告。我...他们计划用这种特立独行的宣传方式减少《小鬼当家》的广告,在削弱观众广告疲劳的影响的同时,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试问,在影评文章铺天盖地的赞美广告之词中间,突然出现了一条“xx消失,至今下落不明”的消息,是不是要比水军影评更吸引注意?

同时,也是隐晦地为自己宣传。

表现出一种自己并没有想要在电视、报纸上刷存在感的打算,却莫名其妙地频繁被人们提起。以免让斯皮尔伯格心中不快,与奥斯蒙德生出什么嫌隙。

最重要的是,它不仅是免费的,还能让奥斯蒙德舒舒服服地给自己放一个长假。

“总之,你记住回答不知道就可以了。”

基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哦”了一声。

挂上电话,两人很快就驱车赶往了预约好的餐馆。

挪威的影视行业不发达也有不发达的好处,专业演员、电影行业工作人员较少,普通人之中,愿意去看几部没有字幕的英文电影的观众比例也算不上多。北欧多社恐,只要稍稍做一些打扮乔装,就可以享受一份宁静与自在。

餐盘上撒着迷迭香煎得外焦里嫩的红酒牛排,烟熏的溢出汁水的香煎鲑鱼,奶香四溢外壳酥脆的苹果塔...

一切都非常完美。

奥斯蒙德用餐布擦了擦唇角,面带微笑:“我还想要一点冰激...”

话说到一半,坐在他对面的利亚姆绑束头发的皮筋突然断裂,蓬松柔软的金发顺势滑落。

“...散了。”

奥斯蒙德一愣,下意识伸出手摸上他的发尾,他很喜欢利亚姆留长的头发,有时候,他柔软卷曲的金发看起来就像是金毛犬不停摆动的尾巴。手感很好,软得像是顺滑的天鹅绒,进一步柔和了利亚姆的棱角。

利亚姆抓住他的手,脸上是无可奈何的包容笑意:“好了,既然它都散了,等会儿上车再摸个够。”

“你把我说的像14世纪贩卖少女头发给贵族的假发商。对头发有着诡异的迷恋。”

奥斯蒙德不满地撅起嘴,他收回手,叫来了侍者,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两个发圈。

一只递给利亚姆,另一只极为自然地套到了自己的手腕上。

普通却挑不出错处的黑色发圈和昂贵的腕表紧挨着,显得尤其突兀。

利亚姆察觉到了他不经意的小动作,他的眸中闪过笑意,却没有出声挑明。

他不动声色地叫住了送完发圈准备离开的侍者,补上被奥斯蒙德忘记的吩咐:“麻烦再给我们一份手工冰激凌,覆盆子和香草混搭,搭配坚果碎和蔓越莓干。”

奥斯蒙德的口味很美式,尤其喜欢酸甜的口味,吃不得一点苦,就连饺子都要搭配番茄酱,唯一的例外只有美式涮锅水。

受药物的影响,利亚姆的记忆力其实算不上好,但是奥斯蒙德的喜好都非常简单好记。

他的手指越过餐桌,避开旁人的耳目,指尖在奥斯蒙德的掌侧轻轻摩挲了两下,弯着唇角看着奥斯蒙德像只兔子一样飞快地缩回手,视线下移,仿佛兀地对餐盘里的装饰花朵升起了莫大的兴趣。

“花很漂亮吧?”

“...嗯。”

“我也这么觉得。”

*

美国电影杂志《首映》的实习撰稿人卡特从《冥王星》中发现了一个穿帮镜头。

这实在是太过罕见了。

因为人人都知道,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像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绝不允许自己的电影中出现穿帮镜头或者是错误的镜头。

《冥王星》中出现了第一个意外:电影结尾,未来时代的女孩胳膊下压着的书,和电影中期汤博翻开的课本是同一本。课本上的简笔画都只绘制了太阳系中的九颗球体,八颗行星。

主编单手架起眼睛,仔细观看着他手上的盗摄照片,来回对比了半天,又找来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如卡特所说的一致。

影片末尾的小女孩看似压住了冥王星,但是仔细端详这张照片,就会发现,她胳膊下容易被人忽视的阴影中,并没有第九颗行星的痕迹。

而克莱德桌上的课本虽然没有被东西挡住,却因为镜头视角的问题,只拍摄了星系简笔画和名人名言的部分,所谓的“黑洞照片”没有出现在镜头内。

通过仔细比较,可以发现,这确实是同一本书,奥斯蒙德的电影中居然真的出现了穿帮镜头。

“还有这个黑洞...为什么他画了一只奇怪的眼睛上去?真是搞不懂。”

主编放下放大镜:“好样的,孩子,你的细致让我们有了新的方向。去找兰尼,让他把这篇文章审核一遍,放进这一期的杂志。继续保持,我一直都非常看好你。”

受到鼓舞,卡特脸上的表情难掩激动,他立马从主编手中接过照片和文章:“谢谢你,先生。”

“等一下,别忘记打电话给图书馆或者大学,向他们索要一张天文学家绘制的黑洞形象图片,他们对黑洞的形象有着更为权威的理解。把它和这两张照片一起刊登到杂志上对比。”

“我现在就去做。”

实习生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主编的办公室,焦急地跑进了传发室,看他的样子,像是害怕主编下一秒就否定决议,取消他的文章刊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