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 第120章

后面毛婶子骂骂咧咧着追了上来,不过双胞胎对巷子里熟悉,东窜西窜地就拐过了几条巷子。

毛婶子的声音越来越远,谢若往后看去,好像没跟来,谢景君也往后看,两人脚下都没停,他们熟悉路,闭着眼也能乱跑。

可这次他们才往前跑了十来步,就被人抓住后领提了起来,两个孩子悬在半空,脚还在往前倒腾,半响才一脸懵地往上看去。

几张熟悉的脸低着瞧他们,围成一排,为首的兵士好笑,“怎么又是你们?”

他们日日在这几条街上巡视,常常都能看到双胞胎到处乱窜。

别的孩子还会看到他们避一避,毕竟他们穿着铠甲,拿着长矛,平民百姓看见都怕。

可这两个孩子却胆子忒大,看着他们不止不让,还会上来拉着他们往谢家店铺里去吃汤圆,为家里招揽生意,两张小脸笑得甜乎乎的。

他们这些兵士巡逻时本也可以找地方歇歇,只不过以往店家们都害怕他们,他们也少有去打扰人家。

不过双胞胎拉着他们往谢家汤圆铺店去后,那对店里的夫夫待他们也若平常人,都已经接待过知府了,只是几个兵士,周宁和谢定安真没放在心上。

他们也就时常去谢家汤圆铺里歇歇脚,有时他们不吃汤圆,老板会给他们冲两碗醪糟汤,也不会收钱。

礼尚往来,他们往这边街上巡逻的次数也多了,和双胞胎更是熟悉。

刚刚已经远离了的毛婶子的声音忽然越来越近,谢若和谢景君缩了缩脖子,挂在兵士手里在唇前竖起一根食指,小小声“嘘”。

“你们这又是干什么坏事了?”嘴上是这么说着,其他几位兵士却转过来将双胞胎挡在了后面。

毛婶子路过巷口时,往里一望,看见是几位兵士满脸严肃地站在里面看着她,她忙不跌地转身就跑,再顾不得找人麻烦。

等匆匆的脚步声离开,谢若和谢景君才悄悄从兵士身后探了出来。

谢若悄悄松了口气,这才放下心来,抬头,“谢谢叔叔。”

嘴角上弯,双眼弯成月牙,两枚若有似无的小窝窝出现在唇角旁,看着真像一颗小糯米圆子,甜得慌。

谢景君也跟着说:“谢谢叔叔。”

都知道面前两人是双胞胎,明明长着完全不一样的脸,可在神态间却有些相似。

为首的兵士努力沉下脸,“怎么就又去招惹别人?”

谢若收起笑,嘴角微微下撇,“今日杨婶子从我家过时,我阿爹招呼她进来,她却不愿,只同阿爹说了两句话就走了,还一直不愿将脸转过来,可是我看到了,她的左脸上有好长一道红痕,唇角也青肿了,肯定又是毛婶子动的手。”

兵士蹙眉,没再教训他,而是说:“以后别人家的事情少管。”

谢若嘟嘴,“杨婶子那么好,怎么就生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还有这样一个恶婆婆?”

“就应该同张奶奶悄悄同阿爹说的那样,反正杨婶子的汉子也早就死了,她已守寡了这么多年,完全可以改嫁了,不然待在家里,要一个人伺候一个婆婆、一个儿子,还要加一个小叔子以及新娶进门的弟妹,何苦呢?”

兵士哭笑不得:“你哪学的这些话?”这话怎么也不像是个小孩子能说出口的。

当然不是谢若自己想的,“我偷偷听见张奶奶和阿爹说起的。”

兵士们改了路线,抓着双胞胎往谢家店铺走,撞上了总得给人家送回去,若是那刚刚的婶子又过来,到时这两个小孩子再怎么机灵,也顶不上一个成年人。

已经快满六岁的双胞胎,垂头丧气,被兵士押着往家里去了。

谢景行还不知道他给双胞胎做着玩儿的弹弓又成了双胞胎手上的凶器,收好笔,将书放好,起身准备去饭堂用餐。

四年过去,谢景行身上再无一失少年气,身高体长,面部轮廓无一丝一毫多余,骨肉匀称,浓眉高鼻,一双眼睛很是温和俊美。

神情似淡漠,嘴角却又带着一抹笑,多亏眼里盛着一双含情的眼眸,让人顿生亲近之意。

从甲三班出来,谢景行独自一人,早在他们院考过后几月,举行了几次月末文考后,谢景行几人就分别升上了乙级班。

乙级班要课本经,需要从《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选择一经深入研习。

而本经却不是随意就可选择的,也与自己本性有关,若是选择与自己性情相反的经作为本经,要想在此经上深入,是不可得的。

古往今来,学《诗》者温柔敦厚,学《书》者疏通知远,学《易》者洁净精微,学《礼》者恭检庄敬,学《春秋》属辞比事。(注)

谢景行自觉自己不够敦厚,也不够恭检,对易之一道不感兴趣,虽然善言辞却并不乐意以言辞巧言令色,最后他选择了《尚书》为本经。

他是经过一番艰难的心理斗争的,毕竟连韩愈都觉得《尚书》诘屈聱牙,可经他考量之后,最终还是做下了这个决定。

孟冠白也早早升上了乙级班,现在被谢景行几人拖着,经上次月末文考勉强也升入了甲级班。

但是他们现在并不同在一个班级,一来是因为他们升入乙级班和甲级班的时间不同,再来就是本经不一,其中寇准规以《礼》为本经,孟冠白和吕高轩《诗》,丘逸晨、萧南寻《春秋》,六人中,居然无一人选《易》为本经。

走出课室,一路都是熟识之人,府学变化不大,只是四年来有许多人离开了府学,有的是已通过乡试,考上了举人,有的则是在府学九年之后仍未考上举人,主动退学了。

府学所有学子并不是一直能在府学学下去,只有九年时间,九年过后,无论是考上还是未考上都得退学。

幸运的是,谢景行几人都是同年进入的府学,还可以再待几年,没人离开。

习惯也一直延续了四年,就算不在同一班级,用完饭后也会在水月亭相聚,或是为辨疑解难,或者是纯为了休闲。

谢景行还没上水月亭,就听见孟冠白熟悉的大嗓门,“寇兄,你现在虽有佳人为伴,可集体活动也该参与呀。”

谢景行往阶梯上去,四年前寇准规就已考中秀才,当然是立即回乡与林涵成了亲,他们这几人也跟着都是去帮忙迎了亲的。

他顺势还与家人回了周家村一趟,祭祖、宴客,好不热闹。

过去四年,林涵本还欲待在镇上照顾林家人和寇家人,不过成亲了几年,林、寇两家长辈急着要报孙子,寇家干脆就将林涵家里人接到了寇家一同生活,让林涵来了通州府,夫夫俩相聚在一起也有一年了。

不过想要个孩子何其难,到现在也没消息,不过因为林涵和寇准规在府学外面租了院子,日日相伴,感情越发蜜里调油,寇准规现在也同谢景行一样,每日准时回家,再不与丘逸晨和吕高轩流连藏书楼。

谢景行上去后,就见到孟冠白守在寇准规面前,一脸激动,“这一次无论如何你也得参加,加上谢兄我们刚好六人,正好组成一队。”

丘逸晨和吕高轩仍然还是如原来一般,此时丘逸晨在一旁帮着孟冠白敲边鼓,“是呀,要是没你,我们就凑不齐队伍了。”

谢景行好奇,“什么一队?我什么时候也要参加了?我怎么不知道?”

第123章

孟冠白见到他来了,更加激动地说:“马球队呀。”

丘逸晨跟着道:“你不会忘记了吧?去年就比赛过一次,上次孟兄参加了,不过只是一轮游。”

孟冠白不理会丘逸晨损他的话,继续说:“去年你们都没参加,我只能去同其他人凑了一队,没两下就被踢出局了,他们一个个还说是我的缘故,明明是他们的技术不好,不然,我一人也不能拖垮一整个队啊。”

全然未提去年他加入进去后,因为没有默契,凭着三脚猫的功夫非要抢球,却次次被人挡回来,一个球未进,还全帮倒忙的情况。

“这次我们六个人凑成一队,绝对可以赢到最后。”

他走过来拍了拍谢景行的手臂,眼含羡慕,上下看谢景行被衣服包裹住的身材,别当他不知道,谢景行日日训练,肌肉匀称,骑马的技术又好,这里缺了谁也缺不了谢景行,绑也得绑着他去。

“马球?”谢景行一愣,算了一下时间,是又到举行马球比赛的时节了。

不过,通州府之前并无打马球的的习惯,同窗学子们要举办活动时也多是投壶和蹴鞠,马球还是经去年来府学的一位新学子首倡后,才逐渐在府学兴起的。

那位学子来自于通州府下的常会县,常会县是通州府下少有的平地多的县城,路平又宽,恰巧那边又有一个大的马场,县城里家里有条件的人家也多畜养马匹,渐渐的,就兴起了打马球这项运动。

他是打马球的好手,习惯了打马球时热血沸腾的状态,觉得蹴鞠只是为了炫技,观赏性远大于竞技性,玩着忒没意思,软磨硬泡地找了几个好友凑齐了两队,只要有闲暇时间,就跑去校场打马球。

关键,他还有条三寸不烂之舌,硬是磨得了校场百户的同意。

打马球需要骑在马上,一边控制马匹的动向,同时要用手上的球棍击球,是一项需要集中全身注意力和耐力的运动,又很能彰显男子气概,恰巧通州府学在校场练习骑射,又有场地,不过一年时间,马球运动就在府学扩散开来。

许多学子都极为喜爱,人手多少都行,少则八人就能凑齐两队进行比赛,人多时,一队八人也可以,府学比赛时采用的是中间数,每队六人。

每年入夏后,府学就会举办一次活动,让学生们舒缓身心,后来就演变成了比赛,也可以加深府学学子之间的凝聚力,以往多是单纯的比赛骑马或射箭、投壶,有时也会比赛蹴鞠,去年因为府学绝大多数人都对打马球这项新兴的运动很有兴趣,理所当然的,比赛换成了打马球。

不过,去年这时候,祝世维因故去了京城,期刊的事情就被落下了,谢景行又披上了马甲,两月的期刊发行相关的事情全由他负责统筹,那时他又要读书,又要完成祝世维单独布置的课业,每日还必须抽出时间陪双胞胎和屿哥儿,一点空时间都没了,就找借口拒绝了参加这项活动。

虽然他没去参加,但也听府学学子们兴致勃勃地讨论了许久,他们这里确实可以凑足一队。

孟冠白还紧紧盯着他,说道:“去年你就找借口推了,今年你不会还不同意参加吧?”声音都高了,生怕得到肯定的答案。

谢景行其实无可无不可,今年祝世维早已从外省回来,有了事业寄托,一年比一年精神焕发,如果不是谢景行了解祝世维,不知情的,还以为祝世维是哪个不知道的地方焕发了第二春。

祝世维这月布置的文章他早已写好,而现在负责新闻的编辑们已出了师,写新闻的能力进步飞快,有的甚至比他写得还好,他也不需要多花心思在上面。

不过也许是他心里思考时,脸上无甚表情,孟冠白担忧地叫出声:“你不会又想放我鸽子吧?”

他脸上露出快抓狂的表情,正想扑过来恳求他,忽然文清苑那边传来了声音,他灵机一动,转头往文清苑看了过去。

扬起一抹坏笑,也不急了,手里的竹扇“呼啦”一下张开,慢条斯理地开始扇动,“你可知道此次府学举行的比赛和往年都不一样?”

谢景行疑惑,寇准规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两人齐齐看着孟冠白,“有何不同?”

孟冠白€€瑟地笑了,“今年可不只是汉子这边举行打马球比赛,文清苑那边也会出人参加比赛。”

谢景行一愣,“也是打马球?”话语里怀疑之意尽显,文清苑有几个女子、哥儿骑马是没问题,可是要在马上击球怕是没有人能做到。

“自然不是。”

“那还能参加什么比赛?投壶?蹴鞠?”

孟冠白一笑,“自然是打羽毛球了。”

说到此处,心里怨念又起,“这羽毛球不还是你弄出来的?”

谢景行脸上疑惑顿去,笑了笑,“这倒是不错。”

孟冠白不止一次抱怨,“你会弄这羽毛球,怎么不早弄出来?这么有趣又好玩的东西偏偏要等到屿哥儿说他在府学呆着无聊,你才想法做了一套,一开始还只让我们在这边眼巴巴看着文清苑那边玩,难道我们平时就不无聊?”

分明重色轻友!

羽毛球又是一桩事,去年屿哥儿见到府学汉子这边兴起马球之后,跃跃欲试也想玩,可是却没人同他一起,除了谢景行,他又不愿和其他汉子混到一处去,自然只能望洋兴叹。

没办法,心尖尖上的人提出了要求,谢景行只能想方设法满足,最后不知怎的,他想起前世曾看过的一个up主的视频,拍摄的是印度手工制作简易羽毛球和球拍的方法。

他便花了近一月功夫,挑鸭羽、又是洗,又是修剪,鸭羽久了会变色,他又精心弄了染料将鸭羽染成了浅浅的蓝色,看着很是漂亮。

不过最让他费神的是羽毛球的软木底,找了许久才在天下商行的帮助下寻到了一种合适的材料,是远在海边省份才能见到的栓皮栎树。

谢景行测试了栓皮栎的弹性和吸震性,发现比现代羽毛球的软木底都好,应该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了,才将鸭羽组装上去,可以说是费尽心机才做出了一个羽毛球。

之后又是羽毛球拍的制作,羽毛球拍制作起来倒是比较简单,最起码不用他独自一人忙活,他也做不了,专业人做专业事,他画了图纸,让铁匠帮忙做好了拍头、拍杆等部分,他自己只负责羽毛球拍弦的选择。

试了几种材料,发现只有羊绒弦和牛筋弦合适,最后他试验了一下两者的韧性和耐性,选择了羊绒弦。

按理来说,羽毛球拍弦最好的应该是化纤材质的线,可他在古代,变也变不出来,只能将就着用,不过最终制造出来的球拍和球都还不错。

他陪着屿哥儿玩了几次,屿哥儿就彻底不再惦记打马球了,他觉得羽毛球可好玩多了。

谢景行只制作了一套出来,双胞胎没有得到,成天看着哥哥陪着屿哥哥玩,羡慕地眼冒绿光,天天粘着他要,没有就一直缠着他,不让他做其他事情,屿哥儿就抱着那副羽毛球躲在一旁乐。

让去同屿哥儿一起玩,还不愿,非要让谢景行另给他们做一套小的,屿哥哥那个太大了,他们拿不住。

看着他被堵得无处可藏,屿哥儿更是幸灾乐祸地笑,可材料已经用完,没办法,他只能用剩下的一点牛筋给双胞胎做了个弹弓,双胞胎才放过他。

还说弹弓只是利息,他们还得要一副小的、他们能玩的羽毛球,谢景行当然只能答应,不过,他没有再亲自动手,天下商行有的是人手,他只将图纸送了过去。

屿哥儿有谢景行陪他多玩了一段时间,教授了许多打羽毛球的技术,之后谢景行忙时,他就将羽毛球带去了府学文清苑,和同窗一起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