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耳背沙雕受穿进豪门争斗文中 第46章

一组则是跟着老师,探访分散在各个大山的学生,既是家访,也是了解他们新学年的读书情况、家庭情况等。

余麟选择了第二种€€€€进山家访。

第39章

王招娣、余麟、傅恒还有另一个志愿者为一组进山家访。

很多孩子都住在半山腰或山脚下,没有修路,山路很是难走。他们只能一人背着个大双肩包,跟着老师的步伐爬上爬下。

最开始余麟还觉得挺有意思的,跨过一座半山头,饶有兴致地掏出手机拍拍拍个不停。

他还拍四个丝毫不喘气的保镖合影,拍傅恒抓着根坚韧的藤蔓下坡,拍王招娣布满泥泞的休闲鞋,拍一身朴素、头顶上已有白发的老师眺望远方山头。

“再跨过前方的这座山头,就到小牛的家了。”老师擦擦额头的汗,脸上带着笑,“不好走吧?”

确实不好走。

走到一半,余麟瞧见一根笔直的头顶带着分叉的木棍在坡下,开心地捡起来:“我的尚方宝剑!”

周围人善意地笑着。

再爬十来分钟,余麟就不行了,一瓶水接一瓶水地往肚里灌。他见傅恒只微微出汗,一脸羡慕:“你也练过?”

傅恒摇头又点头:“没有系统练过,但会晨跑、健身。”

跨过一个高坡,傅恒率先踩上去,伸手。

余麟粗喘着气,将手搭上去,借他的力蹬上去站直,屈膝俯身,用尚方宝剑支撑着自己的身子:“好累啊。”

“老师……学生们每天都得走两趟吗?”

老师回过头来笑:“他们习惯了。我们班上最远的孩子,四点五十多就出门了,走近三个小时,才能坐在教室里。”

“我刚来这边支教的时候,第一次走山路也是这样。觉得好远好远呐,怎么会有孩子能每天早晚两趟走这么遥远的山路。”

“不过走习惯之后,发现自己也能接受,也能习惯。”

余麟沉默片刻,问:“您来这边支教多久了?”

“今年过完年,就是第五年了。”老师继续转身,“等会天热起来了,快,加把劲。”

傅恒轻拍他的肩膀,对斜前方的王招娣说:“这个志愿项目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尽管开口。”

王招娣笑成一朵花,一个劲点头。

余麟计划着自己口袋里的钱,虽然不多,但是出一份力也是可以的。

他暗暗思考着:还可以把他那些狐朋狗友都撺掇一下呢。

--

最近的一位学生叫小牛,今年12岁了,才读5年级。这个时间点他们正在吃午饭,太热了出门容易中暑晕倒。

见到有老师和不认识的陌生人上门,小牛的爸爸妈妈从餐桌边站起来,显得很局促,脸上似笑非笑,东看西瞧,手一个劲地在老旧泛黄的胸-口-摩擦。

“浓来咯?坐哈?恰点?”

一口当地特色的方言,语调有些怪异,余麟听得不是很懂。

一张不大的方桌坐着七个人,两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沟壑,张嘴笑时缺了半口牙的老人,看着应该是爷爷奶奶;小牛的爸爸妈妈坐在两边,一个稍微大一点瞧着十五六岁的女孩坐在下方,怀里抱着一个两岁多的小弟弟。

小牛跟姐姐挤在一起,他脸黝黑,头发有些杂乱,修理得不是很整齐,看着倒像是用什么钝器剪的。

笑起来的时候倒很可爱,普通话也还算标准。

“王老师!”

王老师跟他打了个招呼,又跟小姑娘问了好。这才跟小牛的爸妈用当地的方言交流,叽里咕噜的。

余麟转头……他们几个中,好像只有王招娣能听懂。

因为很快,王招娣也跟着一起聊起来,还时不时地指着小牛说话。

余麟无聊地用脚点地,目光从泛着灰尘的猪肝红方桌移到正喂着弟弟吃饭的小姑娘身上,那2岁弟弟是个不省心的,紧闭着嘴巴,吃一口吐半口,但小姑娘十分耐心,用口水兜擦擦,再继续喂稀饭。

似乎感受到目光,小姑娘转过来,眼里闪过好奇和羞涩,又低下头去喂弟弟了。

余麟心情复杂,又踱着步出门,双手背在后面,望着碎石子路地面,和前方被竹子、树木遮盖住隐约可见的白色屋顶。

王老师说这块山脚下一共住了二十多户人家,每户人家都相隔较远。没办法,这边的屋子都是尽量建在平坦的山脚下,不容易塌陷和掉落碎石头。

“手怎么了?”

余麟正发呆着,就见蜷缩着的手心被人轻碰一下,他侧眸,抬起自己的右手,已经磨出了几个红色的小水泡。

“疼吗?”傅恒问,“要戳破然后敷药膏,会好得快一些。”

“没什么感觉。”余麟轻摇头,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以前我只在电视里见过这样的山路和屋子。”

傅恒站在他旁边,沉吟片刻:“我也是。”

他虽然家在农村,生活也不算太富裕,但是平原地带的农村,家家户户种着水稻、小麦,路面也比较平坦,供车辆、行人通过。

不像这儿……山路崎岖,荒无人烟,家家户户只能靠捡些山珍、种些果树贩卖,赚不到钱,更多的人选择离开这里去城市打拼,但干的也多是些苦力活。

“所以……读书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余麟轻轻叹气,“记忆里我跟我爸妈吵得最厉害的一次,是他们骂我想法天真€€€€如果我不是余家的孩子,我什么也不是。”

“出去得跟成千上万的人抢夺一个月薪七八千甚至不过万的工作,供着套30年的房贷,每日压力不知道多大。”

“刚开始我觉得太过分了,把我想得太无能了,”余麟面无表情地喝了口水,“现在想想,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

以前看网上有网友玩梗,说人生最大的分界线是羊水,他当时觉得家境虽然重要,但个人拼搏也很重要,但此时此刻,站在这里……

他觉得如果是自己的话,就算走出这座大山,也很难拼搏出一套江城的房子。

“唉,”余麟半蹲在地上,“就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傅恒耸肩:“换个角度想想,你有好的出身,又有一颗善良的敢于实践的心,你看到了他们的难处,也有能力帮助他们€€€€对于他们而言难道不算是好事吗?”

余麟噘嘴:“我查了下资料,一般山路修建一公里大概需要60-100万,根据地势、土层价格有所不同。”

他现在手里的钱,顶多修个2公里。

“虽然要想富先修路,修了路才能更好走出去。不过大别山这里,现在最重要的是一条致富的点。”

傅恒也蹲下跟他讨论:“是成规模地种果树,还是打造度假村,需要讨论一下。”

“如果能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噱头,直播果树从0到结果的全过程,并对网友实行‘领养’制度,可以自己承包适宜生长的果树,写下自己的名字,并云种植、云除害、云授粉……等果树成熟将果子邮寄给本人,会不会吸引人?”

余麟托腮,将“种植果树”这块细化了一下。

傅恒点头:“可以试试。如果真的要做的话,肯定得政府牵头,你还能利用自己的热度,为大别山形象代言噢。”

“……”

他们在这蹲下聊天,那边老师和王招娣等人已经聊完,刚好听到他们的想法创意。

王老师沉思:“其实真的可以。就是招商这块比较难。”

王招娣眼睛越来越亮:“招商这块不用担心,诺,他们俩。”

王老师:“他们很有钱吗?不过确实,看着就不像是穷人。”

“出行还带着四个保镖呢。”

杵在一边的四个保镖:“……”

诶诶,他们可听得到呢。

-

接连几天,余麟他们都过着白天进山家访,晚上和傅恒一起细化大别山的规划方案的生活。

方案敲定过程中,两人也不忘询问有经验的人。

比如余麟,就将自己粗糙的方案先以权谋私,发给了余父余母,让他们参考一下。

余父余母:“……”

虽然是公益项目,但难得这么有干劲,他们也贡献了很多想法和资源。

开学当天,余麟等志愿者一起参加了他们的开学典礼,到场的小学、初中学生一共73人,其中整个初中生也才15人,更多的是读完小学就回家照顾家庭、找个事做做,挣钱去了。

比如小牛的姐姐,就是才读到三年级,就被家人勒令回家。

开学典礼当天,余麟等志愿者也一同为每位学生赠送了一份开学大礼包€€€€全套的休闲鞋、内搭衣服和棉袄,因为老师说这里的孩子基本上一件棉袄可以穿上近十年,很多哥哥姐姐淘汰不穿的衣服还会留给家里小孩穿。所以哪怕天气很热,经过大家的一致商讨,棉袄还是被纳入到采购计划中。

除此之外,还有全套的学习用品、书包等。

余麟等人又联系教育局,从山下拖了一车的各式名著、从一年级到初三的书本、真题、学习锦囊回来,与老师们一起搬空一间闲置的杂物间,改造成了学校阅览室。

当然,被学生和老师们夸得也有些飘飘然呢。

余麟觉得去山上捡白色垃圾已经是他暂时不考虑的志愿项目,他开始和傅恒、王招娣一起,频繁拜访大别山的各个政府机构,拿着他们经过多方修改的大别山旅游致富项目书,在各个小办公室里与各方人马交谈。

然后疯狂砍价,试图以理服人。

余麟真的觉得自己找到了他喜欢的、热爱的东西。

能够帮助人的感觉,帮助这么多人,甚至有可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感觉,真的很棒。

所以在接到阿晓的电话时,已经晒得皮肤干红的余麟,不讲形象地蹲在马路边咬着冰棍,语重心长:“阿晓,我觉得当前谈情说爱,不是我考虑的。”

研究所的赵晓:“……”

可恶!大别山究竟有什么魔力。

第40章

他们一共在大别山待了近一个月,这期间余麟也成功晒黑了不少。

虽然旅游致富项目递交给了大别山的领导,但具体的开发与实施并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事情。

余父说这个项目计划能在2年内启动,已经是比较快的速度了。

所以最后余麟和傅恒等人又捐赠了一批上学物资,就只能先打道回府。王招娣则是留在了大别山镇,有任何变动可以随时保持联系。

回去路上,余麟搭乘傅恒的车,美其名曰聊聊项目计划书。而保镖3号早已看透傅总的小心思,默默开着GMC商务车,搭载着自己的同伴,跟随在他们后面。

“回余家还是回童心花园?”刚进江城,傅恒问一旁困得昏昏欲睡的余麟,“这么久没见,你应该会回家一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