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 第74章

“螺蛳五文一斤,野菜三文一斤,鸡蛋两文一个。”

说完价钱的燕巧心里打鼓,总觉得大哥定的有些贵了。

进城的路上她也遇见了卖螺蛳和野菜的,基本都要四文一斤,还有小一些的卖十文三斤,野菜甚至有一文一斤就卖的,当然卖相远不如她带来的这些。

但大哥坚称城里人不缺几个铜板,多花几文钱,他们宁愿买更好,或是看起来更干净的。

事实证明大哥说得没错,面前的年轻郎君压根没有讲价,直接让她算账。

燕巧顿时喜笑颜开,捡了个木棍在地上划拉。

“五斤螺蛳二十五文,鸡蛋一共三十个,算六十文,几样野菜一共六斤,十八文……”

在家被大哥提着耳朵教了不知多少遍算数,燕巧最终给出一个数。

“一共一百零三文。”

她没算错,虞九阙点点头,从钱袋掏出一串一百文的铜钱,又单独数了三个。

燕巧接过去,只觉得掌心里沉甸甸的,全是满足。

没想到东西卖得这么顺利,她可以早些回村,多余的这三个铜板,还能添上自己攒的去换几根粉肠。

以前大哥来县城卖猎货,没少给家里带吃食,什么粉肠、铁板豆腐、煎饼果子……

算起来,这几样东西里就属粉肠最实惠,弟妹也爱吃,也不知那食摊今日有没有摆出来。

她心里盘算得开心,却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秦夏拿起东西,并没急着走。

“鹤林街的秦记食肆是我们家的铺面,清明前你若还有螺蛳和野菜,照这个品相收拾出来送去,我还照今天的价钱给你。”

燕巧眼前一亮。

最近村里都忙春耕,他们家却只有两亩地,已经拜托族中人帮忙料理好了。

家里几个小的闲着也是闲着,若是一趟就能挣几十个铜板,也绝不算少。

燕巧立刻应下,并拍着胸脯保证明天就能送到。

来到食肆后厨时,郑杏花已经领着邱家兄妹把今日午食的食材准备得七七八八。

那只取名“招财”的狼青犬像个小肉球似的在众人腿边打转,看起来实在是还不如家里的大鹅有气势。

秦夏逗了两下狗,便挽起袖子开始准备午间套餐里的几道菜。

今日荤菜是豉蒸排骨和红烧鱼块,肋排斩成小块,加料腌制后上锅蒸熟。

蒸菜省事,一锅就能出,秦夏打算多定几道蒸菜菜谱,这样即使一时招不到合适的厨子,自己也能省些工夫。

红烧鱼块用的是草鱼,开春后鱼价低平,齐南县临河,鱼获河鲜不少,许多人凭此为业。

草鱼常有人嫌其有泥土腥气,爱吃的人少些,所以适合用浓油赤酱的方式料理。

锅内烧油,油热后将裹了生粉的鱼块投入其中,鱼皮皱缩,鱼肉被激发出香气,再盛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金黄酥脆的模样。

就着锅内剩下的油,丢进一把葱姜蒜爆锅,加鱼块和各色调料翻炒,再倒入一罐黄酒,酒香去腥,与鱼香纠缠在一处,很快分不出彼此。

锅盖一盖,秦夏空出手继续炒素菜。

豆腐抱蛋、干锅花菜、菠菜粉丝、清炒旱芹……

香气顺着一直不断的灶房炊烟往墙外冒,层叠的木餐盘早就刷好擦干。

开门的时间一到,最后一扇门板刚卸下来,就已经有食客迫不及待地钻了进来。

来客熟练地掏出两张饭票,拍进邱川的手里。

“两份套餐!”

……

夜幕降下。

白日里食客往来不断的食肆仍然热闹。

靠着之前摆食摊积攒下来的口碑,秦夏在鹤林街重新开起食肆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以至于好几次出现了店内坐满,还有人在门口等位的情况。

这等情形是城内食肆罕见的,好在秦夏深谙解决之道。

他照搬了现代饭馆排队的那套模式,在檐下辟出一块空地,摆上一溜圆凳,按照先来后到发放木制号牌。

等位时干果、茶点随意取食,哪怕等到半途要走,也无需为此付账。

这法子刚出的那几天惹出一丁点乱子,有人看上了免费的吃食,愣是赖在这里不走。

虽说那些果子点心和茶水也不值什么钱,但任由这些人占位,必定会影响其他正经来吃饭的食客。

秦夏出面赶了几次人,奈何这些人是一等一的脸皮厚,就和牛皮糖似的,赶走了,下一顿还来。

眼看他们敬酒不吃吃罚酒,秦夏便知只能来硬的,遂大张旗鼓请以胡老四为首的一票街道司官差,来店中雅间吃了顿饭,果然一夜过去,再也没见过那几个二皮脸。

不过在那天之后,胡老四实打实惦记上了店里的炒螺蛳,恨不得每天都来买一份回家下酒。

和他一样惦记的人还有许多,清明螺本就吃不了多久,这竟不知不觉间成了近日里秦记食肆最受欢迎的菜色。

秦记食肆一共没几个人,秦夏每天炒螺蛳炒到麻木,连带虞九阙在内的其他人剪螺蛳剪到手痛。

而给他们供螺蛳的燕巧,更是觉得村子附近螺蛳的祖宗十八代都要被她们一家摸光了。

最后一次来送螺蛳,是清明的前一日,只不过这回燕巧不是独自一人来的。

他大哥燕巍终于养好了腿伤,虽然还不能上山,但护送小妹来城里卖点东西绰绰有余。

秦夏就这样又见到了这个少年猎户。

“原来你们二人是兄妹,我就说为何巧姐儿一身猎户打扮。”

燕巍也认出了秦夏,实在是秦掌柜的模样出挑,很是难忘,再加上他们卖货为生的,总是会记得出手大方阔绰的主顾。

燕巍朝秦夏拱了拱手。

“多谢秦掌柜这段时间照拂家妹。”

秦夏笑了笑。

“何来照拂之说,我开食肆,你们卖食材,各取所需罢了。”

不过看得出这一家子做生意都实诚,秦夏有心和他们长期合作。

“日后再有什么野兔、山鸡、竹鼠一类的,尽可以拿来卖我,不过天气渐热了,尽可能是活的。”

燕巍得了这句话,便知道自己以后不缺固定的主顾,这可比走街串巷撞运气强多了。

为了此事,秦夏打算掏钱买他俩带来的榆钱和香椿芽时,燕巍愣是没收。

前段时日自己在家养伤,母亲也卧病,二妹进城卖东西贴补家用,若非头一天就遇到秦夏,钱不会挣得这么容易又安生。

秦夏推让无果,应了这对兄妹的好意。

正巧,他也许久没吃过榆钱了。

榆钱好吃但难清理,再加上数量不多,秦夏做主留到晚上,当食肆众人的晚食。

下午不忙的时候郑杏花带着邱瑶仔细挑掉了里面的碎枝和梗子,又淘洗了几遍,虞九阙算完账来后帮忙,好奇地问:“这就是榆钱?”

郑杏花有些疑惑。

“小掌柜没吃过?”

虞九阙摇摇头。

“我不是本地生人,过去没怎么瞧见过。”

郑杏花从没打听过掌柜们的私事,不过也早就听出来虞九阙说的虽是官话,却带着点与北地截然不同的口音

过了这些时日,邱瑶早就不怕生了,她捧起手里的榆钱给虞九阙看。

“以前我们家住的院子就有一棵榆树,哥哥带着我摘过,娘给我们蒸了榆钱饭,好吃的。”

一句话提到了娘亲,邱瑶脸色微变,终究还是把这句话说完了,只是眼眶红了红。

她很快低下头去,继续清洗着盆里的榆钱。

虞九阙和郑杏花对视一眼,各自轻轻摇头。

丧母之痛哪里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忘掉的。

秦夏听虞九阙讲了邱瑶的回忆,想了想最终还是没做榆钱饭,免得兄妹两个触景生情。

他把榆钱分了两堆,打算一半做榆钱窝窝,一半做榆钱饼。

至于香椿芽也是同样,一半拌豆腐,一半炒鸡蛋。

再配上马齿苋包子和蒸面条菜,食肆里的五人凑在一起吃了顿绿油油的野菜宴。

家家入春都吃的野菜在秦夏手中化作珍馐,还是不对外售卖的那种。

不止把邱川撑得直揉肚子,虞九阙更是一个人就吃了五个比拳头还大的包子。

无论是邱家兄妹还是郑杏花,都已经对自家小掌柜的食量见怪不怪。

只是仍然好奇,为何有人能吃这么多却还一点不胖。

次日清明。

秦记食肆挂上了牌子,写明午间不开张。

郑杏花一早就跨了篮子,装好香烛,带着小姑子去给亡夫扫墓,邱家兄妹也去了郊外坟地,手上还有一碗用昨天掌柜特地留下的榆钱做的榆钱饭。

晨起食肆无人,他们的早食需要自己借后厨灶台做,不过食材可以随意取用。

兄妹两个回忆着娘亲过去的做法,打算端着这碗饭去当扫墓的祭品之一,也好借此告诉娘亲,他们已寻到了法子能够日日吃饱饭,养活自己。

这种日子里,秦夏和虞九阙自也汇入了往城外去的扫墓人流。

秦家不算土生土长的齐南县人,在县城没有称得上祖坟的东西,原主的爹娘还有爷奶都葬在城郊的一片山头上。

他们买了香烛、黄纸和元宝,又做了菜饭,拎上几个果子和一坛酒。

按规矩给坟包除了草,添了土,夫夫二人跪下磕了头。

虽说秦夏和此处安葬之人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但他代替原主重活一世,总要同样代人尽孝。

秦家后人还在,没有让这里无人问津的道理。

虞九阙往盆里投着黄纸,神色同样虔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