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为养崽大师兄 第257章

“你的回答,只有你能做好,或者不能做到,现在告诉我你的答案€€€€若你能够做到,我也可以现在就答应你,等功成之时,紫龙太子可为你封王侯之位。”

这样说的时候,明济心又拿出来另外一份卷轴,摊开在他的面前,那是一份空白的封王诏令,已经加盖了紫龙太子的章印,只是还未填补封号。

它在等它的主人点头。

辛知燕愣在当场。

这是太难拒绝的条件,更何况,他似乎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第305章 做个选择

“明公子既然如此信任我,将这三千人交付给我,那我当然也不会辜负明公子的嘱托。”

辛知燕坐直了身躯,直视着明济心的目光,说道:

“我能够做到。”

他一直都在为做一个出人头地的人而努力,其实他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才算是出人头地,他最了解的人,大概就是眼前这位明公子了,天生的才智他是不能够比拟的,但是后天修行他总可以效仿,他曾听说明公子对九州风貌都无比了解,他要对战一个人的时候,更是会将对方的一切都了解透彻,所以才会总是一击必中。

所以辛知燕也熟读天下九州的地图,尽管那在别人看来似乎是很无聊的喜好,但他想万一呢,万一有那么一天,他有带兵出征的可能,那他牢记九州的地图风貌,他还了解九州各地的风土人情,无论他去哪里,他都能够游刃有余。

但他没有等来灵王宫的召请,却先等来了明公子的请求。

辛知燕答应了明济心之后,甚至没去找他的长官辞别,就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

他又不是从一开始就跟随灵公的万灵军,也没有什么生死忠于万灵军的想法,谁能够赏识他,谁能够让他大展宏图,出人头地,那他就为谁卖命。

西斜的日光,仿佛如火燃尽山林。

明济心一身单薄的青衣,拄着一只已经泛白的青竹,行走在山林之中,他这幅装扮,仿佛和任何一个寻常人家没有不同之处,但也不同,寻常人家在山林之中出入,大多是为了找寻一些山货带出去买卖,再不济也是要捡拾一些干柴回去做烧火的工具,都是免不了负重累累,却不会和他一样毫无负担,脚步轻快。

但他也不算是什么东西都没有背负,虽然外表他是空无一物,但他心中的重担,又岂止是重若千钧呢。

青竹在潮湿的山林地面上,留下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痕迹。

“你如今也算是紫龙太子的谋士,想要金银制成的拄杖应该也是很轻易的事情,为何不舍弃这么一条青竹杖呢,若是让旁人看到,还以为是紫龙太子对你太过苛责。”

明济心的身后悄无声息出现一道人影,那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白尽欢。

他一步一步走的散漫,却也在不知觉就和明济心并排行走,见他没有说话,又自顾自的说:

“如果是想要前来投奔紫龙太子的人见到了你这样的装扮,一看连大名鼎鼎的明公子也如此朴素,或许会想,紫龙太子竟然连一身好的行头都没给你,这也太吝啬了,最为信赖的谋士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呢,这样一想,或许都要被吓跑了。”

说道最后,不由啧啧而叹,好像是真看到了有人被吓跑的样子。

他讲的很是惟妙惟肖,也让明济心忍不住扯了扯嘴角,接过话说:

“紫龙太子的慷慨之名,不会因为我的简朴而被误解,外在的喜好说明不了什么,便如楚行骓,他是喜好奢华之人,身侧之人也同样是穿金戴银,但他却不肯分封给下面的人过多兵权或者封地,得利之人仍是他之亲友居多,是以虽然他奢华之名远扬,但投奔他的人很少;

紫龙太子却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紫龙部的人就过分优待,也不会因为有人出身卑微就对其轻视,所以有更多出身草莽的豪杰,更愿意前来为紫龙太子做事,他们是因为紫龙太子而来,怎么会被我的穿戴影响€€€€若真为此就离开,那说明对方本来也不是能够久留之人,离开也不算是什么遗憾。”

白尽欢听他分析的也是头头是道,莞尔道:

“你倒是很了解他们。”

这就是有些没话找话说的嫌疑了。

明济心也回答说:

“不了解主公的性情,如何才能找到真正可以让自己辅佐的人,又如何能安心在其手下办事呢。至于我为什么到如今,也还只是用这么一根旧日的竹子€€€€”

明济心抬眸看了一眼走在身侧的人,说:

“因为我是念旧之人,您不就是想要这样一个问答么?”

白尽欢便轻笑出声,说:

“看来你也是很懂我的意思。”

又说:

“但太懂别人的心思也不好,比如现在的你,应该也明白姬彻天他若有一日掌权九州,或许不会再允许龙脉的存在,你又是怎样想的呢,还能够毫无芥蒂的辅佐他到最后么。”

这句话的隐藏意思是,他当初答应辅佐姬彻天,是因为姬彻天也答应他收回霖州之后,还会让沈循策继续做他的霖州龙王,可若姬彻天真有废除龙脉的打算,那显然这个承诺是要落空了。

明知道日后姬彻天会失信于自己,现在是否还要继续同行呢。

按理来说,那应该是很久之后才考虑的事情,毕竟现在姬彻天可是连霖州都还没收入手中,王都也还有人镇守,他想掌权九州,那还是太遥远的事情,至少显然没必要为之费神。

但有些事情,在它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让人为之忧虑了。

明济心也收敛了自己轻松的神情,却并没有直白的去回答白尽欢的问题,只是说:

“紫龙太子自己就是龙脉,他要废除龙脉的存在,难道是要先废除自己么?”

白尽欢笑了一下,说:

“你的心还在犹豫。”

明济心不置可否,只是说:

“因为这不是我要考虑的事情,而是姬彻天他自己要先解决的事宜,或许等他做出决定,我也就有了自己的答案€€€€这应该也是您给出的考验,但就算是您给的考验,也分先来后到吧。”

白尽欢便轻笑出声,说:

“就当是我给出的考验吧,或者,我其实更觉得这是一种友爱的提点啊。”

白尽欢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明济心神色一怔,显然是被“友爱的提点”这几个字噎到,委实来说,他其实有些不太想看到这位大师兄,因为他每次出现,就代表会有新的难题与考验同时到来,这也算是友爱吗?那还真是与众不同的理解。

就算是让人觉得永远不会遇到难题的明济心,也不会真的喜欢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他也会有纠结,他也会有痛苦,他也会有迷茫不堪。

上一次梅疏香与胡崩山的对决之后,他也知晓姬彻天与这位大师兄见过面了,他也想知晓他们谈论了什么,但最终明济心什么也没有做,也没选择跟着去见白尽欢,他在心中告诉自己,既然是和姬彻天的私下会面,而不是特意找到自己,那就说明这难题与考验和自己无关。

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姬彻天多次或明白或暗示询问他对于如今九州排布的意见,又问他觉得龙王部与龙脉的留存,对于民众来说,究竟是好是坏……他就已经知晓,姬彻天恐怕是想要废除龙王部了。

而这种想法的来源,也必然是白尽欢的指点。

明济心无从去评判这种想法是对是错€€€€或者说,他迄今为止的努力,都是为了收回霖州,救出沈循策,叫他继续做霖州的龙王而奔走,若姬彻天要废除龙脉,他当然不愿意,那岂不是代表他过去多年所做的事情,全都是白日梦一场?

可他又无比清楚的明白,龙王部,没有留存的必要,他甚至早就已经想好该如何从民众之中提拔有用之才,使其优胜劣汰,替换着来管辖九州,而不是叫龙王部世代累积,结果却堆积出来一群废物后代。

但明济心从未将这种想法告诉过姬彻天,归根结底,他仍是有自己的私心,那是太过渺茫的希望,或许姬彻天想不出改变之后有什么好的想法,所以就会放弃,觉得还是保持现状吧。

明济心对这个问题兴致缺缺,敷衍满满,于是姬彻天其实这些天也已经不和他说这件事情了,如今,却又被白尽欢提了起来,明济心无从躲避,只能喟叹,果然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了。

大师兄所谓友爱的提点€€€€明济心苦笑一声,说:

“大师兄的意思,不会是说,现在告诉我这件事情,是让我做好这种事情会发生的准备,所以等他真正发生的时候,我就不会太过失态么。”

白尽欢歪了歪头,又扬了扬拂尘,说道:

“ 也不是不能这样解释,但是我更想要提醒你的是,还记得那一次梦中相会的时候,我曾经说过的话么?”

明济心怔怔,片刻后,才从脑海之中找寻出来那段早已经尘封的记忆。

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那时有轻雾缭绕,寒月高悬,夜风簌簌,琴弦冷冷,在河水中飘荡的舟舫内,白尽欢感慨说:

“世上知音少,明君更难得,若心神全都放在追寻此道上,大概很难如愿”

“……在没有遇上知音明君前,得到一个听话的世子也不错,总比日后真正出仕时,遇上一个叛逆惹人生气的辅佐之主好吧。”

……

昔日之言悠然在耳,昔日之景已经无处找寻。

而昔日的问题,到了今日才被真正提出来。

“现在我想要问你的是€€€€”

明济心看向他,缓缓说道:

“你的心究竟要落在何方呢,你要选择你后天遇到的知音君主,还是选择你生来就要辅佐的听话主公?”

明济心:……

他抬头看去,见眼前之人眼神中似乎有无限温柔,却又和月光一样,叫人感受到的是一片凉意。

因为这个问题,自己无法回答。

他谁也不想放弃,但世上之事总是难以两全,他必定要做出一个决定。

第306章 要舍弃的

是要选择后天遇到的知音君主,还是选择生来就要辅佐的听话主公?

这真是两难的境地了,沉默片刻之后,明济心才开口说道:

“这似乎不是我现在要考虑的事情。”

顿了顿,他又嘴角扯出一个笑容,说:

“若万灵军气恼非常,要杀了沈循策泄愤,我好像也没就没有这种忧虑了。”

白尽欢也轻声一笑,若有所思道:

“你难道真正希望沈循策被万灵军泄愤杀死吗?”

明济心:……

一瞬间,明济心竟然难得有心脉剧烈跳动的时候。

一瞬间,明济心竟然也真的生出“希望如此”的心境,这样好像是最好的结果,沈循策死了,他没就再没有任何顾虑,他也不用再去纠结许多的事宜。

他可以全心全意的去辅佐姬彻天,也可以洋洋洒洒的去书写他心中对九州未来的谋划……

但那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已,一瞬间之后,明济心就在心里否定了这个结果。

明济心闭了闭眼,再睁眼已经是全然坚定的神色:

“他不会死的……至少现在不会,我答应过他,会救他出来。”

这句话,究竟想说服的是谁呢。

白尽欢也没过多的追问下去,但明济心却看向了他,露出带有怀疑的目光:

“这个问题,是否也是您的一次考验?”

白尽欢:……那倒也是不必这么猜测,这次真是顺口一问而已。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