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了11点,钱鸿和赵海平捧着书准备回家,他俩把林叙和林培的数学资料搜罗一空,当然,他俩也给林叙他们带了作文范文,当然,这个年代还没有靠《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示例100篇》之类圈钱的教辅机构,他俩带的是平时从报纸和刊物上摘抄和剪下来的好文章。
这个年代的文艺青年挺喜欢收藏好文章,以前赵海平都是偷偷做这些,现在没什么限制了。
他做的手抄字迹工工整整的,纸面又干净,连墨水痕迹都不见,粘贴也是,报纸贴得平平整整又齐,放在后世绝对的手帐大师。
他俩这边刚开了门,大屋后面的门也响了,林文华开了门,问他俩:“准备回去了吗?”
“叔,刚要回,你还没睡啊?”
“我送你们到村口,外面起了雾,有一段路难走。”林文华衣服穿得齐整,显然早就准备好了,他转过身看向林叙两人:“你俩也早点睡。”
林文华送完人回来,又给煤油灯加了点油,把捻子再搓一搓:“冷不冷?冷明天灌两个药水瓶给你们。”
药水瓶就是卫生室的输液瓶,用它灌热水,再罩上布,脚底板暖烘烘的。
天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不过久坐不动确实冷,林叙晚上泡脚都觉得脚硬邦邦的。
不过天冷了复习并不孤单,他和林培两人复习的时候,舅妈会来织毛衣补布头,灯油紧着复习的两人用,舅舅舅妈平时会更省一些。
……
第二天,林叙把昨天的复习内容回顾了一下,开始看书上“氧和氢”这个章节。
“氧气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空气略微重些……”林叙标注了一下0摄氏度和1大气压下1升氧气的克重,还有液态氧的沸点和凝固点。
接下来就是氧气的各种反应,和磷反应,和碳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还有对应的公式,对林叙来说,这些篇章难度不大,主要靠熟记。
林叙把书上几道例题做了做,书继续往后翻,越是往后,知识点的难度就越有提升,到了氧气这一章节的后半段,物质不灭定律出现了。
在课本上,“物质不灭定律”这几个字都加了点,属于重点内容€€€€这个定律出现之后,书里就不是纯理论了,到了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部分。
林叙还是很想吐槽,讲氧气反应的时候就讲了和磷和碳和硫反应产生什么,到了方程式计算的时候,就是氯酸钾加热分解。
他才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方程式写完,林文华忽然在门口敲了一下:“高考报名日期定了,林培和林叙你俩都是在镇上报名。”
林叙点了点头:“好的,我知道。”
林叙对此并不意外,上辈子也是这样,报名都在户口所在地。
“我俩明天就过去。”
“骑车去,早点过去,林培你载得动林叙不?载不动我再借辆车。”
“没问题,正好我俩买个包子吃。”林培道,“修车的地方我认识,坏了我也能把车带回来。”
林文华重重拍了林培后背一下:“那让林叙骑,你下来走。”
第14章
报名
红河村所在的镇叫大仓镇,镇上只有一所高中,各个村的初中生毕业之后,愿意读的就到镇上继续高中学业,像红河村这样一个村的高中生虽然不多,再加家在镇上的高中生,累积起来的数量其实挺可观的。
再过十几年,大仓镇就没有高中了,县里的高中经过几次撤并,最后只剩下几家,大仓镇还保留着初中和小学,不过随着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初中和小学的规模也不断缩减,停办是迟早的事。
林叙没在镇上高中读书,对镇上高中也不太熟,林培领着他进了校门,两人很快找到了报名处。
报名处的老师只认识林培,看林叙是张生面孔,不过今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不仅有大仓镇本地的学生,也有外来的知青,老师见了林叙也没有多问。
林叙在报名表上填家庭信息的时候,他才盯着林叙看了一眼。
恶毒后妈王某某的故事不仅在红河村传遍了,镇上人也有所耳闻,见到传闻中的主人公,这老师难免要多瞧瞧。
“今年报名的人多吗?”林培问道。
“不少呢,你们村里不多,轧花厂、大队和学校报了好多个。”
报名名单大咧咧地摆在桌上,谁都能瞧见,林叙一看,确实报了不少,不过暂时还没填满一页纸,也就是后世一个班的人数。
林叙看到了赵海平和钱鸿的名字,他俩来得早一些,已经报完名了。
77年高考报名的同时还要填写志愿,林叙的第一志愿一直在他心里记着,他毫不犹豫地填了,倒是第二第三志愿他犹豫了一阵。
“这么多人?”林培看到报名人数有些发愁,“这还只是初试吧?咱们能过不?”
“没问题的。”林叙轻捶了他后背一下,“你对自己的复习没信心?”
他注意到,名单上一半多的人都报了文科,相比理科,文科确实更容易重新捡起来。
最近林叙和赵海平他们打交道多,他隐隐约约想起来,上辈子村小确实有个老师考上了大学,那人考上大学之后基本没回过红河村,所以林叙和对方没什么交集。
可他听赵海平说过,今年村小报名参加高考的就他一个。
如果上辈子考上大学的人是赵海平的话,林叙基本对今年高考的难度有了预估€€€€赵海平的数学基础真算不上好。
当然,这个年代只要考出去,不管是大学还是中师、中专,在村里人看来都是读了大学了,能跳出农门本身就是件了不得的事了。
在林叙看来,林培的理科基础很好,脑子又转得灵活,考出来的分数不会比赵海平差。
“先考了再说。”林培道,“不管好坏,我总得看看这阵子复习的成果吧?”
这阵子他只要安心在家看书,不用下地,不用挑河工,伙食也比之前好了不少,这样的日子过下去是会上瘾的。
要林培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心里还真不太乐意。
放在以前,只要来了镇上,两人必定要好好逛一逛,可这会儿到学校报完名,两人很清晰地意t€€识到,初考已经近在眼前了。
镇上随时都可以逛,复习却是不等人的。
……
林叙这边报过了名,宁安市铁路宿舍那边,铁路子弟们也都集中到了铁路高中填报名表。
一大早,宿舍区里就热热闹闹的,一群人喜气洋洋地往学校赶,路上闹闹嚷嚷的,都在互相问着彼此的复习进度。
看到这么多人报了名,那些没报名的自然是后悔了:“早知道我就多看两页书了。”
“我就不抱怨,我一看书就打瞌睡,这书啊,全不进脑子。”
“再说了,咱们是不想报,总好过那想报报不了的吧?”
路过二号楼二楼的时候,有人这句说得特别大声,王书梅“呸呸”吐了一嘴瓜子壳,专往那说闲话的人头上吐:“这一个个的神气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已经考上了。”
“行了,你别这样,今年考不成明年还能考嘛,搞不好明年政策就宽松了。”顾国前嫌她这样太难看,“顾征好歹有个工作保底。”
王书梅一听这话也来了底气:“也对,我儿子可是正式工,和这些合同工计较什么。”
顾国前拉着王书梅进屋,楼底下却有人朝他打着招呼:“老顾,你儿子今年报名了吧?”
顾征的申请被厂领导驳回的事谁不知道?顾国前只当对方在冷嘲热讽,憋着气道:“哪里报上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怎么没报?”那人挑了挑眉,“我说的不是顾征,是顾叙,他报名高考这事你不知道?”
见顾国前不回应,那人目光复杂地扫了他一眼:“老顾啊,不是我说你,咱们上上下下谁不知道顾叙报名了?厂长都说了,顾叙要是能考上大学,不,哪怕是中专,咱们厂也想办法给他挤出个岗位来,你这个当爹的是一点都不管啊。”
要不是王书梅之前和顾国前没什么交集,铁路宿舍不少人都怀疑,顾征才是顾国前亲生的。
“不能怪人家老顾,温柔乡英雄冢嘛。”
“温柔乡,噗,你先把你头上那瓜子壳拍拍,再来说温柔乡的事。”
那人对着顾国前说了一通,又调侃道:“你们家顾叙要是考上大学,你就享福了,工作给了一个,另一个自己解决身份,不像我们,操心完这个还要操心那个。”
顾国前被这人说得面红耳赤,想反驳却无从反驳。
顾征没能参加高考这事在厂里传得沸沸扬扬的,不止顾国前有想法,厂里其他人也觉得无语。
这工作本系统子弟都不够分,被一个外人分走了已经有不少人看不惯了,结果这顾征进厂之后正事不干,屁事一堆一堆的,平时出去,人家兄弟单位都问了,听说你们厂那个谁谁谁挺有本事的嘛。
他抢了人家工作,又得陇望蜀要报名高考,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往外跑的话,他这工作还不如让给需要的人。
顾国前还真不知道林叙参加高考的事,林叙在乡下,顾国前基本是任他自生自灭,只有偶尔良心发作会寄点钱,不过他的“良心发作”只要被王书梅发现,家里必然吵得不可开交,下一回顾国前也就心安理得不寄钱了,不管怎么说,制造家庭矛盾总归是不好的。
他进了屋,王书梅嗑着瓜子冷嘲热讽:“这报名谁都能报,就顾叙那学习成绩,我看他也考不上。”
谁都能报,怎么顾征就报不了?
顾国前在外面给人糗了一顿,进门王书梅又在这糗他,他不知怎么回事,心里忽然就冒出了一股火:“那也比没资格报名的好。”
“你这话什么意思?”王书梅也光了火,“你指谁呢?不想好好过了是吧?”
顾征工作定了之后,王书梅对上顾国前更有底气,在这个家里,她和顾征是二,顾国前是一,她一提“不过了”三个字,顾国前立马就怂了。
果然,今天也是一样。
王书梅冷哼一声:“今年政策还有些紧,明年绝对放松了,我才不信我儿子考不上。”
……
林叙从化学课本的氢气这章往后看,一直看到碳和碳的简单化合物这章,化学课本上提供的信息量太大,他做不到一天看完一整本书。
化学和数学不一样,数学是题目做着做着就会了,化学别的不说,元素周期表得先背一背。
眼下距离初考还有不到一个月,林叙已经把化学复习的计划列好了,他列的计划很松散,从现在开始慢悠悠地学到最后一天都行。
主要是数学和物理两科的复习效率比他想象中快,正确率也比他想象中更高。
林叙把化学课本放到一边,先捧着政治课本到后院大声朗读,他把小板凳放到银杏树下面,后背靠着树干。
熟悉的理论林叙基本不读了,他读的都是那些自己不够熟悉的理论。
他读的声音不低,不过他并不担心吵到屋里的林培他们€€€€赵海平和钱鸿报完名之后请了两天假,这两天都在林家复习,他们复习得足够专注,早就养成了排除一切干扰的习惯。
论复习条件,现在要比后世差太多了,天一冷手上就容易长冻疮,居住伙食没有一样是好的,但为了考大学,这些难处全都可以克服。
林叙读了一会儿就开始背,他背着背着会卡壳,有时候他自己能接上,接不上的话,赵海平和钱鸿会在屋里给他提示。
“累啊。”林叙叹了口气,“写政治题写得手都要断了。”
林叙摊开双手,中指和大拇指都长出了一层茧,最近天干,他涂了点蛤蜊油,一天题目做下来,手还是干的。
两科看完,林叙认命一般打开了另一个本子,开始他最痛苦的创作历程€€€€写作文。
林叙自己也承认,这段时间的复习里,他对作文这块确实有欠缺,主要是作文字数太多了,他可以偶尔写一写,却不能经常写,毕竟这不是他的长处。
和他一年的考生里,恐怕有相当大一批是各个公社的笔杆子,眼下就算在工厂里,在农场里,都有不少热爱写作的青年,前些年最火的故事《第二次握手》就是知青张扬在插队期间写的。
论文采,林叙必然比不过这些人,所以他想过了,他的作文要更重真情实感。
就算知道作文题目,林叙也不想提前写好几版作文稿,在一遍遍的写作和修改中,他对这篇作文的热情必然会被消耗空,作文就会太匠气。
他是用最真诚的态度对待这次高考,自然也会真诚对待他的作文。
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