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第20章

林正祥正在门口桥上看人家网鱼,刚到家门口,就看到林文华在外面围成了一圈, 他还以为是家里来了亲戚。

林文华这时候转过身, 脸涨得通红, 冲他大声喊道:“爸,叙叙和培培考上大学了!”

林正祥手里的大花鲢“啪”一声掉到地上,村里的野猫闻风而来,想对着鱼发动突然袭击, 可惜这条花鲢太大,林文华林正祥又都在门口,它不敢轻举妄动。

“叔,恭喜你。”公社干部迎上来, 和林正祥握了握手, “你为国家培养出了两个优秀的青年人才。”

干部也是本村人,不然不会被安排到红河村送通知书, 只是虽然在一个村,林家这边却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和公社干部们打交道并不多。

可出了两个大学生就不一样了。

林正祥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大脑都仿佛僵住了,过了许久,他才问考的是什么大学,要去哪读。

干部夸他,林正祥只摆了摆手:“这是他们两个靠自己考上的,不是我们的功劳。”

说是这么说,他双手却轻轻抚摸着录取通知书,欣慰地看着通知书上的字。

公社干部送完通知书就要回去了,林叙想起赵海平两人的成绩,问道:“我们村只来了两份通知书吗?”

“现在只有两份。”干部道,“有些学校还没发通知书呢。”

……

公社干部往林家跑了一趟,到了下午,整个红河村都知道林叙和林培考上大学了!

“林叙,就是玉文他儿子?”

“都考上了?我听说,咱们公社都没几个人考上!”

“之前不是也有人去外面读大学了吗?不是咱们村的,其他村的。”

“他们那是推荐入学,和自己考上的不一样,而且林培他们考的还是名校,说是全国排名前几的大学呢!”

林家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门口场上都快被站满了,农闲时节,又快过年了,人人都有空凑这个热闹。

这几天没下雨,风一吹,场上灰尘就扬了起来,可这一点不影响林叙两人挨夸。

林叙和林培国宝熊猫一样被围观着,村里人看他们就像看没见过的宝贝似的。

林培的性格比林叙要活泼多了,可就算如此,他也经不住如此热烈的围观,找了个借口和林叙一起跑出去了。

他小时候最大的标签是“皮”,就算他和林叙一起备考,在村里一些人口中,他也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哪怕他已经过了初考,还去宁安市了参加统考,还是没人觉得他能行。

林叙报的是海城交大的船舶专业,林培报的则是海城大学的数学专业,他报第一志愿纯粹是想博一把,当时没想太多,谁知真被录取了。

……

林培给林叙指了一圈:“好多我不认识的亲戚。”

他都不认识,林叙就更不可能认识了。

厨房里,外婆和舅妈两人也忙得热火朝天,节前家里没有待客的打算,可这么多亲戚过来,不招待也不行。

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进城吃公粮,家里孩子不用过他们这种日子,没什么比这更叫人高兴的了,因而就算又忙又累,厨房人少的时候,两人还是会偷偷乐出声来。

家里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林叙他俩没擦完的窗户有人擦了,厨房里的活计你搭一把他搭一把,倒是不需要他俩帮忙。

他俩也不能帮忙,因为不管是遇上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亲戚,对方都会露出迷之欣慰的微笑,同时附上一句:“不愧是大学生,就是懂事。”

两人:“……”

只是接了个毛巾提了桶水而已啊!

他们以前也干这事,怎么没人夸?

就连他们逗猫玩,都会遭遇迷之微笑+夸赞,要是在以前,绝对会被说一句“林家小子完蛋了,都这么大了,还只知道玩猫。”@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两人真有了一种范进中举式的反差感,当然,周围人的表现也没有范进中举里那么夸张。

……

赵海平和钱鸿是午饭之后过来的:“你俩都收到通知书了?”

“收到了。”

“快给我俩瞧瞧。”

两人虽然为自己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忧愁,可对林叙和林培被录取这事,他们发自内心觉得高兴。

海城交大的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张纸,薄薄的一张,看起来更像发票的上下联,和后世花样百出的录取通知书完全不同。

通知书上只有两行字,“……转林叙同志,批准你入我校船舶及海洋工程专业学习,请于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二月二十八日凭本通知来校报到。”

通知书最上方印着“海城交通大学”,盖了一个骑缝章,报到的时候林叙拿他这一半,学校那边再拿出另外一半,核对无误即可入学。

“真好啊。”就这两行字,赵海平看了一遍又一遍,眼里的热切都快冒出来了。

“宁安大学太慢了,这还是省内,能把人急死。”

林叙注意到,刚考完那阵,赵海平还会说些忧愁自己考不上的话,最近完全不说了。

“宁师是不是也没通知?”林培问钱鸿。

钱鸿点了点头,他的第一志愿是宁安师范学院,他其实比赵海平还要愁一些,因为他打听过了,县里没人收到宁安大学的通知,但据说已经有人被宁师录取了。

听到林叙他们收到通知书的消息,钱鸿真的羡慕又慌乱,他打心眼里觉得,以林叙他们复习时的刻苦程度,还有两人掌握知识点的天赋,考上好大学是很正常的。

但他自己也很想考上。

钱鸿家里条件虽然差,不过对他考大学这事,兄弟姐妹们都很支持,关心他去向的不止他自己,家里人也很关心,他们虽然没问,钱鸿依然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钱鸿自己听到的消息和林叙他们说了:“我怀疑自己落榜了。”

“不应该啊。”赵海平道,“咱俩考完之后不是讨论过答案吗?”

对语文政治这两科的准备,钱鸿比赵海平更加充分,因为赵海平还有学校这条退路,他却没有。@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数学他们倒是没对答案,考完就结束了。

赵海平看向林叙和林培:“数学答案你俩还记得不?”

林叙去了海城交大,林培去了海城大学,后者的数学系相当有名气,能被录取,他俩高考数学必然考了高分。

钱鸿叹了口气:“我考完没觉着自己数学做得不行。”

数学确实是他的短板,可这得看是和谁比,和林叙他们比,钱鸿确实是比不过,但和同一届高考生相比,钱鸿自认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几人回了t€€之前复习的那个杂物间。

林叙他们不在这间屋子里复习了,杂物间又开始放农具木桶这些,几人进去的时候,林文华刚好也到了。

他在大屋那边和亲戚吹了一阵牛,有明后年报名高考的人家找他要林叙和林培的复习资料:“人家说什么都要,你们给两张草稿纸也行。”

复习资料在角落里摆着,林叙复习的时候不觉得多,甚至嫌题目太少,现在一看,真的是满满当当一大摞,写完的草稿纸都堆得高高的。

这些复习资料,林叙都让林文华拿走了,林文华愿意给谁都行。

几人坐在桌前,回忆一个多月前考过的数学题,得益于强大的记忆力,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居然慢慢把13道题拼凑了出来。

林叙和林培只有一道题的答案不太一样,赵海平他俩不一样的答案多一些,但考虑到赋分是按步骤来的,不会因为答案不一致就把分数扣光。

琢磨了片刻,林叙道:“钱鸿,你这张卷子分数肯定上了80。”

“我也觉得应该有。”钱鸿皱起眉头,“难道我答错地方了?”

考完语文那天,他们考场上发生了一件突发状况,有个考生交卷特别早,钱鸿当时还觉得疑惑,后来才知道对方没看到最后一页的作文,对方想进考场重写,可按规定已经不行了。

“别瞎想。”赵海平拍了他一下,“答题纸就那么大地方,怎么可能答错?”

“寄录取通知书需要时间,再等等就来了。”

着急确实没什么用,钱鸿也只能先平静下来。

赵海平道:“我看林叙你通知书上是2月末开学,大学开学时间都差不多,这个月我俩的通知书应该能到了,就是不知道是年前还是年后。”

“过年公社也有人值班,放心。”

“可惜咱们没有相机,要是有的话,等我俩录取通知书到了,一起拍张照片。”

他们和宁安大学还有长江大桥的合影已经寄到了,都被几人珍藏在笔记本里。

“等你俩去了海城,记得给我们写信、寄照片。”

“没问题,等放假了你俩也能来海城玩。”

赵海平说到写信,林叙忽然想起来,之前他答应过汪老师,被学校录取了要知会一声。

他快速写好信,趁着天还没黑跑了一趟邮局,把信寄了出去。

第25章

飞起来了

等亲戚和朋友们陆陆续续回了家, 林家人才有空坐下来自己庆祝庆祝。

说是庆祝,其实不过是把为过年包的包子、蒸的年糕提前吃了罢了, 外婆还冲了蛋茶泡了馓子,刚炸好的肉圆也上了桌,简单的一餐,却是林家人过年才能享受的美食。

煤油灯不够亮,屋里也不够暖,每个人的脸却都被映得红扑扑的。

外公和小舅平时很少喝酒,这时候也找来一瓶高粱酒倒上,边喝边哼着不知名的小调。

放在平时,外婆和舅妈是不许两人喝的, 今天却没有阻拦。

外公其实不太能喝,喝着喝着人有些醉了,声音渐渐大了起来, 说了好多平时不会说的话:“玉文走的时候才30多岁, 她放心不下孩子, 要我帮她照应照应。”

“……叙叙那工作没了,我心里多慌,我说是照应他,可他回不了城, 户口也没了,跟我过苦日子就是照应吗?我都没脸见我闺女。”

“好在叙叙自己争气,培培也争气……”

外公絮絮叨叨说了一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喝醉了, 过一会又嘿嘿傻乐起来。

林叙两辈子第一次听外公说这些, 上辈子,因为外公外婆的死, 他心里藏了一辈子的愧疚。@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没想到,外公内心居然也对他抱有愧疚。

如果他没有考上大学的话,这辈子恐怕也不会听到外公的心里话。

外公外婆一直觉得没有给他提供好的生活,没让他过上在城里的舒心日子,可他们并不知道,对他来说,只要两位老人都在,他内心才有真正的安稳。

工作没了他可以自己去挣,可如果外公外婆没了,他再后悔也无法挽回。

那样的日子林叙已经经历过一次了,所以他比谁都明白。

外婆端着刚煮好的甜汤过来:“你外公喝多了,别听他瞎说,让他少喝点他偏要喝,文华你也是的,又给他倒了。”

外公说的话多少也触动到了外婆,林叙看到她在默默擦眼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