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第115章

到了分房这种争夺利益的时刻,从来没有所谓的“应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得到那一份利益。

他们之所以能那么快排队,不过是因为林叙把他们放在心上罢了。

林叙对他们的照顾,徐军杨和陈辽又怎么会不清楚?

对方不是那种办了一点事就恨不得嚷嚷得天下皆知的性格,对方总是无声无息地替他们把事情办完,哪怕他们时隔许久之后才知道也没关系。

在徐军杨和陈辽心里,这是独属于林叙的温柔。

第129章

继续造船

“我又开始反思当初为什么学造船了。”

一大早刚到工作岗位, 陈辽就开始叹气:“我当初到底是哪里想不开?”

徐军杨又给他摸了一袋鱿鱼干:“别反思了,干活吧, 你瞧林叙多有动力。”

陈辽:“……”

看着已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的林叙,陈辽陷入了沉默,半晌他才道:“林叙根本不是一般人。”

是真正的变态好吗?

以前陈辽还有和林叙争一争的心思,现在完全没有了。

他们已经在南江厂干了好几年,刚入职时的动力已经慢慢变成倦怠,对于厂里一成不变的生活,他们多少是会觉得疲惫的,但林叙不同,不管在什么时候, 林叙永远动力满满。

在这一点上,陈辽觉得自己就比不过林叙。

……

林叙眼下还在研究安装平台的设计图,设计图上既体现了安装平台的基本结构, 又要方便工人师傅们安装, 这份设计图不能太复杂, 毕竟南江厂的LNG船不是一锤子买卖,这一艘成功造出来之后,厂里还有继续造第二艘、第三艘的计划。

“现在的问题在受力上。”颜永年对林叙道,“这么复杂的工艺, 既要考虑到安装和焊接,受力还必须均匀,都是细活儿。”

“是啊。”林叙跟着叹了口气。

他现在庆幸,不管是在交大四年, 还是出国读研的那两年, 他都尽力多学些东西,物理学的、化学的、材料学的……虽说不至于门门精通, 但在和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探讨之后,林叙也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他重新画了一份图示:“受力就按这个来,怎么样?”

林叙画的图交到了颜永年手上,又被他传递到来南江厂的其他专家手里,最终,几位专家一致断定:“就按这个图来造,安装平台应该不会有问题。”

新年过后,颜永年也早早结束了假期,第一时间来南江厂报道。

一般来说,按他在交大船舶系的课表安排,他应该还能在家多待几天。

“反正我也闲不住,就来搞搞LNG船的研发。”颜永年看向林叙,“你信不信,咱们在这做的虽然是最枯燥最微小的工作,可对于咱们国家的船舶行业而言,这必然是一大进步。”

“我信。”林叙点点头,“我比谁都信。”

“日子国造出第一艘LNG船是在81年,K国据说也有在制造中的LNG船,而且它在船舶行业的投入更多,总有一天会完全超越K国。”颜永年到,“接下来就是我们了。”?

而不管是林叙和颜永年,两人都坚信着,落后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华国的LNG船会全面超越日子国和K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只是眼下,他们需要攻克的难关还有很多,液化气的制冷和保温技术、钢铁冶炼技术、大型LNG船研发技术……

不过林叙对此充满自信,不仅因为他见证过未来,也因为此刻的他正是南江厂一点点突破技术壁垒的参与者。

只是慢上一步而已,总有一天,他们一定可以突破的。

……

在这艘LNG船建造的前半,林叙参与的都是船体的部分,不过不管是围护系统,还是安全平台和殷瓦钢,难度都不可谓不高。

林叙每次去找施家望汇报工作,表情都相当壮烈。

“慢慢来呗,咱们厂预留的期限很长。”施家望安慰了林叙一句,“技术上我没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地方,不过生活上你们要是有什么困难,或者和其他单位的沟通存在问题,或者需要加人的话,都及时和我说。”

LNG船的建造难度相当高,哪怕是施家望和程安民这种有专业背景的厂领导,都很难在技术上给予项目组太多帮助。

当然,对于项目组而言,领导愿意请外援,并且不随意干涉LNG船的建造进度,那就已经是相当宽容的领导了。

林叙相当适应在施家望和程安民的领导下进行工作,他一直觉得,南江厂这些年能做出成绩,和领导们的包容是分不开的。

在林叙对船体部分的参与告一段落之后,他又来参与推进系统的建设了。

“你真成一块砖了。”

几人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徐军杨调侃林叙:“等咱们厂下次独立造LNG船,你肯定跑不掉了。”

“反正林叙他对什么类型的船都感兴趣,咱们不用替他发愁。”陈辽把炒茄子推到林叙面前,“林科长,你多吃点。”

林叙:“……你把肉推到我面前,我才能更明白你的诚意。”

陈辽:“本来就没有诚意,谢谢。t€€”

推进系统是液化气船的又一重要系统,它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液货蒸发气,这也是液化气船不同于其他船型的地方。

根据南江厂的调查发现,一艘LNG船的液货舱蒸发绿能达到0.3%,如果是20万立方米左右的大型LNG船,每天的蒸发量能够达到数百吨,换算成能量的话,几乎相当于400吨左右柴油的发热量。(注1)

一方面,对这部分能量加以利用,能够节省成本,除此之外,蒸发的液气也会导致液货舱压力过大,从而导致泄露事故,因而,在进行综合权衡之后,目前国际上更普遍的方式是对这一部分蒸发气作为船舶推进系统的燃料进行利用。(注2)

林叙参与到推进系统这部分时,经过商讨,南江厂这艘LNG船决定采用锅炉-蒸汽透进系统。(注3)

国际上相对先进的方式是采用双燃料柴油机电力推进系统,只是南江厂目前的技术力量有限,这艘LNG船的建造成本也有限,因而这艘LNG船采用的还是相对原始的系统。(注4)

“这个系统主要是这么运作的€€€€”

办公室里,林叙目光专注地盯着图纸,来自研究所的一位专家指着图纸道:“将蒸发气通过管路引入锅炉,接下来,它产生的高温高压可以推动蒸汽透平,之后通过减速箱减速驱动螺旋桨,进而推动船舶航行。”(注5)

图纸上画得可谓相当清晰,蒸汽锅炉、减速齿轮箱、蒸发气输送压缩机等设备,以及真空冷凝器、抽真空泵等设备一应俱全。(注6)

“不过这种方式效率还比较低,不如目前最新的推进系统,不过LNG船的蒸发气本身就是多余的,与其把它浪费掉,不如用推进系统加以利用。”

林叙点点头:“本质上就是实现蒸汽€€水€€蒸汽的循环。”

“对了,就是这个原理。”

研究所专家道:“不过图示是简单的,实际操作起来……”

对方露出了一丝苦笑,林叙也跟着笑了:“我明白,就像围护系统,简单说来也就是绝缘箱、殷瓦钢和泵塔这几样。”

但这几样里,有一样是简单的吗?

所有人都知道上太空坐宇宙飞船就行了,就像把大象塞进冰箱里只需要开冰箱门再关门就行了。

首先,这个推进系统的管道特别多,比如说高压蒸汽管,听起来似乎也挺简单,管道而已,然而,这个管道需要承受515摄氏度的高温,还有承受高压,因而对材料、强度和安装都有要求,连具体的阀门都没法使用南江厂曾经使用过的阀门。(注7)

而设计图本身看起来简单,但到了具体管道的安装和贯通,难度还在继续升级。

林叙大学和研究生期间都学过材料,但在实际造船的过程中,“学过”一种材料、了解一种材料的特性,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将一种材料准确无误地进行使用。@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种高附加值的船舶,其中涉及的一些材料,就算是林叙有相关经验的船厂员工,都未必能轻易接触。

这次为了造LNG船,南江厂可谓大手笔购买了一堆高性能材料,这些材料造价高昂,稍微有损毁的话,都是按林叙的年收入为单位,而论总价值的话,就算林叙从20世纪工作到21世纪,他依然无法承担。

从负责推进系统之后,林叙的精力就从船体转移到了这一部分。

客观来说,推进系统涉及的设备比围护系统更多,当然,在实际的装配中,推进系统倒没有围护系统那么严苛,但它同样对安全有极高的要求。

从决定造这艘LNG船开始,林叙就时刻把安全放在了心中。

也由不得他不注意,稍有不慎就是大爆炸,这份压力林叙确实承受不起。

“压缩机先来抽蒸发气,加压升温后送到锅炉燃烧,锅炉必须是蒸馏水,还不能是普通水,所以必须增加一个水处理设备……”林叙喃喃道,“幸亏我对船的动力比较了解。”(注8)

“有过造船经验的,对这块都不可能不了解。”研究所那位专家道,“不过中间也要注意,不能失火,这里必须采用双璧管,内管运输,外管放惰性气体,防止蒸发气和其他外界气体反应。”(注9)

林叙忍不住道:“我参与这艘船的设计也挺久了,感觉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爆炸。”

“不谨慎不行啊。”

“是啊,哪怕为了海洋,也不能让这么多燃料倒在海上吧。”

“对,咱们可是靠海吃饭的,虽然这个性质和渔民不太一样,但本质上也差不了太多。”

国外的船如何,林叙他们管不着,但本国的船出海,都会先期盼航行顺利,林叙很唯物,不过在造船的过程中,他们一直保持着对大海的绝对尊重。

第130章

造出来了

第一百三十章

这艘LNG船的建造, 经历了对船体、推进系统、液货装卸系统、货物处理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应急切断系统等等系统的处理与探索,在林叙回家过了四个春节之后, 终于得到了让南江厂所有人期待的结果。

时间也来到了90年代。

对林叙而言,这是他工作以来经历过的建造时间最长的一艘船,然而,考虑到LNG船的建造难度,和目前已经掌握了LNG船建造技术的日子国和K国相比,南江厂的效率已经相当之高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

“我都变沧桑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几年里,林叙睁眼是船,闭眼是船,厂里请的专家过来的时候, 他就在跟进项目,等专家们陆续从南江厂撤离了,他依然在跟进项目。

项目组的其他工作人员按职责划分分别负责这艘LNG船的某个部分, 林叙却是全程跟进, 没有离开过半刻。

他不敢说自己完全掌握了LNG船的建造,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确实是目前南江厂最了解LNG船的那个人。

累确实很累,不仅是身体上,更是精神上, LNG船一天不造出来,林叙的负担就要持续一天,连续几年关注同一件事,要不是林叙的抗压能力还算不错, 他保准难以承受。

但因为周期特别漫长, 这艘船真正造出来的时候,林叙心中的满足感也难以言说。

他们居然真的造出来了一艘LNG船。

哪怕和新世纪以后那些技术更精湛、性能更好的LNG船相比, 南江厂的这艘LNG船不算特别出众,但一艘LNG船意味着什么,谁都明白。

“我前些年去日子国学习过,那会儿日子国早就有了LNG船,咱们还没有。”LNG船成功建造后的某天,程安民对着他们讲了一段过去,“我就透露出想和日子国那边合作的意思,当时日子国也是通过转移欧洲技术才将LNG船研造成功的。”

他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不用猜林叙也明白了。

事实上,哪怕程安民是南江厂这个国内数一数二的大船厂的掌舵者,在船舶系统里颇有知名度,但到了国际上,只要技术不如人,再大的威势又能怎么样?

当然,南江厂提出造LNG船不是因为程安民在外面受了气,只是自身发展和壮大的需要,对林叙在这艘船建造中发挥的作用,领导们都相当认可。

林叙:“……我真没发挥太大的作用。”

领导们似乎都喜欢拔高他的功劳,但在林叙看来,从最开始他负责的大型散货船,到今天建造成功的LNG船,都是南江厂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包括那些一心一意建出更好的船的专家们的功劳。

林叙发挥了作用,但他的作用没有那么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