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天下有敌 第24章

他长叹一声道:“还是等一等吧,师姐此刻正在气头上,你等到她气消了,再€€€€”

说到这里,他自己也摇了摇头,以大师姐的暴烈性情,哪有真气消的时候,想到她此后再也无法长大,只能维持十来岁的身高,甚至会倒退回十岁左右,以她平日的骄傲,却落到这一步,也是可怜。

无崖子不是没想过,李秋水是否存心做下此事,但回念一想,她若是存心的,又何必在师姐受伤时自己逃下山来,而不趁机下手呢?

想到这里,他便将这种可能放到了一边,安抚李秋水,在她的哀求下,保护她去往别处。

李秋水伴着无崖子一路游山玩水,没有了齐乘云打搅,两人感情一日好过一日,终于订下情来,无崖子觉得他们夫妻对不起齐乘云,便打定主意不再回天山,与李秋水在大理无量山中隐居。

他一路上还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苏星河,小徒弟丁春秋,都是俊雅聪慧之人。

如此每日看书教徒,有佳人红袖添香,温柔相伴,神仙一样的日子,的确胜过在天山时每日吵闹千倍万倍了。

无崖子渐渐不再去想天山,李秋水却心中忐忑,虽然她现在有无崖子保护,两人联手一定能胜过大师姐,但以齐乘云的秉性,见自己和师哥在一起,肯定更加嫉恨,绝不会放过她,如今她迟迟不见踪影,是在暗中计划如何报复吗?

还是说,她真的伤重至此,不能下山寻找?

李秋水有心回天山看一看,又觉得能与师兄结为夫妻,恩爱不离,她已无所求,就算师姐真找来,她也无所谓了。

能过一日是一日吧。

越是这么想,她越是离不开无崖子,可无崖子每日大多时候都在钻研武功和各类杂学,难免冷落她,终于在李秋水生气闹了两次后,无崖子决定为爱妻雕一座石像哄她。

而几乎住在了灵鹫宫书库里的顾绛在仆人提醒他换上冬衣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书里沉迷了太久,该下山了。

【作者有话说】

天山童姥的姓名是私设,现有的两种说法,tvb版叫她童飘云,童姥是说她身形永如女童,应该不是姓童,电影版叫巫行云,取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不太符合逍遥子庄子取名的习惯,就自己根据《唯我独尊功》的思路,在《齐物论》里找了个也带“云”的名字。

然后就是身形拉长到了十五六,八九岁太矮了,不方便。

顶着这个奇怪设定还选择天山童姥的原因,实在是这个武功太有意思了,想要让男主试试【】

第32章 逍遥 2

天山地处西夏,缥缈宫内的仆从以汉人居多,也有从本地各族收来的,李秋水本人便是西夏贵族出身,因此后来才能嫁给西夏王李元昊为妃。

原著中天山童姥找李秋水报仇,但找了几十年都寻不到对方,直到她嫁入西夏皇宫,才被她寻到踪迹,摸进皇宫去将她毁了容,此后广收门人势力,未尝没有和西夏一品堂对抗的缘由在。

可见天下之大,报仇容易,找人太难。

就是顾绛也只知道李秋水和无崖子曾在大理无量山中隐居过,后来又嫁到了西夏,但细算算,李秋水在《天龙八部》中出场时,已经有八十七岁,而她的女儿李青萝也就四十不到,就算满打满算她有四十,那李秋水在无量山中生下李青萝时也有四十七岁左右了。

如今齐乘云二十六岁,李秋水比她小整整九岁,也就是说,今年李秋水不过十七。

三十年的时间差,谁知道她跑到哪里去了?

顾绛总不能跑到无量山里蹲着,守株待兔,等他们夫妻来吧?

为了找李秋水算账,让他这么死守着,也太得不偿失了。

可要说就不管这档事儿了,也不现实,李秋水面柔心狠,她和无崖子感情好时也许顾不上旧怨,等她和无崖子掰了之后可就不一定了。李秋水日后嫁进西夏皇室,掌握一品堂,乃至于将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位高权重,到时候她调动西夏国力来找自己麻烦,就算他能从重围中跑路,天山灵鹫宫也不再安全。

他可不会赌李秋水能够安分,只要自己不去找她,她哪怕得势了也不会再找师姐的麻烦。

以这人的气量,更多可能是把情场失意的怨气都撒到昔日情敌头上去,原著中她们俩都是这么做的。

所以最安稳的做法还是在李秋水嫁入西夏前将她解决了。

这次下山,顾绛准备先找找看,一路从天山去到大理,如果李秋水真在那里,就干脆点解决掉这桩隐患,如果不在,那就返回天山,等个三十年,那时候他们总在大理了吧。

顾绛从来信奉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像齐乘云那样只是给李秋水脸上画个井,导致自己功力消退时被找上门,他是万万不可能的。

既然结下了不可消解的仇恨,那就不必再拖泥带水,见个生死即可。

为此,顾绛还在灵鹫宫石壁上的一千多个圆圈、数百种绝学中找到了《小无相功》,研究了一下这门武功。逍遥派的武学都需要极深的内力作为根基,现在的李秋水还不满二十,纵然已经开始修习《小无相功》,也不会多么精深。

包括无崖子,他九十三岁过世,那时他体内不过有七十年的北冥真气,也就是说,他的《北冥神功》真正开始上手时,也有二十多岁了,李秋水的天份总不会还超过身为掌门的无崖子。

齐乘云的《唯我独尊功》虽然缺点极大,但这门武功的确见效快,她练了没几年就有成果了,才会影响到身体发育,哪怕没有顾绛数十年的武学根基,如今的齐乘云本身也是胜过两个师弟妹的。

他出于谨慎,研究一下他们俩的武功,是防止真遇上两人一起,到时候他找李秋水算账,无崖子插手乱拦架,导致李秋水跑了怎么办?

她的《凌波微步》跑路还是很快的。

于是顾绛在石洞中又闭关了一段时间,等到冬日过去,第二年开春,才踏着山中残雪,下了天山,一路往南去寻人。

€€€€€€€€€€€€

齐乘云本是宋朝真宗景德年间生人,多年未曾踏足中土,一问才知,现如今已是天圣年间,在位的是宋朝颇有名的仁宗皇帝赵祯。

顾绛博览全书,自然看过宋朝历史,知道仁宗一朝名臣极多,为宋储才两代有余,不过在仁宗时的宋夏之战中,李元昊连连得胜,要不是辽国的威胁和物资不足,三年都结束不了这场大战。

这场战争最后以李元昊去帝号,向宋称臣,但宋要给西夏每年十三万匹绢、五万两银、两万斤茶,以及其余种种赏赐,并且西夏在战争中夺取的宋朝土地也只归还了一半,史称“庆历和议”。

就庆历和议的条件,两国也没能维持二十年的和平,此后两国还是频频交战,一直到北宋南迁。

《天龙八部》中写宋辽世仇冲突,是从后唐时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太宗耶律德光起,中原失去北方燕云十六州屏障,被辽侵扰,北宋立国之初几次想要收回失地,却不能战胜,终于还是在真宗年间立下檀渊之盟,以宋朝赠辽国岁币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为条件,两国结为兄弟,互不攻伐,保持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

真要论起来,萧峰所在的辽兴宗、道宗年间,宋辽之间十分太平,两代辽帝推行汉化,对宋的政策以和平为主,两国之间的气氛还没有宋和西夏来得紧张。

辽道宗耶律洪基早年的确有过兴兵伐宋的想法,但只是提起就被他老师姚景行劝阻了,此后再没有提过兵事,而且耶律洪基此人好佛、儒,对宋仁宗极有好感,本人尤其尊崇佛教,乃至于厚待僧侣,大兴佛寺,折损国力,辽国就是在这位道宗皇帝手中开始衰颓的。

当然,小说世界和历史有出入也很正常,顾绛可以用自己所知的历史作为参考,虽不能事事迷信,但宋与西夏的关系还是可以想见的,他居于西夏附近的天山,山中有藏书和武功壁画在,所以他并不打算搬家,以后难免要多留心局势变化,方便行事。

索性他现在没有一大家子要养了,无事一身轻,可以随意往来,没有牵挂。

为了方便行走江湖,顾绛易容成王书年少时的模样,王书的样貌斯文儒雅,常做书生打扮,正符合宋时重文的风气,四处游走也不惹眼。

毕竟齐乘云十五六的身高,十八九的面容,看起来也就是个格外娇小的姑娘,她的容貌连李秋水嘲讽她残疾时,也得称一声“矮美人”,端的是明丽娇艳,色若春花,独自行走在外难免惹来一些不长眼的东西。

顾绛不怕麻烦,却也不想招惹麻烦,而且易容成别人,也好降低李秋水的防备。

说起来,李秋水这人格外爱好美少年,八十多岁了,听童姥说虚竹是个貌若潘安的风流少年,还要凑过去看看,等他找到李秋水,或许可以换上顾棋的脸去寻她,以防她一见齐乘云就逃走。

想了想顾棋风华最盛时的样子,顾绛甚至怀疑李秋水见了都下不了狠手。

齐乘云年轻时的性情活泼热烈,爱恨都很执着,老了都喜欢挤兑捉弄虚竹,顾绛受到她的影响,提起李秋水,心中升起一些促狭的念头来。

他倒不抵触这种改变,公子羽活到五十多岁,除了武功外还要为身上的责任劳心劳力,尤其是家业做大后,为了稳定中枢,为人处世越加沉稳,喜怒不形于色。

现在这样放开性子,闲来给自己找点乐子,保持心情愉快,也是很好的。

€€€€€€€€€€€€

这一路上,顾绛带着找点乐趣的心,看了舒南阁的菜谱,尝了江月楼的点心、临江馆的脍鱼、桃李园的酒酿,起风时于矾山上寻木制琴,明月夜在澜江畔听潮饮酒。

路边小摊老人家一碗合心意的馄饨,山脚小店里老板娘一杯烧口的烈酒,红尘烟火慢慢熨烫了他的心魂。

逍遥派喜好杂学的习惯让他知道了豆花怎么做,花木怎么栽,竹笼怎么编,傀儡怎么操控;煮饺子该烧多大的火,煎鸡蛋要放多少油,炒茶怎么看成色,泡药怎么去毒性,零零种种。

人间百事,充满了他近四十年江湖磨砺的岁月,让他得以跳出旧日樊笼,卸下种种思虑,彻底活了过来。

慢慢的,顾绛想明白了。他连续两世修习的都是魔道功法,《葵花宝典》和《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在无形中塑造了他。

魔能碍道,并不在于性情激烈或杀性浓重,那是邪道。真正的魔是外界繁杂思想和欲望对人的扭曲和影响,它让你分不清自身和外源的界限,从而迷失真性。

大道希微,这是一条注定坎坷的路,一路上你要求道,也要求我,向道者,明晰道我之别后,身与道合,向我者,知天心人意后,化我为道。

无论哪一种,都要先看清自我。

可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跌落名利杂念中,模糊了自己的面目。

一个孩子在刚刚懂得是非时,能够凭本心判断杀死一个无辜的人是错的,但随着他进入种种观念中,这个被杀的人可能道德有缺陷,可能他死能带来更多的利益,可能他就是个该死的辽国人,于是他的死就变成了“可以理解”的。

这就是外魔对人的一种改变,有的人将之称为“成熟”、“智慧”,也有人称之为“冷漠”、“麻木”。

究其根本,是人从六欲,入魔道,而损本心,入迷惘。

顾绛没有执着什么,情绪也一直平稳淡泊,但他也正因为心中没有强烈的是非观念,更容易随势而走,被环境引导。如公子羽扩张势力版图,承担起万人生计,他也难免在重重羁绊里压抑了自我,尤其是天魔主遮掩面容,脱出人意,成为一个象征更胜过一个人,更是进一步抹去了天魔主身上顾绛这个人的表现。

天长日久,即便是他,也难以逃过时间中诸多外魔对人性的磨损。

顾绛确实在这个过程中失了一些真性,特别是李寻欢和叶开去后,他的朋友越来越少,心也越来越重。

而道家的武学讲究天性自然,庄子一脉更是浪漫逍遥,他会有这种轻松愉快的感觉,是因为他修习逍遥派的武功有成,不知不觉间,补足了自己流失的真知。

在齐乘云年轻的心态中,他见山见水,从人间百艺,见民生百态,是远道近人,却由此破魔入道矣。

不经万般魔障,不能看破关隘。

想通这点时,顾绛正在茶舍里听曲。

台上的女子不知是哪个杂剧团里的引戏色,在女衣外罩着男装,手中执扇,一边唱一边翩翩起舞,唱到好处,满堂喝彩。

顾绛听着也好,就是那吹笛伴奏的人水平不够,几处应该承托上去的高音都不亮,情绪也跟不上。他干脆起身付了茶钱,而后走到台边,随手抽了乐师备用的竹笛,试了两个音,在那乐师惊讶的目光中,加入了伴奏。

因这女子是唱艳段出身,宗杂剧中艳段演的多是市井之事、男女之情,所以她此刻正亭亭袅袅地唱着前朝皇帝李隆基的《好时光》,梨园伶人奉唐明皇为祖,他的词倒是人人都能唱两句,可如她这样声若莺啼、婉转动人的并不多。

她唱得好,笛声也托得刚刚好,柔和清新,如有情思千缕,缠绵不绝。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那伶人唱到“有情郎”时眸光流转,看着台下众人,目光最后还是落在了吹笛的书生身上,眉梢眼角含笑,随之一个探海翻身,手中锦扇旋转,裙摆招展翻飞,如彩蝶追花,美不胜收。

笛声也随之起伏飞扬,欢悦怡人,高亢处人声几乎和笛声融为一体,玄妙天籁。

伶人锦扇掩面,欢声唱道:“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青春正是好年华,白驹一去不复返,何不趁着彼此都年少,不需脂粉涂抹、倾城容貌,只要真心相待,共度这大好时光。

语意旖旎,曲声悠悠,撩人心弦,仿佛有春风拂面,满室飞花,漫漫洒洒,令人浑然忘我。

一时满座寂然,直到伶人合扇行礼,众人才如梦初醒,懂音律的茶客如痴如醉、陶陶不能自己,起身循声望去,就见台下的青衣书生已经放下竹笛,翩然远去了。

台上的伶人女子似有话想说,但向前两步,就止住了步伐,看着那少年人出了门,转眼消失在人群中。

【作者有话说】

最近降温得厉害,不幸中招了,发烧感冒咳嗽,还胃不消化胀气,我躺着不舒服,坐起来也不舒服,折腾得躺下又坐起,最后发现这样仰卧起坐缓解了我的胃胀,简直离谱。

第33章 逍遥 3

大理地处偏南,气候湿润,四季如春,这里的花木长得尤其好。

顾绛正是在一片花市中遇到了结伴出游的无崖子和李秋水。

他一路从西夏磨磨蹭蹭到大理,走了将近两年,横穿中原南北,仁宗时的北宋十分繁华,这里还是《天龙八部》的世界,人力要比没有武学设定的世界高,物产也丰富,故而文风盛行,百艺具兴。

朝游三山,暮宿高楼,看不尽的好风光,以宋之富庶,远胜周边各国,难怪引得苦寒之地的西北游牧民族每每觊觎,等到了大理,这里繁华当然不及宋,但国民崇尚佛教,民风淳朴向善,别有一番太平景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