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收到一波感激
“是王爷的马车来了!”
一个冬天过去,顺义村的村民们终于又见到他们熟悉的马车和骑着马的护卫们到他们这里来了,有人喊了一声,村子里的村民们都纷纷的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等到韩凛的马车来到顺义村的村口,就见到顾村长和顾里正带着村子里的村民们在这里恭候他的大驾了。
“草民拜见王爷。”
“草民拜见王爷。”
见到马车里的人从马车上下来,顾村长和顾里正领着一众的村民们跪了下来,趴在地上,额头抵着地,大声的喊道。
韩凛被这个大阵仗搞得有点头大,被这么多人跪还不知道要折寿多少年了,他忙的请大家起来:“大家快请起。”
“谢王爷。”闻言,跪在地上的顾村长和顾里正才从地上站了起来。
后面跟着的顺义村的村民们见到他们村长和里正起了身后,才跟着站了起来。
对于他们这些小民来说,眼前的这位王爷是天潢贵胄,高不可攀。从前他们这里不过是一个贫穷的小渔村,哪里有什么富贵人到他们这里来了,哪知有一天他们这里竟然来了一个王爷,还要在他们这里建码头,为了让他们搬走,还给他们建了新房子住。虽然这个新房子是他们自家出力盖起来的,但是如果没有王爷给他们那些的水泥和砖头,他们也住不上那么好的房子。
这个冬天住在新房子里,新房子和他们从前住的四处漏风的小木屋完全不一样,这是用水泥砖头盖起来的房子,密不透风,屋子里的一面墙开了一个火炉,他们可以在屋子里烤鱼做饭,炉子里的火把整个屋子都烤得暖烘烘的,他们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季。这让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冬天也可以不用挨冻的,夜里不会冻得半夜醒来,或是一觉睡醒人就不在了。
往年他们村子一个冬天下来要死很多老人和小孩,若是遇到雪灾,有可能一个村子的人都没活下几个。但是这一年的寒冬,他们整个村子就死了几个年纪大的老人,小孩一个都没有损失,整个村子大半的人都活得好好的。
而为他们带来这些改变的,正是眼前这位王爷了,这是他们的大恩人啊!
不仅是村民们如此想,就连顾村长和顾里正的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这也是为什么隔了一个寒冬再见到这位主子爷的时候,他们所有人都是一脸的感激和激动了。
“大家新年好啊,村长、里正你们这个冬季在家里过得可好啊?”韩凛笑着跟大家打招呼,只是他有点搞不清楚为什么顾村长和顾里正还有小渔村的村民们见到他这么激动了。
顾村长一脸感激和恭敬的回道:“我们都很好,多亏了王爷给我们建的房子,我们这个冬天才不用挨冻,整个村子的人都顺顺利利的度过了这个寒冬,就连村子里刚出生的幼儿都好好的活了下来。”
如果说最怕冬天的除了老人之外,还有就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和体质弱的小童了。他们北地的冬季这么寒冷,成年人都有熬不过来的,更别说出生没几天的小婴儿和身体不好的小童了。但是这个冬季因为住进了可以遮蔽风雪,也有供暖的屋子里,他们整个村的大人和小孩大多数都好好的活了下来,走了的几个老人也是本身就有病的,没熬过这个寒冬走了的。
听到顾村长的这一番话,韩凛这才明白为什么顾村长和顾里正还有这些村民们看着他的眼神和过去变了那么多了,如果说从前大家对他的尊敬只是从身份上的敬畏,但是现在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们对他的尊敬,是打从骨子里出来的尊敬和尊重在里面,是完全的归顺和臣服,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了。
“王爷您一路来辛苦了,要不上小民家中去坐下喝杯热茶?”顾村长问道。
“行,那今日就到顾村长家中去打扰一趟了。”韩凛没有拒绝顾村长的邀请,正好他也想进村子里看看村民们过了一个寒冬后的生活如何了。
闻言,顾村长摆了一个请的手势:“王爷请。”
韩凛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也不用人领路,自己就熟门熟路的往顾村长的家中走去,“你们村的书塾可有办起来了?”
“有有,我们村的书塾年前建好,正好冬季大家没什么事干,村子里的大人和孩子都聚集到了书塾去,小孩们在书塾里头读书,我们大人们就在书塾里头织网干点活计,大家去了那边烤火,家里也能省下一些木柴。”这也是顾村长的主意,如果家家户户都在家里烧木柴的话,一个冬天还不知道要烧掉多少木柴了。他们这里靠海本身山就不多,木柴难寻,一些人家中备的木柴并不是很足,所以他就提出了这个建议。
顺义村的这个安排就连韩凛都有点惊讶了,“你们村子的这个安排倒是不错,以后到了冬季,你们大可像这次这样安排。”
“是是,大家也是说以后每年就到书塾去过冬,大家在一起也能聊聊天,干干活,比从前一家人窝在屋子里睡觉要好得多了。”顾村长没说的是,从前也不是他们懒、不想干活,而是冬季的天气实在太寒冷了,他们许多人家中就只有一床被褥,都是一家人窝在床上相互取暖,才能熬过寒冬的。
哪里像是这个冬日过得这么好,屋子不透风,里头还暖和,他们也不用窝在床上等待寒冬的过去,能正常的做事情。
顾村长没说的话韩凛也明白,在顺义村之外的很多村子的村民们,他们就是躲在屋子里熬过寒冬的,“既然你们都去了书塾,孩子们读书的时候,大人们也可以一边干活一边跟着先生读书认字。不是有一句话说的,人活到老学到老吗?学来的知识是自己的,认识字的话,以后自己做生意都还懂得记账不是?”
“对对,王爷您这话说的有道理。”等他们村子下面的码头建起来,他们村子里的人肯定是得益的,若是来往码头的车马行人多,他们村子的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附近做点小生意,以后的日子也不用愁了。
顾村长认真的考虑起了以后安排村子里的大人和小孩一起读书的事。
顾村长家住在村子的最东边,外头带一个土墙围起来的小院,韩凛还记得这个地方。
走到顾村长的家门口,韩凛转头看向后面还跟着的村民们,对大家说道:“大家不用跟着了,我到顾村长家来坐坐喝杯茶就走了,你们都回去吧,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不用在这外头守着了。”二月的天虽然不像是腊月和正月里那么冷了,但是这个天气还是很冷的,他见到人群里许多村民们身上穿着的都还是很单薄的衣服,就不忍心让大家在寒风中等着他出来。
“顾村长你跟大家说一声,让他们回去吧。”说完之后他转头看了跟在他身边的顾村长和顾里正等人一眼。
接到眼神后的顾村长对村民们摆摆手道:“大家都回去吧,我会招呼好咱们王爷的。”
韩凛往顾村长家里走了进去,顾村长和顾里正跟在后头。
他们新村的房子是按照他们旧房子的大小盖的,顾村长家以前是五间大屋,现在盖的房子就是五间屋子和两间大小堂屋,屋子里还带有做饭的厨房和一间浴室、一间茅房的格局。
原先他们许多人对把茅房建在屋子里很不习惯,等真正的住进了房子里后,才知道厨房和浴室茅房都在屋子里是有多方便了,不用大冬天的为了上个茅房跑出去外头,或是在家里放一个厕桶,厕桶的味道就更大了。他们建在屋子里的茅厕底下是有水道的,污秽的东西顺着下水道排走了,屋子里并没有什么异味。
顾村长把贵人请到外面的大堂屋来坐,“王爷这边请坐。”
“你们大家也坐吧。”韩凛也请顾村长和顾里正们坐了下来,顾家的女眷和小孩们刚才在门口给他行了一个礼后,这会儿都躲进屋子里去了。
“是。”闻言顾村长和顾里正这才坐了下来。
顾村长的长子顾荣过来给大家泡茶,他弟弟顾耀也在这里当陪客,只不过大人们坐着,他们兄弟俩就只能站着而已。
在儿子上了茶后,顾村长才问坐在上座的贵人:“王爷您来是为了建码头的事情吧?”
“是,除了码头之外,我还准备在这里建两处作坊,到时候你们村子里若是有能干活的人,可以到我们这里的管事那里去报名做工。我们这边最近都在招工,你们若是在附近有什么亲戚和朋友,也可通知他们过来。”他们年后要在这里建作坊的事肯定是瞒不住顺义村的人,韩凛在这里就提了建作坊和招工的事情,还要麻烦顾家村的村长和村民们帮他找人来干活了。
闻言顾村长和顾里正他们的眼睛都亮了一下,这要是在他们这里建作坊,日后是不是会在他们这里招人干活了?
顾村长忙不迭的应道:“行行,这个没问题,小民一会就让顾荣他们兄弟几个跑一趟去附近几个村说一声,通知大家过来。”
第228章 修建码头
虽然立春已经过了许久,但是二月的北地还是很冷,时不时的还会下一场雪。
不过即便是天这么冷,距离顺义村附近的几个村的村民们一听说顺港码头招人干活,许多汉子都纷纷的往这边赶了过来。
顺港码头是韩凛给他们新建的码头取的名字,顺是顺风顺水的顺,也是顺利的顺,顺港就是顺利到港的意思。他希望以后他们这个码头能顺利修建起来,同时也希望日后从他们这个码头出发的船只都顺风顺水、顺利回来。
这年头的工作不好找,而且去年他们在这里招人干过活,从不会故意克扣员工的工钱,也没有拖欠工钱的情况发生,大概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这次他们招工的消息一放出去,隔日就来了许多干活的人。这里头还有不少都是去年来他们这里干过活的老员工,还有一些第一次来的新员工。
第一天招工,韩凛这个大老板也到了现场来看看,顺便跟员工们说说工资待遇的问题:“这次我们的工期比较长,以后工钱就改成了一月一结,每月的月初三号结算上月的工钱。你们谁若是有事不能继续来干活的,需要提前三日上报给你们上头负责的管事,好方便账房给你们算工钱。你们可以放心,工钱不会不给你们,干一天算一天的工钱,干满一个月算一个月的工钱。”
“一会你们到这边来登记了姓名籍贯之后,才能正式上岗干活。正式登记入职的人,以后每月四天休息的时间,一个月不管是二十九天、还是三十天,你们都是休四天的假,干满其他的天数就算是干满一个月的活了。如果是干满一个月的,另外还会发放一笔全勤奖,全勤奖的意思就是你们一个月没有无故缺席、无故请假的人,就奖励五十文钱,这是全勤奖。大家听懂了吗?”
虽然这个时代还没什么全勤奖,员工们也不会为自己争取休息的权益,但是作为一个从现代来的人,他做不到跟周扒皮一样黑心。再加上他们在这里的工期比较长,还需要这些人给他长期干活,把人累坏了他还得上外边去找人来,还不如细水长流,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群熟练工出来,以后北地的建设还要靠这些工人们了。
人群里的汉子们相互之间交头接耳的讨论了几句,大家都懂了这个全勤奖是什么意思了,有人就回道:“听懂了。”
听到有人喊听懂了,韩凛就默认所有人都听懂了,“不懂的就去问问听懂了的人,全勤奖就是这么一回事。”
“除此之外,工地这里管你们一日三餐,早上一餐,中午一餐和晚上一餐,你们自个带碗筷来领,吃的是大锅饭,味道好不好另说,我会让伙夫尽量让你们吃饱肚子好有力气干活。”
“你们也别想着来我这里干活可以偷懒啊,以后你们十人一队,一个人偷懒,或是做事出了差错的,你们十个人都一并收拾包袱走人。另外若是造成我们这里损失的,你们十个人要一并承担我的损失。”
和去年的招工不一样,今年他针对底下的员工们制定出了相应的规矩和要求,任何人都别想着他这里管饭还有钱拿就来他这里偷懒混饭吃和混工钱。虽然大部分都是好好干活的人,但是也不排除这里头有偷奸耍懒的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员工来管理员工和监督员工了。
而给工人们管饭,还是因为去年他看到有工人饿晕过去了,韩凛一问之下才知道许多工人是饿着肚子来做事的,所以后面才有了管饭一事。不过去年他们是管的一餐,今年就变成了三餐,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工期比较赶,工作强度也比较大,为了确保工人们吃饱了肚子有力气干活,不会饿晕过去,这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安排。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家庭一天都只是吃两餐而已,就是早上一餐,晚上一餐,中午是不吃的,而且早上吃的那一餐还是稀食,只有晚上的那一餐才会吃得好一点。若是遇到天灾人祸,粮食欠收,许多百姓还是要饿肚子的,别说一天两餐了,就是一天一餐都不一定吃得上。所以这个时代的人是真的饿,也是真的苦。
说来这些都是他封地里的百姓,韩凛也希望他们大家一起努力把这个家园建设起来,让大家都过好日子。
许多人一听还有这么多规矩,脸上就露出了迟疑的表情出来,怕做了工最后工钱都被克扣掉了,到自己的手上没几个子儿。
看到有人的脸上露出迟疑,韩凛的心里就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了,当即就承诺道:“你们也别担心,我们这里不会无缘无故的克扣你们的工钱。若是被扣了工钱的人,对被扣工钱有所疑问的,可以去找管事问清楚,或是遇到我来这里,也可以来找我给你们做主。”
“没有问题的就到那边去登记姓名籍贯吧,后面管事会给你们安排活干。”
这一次因为年后要建码头和造船厂、还有食品加工作坊,还要修一条通往蓟县的路,需要管事的人员就不少,所以这次韩凛就从王府里带了不少的人手过来,光是负责盖房子的老师傅就带了三个过来,除了去年已经来了的吴师傅之外,还多了一个陈师傅和一个王师傅。
另外还有四个管事,四个管事都是年前陈管家从京城带来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现在被他带到身边来用了。
今日带来的这些管事大多是从前在官员们的家中当过管家和管事的人,算得上是管理类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在北地这里可不好找,除非是大户人家的家中才会有管事,一般人家也不会发卖管事。这还是多亏了陈管家年前从京城带来的那一批人手,很大的补充了他手底下管理人员不足一事。
年后陈管家返回京城去了,他们王府里另外换了一个姓张的管家。新换的张管家原先是在京城某位官员家中当过大管家,管理的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被他看中提拔上来当了康王府的大管家。另外原先当管家的大丫鬟就被调去当内院的管事。
在出门之前韩凛把王府的员工们的职位重新的调整了一遍,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之后才出的门。不然他们家傅山长这段时间也忙,肯定也没时间去安排家里的事情了。
他们在码头这里摆了两张桌子当报名处,韩凛刚才是指着这里告诉大家上这里来报名的。
在他们王爷的话音落下后,顾荣是第一个毫不犹豫站出来报名的人,“我来吧,顺义村,顾荣。”
“顺义村,顾……”
在顾荣走出来后,顺义村其他的汉子们也跟着上前去报上了他们的姓名和籍贯,都是一个村的人,籍贯自然也是一样的了。
人群里有不少认识顾荣的人,见到顺义村的村民们上前去登记了,后面就是心里有所犹豫的人,也跟着上前去排队。
韩凛见到顾村长和顾里正他们都站在边上,就往两位长者走了过来,与两人打了一个招呼,“顾村长、顾里正你们怎么也来了?”
“知道王爷您们这里今日招工,草民们就过来瞧瞧。”这话是顾里正回的,他的几个儿子和侄子外甥们也在排队登记姓名。
队伍里头也有顾村长家的两个儿子和侄子外甥们。
今天他们顺义村凡事能干活的青壮年都来了,这个码头建好,少不了他们村人的好处,他们自然是希望这个码头能早日建好的。
而且,比起出海捕鱼赚的钱,他们还不如到码头这里来做事,最起码工钱稳定,干一天的活就能赚一天的钱了。不像是出海捕鱼,天气好才能出去,万一遇上大风大雨,还有可能连人带船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还不如就在岸上找一份稳定的活干了。
这也是为什么顾村长和顾里正支持村中年轻人到码头这里来做事的原因。
今天韩凛这里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去安排,与两人聊了几句话后,他就准备去忙别的事情了,笑着对两位长者说道:“还请顾村长和顾里正在这里帮我当会儿监工,我上别处看看去。”
“好好,王爷您去忙吧,我们在这里再站会。”顾村长笑着点头道。
走之前韩凛让人给顾村长和顾里正搬了两张折叠小凳过来,让两位长辈坐在这里给他当监工,他就带着其余的几个管事和师傅们去看日后要修建造船厂和食品加工作坊的地方去了。
当天的员工到位后,三处地方就开始动工了。
除了码头继续修建之外,还有两处作坊也开始挖地基,另外还安排人去给他修建建了一半的海边别墅,以及安排人员去把出去的道路铺平整,好方便马车的进出。这里每一处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干活,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材料。
只是他们的水泥和砖头还是从蓟县那边运过来的,路上太远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说,因为运输路途比较远,而且还耽误时间,所以年前他就安排人员去附近勘察地形。
好在派出去勘察地方的人员回来,说是找到了合适建水泥作坊和烧砖窑的地方。不久之后,他们在距离码头三十里远的一个地方又修建起了一处水泥作坊和窑厂。
这一忙就是忙到了三月中,韩凛才安排好码头这边的事情,带着护卫们赶回了蓟县去。
***
年后三月有商人往他们北地来了,到达了他们蓟县这里。
四月初,韩凛包下了蓟县城中的悦然酒楼三日,在这里宴请南北两地的商人,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招商引资大会,会上他与这些南北两地的商人们阐述了关于燕地未来五年的规划和发展,并且在会上表明愿意拿出他手上的几个技术出来协助到他们这来投资办作坊的商人。
最后通过投标和竞选的形式,把八个名额给了选出的八家老板……
第229章 三年后——
时间一晃就是三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