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 第167章

皇权的更换在平稳中进行,并未给这个国家和百姓带来什么伤害和负面的影响。对底层百姓们来说,上面换了人当皇帝,他们的生活依旧,只要不打仗、不强征兵、不多加赋税,谁当皇帝都是一个好皇帝。

不过对于京城里头各大高官世家来说,上面换了一个主子,对他们而言影响则是很大的,因为这有可能会关系到他们家族的发展和兴衰。好在目前看来,这位新天子没有偏向于任何一派。

新天子上位后连续颁布了好几条诏令:第一条是关于春耕的,要求当地官府要积极督促和配合当地百姓春耕,没有粮种的百姓可跟官府借粮种,借一还一;第二条则是关于修路的,朝廷将修两条路,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第三条则是废除各地杂税,统一各地赋税,以及规范商税的;第四条则是关于增开恩科的,除了往年的科考之外,还增开算科、工科和律科,以及医科;第五条则是在京开办一所综合大学,共设八门学科,分别是文科、武学、工科、医学和算学、律学以及商学和农学,面向全国招生,有意向者则可前往京城参加新生入学考试,通过者即可入学……

一条条诏令从京城发往地方,很快的各地的世家豪门,以及商人和百姓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京城这里的百姓们是最先感受到新天子颁布的新诏令带给他们的好处的,原先他们进城每人是要交三文钱的入城费的,若是带了东西进城去卖,则是要多加一笔厘金。但是现在入城是不用给入城费了,他们用篮子装了几十个鸡蛋和两担子青菜进城去卖,也免除了厘金。除非是用车子推着多的货物进城去卖,则是需要缴纳货物价值一成的厘金。

同样的,商人们这边进城也免去了所有的杂税,货物的厘金按照货物的量来缴纳,但是不能超出三成。

与此同时还增加了一笔清洁费,赶了车马牲畜进城的人,一只牲畜要缴纳三文钱的清洁费,出城则是不用再交钱了。

即便是如此,百姓们和商人们进城需要缴纳的费用也比从前少了许多,特别是对普通老百姓们来说,他们挎着一个小篮子进城去卖几个鸡蛋白菜都不需要缴纳任何的费用了。

这笔清洁费收了的好处也很明显,就是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被人打扫的特别的干净,牲畜在路上拉下的粪便很快的就会有人拿扫帚簸箕去打扫干净。

从年前开始,京城的大街上多了许多穿着蓝马甲的人,他们的衣服后面绣了一个大大的【卫】字,这些人都是负责打扫街道的清洁工。他们大多是城里的乞丐,原先都是在大街上靠乞讨过活的,现在都混上了铁饭碗,给官府打工,官府管他们一日三餐还每月有月钱拿,他们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打扫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

若说城里的街道变得这么干净,最高兴的莫过于住在城中的居民们了。以前他们出街一不小心还会猜到牲畜拉下的粪便,特别是雨天都不敢出门,外面大街上的味道特别的臭,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出街都很少会见到路上有牲畜留边的粪便,城里的空气也跟着变得清新干净了。

而关于这一点,这些在京城里头的官员们都不能说他们新天子什么了。特别是前段时间的雪下得这么大,城里的街道都是扫得干干净净的,给他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帮久居京城的官员们也感受到了街道干净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现在大街上多了许多摆摊的小摊贩,他们只能在官府规划出来的地方摆摊卖东西,每日会有官吏来跟他们收租摊费,一天十文钱,摆一天算一天,不摆摊就不需要交钱。

城门口有一个管理处,他们每日一早到那里去交钱和领牌子,领了牌子之后挂在摊子上,路过的官吏就不能跟他们重复收租金了。或者他们自己不方便去城门**钱,也可以交给过来巡视的官吏,只要给了钱拿了牌子就能在城里摆一天的摊子。待到收摊之后到管理处去归还当日的牌子,第二天再交钱和领取新牌子。

可能有人会问,前一天的牌子第二天能不能继续用,那当然是不能的了。每日发的牌子上会有时间和印章,若是有人作假被发现,则是要罚款和禁止三十日不能领牌子。

京城的物价高,一个包子都要三文钱了,所以一天十文钱的租金对于这些小摊贩们来说还真不算是什么钱,因此许多人都愿意交这个钱。而且这十文钱里面除了摊位费之外,还包括了清洁费,也就是他们走了之后会有人来打扫干净他们摆摊的位置,这可比他们自己收摊之后还要自己打扫干净才能走要方便许多。

而京城里的读书人则是更关注他们新天子颁布增开恩科和开办大学的事情,城里各大茶馆酒楼里聚集的读书人都在商谈这两件事。

此时颁布了这么多新诏令的新天子则是在议事厅里跟员工们开会,今天来的是户部和吏部的官员们。

这个议事厅是设在御书房旁边的一个屋子里,屋子里摆满了一排排的桌子和椅子,来开会的官员们不用站着,而是都能坐下来开会了。他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放了一本本子,手里握着一支笔,有人的手里握着的是钢笔,也有官员的手里拿着的是铅笔。

这几年朝中的官员们都喜欢上了用钢笔和铅笔,有钱的人就用钢笔,没钱的人就用铅笔。一支钢笔从几十两到几百两银子不等,而铅笔则就便宜多了,十文钱就能买到三支,三支铅笔能用一个月了,一年下来买笔的钱都不用百文钱。

这一天会议上,韩凛跟户部衙门的官员们说道:“朝廷拖欠各部衙门的月俸要抓紧时间发放下去,以后官员们的月俸都统一发银子,不再发俸米和其他东西了。各地衙门的官员也是如此,把俸米折算成银子给大家发下去。”

“另外就是朝廷拖欠西北西南各大军区的军饷,也要抓紧时间核对好人数,把军饷发放下去。战死的将士们的抚恤金,也要补发下去。如果是已经退伍回去老家的人员,就把军饷发放到当地官府去,由当地官府拿去给回了家的老兵。抚恤金也是一样,如果人不在了的,就发放到战死将士的户籍所在的官府衙门去,由当地官府人员发放到战死的将士的家人的手中去。”

“这些钱都是从国库出来的银子,是补发给将士和他们家人的钱,朕不希望这些钱层层发下去被个人拿走了,到不了将士和他们家人的手上。这个事情你们户部的人员要做好监督工作,如果出了问题,朕唯你们是问。”这帮人最好是连这种银子都敢贪,韩凛不介意事后跟这帮人来一场秋后算账。

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北边,是知道北边的将士们过的都是什么日子,韩凛的心里是十分的清楚,可以说朝廷拖欠将士们军饷这个事情,一直都是他心头上的一块心病。虽然这些年他们在北边也一直在各种方面补贴西北的将士们,但是拖欠的军饷朝廷还是要补发回去给将士们的。这就跟老板欠了员工的工资一样,不管老板给员工发了多少的水果福利,工资都还是要发的。

朝廷拖欠的军饷的数目并不小,早些年他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帮朝廷补发军饷。而且,就算是以前他们拿得出来这么大笔的银子,他们也不能去还这个钱,因为有时候你做好事,但是后面时刻都有一帮盯着你的人,你做的好事在别人的眼里看来就变成了你有所图谋和不怀好意了。

虽然这些年他跟便宜老哥之间并没有什么误会和矛盾,但是有时候他们在封地做什么事,还是要考虑到老哥的个人想法。毕竟严格算来,他们一个是君一个是臣,所以很多时候都不是能凭借他个人喜好来做事就可以的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成了这个国家的王,上面没了人之后,想做什么事情就不需要顾忌那么多了。

如果底下的那帮官员连这种银子都敢贪污,韩凛不介意日后算完账之后,把这些官员和他们的家人、族人全部都送到西北充军!

户部尚书这会儿也不敢说户部账户上没钱,因为这个钱还是他们陛下给弄回来的,所以户部有多少钱他们陛下的心里怕是比他们都还清楚。

这个钱才刚进户部的口袋就要全部发放出去,户部尚书的心里头多少是有点不舍的,但是他也不敢说不给将士们补发军饷的事,就拐了弯,一脸委婉的问他们新主子,“陛下,如果户部发完官员们的月俸和将士们的军饷之后,户部的账面上就没什么银两了。咱们是不是要留点银子在户部这里,万一要遇到什么事,也有钱应急不是?”

第307章 如何开源

“你告诉朕,你是想暂时不给官员们补发月俸呢?还是不给将士们补发军饷呢?”韩凛难道还看不出这个老员工的心里在想什么了?正是因为知道这帮人的心里在想什么,他才是生气。同僚们的月俸要发,将士们的饷银可以继续拖欠是吧?

对上他们陛下看来的目光,户部尚书低头不敢说话了。

要不是知道这些年户部是真的没钱,即是拖着官员的月俸没发,也拖着将士们的军饷没发,但凡户部敢发一边、没发一边,今日在这里韩凛都要骂这帮人一顿了。

深吸了一口气,到底韩凛没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骂老员工,还是要给老员工留一点面子,“朕知道你们户部这些年也不容易,但是吧,咱们不能一直想着节源,也要想着开源才行。”

“有一件事朕一直都想说的是,你们六部下面竟然没有半点产业,都是靠着朝廷来给你们发月俸,一旦哪里发生什么天灾人祸,都要朝廷来发救灾的银两,你们觉得这个事情合理吗?你们家里头是不是都有自己的家族产业?是不是都靠家族产业赚到的钱,来维持一个家族的人才培育和家族运转的?”

“你们是不是都在心里想,朝廷不是每年都有税收吗?靠着税收不能维持朝廷的运转吗?事实就摆在眼前,靠着税收,能维持朝廷的运转吗?能给你们这么多官员,这么多将士们发军饷吗?啊?各地一出现灾情,朝廷有钱赈灾吗?有能力去救人吗?”这一点才是韩凛最想不明白的地方了,朝廷这么多官员,要人有人,要技术有技术,却找不到来钱的路子?

在场的官员们被他们陛下问得哑口无言。

事实上朝廷这么多年就是靠着各地收上来的赋税来维持朝廷的运转的,然而这些年各地天灾不断,税收根本就收不上来,所以户部才会这么穷了。

看着底下这帮不说话的官员们,韩凛难道不知道这帮人的心里在想什么了?看了这帮人一眼,他也懒得在这里骂人了,还不如抓紧时间把要说的事情都说完了回家去陪他们家胖嘟嘟玩。

“今天朕找你们户部和吏部的官员们来这里,就是为了跟你们讨论如何开源的这个事情。”说到人,韩凛倒是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了,“在说开源的事情之前,还有一件事情朕要吩咐你们户部去做的。”

“陛下您讲。”户部尚书赶紧的端正坐姿,等着他们主子爷说话。

“你们户部尽快的往各地衙门下达普查人口的通知,由各府衙门派人去各地去核查各县、各乡、各村有多少人员,每家每户有多少人员,没有在官府登记户籍的人员,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尽快的补办户籍证明。以后各地新出生的人口,家里的大人要在三个月之内到当地衙门去做登记。”当了这个皇帝韩凛都还不知道国家有多少人口了,怕是底下的这帮官员也不知道这个事情。

普查人口肯定是有必要的,只是现在没有电脑那些东西,普查人口只能靠人力去完成了。以前他们在北地的时候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燕地的人口普查完全,现在要把整个国家的人口普查一遍,还真不知道要多少时间了。

“以后不管是读书,还是出行,参加朝廷的考试和人才选拔,都必须要有户籍证明。以后没有户籍证明的人,一律按照黑户来处理。”

“补发证明和登记新生儿户籍证明,都是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的,这一点你们要在下发给各地衙门的通知里头说清楚了。要是有人胆敢搞出一套登记要收钱的事情出来,知道一个严惩一个!”韩凛最反感的就是底下的官员们抓住了一切机会来剥削百姓。等时局稳定下来,他肯定是要派人到下面去查的,底下的那帮人不好好的管一管他们,还真的是当上面的人都死光了。

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几个高官们都是知道现在户部的银子都是从恭王府里找到的,恭王现在已经死了,但是恭王的家人可都在牢里头。

现在他们对这些新主子多少也有点了解了,虽然明面上看着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实际上这位新主子是一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当然,也不是说这位新主子不好了,这位新主子上来之后做的几件事情,他们许多人都是表示赞同的。

相比起从前的两位主子,这位新主子是一个真正干实事的人,如今燕北那边是一个什么情况,他们都清楚,他们谁都没想到几年的时间燕北就变成如今的模样了。现在的燕北已经不比他们京城这里差了,甚至是许多地方比他们京城这里都还要好。所以,他们也很是都很期待这位新主子能把朝廷和国家如今的局面稳定住,带领他们和大召走向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时代去。

韩凛并不知道这帮官员们对他寄予厚望的心,在说完了人口普查的事情之后,他才把话题转到了开源这个事情来,“第一件事呢,户部下面需要成立一个国家钱庄,从京城这里为中心,成立中央国家钱庄,到各城、各县,甚至是各乡镇,成立地方国家钱庄。刚才张大人你不是担心说户部的银子都用来发了官员们的月俸和将士们的军饷,户部就没钱了吗?现在你不用担心这个事情了。”

果然一听到国家钱庄这四个字,户部尚书和户部的这帮官员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如果他们能自己开一个钱庄,那还用得着愁没钱吗?

韩凛注意到这帮官员们脸上的表情,知道户部的这帮人是想到国家钱庄的好处去了,“户部把这两笔钱投入到钱庄里面去,以后官府的官员们的月俸,将士们的饷银,以及战死的将士的抚恤金,都从国家钱庄领。”

“以后户部不直接给官员们发钱了,给官员们发月俸证明和钱票,让他们拿着证明和钱票到国家钱庄去领月俸。同样的道理,将士们的军饷和抚恤金也是这么领,发了条子让他们自己去领。这样我们也不用麻烦,从京城这么远的地方千里迢迢把银子运到地方去了。”

“所以这个户籍证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你们一定要督促好地方上的官员们,把这个事情落实到实处去,没有的人一定要去补办。以后要想从国家钱庄存钱和支钱,必须要出具户籍证明和钱票才能存钱和取钱。”

“等以后我们国库有钱了,说不定还会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和给三岁以下的孩子的家庭发放补贴了呢?大家看事情要看长远一点,跟底下的百姓们也要这么科普,让他们知道拿了户籍证明的好处。不然你们一句话,没半点好处,却让所有人都跑断腿,谁去干这种事情了?你们一个个的也别整日里都习惯了坐在上面发号施令,有时间的话要到下面去走走,找底下的官员们聊一聊天,跟他们谈谈政令,让他们了解了情况后,他们才会跟底下的人说这些事情。”

“是,陛下您说得对。”

在场的官员们都是知道燕北那边这几年都在鼓励生育,给家中有新生儿的家庭发放粮米的事情。只是京城这边并没有这种好事,就更别说京城之外的其他地方了。

从这一点来说,他们京城都不如燕北那边做得好了。

如果朝廷有钱的话,户部尚书想了想,他还是有些舍不得给百姓发钱鼓励他们多生孩子的,大召这么多百姓,生这么多孩子,朝廷哪里发得起这个钱了?也就燕北那里的人少,他们主子爷才发得起这个钱。

不过他们主子爷说的这个开办国家钱庄,以后给大家发月俸就发条子的这个事情,户部尚书和户部的所有官员们都是十分支持的。

“那么成立国家钱庄的这个事情,就由你们户部来负责,吏部来配合吧,需要的人员由吏部你们来安排。”今天韩凛找吏部的官员们来这里也不是让大家来这里坐着干看的,还是要给吏部的员工们安排活干的。

“是,陛下。”被点名的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同时应道。

韩凛翻了一下手上的本子,继续说下面的事情,“除了成立国家钱庄之外,户部下面还要成立一个商业部。以后这个商业部,专门管理和负责商业上的所有事情,发展国家产业,管理地方的商行作坊,制定和收取商税等等的所有事情,都由这个新成立的商业部来负责。”

“至于这里头的人员,除了管事的人之外,下层的官员全部都从外面招聘吧。招聘的事情还是你们吏部来负责,招聘的标准是要算学好、脑子灵活,对商业上的事情了解和清楚,最好是家里世代从商的子弟。这些招聘上来的人朕要亲自过目,招好了人之后,你们就把人送到朕这里来。”

“陛下,商人子弟是不能为官的。”吏部尚书有点为难的告诉他们这位新天子。

第308章 废除旧令

经员工这么一提醒,韩凛才想起古代还有一条很坑爹的规矩,就是商籍和工籍以及贱籍,这里头的贱籍则是指卖身为奴的人、妓女、乐妓和乞丐等等的这些人,是不能参加科考、也不能入朝为官的。

原先在燕北的时候,他们开办书院还专门的设立了商学院,书院里出来的学生都被派到需要的岗位去做事,身边并没有人说过不能用商人子弟这种话,倒是让他忘记了这个时代的一些规矩和限制了。

不过嘛,既然规则是人制定的,那便也是可以改变的,这一点在韩凛看来并不是什么多大的事情。考虑到朝中的这帮官员们都是这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不见得就会愿意让另一个阶层的人上来,所以这话他还是得说得委婉一些,“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一些规则我们可以适当的放宽松一点,只要是能为大召所用,能给大召和百姓带来利益的人,我们为何不用呢?”

听了他们陛下的话之后,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的面上都露出了思考的表情。

韩凛从这帮人脸上的表情看出了他们心里的松动,继续说道:“燕大书院早几年已经把商学、工学、算学还有医学这些学科都纳入教学的范畴了,书院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为北地的建设输送了大量需要的人才。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过,燕大书院下面有一个商学院,商学院下面有一支商队,是由商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组建的。燕大商学院一年所赚的钱,除了维持整个燕大书院的运转之外,多出来的钱还在各地投资了许多产业,每年还能拿出一部分钱来捐给当地官府造桥铺路,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如果我们户部下面也有一个这么能赚钱的部门,我们又何愁没有银子给大家发月俸,没有银子赈灾呢?很快我们京城这里也会开办一所新的大学,里面也会设立商学一门学科。既然商学这么重要,那我们为何要轻视商学、轻视商人,禁止商户子弟参加科考和入朝为官呢?”

“想必你们家中也有专门负责家族产业和打理家族产业的人,如果这个人不擅长经商,那又如何去负责和打理家族产业呢?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商业部,如果找一群不懂得经商的人来负责,又如何经营我们自己的产业,和统筹负责整个大召的商业发展和未来呢?”

底下的官员们被他们陛下一个接着一个抛来的问题问得答不上来话,但是他们都知道他们陛下说的这个话是有道理的。

户部尚书的心里已经在想,如果他们户部下面有一支会赚钱的队伍来给他们赚钱,以后他们户部是不是再也不用因为银子的问题而忧愁了?他这个户部尚书是不是再也不用因为拿不出银子来给官员们发月俸,拿不出银子来赈灾而整日整日的睡不着觉了?

同一时间里,户部的官员们几乎想的都跟他们尚书大人的一样。

朝廷六部里头,他们户部是管钱的。但是国库没钱,他们这帮官员们又能怎么办呢?但是如果他们户部下面能有一个能赚钱也会赚钱的司部,那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这么一想,让商人子弟入朝为官,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情了。

“陛下您说得有道理,术业有专攻,我们应该唯才是用。”户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表示赞同他们陛下的话。

随即户部的官员们也都站出来表示赞同和支持他们尚书大人的话。

既然户部尚书都带头表态了,吏部尚书和吏部的官员们自然不会拆户部同僚们的台,吏部尚书也带头赞同他们陛下的话。

听到这帮臣子们表态后,韩凛当即就跟坐在一旁的秘书交代道:“既然你们也认同了朕的话,那就传朕的旨意,昭告天下,从今年的六月一号起,正式废除商籍、工籍和贱籍不能参加科考、不能入朝为官这一条规矩,允许所有大召的子民参加科考和所有官府举办的人才考试。凡是通过朝廷正式考试选拔出来的人员,都能入朝为官。”

“是,陛下。”边上负责记录天子言行和起草诏令的官员站起来应道。

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后,站起来拱手高呼“吾皇万岁。”

后面的官员们都跟着站了起来。

这个时候即便是有人的心里对他们新天子所提的废除商籍和工籍、贱籍不能参加科考一事有所异议,也不敢这个时候提出来了。

跟户部和吏部的会议一开就是三日,其中制定了不少关于大召未来三年发展的计划,初步的确定成立商业部和农业司,两个部门都是在户部下面的新部门。

很快的,一条条关于大召未来和发展的诏令颁布下去。

这些诏令当中,其中有一条关于废除商籍和工籍以及贱籍参考科考入朝为官的诏令。这一条诏令一出,天下所有的世家和读书人都为之哗然,有人反对,有人赞同。但是这当中也有许多人高兴的,这些高兴的人则是商户人家和世代都是官府工奴的人家了。

对于这一条诏令,众人有褒有贬。

朝中守旧派对这个事情的反应是最激烈的,韩凛早就料到这一点了,只是让户部那边赶紧的把国家中央钱庄建立起来,给那帮官员们发条子让他们去钱庄领工资,意图用钱堵住那帮老臣们的嘴巴。

不过尽管是如此,他案桌上反对的折子还是堆满了案头。

最近傅老师去接管黑甲军和负责安排三万黑甲军的事情了,因此没有空帮他批折子。好在傅老师亲自挑选了一帮年轻的官员组成了秘书处,这帮年轻的官员们就每日负责把各类折子分拣出来,再由秘书长把重要的和需要及时处理的折子送到他的案桌上由他批改,以此减轻了他不少的工作。

好在现在的早朝是十天才开一次大会,韩凛也不用天天对着那帮老臣,看着他们在面前蹦跶。至于那些送来的折子,不重要的就先压着不处理。

他们两个人都忙起来后,孩子就留在了康王府里头,刚好燕北那边的人到了,孩子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照顾。而且康王府那边有六千护卫们日夜轮守,孩子留在康王府里头还是十分安全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