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 第201章

只可惜小七舅这一趟回去北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京城了。

***

中午在屋子里陪着儿子小憩了一会,到他睡醒起来小孩儿还在睡,韩凛也没有把孩子喊醒起来。留了人在这边院子照顾孩子,他就先到御书房去处理政务去了。

到了下午两点来钟的时候,户部尚书到了御书房来见他。

户部尚书前脚刚到,商业部的部长刘敬敏人也到了。

“坐吧,坐下来说话。”韩凛不是一个喜欢让员工站着说话的老板。给两个员工赐了座,等人坐下来之后,他才问起了今年至今以来的商税收入多少。

今年与商业有关的事务都已经从户部分离出去,全部交由商业部去负责了。虽然张礼对商业部那边的事情也是十分清楚的,不过涉及到商业部的东西,他还是交给下属刘敬敏来汇报,“敬敏你来跟陛下说说这个事情吧。”

“是。”

见上司把这个跟天子汇报成果的机会交给他,好在刘敬敏对这些数字十分的熟悉,一开口就把今年商业部的商税多少和往年一年商税收入多少报给了他们陛下,“今年到目前为止,商税已经是比去年的翻了三倍了,如果算上后面两个月的话,应是不止这个数额。”

韩凛对这个数字不说满意也没说什么不满,实际上他心里对这个数字觉得一般般。但是他也知道在这个重农抑商的时代里,商业能有今日的这个发展已经是因为有他和朝廷的支持了。若是还像从前那样抑制商业的发展,整个国家的商品流通和经济状况也就跟从前一样,还是处在一个十分封闭和落后的时代。

实际上发展商业这个事情,从他们去了燕北的第一年开始就已经在这方面努力了。只不过因为今年他们来了京城,而且还因为他当了皇帝,成为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才开始下达了开放商业和发展商业的命令。所以严格来说的话,这个国家的商业全面开放和发展,还是从今年才正式开始的,大半年的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其实韩凛自己的心里也明白,从一个商品经济落后的小农时代进入到一个工业高度发展的新时代,是需要经过时间的发展和积累的。就好比他想马上就造出飞机大炮,但是并不是一下子就能造出来的。所以,他希望这个国家能进入到一个更好的时代,也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

而后韩凛就提起了明年在京城举办商业大会的事情,“这个大会往年是在蓟县那边举办的,朕准备明年在京城这里举办,这个事情由你们商业部来负责吧。到时候你们商业部要给这些到京城来参会的商人们准备好住的地方,还有各方面的招待都要做好了。”

“是,陛下。”刘敬敏站了起来拱手应道。

在安排好了明年举办商业大会的事情之后,韩凛也跟户部尚书聊了一下今年各地的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税收的问题等等,这一聊就聊了一个多时辰。

张礼和刘敬敏从御书房里出来,还遇到了他们的小太子殿下在长廊外面玩耍,两人还跟他们小太子殿下行了一个礼才离开。

见到两位大人离开之后,彩月才敢带他们小主子进到御书房去找他们主子爷。

“睡醒了啊?什么时候醒来的?”韩凛接过送来的胖儿子,低头用脸蛋蹭了蹭儿子的小胖脸蛋,惹得孩子咯咯笑个不停。

彩月回道:“回陛下,小主子醒来有一会了。刚才见陛下您在书房里头忙,奴婢就没有带小主子进来找您。”

见孩子粘着他不放,韩凛就让彩云和彩月几个出去外面了。

他们小主子进了御书房没一会,小福子就进来书房里头禀报:“陛下,殿下那边让人送信来了。”

“把人带进来吧。”一听是媳妇儿来信了,韩凛让小福子出去带送信的人进来。

小福子应了一声“是”,出去门外头带了一个人进来御书房里头。

被带进御书房里,送信回京的士兵对他们陛下单膝跪地行礼道:“属下沈新参见陛下。”

“起来吧。信呢?”韩凛问道。

跪在地上的人起了身,从怀里拿出一封信给站在他身边的小太监。小福子接过信之后,拿过去给他们陛下。

“你是从哪里送信来的?”韩凛接过信封,一眼就认出了信封上面的字迹正是他家媳妇儿的字了。

“回陛下,属下是从忻州城回京的。”站着的人回道。

既然信是从忻州城送来的,韩凛知道他家媳妇儿现在人估计还在北地那边。既然青年人在北地,那大概就没什么危险的了。只是看到信里写的内容,他的眉头却是忍不住的皱了起来,问送信回来的人:“老国公夫人去世了?”

“回陛下,是的,老国公夫人于八月十五那一日去世了。当日殿下就写了信,让小的送回京城给陛下您。”沈新是从忻州城回来的,他走的带信回京的那一天正是老国公夫人去世的当天。

得知那位老夫人的这个消息,韩凛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信中虽然没有提起老夫人去世的原因,但是他大概还是猜到了。想到那位慈祥的老太太,还有半生戎马的老国公爷,两个老人先前后送走了一双儿女,而后又失去了疼爱的外孙,也难怪老夫人承受不住打击去世了。

若非他皇兄去世,也不会打击到老人离开人世。

回想起老国公爷离京之前对他说过的那句话,韩凛还真的有点担心会应验了。看来,迁都的事情还是得提前一些才行,不然他还真的担心他们君臣之间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信的末尾青年还告诉他,他人如今还在燕北那边,那边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的,可能好稍晚一个月才会启程回京。

所以,那是什么时候才回来了?

看完了信之后,韩凛把信放在桌子上,对送信回来的人说道:“嗯,朕知道了。你下去休息一会,等朕这边写好了信,你再送去给秋白。”

“是,陛下。”沈新应了一声,就跟领他出去的小太监往外出去了。

老国公夫人死的这个事情,他们朝廷不能没有表示,最起码的关心和问候还是得有一句的。

想了想韩凛就让人去通知六部尚书进宫来一趟。

等到几个老员工赶来宫里,他就跟几个老员工说了老国公夫人去世的事情。

在征得几个老员工的意见之后,韩凛就让秘书长写一封表示他这个皇帝和朝廷对老国公夫人去世的悼念,还有表达朝廷对国公府和老国公的问候的诏书。

老国公夫人去世的时候都已经是一品的国公夫人了,所以往上已经没有再封的了。而国公府那边更是如此,国公爷已经是一品的护国公了,再往上封,除非他这个皇帝把皇位让给老国公来坐,否则也没有再往上封的可能了。

所以身份上再封是不太可能的了,因此除了诏书之外,他这边还给国公府那边准备了不少的东西,里头就有不少补身体的药材。虽然知道国公府不差这些东西,但是他送的是他的心意,国公府有的是国公府有的。

另外还有一封他写给青年的信,也交给回来送信的人一并带去燕北给青年。

三日后,一支押送朝廷赏赐的东西和诏书的队伍从京城出发,去往忻州城。

第370章 大船回航

十月中旬,京城下了第一场雪。

到了十月底,工学和律学的两场大考都陆续结束了。这些被朝廷录取的考生大多进入了朝廷的衙署机构做事,律学生进入了刑部衙门下设的司法部做事;工学生则是进入了国家兵工作坊和国家机械作坊,从事兵器研究和机械研究的工作。

一旦进入国家兵工作坊和国家机械作坊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家人,从此都被秘密保护起来。另外,国家兵工作坊和国家机械作坊的地点并不在京城,而是远在燕北。

司法部则是在京城这里。司法部成立之后,一群专研律学的官员们就开始了一场关于新的律法的研究和谈论工作,并且一场从京城到地方的案件宗卷收集工作正式开始。

在收集和重审这些宗卷的时候,司法部的官员们发现了许多冤假错案,这些冤假错案上报给上一级之后,又从上一级批下来,要求对这些冤假错案进行重新调查和审理。这中间牵扯出一些收钱办事的官员,这些官员头顶上的乌纱帽注定就保不住的了。

当韩凛看到这些送上来的折子也是气得不行,“给朕查,这帮王八蛋,天子脚下都敢有这种草菅人命、栽赃嫁祸的事情发生!在京城之外岂不是他们就是王法了!”

“是,陛下。”裴元现在调去了司法部当部长,官也升了一级。虽然司法部是隶属于刑部的衙署,但是职权又独立于刑部之外的,因此他手上的之前并不比从前在刑部的时候小,反而是手底下能调用的权限和人员更大了。

并且,他这个司法部的部长是有直达天子的权利,也就是有什么问题他能越过上司来找天子禀报。

对自己是留在刑部衙门还是调到司法部去,裴元自己本人并没有太大的想法,只要天子需要他,让他到哪里去他就到哪里去,半点意见都没有。

实际上对京城内外那帮仗着背后有点关系就草菅人命,无视国法国规的人,他早就想动了。只是从前还要顾及他们背后的人,现在有了他们陛下下的命令之后,他就再也不用有所顾忌,可以按照国法国规来办那帮人了!

就在京城这里开始彻查封存许久的案件宗卷的时候,远航的船只在一个晴朗的清晨回航了。

***

“呜呜——”

长长的鸣笛声告诉顺港城外的士兵,他们是自己的船队。

听到外面传来的鸣笛声,在瞭望台上的士兵拿起了千里镜往远处看去,见到了长长的船队往他们这里驶来。通过千里镜,士兵也看到了船上的人员以及船上插着的旗帜。

“回来了!回来了!”在瞭望台上的士兵三步并作两步往下跑,一边跑一边喊,告诉下面的兄弟们,他们的大船回来了!

守城的小将得知这个消息,就抓住了一个小兵吩咐:“快,快去通知城主!”

“是是,小的这就去。”小兵得了命令就往外跑。

如今孙青当了顺港城的边防守卫主将,也就是这顺港城的城主,主管顺港城内外所有的事务。他这边得知了大船回航的消息,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顺港城这里的主子。

“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傅秋白在顺港城这边待了这么久,除了安排好这边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等出航的大船回来。只是眼看着大雪快来了,若是大船还不回的话,怕是他只能先回京了。

不过好在大船回来的还算是及时,他人还在这里。

既然在这边,他们肯定是要出去迎接回来的大船以及跟大船出海大半年的将士和船员们了。

“是,属下也正准备去一趟码头。”孙青笑道。

于是他们这一行人往码头的方向匆匆赶去。

这个时候城里的百姓们也得知了远航的大船回来的消息,许多百姓都往码头的方向跑,这里有不少都是跟着大船出航的将士和船员们的父母和家人们。

造船坊这边也得知了大船回航的消息,严俊放下了手上的事情,喊了造船坊里的师傅们带上他们干活的工具往码头去集合。

“是是,我们这就来。”这些大师傅们也很关心他们造出来的船只在海上漂泊了半年之久,是不是全部都能完好回来。但是有一点他们可以肯定的,这些船只在外面用了这么久,船身和船内肯定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他们要亲自去一趟检修这些船只。

得知大船回来了,一群大师傅们带上手底下的徒弟们,拿着维修船只的工具往码头赶去。

“回来了回来了!”

“我看见咱们的船队了!”

“……”

等在码头这里的众人看见一群大船出现在海平面的那一头,从一个小小的黑点,到慢慢的变大,来到他们的面前。他们看见了出航半年的大船回来了,那一艘艘的大船上有他们等待归家的人。

傅秋白站在码头这里,大风吹起了他的衣摆,他面带微笑的看着回航的大船。

孙青跟在他们主子的身边,见到这些大船回来了,他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这些大船和船上的人员一走就是大半年,只是随着大船出航的时间越长,他这心里就是止不住的担心,担心这些船只在远航的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那些在船上的兄弟们是不是能平安回来。

这些船上都是他们的兄弟,也是这顺港城里许多父老乡亲们的子弟,和这顺港城里许多女人的夫君。一旦船只出了问题,这些船上的人员出了事,那就是许多家庭失去了儿子亲人的大事了。

这种种的担心,在见到他们的大船回来的时候,瞬间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满心的欢喜和高兴。

孙青还数了一下回来的船只,告诉他们主子:“殿下,我数了一下,我们出去的船只没少!”船只没少,就代表了船没有沉,船没有沉,就代表着他们的兄弟们都平安的回来了!

“嗯,这是好事。”傅秋白用眼睛扫了一眼到港的船只,还有后面没有进港的船只,知道孙青并没有数漏。

为了造这些大船,他们可是花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可以说他们这些年来赚的钱全部都投在造船坊和这些大船,以及养水军上面去了。这些船失去一艘,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

不过比起在造船上花的银子,傅秋白更在乎的是这些跟着大船出去的人员们是不是都平安回来了。银子没了可以再赚,但是人命若是没了,那是多少银子都换不回来的。

***

“是我们家大郎!”

“大郎……”

“二郎……”

“爹,阿娘……”

“阿秀……”

大船都还未靠岸,在岸边的老人就认出了在船上的儿子。

同样的,在大船上的青年们也认出了在岸上等待他们的亲人,这帮青年们对岸上喊他们的亲人摇手示意。这帮人出海大半年回来,一个个都晒成了黑炭一样。

大船一靠码头,横板刚一放下,顾荣就第一个从船上跳了下来,往站在最前面的主子和将军跑了过去,单膝跪下行礼道:“阿荣见过主子,见过将军。”

“快起来吧。”傅秋白两只手拉住顾荣,把他拉了起来。

孙青的脸上也带着笑,伸手去拍了顾荣的肩膀一下,笑道:“好小子,不错!”

“嘿嘿,阿荣幸不辱使命。我把兄弟们带出去,一个不少的把兄弟们都带回来了!”顾荣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他们从外面捞了多少好东西回来先不说,把带出去的兄弟们都平安的带回来,这一点他顾荣做到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