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宋声小心谨慎的跟刘公公打听着这次皇上召见他是因为什么事。
刘公公笑呵呵的说道:“这个咱家就不知道了,皇上的心思,咱们可揣摩不得。”
这话的意思就是不肯说了。
刘公公是个人精,该提点的时候他提点,其他的一概不多说,说多错多,毕竟他一直都知道,皇上最讨厌的就是他们这些内官与外臣走的近了。
宋声看打听不出来什么,心里暗自揣摩猜测了一下,这个时候关于商人的律法才颁布没多久,现下整个京城都议论纷纷,听说有一些老臣到现在都还在上折子反对。
难不成是为了这件事皇上才召他觐见的?
有刘公公带着,进了宫门之后一路都很顺利,可皇宫太大了,从宫门走到御书房,也花了小半个时辰。
这是宋声第三次来御书房了,前两次都以翰林院修撰的身份讲学来的。
这次来了之后,刘公公带着他先站到了御书房门外,能听到里面传来说话声,他低声询问了一下旁边守着的小太监,“里面是谁来了?”
小太监恭敬的答道:“是户部尚书齐大人。”
“来了多久了?”
“半个时辰。”
刘公公沉吟了一下,跟宋声说道:“宋大人在这里等一下,我去里面通传一声。”
刘公公开门进去了,过了一会儿,从里面出来说道:“宋大人,皇上叫你进去。”
户部尚书齐大人还在旁边站着,宋声一直在翰林院坐班,很少见这位齐大人。
进去之后,先行了礼。
景帝也没绕弯子,直接让齐大人把商贾律法最近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跟宋声说了一下。
宋声心里大概有数了,把他叫过来,果然是为了这个律法的事。
律法改革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纵观古今,就拿前世宋声学的历史课来看,不管是商鞅变法还是王安石变法,都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
不过景帝这次颁布的只是关于商人这一部分的律法,范围比较小,造成的影响还算小一些。
宋声其实不太明白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要找一个他这样的六品小官来商量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没有处在权力中心,只是清闲衙门里头的官。
还没等他说什么,景帝就先解除了他这个困惑。
“国师不在京城,他之前很是看重你,朕这才把你叫过来,一起共商国事。宋爱卿,说说吧,你对这事儿有什么看法?”
宋声想了想,说道:“陛下,那些老臣们之所以反对的厉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新的律法提高了商人的地位,所以很是担心种田的老百姓们会减少,粮食少了,税收自然也少了。进而也会影响到国库收入。”
还有一部分原因宋声没有直说,那就是律法里面有一点,行商的很多关口都开始对商人进行开放了。换做以前,这些做生意的人还要花钱给官府的人打点,现在这点钱就不用花了,那些官员们自然也收不到油水了。
“陛下,其实您可以在提高商人地位的同时,对其有所限制。比如可以征收关口费,就像是老百姓赶着牛车进城一样,这种大件的就要收取费用,也叫做关税。”
“除此之外,也可以提高对商人的税收,跟老百姓交的粮税区分一下,尤其是那些正经开铺子做生意的,挣的越多,交的商税越多。这些钱都可以充盈国库,行商的人很有生意头脑,靠着他们南来北往行商,一定能大大提高国家经济。”
“也不怕他们不交这个税,皇上在律法中规定商户子也可以参加科举,本身这一点,商贾之人就应该感激涕零了。”
“至于这些税在征收中遇到的问题,就要靠做实事的官员一步一步的落实下去,确保征收的关税商税都是合理的。”
宋声针对齐大人说的那些问题,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建设性建议。尤其是提到那些使绊子的人通过钻律法的空子来闹事,宋声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其实这些都是宋声根据前世所待的社会看到的一些比较浅显表面的国家管理上的政策和社会现状,结合景朝现在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针对性的说法。
景帝听的十分新奇,这种法子他还是头一次听说。但不得不否认,的确引起了他的兴趣。
他越听越是欣喜,国师果然说的没错,宋声的确是个人才。怪不得想把他收作关门弟子,可惜对方不同意,当时他还替他觉得可惜。
可现在看来,还好他没同意,步入了仕途。不然若是一心修道去了,哪还有今天这么多建议?
宋声说了约么半个多时辰,口都说干了。等他说完,景帝龙颜大悦,连说了三个好字。
等宋声回去之后,景帝把户部尚书留在了御书房,说道:“刚才你都听见了吧,宋爱卿提的那些建议,你回去整理整理,拟一个具体方案出来,明天给朕看看。”
户部尚书齐大人心里暗暗发苦,刚才宋大人那些话他都听到了,可这些建议毕竟不是他本人提出的,他就算是写,也没有当事人更加清楚吧。
再说了,他一个户部尚书,本来就是替皇上管钱袋子的,负责审批下面递上来的各种要花钱的申请。现在可倒好,怎么这事儿也落到他头上了?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算是皇帝看重他,才把这事儿交给他来做。
可仔细想想也不对啊,六部之上还有中书内阁呢,这事不应该是内阁干的活吗?
齐大人从御书房出来后吹了个风,看天色也不早了,抬脚出门回家。
刘公公跟着他出来的,随口说道:“齐大人真是皇上的左右手啊,深得陛下宠爱。不像是杨阁老他们,一个劲儿的上折子反对,陛下都为这事儿头疼了好多天了。”
齐大人猛然反应过来,原来皇上不把这事儿交给内阁处理,是因为杨阁老他们几个带头反对啊。
第216章
齐大人深吸了一口气,这么看来刘公公说的没错,皇上还是很看重他的。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交给内阁,反而交给他来做,这不就是对他的信任吗?
“刘公公请留步,时候不早了,皇上跟前儿还得您伺候着,就送到这吧,臣就先回去了。”
刘公公有些尖细的声音响起,“那齐大人慢走,老奴就不送了。”
齐大人走之后,刘公公便转身回了内殿。
御书房的桌案上,景帝还在接着批折子。余光看到刘德福进来,头也没抬的问道:“齐尚书回去了?”
“回皇上的话,已经走了。”刘公公十分有眼力劲儿的上前磨墨。
景帝叹道:“可用的人还是太少了呀,真恨不得再多活个五十年,朕的这片大业实在是放心不下。”
刘公公一听这话,赶紧说道:“皇上洪福齐天,身体康健,肯定能长久。再说了,怎么就没可用的人了?咱们大景人才济济,您看这宋大人,年纪轻轻的,就能替陛下分忧了,可不就是可用的人吗?”
刘公公这话说的明显很合景帝的心意,他嘴上说着没有可用的人才,可这摆在眼前的不就是人才吗?
“你也觉得这宋声是个人才?”
刘公公赶紧说道:“老奴也是瞎说,不论是谁,只要他能替陛下分忧,在老奴心里他就是人才。”
“你啊,就你会说话。”
刘德福笑了笑,又说道:“陛下洪福齐天,到时候老奴一定走在皇上前边,以后到了下面,老奴还接着伺候您。”
人固有一死,景帝也知道自己不可能长生不老。所以他也不追求什么求仙问道能够长生的法子,只求在自己还有余力的这些年,把江山治理好。
听到刘公公这么说,景帝心里还是觉得很熨贴的,毕竟是跟了自己多年的老人了,刘德福年纪其实比他还小,只是他面相老,再加上平时说话老道一些,反而看着年长了。
“你就别嘴贫了,不是收了好几个干儿子吗?放心,以后肯定有的是人孝敬你。”
宫里头有点儿权力的太监都流行收干儿子,毕竟他们都是无根之人,收个干儿子以后也能有个养老送终的,所以景帝并没有禁止这种风气。
刘德福笑了笑道:“老奴就知道还是皇上体贴老奴。”
这边户部尚书齐大人出宫之后,天色已经不早了。他先回了趟自己府中,把官服换成常服,就要准备出门。
今天皇上让他拟个具体方案出来,还要明天就看。时间这么紧,他得抓紧时间写。
可这本来就不是自己脑袋里的东西,就算听了一遍,心里头也只有个大概的印象,谁能有提出这些意见的人心里更清楚应该怎么实施?
所以他出门准备去找宋声,好好跟他探讨一番,了解仔细了,写出来的方案才能让皇上满意。
齐夫人看到自家老爷刚回来,就急匆匆的换了个衣服要出门。
她上前拦住说道:“你这是要上哪儿去啊?该吃晚饭了,有什么急事儿不能吃了晚饭再说?”
齐大人道:“你们先吃吧,我不饿。我得去宋大人那里一趟,今天皇上特地把我俩叫进宫,商量了一些国事,明天我就得把折子递上去,我的好夫人,你快别拦我了,我真是着急。”
“现在这个点就是吃饭的点,你就算去人家家里找人,那宋大人不得吃饭啊?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着急的连饭都不吃了。”
齐大人是个急性子的人,不过他的夫人不是。他听完这话,觉得也有道理,干脆停住了脚步,说道:“那行,咱先吃饭。我吃快一点,吃完就出门。”
花溪巷宋家。
宋声刚吃过饭,正在屋里给两个宝宝讲西游记的故事,就听见郑昀进了屋说道:“老爷,有人找,说是户部尚书齐大人,找您商量事情。”
宋声闻言把孩子交给魏妈妈,站起身道:“快请到书房去。”
他没想到齐大人会来家里找他,现在是盛夏,昼长夜短,白天的时间长了一些,太阳下山之后天色还亮着。
陆清见有客人来了,赶紧吩咐刘妈妈去烧水泡茶,在偏房里哄着两个宝宝,没让他们出来闹宋声。
宋声进了书房之后,齐大人差不多也到了。齐大人已经年过四十了,一看到他,赶紧说道:“宋老弟啊,你可得帮帮老哥,今天你提的那些建议可真是难住我了。皇上让我把你说的那些拟一个具体方案出来,我这心里没个底,干脆来找你商量了。”
齐大人自来熟,冲着宋声就老哥老弟的叫,反倒让人觉得亲切不少。他什么客套话也没说,进来就直奔主题了。
宋声没想到皇上让他来拟写方案,赶紧说道:“齐大人不必着急,今天我说的那些,你要是有什么不了解的尽管问我,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齐大人高兴极了,他要的就是这句话。要是宋声仗着在皇上面前有几分脸面就托大自傲,他肯定也不会在这里多待。
可现在对方态度积极,说什么都会配合他,简直就是他理想中的合作对象。
两个人坐在桌案前开始细细商量着下午在御书房说的建议,宋声特地拿来了纸笔,方便他书写草稿。
中间有不同意见的,两个人就再商量一番,然后在草稿上面涂涂画画,改了比较满意的一版出来。
两个人在书房坐了许久,中间陆清进去了一次,把泡好的茶端了过去。
等到第二次过去给他们换茶的时候,发现两个人的茶都没动,竟然一口没喝。
陆清叹了口气,这两个人还真是说的专注,竟然连茶都忘喝了。
越说齐大人越觉得宋声的很多想法都非常独特,这还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如果让他在官场上加以磨练,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想到这里,齐大人多少有些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拟写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的事情让他来做,到时候大家就会知道呈上折子的人是他,而不是宋声。
皇上只是把宋声叫过去问了几句话而已,最后写方案的人是他,这样其实算是变相的在保护宋声。
毕竟他官职太小,如果被士家那些有心之人盯上,还没等他羽翼丰满起来,可能就要夭折了。
齐大人觉得自己顿悟了,皇上一定是很看重这个小宋大人,不然也不会费这般心思了。
想到这些,齐大人对待宋声的态度更加热情了。
在宋家待到很晚,写折子的大概草稿有了,齐大人才站起身说要回府。
等他回去之后还得熬夜把这些都整理一下写到折子上,等明天早朝结束之后估计皇上会单独召见他,到时候再呈递上去。
齐大人叹息,自己头上的头发是越来越少了。还好平时戴着官帽看不太出来,他扎起的官髻底下那块头发其实已经快掉光了。
每天上早朝真的要了老命了,所以他晚上一般都睡得很早,不然凌晨三点真的起不来。可今天晚上不能早睡了,他还得写折子。
齐夫人也叹气,每次给自家老爷梳头的时候她都不敢用劲儿,生怕一用力,头顶中间本来就稀少的头发再被她拽下来几根,那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