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现在成了连襟,关系要比之前亲近不少。再加上李满是个实心眼,对自己人很掏心。
他把在宫里头听到的消息一股脑全都告诉了宋声,他也不知道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反正挑拣着自己能想到的说,如果没用的话,那纯粹就当是聊天了。
当宋声听到他说朝廷上的动向的时候十分惊讶,没想到他在皇宫里行走还能掌握这么多消息,看来他还挺适合吃这碗饭的。
“听说前两天的朝堂上皇上发了很大的火,陈王进京了,但皇上好像并不怎么高兴。我还听说前朝的杨阁老这次因为帮陈王说了话,好像要被罢免了。还有……”
一直说到中午都没说完,宋声忍不住惊讶,李满这哪是打听消息,根本就是第一吃瓜现场。
后宫里头的八卦数不胜数,他也不知道都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还挺多。
李满说着说着口渴了,喝了一杯水,“我也不知道这些事是真是假,都是听别人说的,我从来没跟其他人说过。”他老实巴交的说道。
宋声笑了笑,夸他很厉害。竟然能记住这么多事情,还说他做的很对,在宫中少开口,多做事,才能活得长久。
李满冷不丁的被宋声夸了几句,有些微的脸红。
陆清和清哥儿则是一直待在里间里说着小话,床里头坐着两个娃娃,刚刚和圆圆在里面玩儿,他们两个看着床沿,以防他们掉下来。
“这几件小衣我还说去找你拿呢,没想到你今天给我送过来了。”玉哥儿高兴的说道。
他本来就打算这两天去拿的,本来他就喜欢团团和圆圆,回头等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就让他穿他们两个的小衣,也沾沾他们的福气,争取以后也长成个俊小伙。
而且他之所以着急去拿,也是因为乔哥儿也怀孕了,说不准哪一天他就过来找清哥儿借小衣了,他得抢先一步,不能让他抢走了。
还是清哥儿好,事事都想着他。他这都还没去呢,就全都收拾好给他拿过来了。
“你最近胃口怎么样?吃的还行吗?睡觉如何?”陆清看他挺着个大肚子关心道。
他自己怀孕的时候不觉得,现在一看玉哥儿小小的身板儿挺着一个大肚子,瞧着就让人担心。
玉哥儿轻轻摸了摸肚皮笑道:“我好着呢,最近吃得好睡得好,不用担心。”
他们在里间说着话,宋声和李满就在外间坐着,不过离得远,能听见彼此的声音,但听不清说什么。
宋声顿了顿,说着自己的打算。
“过完年我想调职外放,到时候可能不在京城待着了。”
这下轮到李满惊讶了。
从前他什么都不知道,根本不知道朝廷都有什么机构部门和官职,但也待了这么久了,多少也有一些了解。
比如翰林院,因为宋声在这个衙门待着,他就特地了解了一下,了解过后他觉得这个衙门很好。因为他常听人说非翰林不入内阁,内阁里面的大臣都是从翰林院出身,是清闲衙门,也是清贵衙门。
现在宋声这个品级也不用上朝,每日就待在翰林院看看书,修修书,做的都是一些清闲活,也不累,每个月还有俸禄拿,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像是秦元白,之前打仗的时候,他们兵部特别的忙,他几乎从来没有按时下衙过。
而楚越所在的刑部就更忙了,比兵部还忙,一年到头查不完的案子做不完的卷宗。
这个时候他们就比较羡慕宋声了,又稳定又清闲,多好的地方。
李满自然也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可是怎么突然就要外放了?
宋声简单解释了几句,也没说太清楚,只是说一直待在翰林院太过清闲,想出去干一番事业。
这么说李满就明白了,男儿都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更何况宋声这么优秀,懂的东西又多,待在翰林园着实是浪费才能了。
一听说他想要外放出去,李满忽然想到一个事情。
他降低了几分音量,说道:“前两□□廷罢免了好些官员,还有几个都被押送进了大理寺,我们还被调去帮忙了。这一下子空出来好多官职。才不过一天,我就听见一个小公公说,吏部已经在商量着提拔人上去填补空缺了。”
宋声有几分惊讶,“你确定没听错,是吏部在商量填补空缺的名单,而不是内阁?”
李满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点到道:“我确定,反正我听到的是这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宋声感到有些奇怪,吏部的确会对官员进行年度考核选拔,但拟报填补空缺的官员名单历来都是由中书内阁负责的,怎么今年是吏部在做了?
这事还不知道是真是假,而且李满跟他说的所有话,他自己都不能保证是真的,毕竟全都是从别人那听来的,所以这其中的真假只能靠宋声自己分辨。
中午宋声和陆清在李满这里吃了个饭,下午差不多两点的时候就回去了。
等到第二天宋声一到翰林院,就被卢修文拉了过去。
“你知不知道,昨天皇上重罚了陈王,还罢免了好多官员,很多都被贬了。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下子空出来不少位置,今天一早翰林院的其他人都开始蠢蠢欲动了,你也赶紧下手吧。”
宋声听完之后觉得李满给他的消息应该是真的,说不准还是一手消息。
这消息传的还挺快,半天的时间几乎翰林院的官员们都知道了。
这下大家更坐不住了,纷纷找关系找门路,宁愿多花点钱,也想找个好地方填补这个空缺。
尤其他们翰林院还是向朝廷输送官员的地方,现在多了那么多空缺,急需人手,不从他们翰林院挑从哪儿挑?
所以这个时候,更得好好活动关系了,这地方与地方也是有差别的,大家自然都想往油水多的地方挤。
他们翰林院的人有的下午直接请假就没来上衙,而是找关系走门路去了内阁。
有不少人都去悄悄的给内阁的官员塞好处了,都想着让他们给自己留个好去处。
然而第二天传出来消息,说是重新选拔官员的事儿由吏部负责。
这些刚去内阁走动过的人傻眼了,怎么回事?今年官员选拔调动怎么归吏部管了?那他的钱还有那些珍贵的玉器字画不是白花了?
宋声吃饭的时候看到好几个同僚一直在叹气,就知道他们八成是找错了地方。
看来李满跟他说的消息是真的,今年真的是由吏部进行官员选拔任职了。
不过这些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宋声压根不认识吏部的官员,也没什么门路可走的。别人都花钱找关系,希望能去个好地方。
比如江南那种富饶之地,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一年也能有不少油水。
而北方的那些贫瘠之地,即便是州府之主,日子也过得十分清贫。
这中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第221章
宋声没想过自己会去哪个地方,对他来说,其实南方北方都行。
如果去南方的话,水运发达,发展轻工业,纺织业,也是一条很好的带领百姓们的致富之路。
如果去北方的话,良田矿山较多,可以搞种植业,修路修桥,都是致富的通道。
反正不管到哪里,总有法子建功立业。
现在官员填补空缺的事情全都交到吏部拟写到任名单,这吏部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本来他们主要负责的任务之一就是官员升迁考核,这其中能收不少好处。如果有熟人在吏部,稍微花点钱活动活动关系,就可能把考核的结果改的更好一点。
但因为景帝命令下旨过不准官员之间互相送礼,所以没人敢光明正大的做这事儿,一般都是静悄悄的,也不敢送太多了。
本来一年中只有年底开始忙起来的吏部,从九月就开始忙起来了。
翰林院里头,吃饭的时候宋声听到一个同僚抱怨:“唉,这次升迁名单上估计没有我了。我本来就出身不好,考了好多年才考上。之前翰林院擢考我就没通过,第二次估计也没啥希望。我把攒了好多年的钱都带上了,希望能让我挪挪屁股,往上升一升。”
花钱活动关系的人多,除了花不起钱的,几乎都是如此,所以大家听见他这么说,都已经习惯了。
“你好歹还攒了些钱,不像我,我这一点钱都没有。在翰林院干了好几年了,现如今有啥没啥,也不认识什么熟人,想活动都没地儿去!我看我还是老老实实待在翰林院吧,虽然日子清贫了些,但最起码说出去体面。”
旁边有人过来跟宋声搭话,说道:“宋大人,你不去找找关系走走门路吗?以你的才能,屈居在翰林院真的是委屈了。”
宋声笑了笑道:“我一个农家子弟出身,一无人脉,二无钱财,去哪里找门路?再说了,吏部的官员我一个都不认识,去了不是自讨苦吃?”
周大人道:“说的也是。”
下午回了办公房,宋声又低头看史书,整理书卷去了。
巧的是又碰到了周大人,他夸赞道:“现在像你这样的还沉下心来看书的人已经不多了,果然是状元郎,如此酷爱读书,可见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你瞧瞧这里头一个个的,人心浮动,巴不得长翅膀往外飞呢。”
周大人有些年长,说话的口吻总是一长辈自居,他在翰林院待了许多年了。
宋声微微抿唇笑了一下没说话,他哪里是爱读书,上辈子光是念书就读了十几年,穿越到这里之后又开始寒窗苦读。
好在现在他已经对这里的书籍习惯了,不过他仍旧觉得做成竖版的书看着有些费劲。他这是有目的的读书,主要还是为了能够成功入仕。如若不然,让他每天磕干巴巴又看不太懂的古文,他根本就不会再重新读一遍书。
“周大人谬赞了。”宋声不再多言,专注忙自己的事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腊月。想想去年的时候宋家所有的人都来京城跟他们一块儿过年了,想想当时的情景 ,仿佛就在昨日。今年这一年过得是真快啊。
这是今年的最后一个月,都说寒冬腊月天气骤冷,今年是个寒冬,家家户户屋檐下面都结了一层冰碴子。
人们家里都全都生上了炉子用来取暖,朝廷这些办公机构也是一样,已经点了炉子还不够,还有端着碳盆烧的。
毕竟办公房比较大,不像房间一样小,放一个炉子就够了。一般一个炉子根本不够用,再加两个碳盆屋子里才有些暖和的感觉。
碳盆又被称为火盆,没有炉子用着安全。尤其是在翰林院这种书本极多的地方,一个弄不好如果打翻了,就会容易引起火灾。
宋声左手边就是一个炭盆,他小心翼翼的往里头加着炭,一边想着年后外放的事。
他本来还想着去找皇长孙说一下外放的事情,但那是因为当时职位的空缺不多。现在可倒好,经过前一阵子的事情,现在空出来的官位有不少,他已经递交了申请单,想着应该能混到一个官当当。
翰林院是这样的,这次如果有意向外放做官想要调职的都可以按照规定写上一份申请书,然后递上去,吏部自然会评比一下,最后拟出一个名单出来给景帝。
不只是他,翰林院里面其他所有递交了申请单的官员,此刻心里都在忐忑,就怕这次递交上去的名单没有自己。
寒风瑟瑟,宋声从屋里打开门,今天早上他刚起来就感觉到了一阵突如其来的凉意,一看外头竟然下雪了。
瞧这景象,应该是今年最大的一场雪了,雪花下的十分浓密,又大又急,按照这种情况,如果下上一整天,等他下午下衙回来地上肯定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雪了。
大雪天早起去上衙实在是太痛苦了,这是宋声在翰林院过的第三个年头了。
此时的皇宫。
李满穿着一身盔甲带着配刀在宫中游走,他看到吏部尚书穿着官服腿脚都弄湿了不少,一路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下面烧的地龙,不用烧炭,所以并没有烟,一进去就感觉一股暖烘烘的热气扑面而来。
吏部尚书陈大人小心地抖了抖身上的积雪,手脚还有一些冷颤,缓了一下,他才好受许多。
景帝还在御书房的桌案前批阅奏折,知道来人是谁,所以他未曾抬头,而是一边用朱红的笔披着批着一边说道:“平身吧。”
陈大人谢过恩典之后说道:“皇上,这是这几日吏部上下官员根据考核情况,推举出来的人员名单,皇上可以参考一下。”
刘公公看了看景帝的脸色,然后下去帮忙把陈大人递上来的折子接了过来给景帝递了过去。
陈大人看着皇帝一页一页的过目着折子上的人员名单,心里头还有几分打怵。因为内阁有人惹恼了皇上,所以这个差事就交到了他们吏部来办。
一时之间吏部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有些同僚还纷纷说着闲话,“这泼天的富贵哟,轮到你们吏部了,这么多人来上门找,得有多少油水啊?”
陈大人心里暗暗发苦,很想跟那些同僚说,你以为摊上这事儿就好吗?这名单要是一个没拟好,肯定要被骂的,要是再惹了皇上不高兴,那就更没什么前途了。
他一边走神想着这些,一边轻微的抬头暗自打量着皇帝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