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说完,从墙边走出来一个人,如果王兆在场就能认出来这人就是追着他打的那个辛大。
辛大问道:“老大,那咱们要听秋姑娘的吗?这段时间停手不?”
胡平呸了一口,“停什么停?她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别听她的,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反正上都有大人扛着,谁还能比堂堂知府大人更厉害?”
辛大咧着嘴笑道:“成,老大这么说,那我就吩咐弟兄们接着干了。”
这讨债的活也不好干,但如果停了,他们就没什么钱挣,这会儿听到胡平说接着干,辛大心里头很高兴。
只听胡平又问道:“那天你们一块追着的那个姓王的,人找到了吗?”
辛大脸上的表情讪讪,“没有,那天追到路边,沟里的草太深了,就把人给跟丢了。”
“真是废物!找个人都找不着!那他家里的人呢,他老婆孩子呢?一个都找不着?”胡平眼底划过一丝狠辣。
辛大更不敢吭声了,只得沉默的低下了头。
这个王兆也不知道把老婆孩子藏哪儿去了,家中还剩下年迈的老爹和老娘,但这都剩一把老骨头了,他们要是在拳打脚踢几下,可能就会没命。
前几天才刚打死了一个人,这风口浪尖儿上,他们是绝不敢再打死人的。
胡平一听人找不着,把柄也抓不到,脸上更加愤怒了。
“找!继续给我找!我就不信了,他身上还受了伤,能躲到哪里去!城里头总共就那几家药铺,你们挨个去找,就不信找不着人!”
辛大得了话之后便出去安排了,胡平则是在榻上斜靠着,这几天着实有些累,他得好好歇一歇。
……
宋声到了衙门之后一直在忙着整理昨日去村子里得到的信息,这里的田地土壤肥质不好,他列举了三个给土壤增肥的法子。
除此之外,还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可以多种一些番薯。他发现这里的地质其实还是很适合种植番薯的,番薯这个东西容易填饱肚子,相当于口粮。
除了蒸着吃之外,还可以烤着吃。尤其是放到火上烤的时候,有一股奇特的香味,吃起来也十分美味。
宋声在京城的时候也吃过烤番薯,但京城里的烤番薯价格很高,肃昌的番薯论斤卖,一斤才一文钱,且很少有人买。京城里的烤番薯十文钱一斤,翻了十倍,生意却好的不得了。
而且番薯还可以做成粉条,作为一种食材,口感顺滑,尤其放到辣味火锅里,还可以做成酸辣粉吃,味道十分不错。
宋声想了想,拿出纸张,在上面写了几个致富的法子,准备把人叫过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看看哪个方案具有可行性。
他没有见过有人吃粉条,如果能够开发出像酸辣粉这样的食物,应该可以作为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虽然都说要想富先修路,但肃昌这个地方太过贫穷,就连修路的钱都没有。还是得想办法多挣一些钱,再来搞城乡的基础建设。
而且这里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临近关口,通商贸易要比其他的地方方便不少。
只是他们这里没有什么特色的东西,如果能把粉条还有酸辣粉这种东西通过关口卖出去,应该也能挣不少钱。
宋声想着这些致富的法子越想越兴奋,就连崔海什么时候过来了都没发现。
“崔大人什么时候来的?快坐。”
崔海摸了摸自己那一撮小胡子,嘴角噙着笑道:“下官也是刚到。”
崔海是宋声让人叫过来的,看他到了,他道:“崔大人,此前你一直负责文书之类的工作,你帮我看看,我写的这份计划书,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的?”
第249章
崔海接过宋声写的这个计划书大概看了一遍,越看越惊喜,如果这上面写的都能够实现,何愁挣不到钱?
现在他们这里想要发展但没有本钱,上一集的官府也不给拨发经费,导致他们这里想发展都困难。
最重要的是压根没有一个发展的目标,不管是经商还是种地,全都平平,毫无特色,在宋声看来,如果不做一些改变,就没有投资的价值。
“大人,这想法好啊,如果能够做出这上面说的酸辣粉,把它通过关口卖出去,肯定能挣不少钱。”
到时候他们肃昌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不就有钱修路修房子了吗?
不过随后崔海又皱起了眉,“不过大人,这个什么酸辣粉,且不说如何制作,就光是这个粉,大家都没见过,该怎么做呢?您在这纸上写的可以用番薯做粉条,这番薯就算蒸熟了也只是稍微软面一些,怎么做成粉条?”
崔海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宋声向他解释了一下番薯做成粉条的工艺。这也多亏了前世他在一些杂刊上面看到的,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先进的机器,但古法做粉条也能够做出来,只是要费劲一些。
但这里的田地有很多不适合种植麦子,但却适合种植番薯。如果大量种植番薯,到时候做成粉条,不管是用来炒菜,还是做成酸辣粉,都能够成为当地的特色。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曾经在一些书上看到过做粉条的法子,咱们多试几次,总能做出来。”
崔海一听有法子,脸上立刻喜气洋洋起来,“还是大人厉害,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需要下官做什么您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竭尽全力。”
他赶紧表忠心,说着说着身上还有一股兴奋劲儿。宋声笑着摇了摇头,“不着急,这计划也是今天刚写出来的,我打算过两日再实地考察一下,你先帮我找几个会做活的人来,先让他们实验一下这用番薯做粉条的法子。”
崔海应了,宋声仔细想了一下做粉条的工艺,想到要用到的东西,他回到桌案前用笔蘸了墨,仔细的写了下来。
“这是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你先去准备一下。”
崔海赶紧接了过来,说马上去办。
他本来是主管文书的,之前堆积了很多文书没法弄,如今宋声一来他整个人轻松了许多。
倒是宋声,待在府衙的时候几乎都在处理文书,前两年堆积的实在太多了,很多东西迟迟未批复,他一一批复了之后分发下去。
比如有几个县向他申请的一些款项或者是需要他批复的文书,虽然迟了些,但最近几天好歹批复下去了。
崔海拿着宋声给他的这张纸下去准备东西了,宋声又在府衙处理了一会儿文书,等到下午五六点的时候才下衙。
今天他没有让春生来接他,天天坐马车,路也不好,颠簸的厉害,还不如自己走着回去。
这会儿西边正斜阳残照,他没有走近路回去,而是绕了远路,多转几个关口集市,看一看这里的老百姓们日子过得如何,他也想再找找商机,看看有没有别的法子跟这个酸辣粉的法子齐头并进,毕竟光靠番薯粉条,短时间内想要发展起来还是不够。
这会儿关口附近的集市还有不少百姓,大多都是摆摊的,都还没有收拾东西回家,宋声过去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正在大声吆喝着推销自己的东西。
宋声还没来过这种地方,这里的老百姓几乎都是附近村子里头的人,个个家境贫寒,他们没见过他,并不知道他就是新来的通判大人。
宋声在几个摊子前转了转,发现在这里买东西不一定非要用钱,也可以以物换物。以物换物算是比较古老的一种交易方式,因为这里是关口,有很多外邦的人过来拿东西换,花银子来买东西的倒是不多。
魏五郎坐在自己的摊位前左右打量着来往的行人,一个行人来了,他满含期待的眼神望过去,对方又走了,他脸上随即涌现着失落。
都这个点儿了,人影逐渐稀少,进城的人匆匆往回赶,城里的人匆匆往家赶,鲜少有在他的摊位前驻足停留的。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拿起手边的一根毛草,往地上甩了甩,早上天不亮的时候,他就过来摆摊了,现在都太阳西沉了,他仍旧没卖出去几件东西。
他在家里排行第五,上头还有四个哥哥,本来家中男丁多是好事,意味着劳动力多,寓意着家宅兴旺。
可谁让他们这里的田地不好呢,一家子种地得来的粮食得留下来不少当全家的口粮,交了税之后剩下很小一部分才能卖掉,攒上一些小钱。
他上头四个哥哥只有大哥娶了媳妇儿,二哥三哥四哥全都还是光棍一个。他今年也年满十八了,也是跟着打光棍。
家里兄弟多,又穷的很,谁家姑娘愿意嫁到他们家吃苦?想到这些,魏五郎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旁边也在摆摊没收拾东西走的中年汉子看他年纪轻轻的就出来摆摊,这会儿还总是叹气,忍不住提醒道:“我说小伙子,你这样不行。一看你这就是没什么卖货的经验,看看你卖的那都是啥嘛,都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大家吃不饱穿不暖的,谁还买这些东西啊?”
“我劝你啊,今天还是赶紧回去吧。等到明天你拿些别的东西来卖,我跟你说,咱们这集市上受欢迎的还是山里的野味儿,城里那些有钱人家的老爷就好这一口,你没看一大早来摆摊卖野味儿的那个猎户早早就收摊回家了吗?”
魏五郎知道旁边的大叔是好心,但他压根不会上山打猎,上头几个哥哥也都没有会打猎的,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为生。
到了他们这一代,家里孩子多,没办法,农闲的时候只能各自出去谋生。
大哥二哥在家里照顾着田里的活,三哥四哥去帮人做苦力,谁家有个盖房子的活,或者是需要搬重物,他们就去帮忙,虽然辛苦,但也能赚一点。
而且他面前的摊位上摆的这些东西,都是他跑了大老远冒着危险拿家里的粮食跟外邦人换的。
他面前的破布上面摆着的有羊皮,做工精细的铜镜,还有几颗野生的狼牙,鹿角等东西,都是一些杂物。像是鹿角这种东西,听说十分名贵,他不想拿到药铺去,药铺会压价,他卖不了多高的价钱,还不如拿来摆摊碰碰运气。
除了这些之外,他还背了一袋子番薯来卖,这东西价格低,买的人也少。但这是他用来拖底的,想着多少卖出去一些,也不算一点进项都没有。
可事实就是他连番薯都没卖出去一斤。
大概是这里的人早些年经常吃番薯充饥,日子稍微好了一些之后就不再想吃了。
他摇摇头,“谢谢叔,但这些东西都是我拿粮食换的,我再等等吧。”
刚才说话的大叔在这空档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准备走了,他看这人性子这么倔,还不听劝,无奈的叹了口气。
“今天也不早了,我准备走了。你也早些回去吧,实在不行明天再过来。”
魏五郎应了一声,道:“嗯,我再待一会儿,大叔你先回吧。”
这汉子看他还不听劝,也不再多说什么,怕说多了惹人家烦,干脆背上自己的东西准备回家。
他背篓里塞得满满当当,起身的时候魏五郎还给他搭了把手,汉子把背篓背上,转头咧嘴朝他笑了一下,“你小子还挺有良心嘛!行了,不说了,我先回了。”
汉子走了之后,紧接着集市上摆摊的人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收摊回家了。
魏五郎在摊位前等了又等,还是没等到来询价的人,他垂头丧气的准备收拾东西回家。
今天又没卖出去几样,拿粮食换东西,他娘知道了之后先把他训了一顿,然后就进了屋趴在床上哭,说他不懂事,竟然拿粮食换这种杂七杂八又不值钱的玩意儿。
他正低头收拾着东西,面前忽然出现了一双脚。
他抬头一看,是一个长相年轻俊秀的人。
他脸上的丧气一扫而光,脸上带着笑热情的问道:“这位大哥,你想买些什么?我这里稀奇的玩意儿多,你可以随便看。”
宋声蹲下身子,看着他的摊子上摆着的东西,他拿起那一对狼牙问道:“这个怎么卖?”
这对狼牙的成色很好,上面还特地打磨过,用搓细的麻绳穿了起来。
魏五郎赶紧说道:“不贵不贵,这个只要两百文。”
他脸上带着笑,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宋声的神色,已经做好了如果对方觉得太贵他就再降价一些卖给他的打算,毕竟这是这几天唯一一个来问过这对狼牙的客人。
两百文,对于宋声来说并不算多。这样一对成色上好的狼牙,要十分凶险才能取到,光是这价格他就占便宜了。
“好,两百文我要了。”
魏五郎一听对方都没有还价,就开口说要买下来,他高兴极了,一双眸子亮晶晶的,把那对狼牙拿起来用自己身上的衣服又擦了擦,然后才递过去。
宋声每天出门时陆清都会给他准备一个荷包挂在腰间,荷包里头装的是铜板和碎银,方便他平时的花用。
平时他基本上不买什么东西,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宋声从荷包里拿出两百文钱给了魏五郎,魏五郎小心翼翼的接过来,装到了自己脏兮兮的布袋里。
他黑瘦黑瘦的,但眸子却很亮,这是他今天做的最大的生意了。这可是两百文啊,如果对方说一百五十文他也是愿意卖的,只是少卖五十文钱而已,他还是能赚一百五十文的!
宋声把这对狼牙揣进怀里,这东西他一眼就看上了,准备拿回去再打磨一下,给两个孩子戴着玩。
起身时,他看到旁边竟然还放着一袋番薯。这些番薯放在这一堆杂物旁边显得格格不入。
而且番薯背起来很沉,一天过去了,这一袋子好像一点儿都没卖掉,也难为了这小伙子把这一袋子番薯背过来。
“你这番薯怎么卖?”宋声问道。
魏五郎刚把这两百文钱收好,没想到对方问起了番薯,他赶紧说道:“一文钱一斤,客人您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