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第316章

长大是什么时间他也不知道,反正他记在心里了,以后一定会来找他们的。

小胖走了,圆圆也有些伤感。不过很快他就好了,不就走了一个小伙伴嘛,他还有很多小伙伴陪他玩儿,不打紧。

人贩子这个小插曲结束,宋声腾出手来开始收拾葛天海了。府衙内的雪哥儿被抓起来审问的时候,还有些懵。

一开始他还嘴硬,压根不承认是葛天海派来的,因为他自认演技还不错,应该没有出现纰漏才对。而且前段时间他放出的谣言竟然没起作用吗?

等葛天海也被抓来的时候他傻眼了,只能老老实实认栽了。

陆清前段时间的确听到了几句关于雪哥儿的谣言的,这些谣言都是雪哥儿自己传出去的,就是为了让陆清起猜忌之心,离间他们两个人的感情。

但陆清跟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不仅没有把他叫来质问清楚,反而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他完全低估了人家夫夫两个之间的感情,少年夫妻感情最是深厚,不是他想离间就能离间成功的。

本来宋声前几天就要审理葛天海的,但是总被其他的事情耽误,就又往后拖了几天。

这几天终于腾出空来审理此案了,这葛天海不查不知道,一查说他是丧尽天良也不为过。

就他自己一个小小的县令,手底下竟然养了四五个门客,全都是给他出谋划策怎么样吸百姓血啖百姓肉的。

在他为官的这几年里,都快把整个临漳县敲骨吸髓了。比如查到的,到了税收的时候,他就谎报老百姓上交的粮食不够,有些老百姓被他害得卖儿卖女,即便如此,还是留不住家底。

大牢里的葛天海瘫坐在角落里,嘴里一直嘟囔着:“完了,真的要完了。”他的双眼泛白,精神不振,只是关了几天,就变得胡子拉碴的,跟外面流浪了好几日的乞丐一般落魄。

想起自己以前做的事,他说道:“本官好悔呀,以前做事情总是不够周到,还马马虎虎。”

一旁的门客听不下去呸了一声,骂道:“还不够周到,我看你都周到到狗肚子里去了。”

葛天海一听原本在他手下唯唯诺诺办事的人竟然敢大声骂他,他十分生气,“你放肆,竟然敢骂本官!”

“不让骂我也骂了,你能拿我怎么样?现在咱们都是一条锅上的蚂蚱,最后都没个好下场,你又能高贵到哪儿去?”

葛天海叹了口气,真是虎落平阳遭犬欺,眼下他是被抓到牢里了,但并不代表他不能中山再起啊?

贪污的罪名虽然不算小,但却罪不至死。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然而葛天海却没有料到宋声查案查得如此细致,把他为官这几年做的所有丧尽天良的事全都查了一遍。

公堂上审理完,宋声判了他斩立决。葛天海这才彻底害怕了,甚至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会被斩首示众,当他哭着嚎着求饶到时候已经晚了。

一连办了两个大案子,宋声有种松了口气的轻松感。

临漳县的县令被斩立决,这个职位便空出来了。还有先前的府城通判,也空缺着,正好可以一并在年底之前上报朝廷推举合适人选。

通判的人选他已经物色好了,准备推举西平县的吴县令。这次服徭役的时候,他尤为的尽职尽责。

之前还特地来过一次,专门询问粉条厂的事,想在他们县里搞一个分销地,或者是分厂,也带动一下他们县的经济发展。

有能力而且心中装着百姓的人定然不会差,而且他还年轻,今年才三十五岁,正是激情奋斗的年纪,提拔他来当通判正好。

这样一来西平县县令的位置也空了出来,一下子空置出两个县令职位,他一并上报了朝廷,等朝廷安排人接手。

把这些事情忙完,他这才又把心思重新放到了砖厂的事情上。

宋声不知道,远在京城的景帝收到了一封来自镇北王的奏折。

镇北王的年纪跟景帝差不多大,甚至比他还要年长上几岁。两人年少的时候是拜把子兄弟,镇北王后来又立了赫赫战功,这才被封为了异姓王。

要知道镇北王如今偏安一隅,已经许久不理国事了。他每隔半年会写一封报平安的折子递上去,也不与朝中的大臣结交,但在朝中的地位却很高。

就是这样一个很少插手朝堂之事的王爷如今他却在折子里夸赞起了宋声,这让景帝很是意外。

景帝仔细把折子看完,这才哈哈笑了起来,跟一旁的李德福说道:“朕就说卫项这个老东西怎么突然夸起了宋声,原来是他的小孙子被拐走了,宋声帮他给找回来了。”

李德福闻言笑眯眯的夸道:“小宋大人可真厉害,这下可帮了王爷的大忙了。”

“可不是嘛,听说他最宠这个小孙子了,没想到这老小子也有今天呐!”

景帝的心情很不错,自己一手培养的纯臣得到了镇北王的赞赏,那岂不是说明自己眼光好呀!

“这个宋声,朕看他这一天天的就没闲着过,又是破这个案又是破那案的,现在还帮卫项找回了孙子,还别说,这小子就是能干。”

不管怎么说,宋声这次阴差阳错还得了镇北王的青眼是走了大运了,要知道朝中多少人想跟镇北王攀上关系,那可是连个门路都没有的。别看镇北王现在老了,身体不中用了,但人家手里可是有实打实的兵权。

就在葛天海的案子结束的第二天,宋声收到了许多来自勉城的特产,是镇北王府差人送来的,说是为了表达对他的感谢。

宋声看了一下,上面放的的确都是特产,他这才收下。

人贩子的案子和葛天海的案子办完之后,宋声在肃昌的声望更高了。百姓们现在都以他们有一个为民请命的知府大人自豪。

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宋声这个知府做的可谓相当的尽职尽责,当听到百姓们对他的认可和夸赞时,他心里充满了满足感。

如今的砖厂已经成功烧制出了第二批砖,宋声亲自去查看了一下,这第二批砖不论是成色还是外观都比第一批砖好上许多。

这次他没像粉条厂一样先把产品拿出去让大家试吃之后再宣传,而是直接让人贴的告示,说了红砖的价格和实用情况,鼓励百姓们新建房屋时购买。

这红砖的价格要比青砖黛瓦便宜上一半有余,没有人用过这种砖,所以不知道这种砖结不结实。

不过因为宋声树立了很大的声望,只冲着他的名声,有几家盖房子的人勇于尝试了一下,这也纯粹是出于对宋声的信任才买的。没想到盖出来的房子还挺好看,也很结实。

第284章

一旦有人尝试后发掘出这红砖的好处,用红砖盖房子的人就会渐渐多起来。毕竟一件东西是好是坏,用过的人最有话语权。

此时城北一条小巷子里正有人讨论这个事儿。

这条巷子里有一户姓何的人家,想要盖砖瓦房,但是却买不起青砖黛瓦,因为青砖价格昂贵,而他手里的钱又不太够。可是家里的房子急需翻修,因为儿子要娶媳妇儿,人家女方那头可是着重要求了,必须得是新房才愿意嫁。

就因为这个把家里的人都愁死了,这又要给聘礼,又要准备钱摆酒席,家里下面还有两个儿子未成家,哪还有余钱买青砖黛瓦去翻修房子?

就在他们正发愁的时候,听到官府说砖厂新烧制出了一批红砖,硬度够强而且价格也便宜。现在这会儿是把刚烧出的前两批砖拿出来售卖,先到先得,还能在此基础上打折优惠。

家里三个儿子年纪都大了,大儿子脑子有些迟钝,如今好不容易经人介绍才给说了个媳妇儿,实在是不能再等了。

于是家里的当家人何父便动了心思,打起了这红砖的主意。

反正这女方家里只是要求他们家翻新改成砖瓦房,可没要求用青砖呀?

这红砖好歹也是砖厂烧制出来的,那肯定要靠谱一些。

何父有了这个心思,专门出去了一趟打听红砖的事。

这一打听才知道,如今的砖厂已经被官府收购了,现在是属于官府的。

官府现在的官老爷是谁?是宋大人呀!旁人他信不过,这宋大人他还信不过吗?

抱着这个心理,和家里面临的窘境,何父去了砖厂,想着先去看看这红砖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毕竟大家都想盖砖瓦房,就是因为这砖砌的房子结实,就算遇见大风大雪的恶劣天气,也不会出现房子倒塌的危险。而且这种房子保暖性好,冬暖夏凉,住着也舒服。

等他到了砖厂,没想到有专门的人过来接待他,很热情的跟他介绍这批红砖的情况。

“不瞒大哥你说,我敢跟你保证,这批红砖绝对很抢手。你现在来的时机刚好,趁着这名声还没有打响,价格还没上去,你还是赶紧买回去用吧。等你再犹豫犹豫,过几天来这价格铁定不是现在的价了。而且呀,说不准到时候你想买都买不着呢。”

这人的话一听就十分夸张,何父心里打起了突突。

这人又接着道:“你可能不知道,这红砖的烧制方法,还是咱们知府大人研究出来的!咱们大人就是厉害,这法子都能想出来!”

何父在城里给人家做了十几年的账房,并不是没有头脑的人。这人把话说的这么夸大,他心里其实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

但他仔细过去瞧了瞧,这红砖的确很硬,码的整整齐齐的在那里摆放着,瞧着丝毫不比这青砖差。再加上听到这人说烧制红砖的法子是知府大人琢磨出来的,家里又急需砖,他当下就拍板决定买一批回去。

红砖的价格并不贵,是青砖价格的一半。再加上这是头一批售卖,在此基础上又打了些折扣,何父直接把钱付了后,就雇了个板车把砖拉回去了。

他们家里的劳动力多,盖房子几乎都是自家人动手,街坊邻居谁家有空了再过来帮帮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房子翻新了。

新盖好的红砖瓦房整整齐齐的立在那里,在一众其他房子里面独树一帜。红红的墙壁别具一格,刚巧他家即将要办喜事,就更应景了。

何父看着新盖好的房子露出了笑容,这房子盖的深得他意。红砖怎么了?照他看这红砖盖出来的房子可是比那青砖盖出来的还好看呢!

房子盖好了,家里的喜事也能如期进行了,真是喜上加喜!

儿子娶媳妇儿,这么大的事儿肯定要把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都要邀请来吃席的。

前来吃席的人一看,这房子不得了,他们还是头一次看到红色的砖瓦房,而且这红色还不是上的漆,而是实实在在的砖的颜色。

这吃席的期间,就有人打听他这房子是用什么砖盖的,还怪好看的。

这下巷子里的人议论的热闹了起来。

“老何家这房子呀,用的就是官府新推出的红砖盖的!”

“我前几天也听说了这个红砖的消息,不过看都没人买,我就没动。不是都说这个砖不大好吗?”

“哪儿听来的呀?咋就不大好了?我看着好着呢。你看老何家新翻修的房子就知道了,看着又漂亮又结实,我还去他屋里看了一圈,是真不错。而且你可知道他翻修的这三间砖房,用了多少钱吗?”

“多少?”

旁边一个人给他比了五根手指,这人惊讶道:“五两?竟然这么便宜?”

“要不是我问了老何,我也不敢相信,就是这么便宜。听说是因为这是官府新推出的砖,正在搞什么活动,不仅价格比青砖低上一半,前去买砖的人排在前多少名还能享受打折的优惠。”

“真的?!”这人更惊讶了。

席间其他听到这话的人也都纷纷竖起了耳朵仔细听着,这年头谁家不想盖新房子?可头几年他们肃昌太穷了,他们这片儿的人家谁也没余钱能盖得起新的砖瓦房。

可这两年不一样了,他们肃昌的经济逐渐好了起来,有些家里存了点余钱就想把房子重新盖一下。可是又苦于青砖黛瓦价格高昂,实在是盖不起房子,就这么一直拖着。

现在官府推出了新的砖,本来大家都在观望,可现在身边忽然出现了这么一个范例,还是如此成功的范例,想盖房子的人家心里逐渐蠢蠢欲动起来。

宋声知道这批红砖的好处,所以压根就没有让官府的人专门出去做筏子去宣传。一旦有人尝试过,一传十十传百,比他找人专门宣传有用。

果不其然,像是何家这种例子在整个府城里有好几家。一家用红砖盖成了房子,就会有不少人前来围观询问情况。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后,到砖厂订购红砖的人逐渐变得多了起来。

又过了一个月,此时红砖的价格已经没有最初时那样便宜了,不过比起青砖来说,还是便宜不少。再加上这红砖盖出来的房子又结实又美观,甚至有不少城里的富户都很喜欢,又去买了一些砖把房子重新修整了。

红砖开始逐渐畅销了起来,渐渐的开始有些供不应求。

砖厂的工人每天晨起开始干活,一直干到晚上,工作量实在是太大。才三个月的时间过去砖厂就开始进行第二次招工了。

这次来应聘的人就更多了,谁不知道这砖厂现在背后是官府,看看粉条厂就知道,但凡是知府大人创办的厂子,那都是待遇极好的。

粉条厂现在已经不招工人了,他们没有机会。可现在又弄了个砖厂,但凡有把子力气的几乎都早早来排队报名了。

毕竟砖厂招工的要求没那么严格,只要身体健康,脑子好使,有一把子力气就能进来。

砖厂扩招工人代表着又有很多百姓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甚至很多乞丐只要满足要求,就可以进厂做工。

这仿佛是一个循环,盖房子的人多了,这红砖卖的就快,砖厂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就能够解决掉一批百姓们的就业问题。

老百姓们有了固定的工作,就代表着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家里多了进项,日子就能逐渐好起来。如此这般的经济循环,正是宋声一开始的目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