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不如第一场那样重要,第二场主要考的是四书五经以及算术。
其中四书占了四篇,五经占了三篇,剩下的全部都是算术题。
第二场的算术题会这样多,据说是因为朝廷户部特别缺人才。
朝廷今年的偏重就在户部,而户部是管理国家财政,算术一方面就不能太差了。
户部又细分为:分管土地,户籍,俸禄,会计,各种税收等等。
不管是哪一个部门,需要的都是能写会算的,算术要是学得不好可不行。
这一场可以说是谢瑱的主场,他有把握在这一场表现的很好,甚至说不定能够靠着这一场,把他会试的成绩往上提一提。
因为第二场到了谢瑱擅长的考题,谢瑱做题的状态就要比第一场更好,整个人的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相较于谢瑱这边的好心情,陈友席那边就不怎么好了。他在算术上面一直不算优秀,他知道算术也是必考项目,却没有想到会占比这么大。
像是之前在乡试时,算术题也就那么几题。他以为会试这样重要的考试,算术题的占比不会太大的。
结果没有想到,因为他不了解京城的情况,不知道今年大力扩招户部的人,所以第二场的算术题才会这样多。
如今后知后觉的知道了,也为时已晚了。
毕竟算术不擅长就是不擅长,它与其他的类型的考题还是不大一样的,不是通过努力就能够轻松提高的。
就跟后世的数学一样,数学不会那是真的不会。历史,政治什么的,就算不会也能够随意胡诌几句,数学是真的没办法胡诌。
第二场谢瑱考的好,很有信心,出来的时候就比较早。
这一次进去三天,头两天都是阴天,到第三天才开始下雨。
第二场开考的时候,就少了不少的考生。结果没有想到,第三天又下雨了,估计又要有不少考生生病了。
其实没有必要非要二月考的,可以稍微往后面挪一个月,三月考会试,四月考殿试,对于考生来说还能好接受一点。
正如谢瑱预料的那般,因为天气不怎么好,又有不少考生病倒了。
第一场考试的时候,一共将近五千人参加考试。到了第二场少了二百多人,到了第三场又少了将近一百人。
这些都是身体本来就不怎么好的考生,碰上比较恶劣的天气就率先倒下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身体好,或者是还能撑下去的考生,还在坚持着参加第三场考试。
第三场主要考得是策问,散文,诗赋,以及两篇四书。
这一次的考试题目不算很多,考试的题目难度却不小。光是那道诗赋题的破题,就能够难住不少的考生了。
谢瑱是最后才做诗赋与策问的,所以一直等到第二天的下午,他才注意到这两题的难度有点高。
不过好在,他还有一天半的时间,足够他慢慢研究慢慢答题了。
最后一场,天气要比之前好了很多。虽然大部分的时间依旧是阴天,不过天气已经有转晴的迹象了。
谢瑱在策问一题上耗费了不少时间,这一次的策问主要是讲君臣关系。他在答题的时候,整张卷面上都是君臣之道,把对君王的恭敬写得满满当当。
然而他的内心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不怎么看好现在的老皇帝,所以他注定不是保皇派的。
他也不喜欢太子,太子生性弑杀,且猜忌之心颇重。
这样的天子,是不会允许权臣当政的。谢瑱想要在朝堂有很大的话语权,以对方的性格绝对不会允许,说不定还会给他招来杀身之祸。
除去太子,剩下的还有二皇子……不对,去年的时候二皇子,三皇子都已经封王了,如今要叫他们二王爷与三王爷。
二王爷是四皇子的哥哥,两个人都是一个母妃所生。他们的外祖一家是清流,是不大希望他们争夺皇位的。
小说里面,四皇子听从了母妃的教导,一辈子当了一个闲散的王爷。
但是他的哥哥却不是一个安分的,后来带着另一位皇子想要夺太子的皇位,却被太子与主角攻苏毅旸杀死在了半路上。
苏毅旸是保皇派,效忠当今的皇帝。太子是正经皇储,那保皇派肯定也要保太子。
谢瑱首先就排除了太子,加上他对苏毅旸有夺夫之恨,又是一个文臣一个武将的,他们就真的注定水火不容了。
如今对于谢瑱比较好用的,那就是二王爷与三王爷。
老二是小说里盖棺定论了会夺位的,虽然结果他失败了,却实实在在动手过。
加上他失败过,就证明他的本事不大,以后掌控起来比较容易。
然后就是老三,老三脾气不好,还好色,按道理来说,这样的人还不如四皇子好用。
但是老三好就好在,他有个很强的母族帮忙,且是个浮于表面的人。
脾气不好,好色什么的,其实只要掌握好了分寸,掌控起来还是很好控制的。
这两个不管哪一个,对于谢瑱往上爬都很好用。如果这两条路都走不通,他也可以走四皇子这一条。
只是这一条,不如前面两条好走,四皇子也没有看起来那样好“欺负”。
谢瑱就有点担心,以后他帮助对方夺位之后,对方会来一个过河拆桥。
本来谢瑱对于此次的会试没有太大把握的,但是由于第二场的考试给了他不少自信,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他也许能够考过。
就算不上正榜,上个副榜,那他也是贡士了。
贡士可以去国子监,也可以授官,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都能够接触到很多达官贵族,对于他以后的前程会有很大帮助。
其实科举完全没有普通读书人想的那样简单,因为古代的书籍大多数是人工抄写的,纸墨笔砚更是一种昂贵的消耗品。所以大多数的珍贵书籍,就掌控在了世家大族手里。
书掌控在世族大家手里,通俗一点来说,文化就掌握在世家手里。
文化掌握在世家手里,那朝堂里的官员也都是他们的人。
自古以来,都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朝堂上世家的人太多,对于掌控权利的皇帝就会产生威胁。
为了让朝堂不会沦为某些世家的一言堂,也是为了平衡整个国家的权利与安稳,很多皇帝除了自己应有的保皇派,还会特意扶持寒门子弟进入朝堂。
寒门子弟大多数根基浅,背后没有盘根错杂的家族,很多甚至可以称之为清流。
他们的到来,是为了缓冲士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的。
所以很多皇帝都会有意无意的扶持寒门,当然了,这里的寒门并不是单纯指谢瑱这种农户,而是指像是陈友席这样的落魄世家。
是的,寒门也是世家,只是与那些世家不大一样,他们是落魄之后的世家。
然后就是农家子,农家子的背景会更加简单,用起来也没有那么多利益纠纷,算是在朝堂里最好用的一批人。
就拿之前的拐卖案来举例,如果皇帝真心想要彻查此事。他会找一个没有太大背景,身份简单的农家子或者寒门子去查,然后还会给与对方很大的权利。
但是如果他不想彻查,觉得这样一彻查下去,会得罪不少的世家大族。他就会找一个世家出身的官员,然后也会给与对方很大的权利。
那这个世家出身的官员,手里还握着大权。他在调查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家族的人,或者家族人的手下。为了不把事情牵扯到他身上,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隐藏此事。
而他隐藏了其中自家的人,就意味着坏人没有一网打尽,那么这样的行为就是腐败。
同样的,对方还可以趁着这次的机会,他用手里的权利去打压对家。
一些不想被打压,或者害怕被诬陷的,就会想办法去讨好对方,这样也会形成腐败。
这也腐败,那也腐败,整个朝堂就会烂下去。
它们就像是无数的蛀虫,开始啃噬整个国家的根基,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塌陷。
长坪县拐卖的案子,皇帝选了个寒门出身的官员,本意上是想要铲除一些世家的爪牙的。
只可惜他选的人手腕不够狠,触碰的爪牙又是些铜爪铁牙,最后不仅没能动摇那些世家分毫,还连累四皇子被逼着去了边境。
正如之前说的那样,四皇子他就是一个闲散皇子,不仅太子对他没有什么忌惮,就连脾气不好的三皇子都喜欢他。
这样的一个皇子,没有人会特意针对他的。
他会被逼着前往边境,主要是拐卖案的事情是他掀起来的。这件事情又涉及到了某些世家大族,他们就对掀起这件事的四皇子很不满。
所以就想办法,把四皇子送到了边境去。
是的,没有看错。
一些世家大族可以左右皇子的命运,可以让堂堂的皇子都要避其锋芒。
同样的,当世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们还能有左右未来皇帝的力量。
为了防止他们发展下去,一些有手段有头脑的皇帝,这个时候就会大力扶持寒门。然后再通过这些寒门子弟的手,一起想办法把这些世家给压制下去。
在谢瑱他们这边参加最后一场会试时,与此同时的另一边,一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子,正对着对面的华服青年叹气。
华服青年长相普通,但是由于他有一双异瞳,那双异瞳看起来格外的神秘诡谲,倒是让他显得多了几分的贵气。
青年听到叹气声微微抬眸,有点好笑的对着小老头说道:“舅公这是怎么了?怎么你一看到本王,就天天唉声叹气的?”
青年是凌王云罹,也就是三王爷。
去年,他与老二一起封王,按理来说他都封王了,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地,应该去自己的封地才对。
但是他自己不想走,他皇帝爹对他一直比较偏宠,他还有一个娘家很强势的母妃。所以去年二王爷去了封地,他到了现在还在京城没有离开。
凌王受宠,是真的受宠。
要不是他的眼睛有问题,估计现在的太子就该是他了。
老皇帝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夭折了,剩下的七个里面只有老大,老二,老三稍微的有点出息。
而这三个儿子里面,老三不仅与皇帝长得像,脾气上面也有很多相似。
只可惜,老三的眼睛有问题,不能让一个仪容怪异的皇子继承大统,所以太子之位就给了皇后的嫡子也就是大皇子。
也正是因为,很多人都看出来了,皇帝比较偏心老三。老大与老三的关系一直不大好,很多事情上两人都有点针锋相对。
皇帝呢,他偏心老三,觉得原本太子应该是给老三的,如今他把皇位给了中规中矩的老大,老大作为大哥就应该让着点弟弟。
其实孩子多了,哪怕父母有心端水,也是会不自觉的偏心某一个的。
老皇帝也没有想要端水,所以他的偏心就十分的有目共睹,这点就像是埋在太子心里的刺一样。
凌王对面的小老头是凌王母亲的舅舅,是个早已经从朝堂上退下来的老油条了。
他此番的老远来见凌王,主要是劝对方离开京城的。就算皇帝偏宠凌王殿下,但是皇帝已经年纪大了,这个天下早晚是太子的。在他们没有能力跟太子夺位之前,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乖巧的离开京城。
“殿下,该启程了。陛下为您挑选的封地那样富饶,殿下不如趁着现在天气转暖,带上你的人早早的前往封地。”
“舅公,你老人家这般着急作甚?我不是说了吗,等到这一次的科举结束,我自然会带着我的人前往封地。”
“今年的考生里面,难不成有殿下看中的人?”
凌王闻言摇了摇头,一脸又坦然又欠揍的说道:“没有我看中的,不过倒是有个太子大哥看上的。听说叫什么来着……对了,他好像叫顾广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