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还有仨娃娃。
因此,租赁时秦劲特意强调,自家人手不够,需得佃户们亲自来秦家交租子。
还有,他只收玉米。
玉米是秦家的主食,也能用来炸锅巴,哪怕秦劲种了不少玉米,但依旧供不上自家所需,这几年每年都得买玉米。
现在能收租子了,他就强调,秋季租子只收玉米。
玉米高产,若是上等田,玉米的亩产量能达到六百斤。
秦劲租出去的全是中等田,亩产量能有个四百多斤。
若按照四百二十斤算,首先,需得交十四斤的秋税。
减去这十四斤,余下四百零六斤。
秦劲可得三成,那便是一百二十一点八斤。
一亩是这个数,五十亩便是六千零九十斤。
六千斤!
若是平均到每一日,能有十六斤多。
自家人口虽多,但一日也吃不了十六斤的玉米。
若是换算成银钱,那也有十多两。
第一次收租就得十多两银子,照这个趋势,只要不是灾年,那一年大概能挣三十两。
买这些田地共花了五百两,一年挣三十两,那十七年就能将这五百两挣回来。
当然,真论起来,不是这么算的。
因为这些田地本身就值五百两,手握田契跟手握银子一样,秦劲并没有失去五百两,所以每年挣的三十两是纯利润。
秦劲心情很好,活了两辈子,终于能收上租子了。
正盘算着明年要不要继续买田,不远处响起了马蹄声。
他抬头一瞧,见是周康宁、郭信恳来了,便笑着对院子里的叶妙喊了一声:“妙妙,宁哥儿小恳回来了。”
“小鱼,走,你宁叔恳叔来了,咱们去迎迎他们。”
叶妙将秦小鱼放在地上,牵着他往门口走。
秦小响忙也从王秀芹腿上下来,迈着小短腿跟了上去。
院门口,周康宁不等马车停好就蹦了下来,他同秦劲、周延年打了招呼,就跑着进了院中。
瞧见叶妙和秦小响秦小鱼,他冲过去挨个亲亲两个宝贝蛋,又冲王秀芹笑笑,而后直奔赵丰、周立的屋子。
屋子里,赵丰抱着小糕糕,周立则是端着羊奶在喂他。
快满月的小糕糕比刚出生时胖了不少,脸蛋肉乎乎,大眼睛乌溜溜。
周康宁推门进来,瞧见他的小模样,心都要化了,几步来到炕边,伸手将他接了过来。
周康宁有带娃经验,他抱着小糕糕,小糕糕没有任何不适,大眼睛扑闪了两下,没哭没闹,当周立又将小勺子送到他嘴边,他含着勺子将羊奶咽了下去。
“壮!还、还乖。”
周康宁忍不住戳戳他的小脸蛋。
赵丰闻言笑:“可不是,他特别乖,生人抱他他从不哭。”
“宁哥儿,你和小恳怎么样?”周立打量着周康宁。
此去府城,一去就是一个多月,这么久没见,哪怕有幼子在跟前,他也时常牵挂。
郭信恳正好走到门口,闻言立马道:“爹,放心吧,有我呢,除了牵挂你们,平日宁哥儿玩的可开心了。”
周立此时也看出来了,出去奔波一个月,周康宁一点儿没瘦。
精神也挺好。
他就放了心,招呼郭信恳坐下,他自己则是继续给小糕糕喂羊奶。
郭信恳站到周康宁身边,低头打量了小糕糕几眼,不禁也夸壮实。
这时,门口响起了秦小响秦小鱼的声音:“小舅舅,小舅舅。”
两个小家伙一声连着一声,迈着小短腿进了屋子。
赵丰笑道:“小响小鱼,你们小舅舅正在吃羊奶呢。”
“加糖。”秦小鱼接话:“甜的、甜的好喝。”
一句话说得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叶妙蹲下,捏捏他的小脸蛋:“乖小鱼,等你小舅舅像你这么大时才能吃糖。”
“他现在只能吃羊奶。”
秦小鱼闻言,小眉毛一皱:“小舅舅好可怜。”
那么多好吃的,竟然不能吃。
“整天惦记着吃,小馋猫。”叶妙捏捏他的小鼻子。
“看、看小舅舅。”秦小鱼无视了自家阿爹的话,伸着小脑袋去瞧周康宁怀里的小糕糕。
但他人小个子低,根本瞧不清。
他就对着叶妙张开小手臂:“抱,阿爹抱。”
叶妙弯腰抱起了他,小家伙两岁半,体重已快三十斤,真真是甜蜜的负担。
秦小响一看,顿时也张开了小手臂。
郭信恳笑着抱起了他。
于是一帮人开始观看小糕糕喝羊奶。
被这么多人盯着,小糕糕神色自若,继续一口一口的喝羊奶。
一碗羊奶喂完,郭家那位暂时借调过来的小厮宝京将羊奶碗取走。
宝京虽然只负责灶房的事儿,但真真帮了大忙,一日三餐,还有赵丰的月子餐,全都安排的极为妥帖。
瞧见宝京,郭信恳想起还有一事。
此次去府城,他和周康宁买了个厨郎。
周康宁惦记着秦家无人可用,到了府城之后,就去牙行逛了逛。
这一逛,还真买回来一个厨郎。
那厨郎才十七,容貌也过得去,因此招了上一任男主子的惦记,主母就趁着男主子出门行商,将他给卖了。
周康宁郭信恳在府城的这一个月里,全由他掌灶,厨艺挺好。
叶妙听完这话,立马道:“那你们将他送来吧。”
宝京是郭家的人,不好长期待在自家。
“好,明个儿就送来。”郭信恳点头。
这厨郎本名叫张柳,秦劲、叶妙没有让他改名字,以本名称呼他。
他与吕夫郎合住一屋,他来了之后,宝京多待了一日,好指点他。
等宝京回了郭家,就由他负责秦家的一日三餐。
他厨艺的确好,南菜、北菜都能做,甚至还能操办喜宴。
小糕糕的满月酒摆了几桌,全由他掌勺,甭管是谷家人还是郭家人,无一人给差评。
原本叶妙还有些心疼银子——张柳身价是十五两银子。
但满月酒后,叶妙深感这十五两银子花的值。
有了张柳,叶妙算是真正过上了地主老爷的日子。
灶房不用进。
衣裳不用洗。
每日只需专心带娃。
秦劲比他辛苦些,秦劲得出门摆摊。
虽说秦劲好逸恶劳,但除非是雨雪天和狂风天,不然的话,他都正常出摊。
吃过摆摊的苦,秦劲就对《郭记茶馆笔记叁》极为上心。
春末时,郭厚给他结算了一次润笔费,有九十两出头。
满月酒那日,郭厚又给他结算了一次润笔费,共一百三十五两。
此次的大头,不是来自《郭记茶馆笔记续》,而是来自第一本的精装版。
普通版本字密,无图,只要有笔墨纸砚,那谁都能搞出来手抄本。
可精装版刻有精美的图画,这谁能抄?
这么一来,精装版暂时就无盗版。
而且精装版字大,读起来不累眼,真正喜爱此书且财力允许的,便会购上一套精装版。
不止东阳县本地的人买。
外地的商旅也买。
因此第三笔润笔费的大头便来自于精装版。
这让秦劲心头火热。
明年,续作的精装版也会上市。
续作比第一本更火爆!
到时候润笔费能少?
到目前为止,郭厚一共给他结算了三次润笔费,加一起共三百三十四两。
这等于是三十三亩中等田!
他想过上不出摊、只收租的好日子,那必须仰仗润笔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