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第112章

“我成婚时候都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

刘三的大方也震惊了江宏明。

车上的布他们昨天也见了,最便宜的要二三两, 印花那几批要五六两。

说送就送了?

震撼。

刘三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来宝峰县这么久了, 当然知道宝峰县最有名的四家, 但他没想到姜竹舅舅是韶家人啊!

要不然早找姜竹帮他拉关系了。

现在, 关系即将有了, 茶园他有关系, 又有买茶引子的门路了, 往后他还愁买茶吗?

这又不是一年两年的生意, 韶家茶园一直种茶, 他就能一直买呀!这是个长久买卖。

何况还有沈青越和池远舟的印书的生意。

今天他送礼大方, 以后才好说话。

亏不了, 日子长了都能赚回来。

现在他觉得宝峰县这名字起得好,确实有宝,能赚钱!

到了山上, 沈青越正给姜竹听写药材的名字呢。

上回没准备,下次去姜竹要带上笔墨纸砚,弄个账本儿,就不用找木板儿瞎记了。

江宏明又受了次震撼。

要不然,他也学一学吧?

正好他们今天还得去买粮食和其他东西,本来想在镇上买,刘三来一趟,他们又得往县里去了。

路上刘三打听姜竹舅舅家有什么人,他好也送点儿用得上的布过去。

姜竹这才知道他还给大伯、四伯家也送了布。

这回不止江宏明,连他都被刘三这做生意的方式给震到了。

到了县里,韶宗固昨天已经跟茶园的管事提了一嘴,也不用去那远亲家了,直接把茶园管事叫出来,他们一起吃了顿午饭。

姜竹、江宏明全程安静陪吃,亲眼见证了下能跑到外地做生意的买卖人是如何拉关系套近乎热场子说话的。

一对比,他们……

他们好憨直啊……

明明吃到了更好吃的东西,江宏明都忘了想给弟弟和他娘打包点儿。

他爹还在时候,他没养家的压力,家里最大的生意就是卖个野味、卖卖皮子,那时候他像个傻小子,别人跟他们讲价,他不高兴了都要喊句不卖了。

开始养家,他才知道生活要吞声咽气,要好好说话,可和刘三一比,他是忍住气了,但是其实还是不会说话。

刘三和沈先生不一样,沈先生出门说话带着种有恃无恐,有时候真的是做不做成买卖他无所谓,砍价、卖东西、买东西,像是凭兴趣玩儿一样。

刘三这样才是讨生活。

本着要做成在说。

诚恳的、吹嘘的、真的、假的。

从前他挺讨厌这样的,现在好像也不是那么讨厌了。

当然他做不到刘三这样,这太难为他了。

如果要有个假设,他默默想,他想将来能像昨天见到的马五一样。

更从容,更有底气,能自己说了算。

他悄悄看了一眼同样有点儿“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的姜竹,心想姜竹大概也差不多。

不过他们不一样。

现在他有点儿羡慕姜竹了。

真好啊。

有沈先生教。

有表哥管。

从前,他发现姜竹箭法比他准,他没羡慕过。

从前,姜竹家有座山,最艰难时候也不担心挨饿,他也没羡慕过。

现在他羡慕了。

不一样了。

他们都不一样了。

刘三敬酒的时候,他也跟了一杯,一口喝光了。

有点儿辣,有点儿涩,一口喝急了还有点儿呛,他抿嘴憋住了呛意,吞下去了。

回去前,他们又去了趟铁匠铺。

昨天沈青越特意要到这儿定个锅。

还要越薄越轻越好。

铁匠把一个铜锅给他们改了,约好的是明天来拿,不过来都来了,他们过来问问,果然,已经做好了。

就差盖子上的一个木提手。

见他们来了,铁匠师傅叫小徒弟给他们装一下,一口崭新的平底铜煮锅做好了。

姜竹拎了拎,真轻啊。

“你进山带上,休息时候煮点儿东西吃。”万一吃不饱,晚上睡觉前还能开个小灶,也能烧点儿水喝。

可惜没有泡面那么方便的东西。

他们采购完回了村,还不知道刘三送了次布,送的姜竹在他四伯家地位都跟着拔高了。

傍晚,忙了一天的人正是休息的时间,村里女人们都跑来看布,有人连饭都不做了,领着好奇的女儿、孙女过来瞧,搞得吃不上饭的男人也跟来看稀罕。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地出主意,姜竹四嫂和四伯母连布怎么用都快商量好了。

可能是瞧见家蕙是个年轻小姑娘,刘三给她的两匹布里面有一匹是粉红色的,颜色很漂亮,姜竹他们回来时候,四嫂梁玉兰正和大嫂商量换点儿布,也给她家小姑娘家安做个粉色的衣裳穿。

没问清姜竹是怎么回事,吕香梅也不答应她,还让她别着急,等弄清楚了,能留下,再做衣裳不迟。

姜竹一回来,梁玉兰就问了:“竹子啊,你那什么朋友给我们每家送了两匹布,能要吗?”

姜竹还没吭声,沈青越先道:“收着吧,没事儿。”

凭姜竹这么给他牵线,刘三送点儿布怎么了。

沈青越这么说了,姜竹也点点头。

大不了以后卖山货和皮子给他,给刘三算便宜点儿。

他们这么说了,江宏明也不提他的布了。

正好宏亮也很久没做新衣服了。

想到刘三给他的那匹蓝色的布,他再看看姜竹四嫂、大嫂手里的花布,挠挠头,也想给他娘换点儿花布做衣服穿。

梁玉兰嚷着换,喊家安去把剪刀拿过来。

马上要有新衣服了,还是粉色的,小家安开心地完全没注意到她哥不赞同的眼神,跑得额前的头发都飞起来了。

她要有新衣服穿啦!!

“先紧着家蕙做一身儿,再给石生、家安一人做一件儿。”村里衣服款式简单也省布,一匹布够三个小姐妹一人做件漂亮外件儿。

碎布头还能拼拼花,做鞋、做头花。

等布一展开,看见里面还有稍深一点儿的粉色花纹儿,小姑娘们更羡慕了。

她们新年才能有身新衣服穿,往往还是大的用新布做,小的用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改。

要是老大是女儿,下面也有姊妹,兴许还能弄到块儿红的、紫的、姜黄的,要是家里主要是男孩儿,条件再差点儿,那就只有黑的、蓝的、灰的。

想要浅蓝都不行。

毕竟女娃娃穿哥哥剩的这些颜色的衣服没人笑,要是男娃娃穿姐姐剩下的红衣服、紫衣服,会被笑话是小丫头、小娘们的。

粉色,还印花。

大姑娘、小姑娘羡慕得都噘嘴了。

一个小姑娘眼巴巴地看了会儿,一仰头:“娘,我也想要粉衣裳。”

她娘马上甩锅:“行,等你爹赚钱了给你买。”

小姑娘问:“爹,你什么时候赚钱呀?”

附近的人一阵哄笑。

她爹也是个疼孩子的,自己也笑,“过年给你买,做个小袄穿。”

小姑娘懵懵地想着过年还有多久,“好久。”

众人又是一阵笑。

两家人倒腾换布,姜树撇撇嘴,心说这刘三怎么回事,给他们两家四匹布,都是女人用的啊!

姜树:“竹子,刘老板没给你俩布啊?”

姜竹:“给了。”

姜树:“也是花布?”

姜竹:“有花的。”

虽然他也没想明白刘三明知道他们就俩男人在山上住,干嘛要给他们花布。

等沈青越说明天把山上的花布拿下来给大嫂和四伯母做衣服,上山前他们得到了四伯母给亲手做的半笼屉豆沙包,江宏明还帮他们把买来家用的东西送上山,就为替他娘和他们换点儿花布,他好像懂了。

那匹蓝底碎花的,他四伯母和嫂子们都想穿又觉得花,不好意思穿,沈青越建议她们做成袖口、领口和边条,这下,邻居们都来找他们换布边了。

反正花布他们用不上,姜竹干脆把布都拿到大嫂家,让她看着给大伙儿换,换得姜竹走路上,主动和他打招呼的大嫂、大娘都多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