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第211章

天暖和了,他就想领着孩子们回山上了。

“走,去看看。”

“嗯。”

沈青越戴好口罩,骑上酱酱,姜竹骑着追风,一起沿山道下来,再拐到竹屋那儿去看。

天一暖和,笋疯长,都钻出来长挺高了,沈青越调侃:“赵先生他们回山上开学第一课,说不定就是挖竹笋。”

姜竹:“不会的。”

其实村里的大娘们从冬天到春天,没少来这儿挖笋。

这片儿他们清理过,没竹子只有笋,比别处好挖。

等开课前到村里喊一声,他们提前把笋挖了就是了。

多挖两年,附近的竹鞭挖尽了,也就好了。

竹屋怎么都好说,不过盖书院就麻烦些了。

按照赵先生给他的参考,一间像样的书院需要的地方还挺大的。

而且在山上盖房子和山下不一样,山上都是石头,地基都比山下难弄一些。

买了砖瓦也不好办,得靠人和牲口一点一点儿往上背。

不过好在有了竹帘作坊,他们不太发愁钱的问题了。

《长腿鸟》第二册也已经开卖,池远舟、张叔阳先后也给沈青越送了两回银票,足有五百多两,他们钱足足的。

就是人手不太好找。

马上是夏收,这阵子最紧要的就是收麦子。

今年春天比较旱,又有一场倒春寒,收粮食肯定要比去年减产。

他大伯每次下地看麦子都忧心忡忡的,生怕临到收割前再来场急雨,恨不得自己站地里替麦子长。

沈青越:“不着急,慢慢来嘛,咱们先规划好,而且花钱雇人盖书院和积攒石头有空再修一下的仓库又不一样,肯定会更快。”

仓库修了这么久了,才修了两面墙,但山下的宅子一个多月就建成了。

集中人力财力做,和顺手有空再做,干活的效率哪能一样。

“何况又不用一下子都建好,刚开始有一两间能上课的地方就够了,其他的可以一点点修,等秋收完再修也来得及,天冷起来前肯定就修好了。”

在他看来,赵先生给姜竹写的什么拜圣贤像的这个祠那个堂,都可以往后挪一挪。

拜师和对应的节日,把圣贤的画像拿出来挂课堂,赵先生带着所有学生拜一拜不是一样吗?

干嘛非要先给画像弄个屋子。

平时就把画轴卷起来放好,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还能防尘呢。

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圣贤们肯定是不会介意的。

何况他们姜家村心心念念的祠堂都没个影呢,书院一下子盖那么豪华干什么?

礼圣殿会有的。

先贤堂也会有的。

藏书馆、清风亭,还有学生住的斋舍也会有的。

将来上课的讲堂也不会只有一间,他们想修几个休息的小亭台,挖个小池子,养点儿花都没问题。

整个竹林都可以给他们霍霍,不够还能往后山扩,再不够以后把后面那片荒山也买下来。

但饭要一口口吃,房子得一间间盖。

反正他们就这么些学生,先规划上,以后慢慢盖。

沈青越和姜竹去找赵先生商量规划和如何施工。

他们花了十来天时间,在竹林里仔细规划了下书院的布局范围。

赵郁川也赞成看钱盖房子,慢慢来,先从讲堂修起,有多少钱就修几间屋子。

只不过,“不知道老朽能不能活到书院建成的年纪。”

沈青越:“这话我不爱听啊,说得好像我们书院好多年也盖不完似的,能不能对我们的书有点儿信心?”

赵郁川哈哈笑。

他还是有信心的。

沈青越的初稿马上就要画完了,还拿给他看过。

有几页沈青越和姜竹都决定不下选用那张图的,等着他和江修文一起选。

另外,图沈青越都画了,但要写字的地方他都空着呢。

按他的话说,毕竟是蒙书,不适合他那飞扬跋扈的字体,得他们两人来写。

赵郁川也觉得他的字体不大合适,对入门的小朋友而言,看上去太难了。

池远舟倒是建议他们用活字。

整齐还便宜。

不过活字的尺寸不能改,沈青越嫌弃影响排版。

每页他都自己写了张效果图给江修文当参考呢。

多大的字,每一行几个字,怎么排版。

他专门用薄透的纸写上,能叠到画上看效果。

只要能搞定四海书院,沈青越对他们蒙书的销量很有信心,没必要为了省钱去用活字印。

何况池家书坊的活字主要是印话本子用的,字体只有一种,用久了有磨损,有些字不够清晰了,即使补上新的,也稍微粗糙了一些,不符合他的审美观。

第一本儿书呢。

别处不知道,他们自己的书院肯定要用很多年。

只要书院还在,就能一直用,至少他和姜竹还活着的时候,必须得用。

事关创建者颜面,这种传家的东西,面子里子都得要,不能为了省钱影响质量和美观程度。

书名是赵先生给起的,非常朴实无华又直扣主题——

《幼学童蒙》

沈青越很满意。

只是这本的封面设计起来比《长腿鸟》时候艰难多了。

内容太广,沈青越想了小半月都没想好到底该用什么内容来做封面。

纠结之下,江修文连字都填好了。

只有一页他不小心写坏了,需要沈青越重新誊画一遍。

沈青越挨个翻了翻,很佩服:“九十多页,你就写坏了一张?”

江修文窘,解释道:“若是科考时,答卷是一个字都不能错的,也不能有任何污迹的。”

沈青越轻啧一声。

不管哪个世界,考试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连带着读书好像都变苦了似的。

不过沈青越倒是从他这儿获得了灵感,推翻了之前设计的所有关于读书的内容,新画了一幅拟人小动物们跳房子作为主画面。

他们脚下踩的跳房子方格上错落地写着“幼学童蒙”四个大字。

他希望传达读书学习增长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

虽然将来免不了与考试相关,但满足求知欲、好奇心,增长见闻与知识,也应当像玩游戏一样给人乐趣。

被沈青越呼唤来看样书的张叔阳和池远舟都惊呆了。

整个大虞,都没有出现过这样把书名踩在脚下的书。

沈青越:“不好看吗?”

“嗯……”

好看是好看,但是吧……

张叔阳:“毕竟是蒙书……”

沈青越:“也算不上多正经吧?”

张叔阳:“啊?”

沈青越:“这又不在大虞官学规定范围内。”

他也是做了功课请教过人的。

江修文还专门把他那堆官方经典拿来给他看呢。

根本看不懂。

硬要说的话,他们这本算是有蒙学内容的连环画,或者画比较多的话本子都行。

沈青越:“寓教于乐嘛,人生第一本儿书,弄那么严肃小孩看见就要厌学了。”

张叔阳:“……”

道理确实是那个道理,他也挺喜欢沈青越这个“设计”的,一看就有趣,摆在书铺也吸睛,就是吧……

他拿这个去四海书院找先生给写序跋,会不会被打出来呀?

沈青越:“我们赵先生看了都没说有辱斯文,人家也在大书院教过书呢,你去试试嘛,不行再改。”

池远舟:“就是呀,不成再改,单独给你们海康县印一版只有字的书封也行。”

反正刻字比刻画省钱多了。

沈青越失笑,池远舟这是心里还对张叔阳横插一杠不满意吧?

翻看了样书后不满意又升了一级,这会儿压都压不住了。

看吧。沈青越默默腹诽,当初让他印蒙书他还不是那么乐意,要是池远舟当时就特别坚定,势在必行,说不定他后来也不会去想让张叔阳帮忙找四海书院写推荐,更没有一起合作印书的事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