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和泡爪的名声他已经打出去了,他们来,直接就能做,不愁没客人。
蒋小一也说的清楚,凉粉和泡爪这两样他以往卖,刨去成本,一天能赚差不多三两银子。
那一个月就是差不多九十两。
大黄和大头已经八岁了,要是来了府城,那便可以直接送去私塾了。
住的地方也有,赵云澜说可以直接住家里,不然空着也是空着。
外头人在城里做生意不容易,做的好定是要遭人眼红,但没事,该打点的他都打点好了,不怕遭人打压欺负。什么都安排妥当了,去了压根就没啥后顾之忧。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在哪个年头,做生意才能赚着钱,不然光种地能赚得什么?
村里人天天的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可种一辈子的地,却看不起病,吃不饱肚子,他们是干最累的活儿,却是挣最少的钱,一斤粮食换不回一斤肉。
种田,也就勉强图个温饱。
文娘和桂娘还犹豫,邵老夫郎就跳起来。
犹豫啥?
这种天上掉馅下来的好事还犹豫?
邵老夫郎先发了话跟儿子儿媳说:“这是好事儿啊!你们带两个娃儿去,我和你爹在家守着,桂娘啊!跟着你三弟干有肉吃,不过亏得你三弟有良心,事事都能念着你。”
第318章
桂娘哪能不知道这个三弟有良心。
就是晓得,因此那几年三叔家还穷得叮当响,每次她回娘家时,和文娘都会给二房送吃送肉,即使二房没啥回礼给她们,她们照旧的年年送。
不过当家的和小爹有心,从没说过啥。
那时候她三弟见她送肉眼睛就亮晶晶,笑得合不拢嘴,可没啥东西回礼,他就羞答答,脑袋低垂着,像犯了错的孩子,在家里搜刮一遍,也只两个刚编的背篓和几把干菜拿得出手。
庄稼人不稀罕这个,可给啥都是弟弟和三叔的心意。
那时候她还可怜这个三弟,想着能帮衬就多帮衬些,虽然她嫁的也不富贵,可好歹的还能吃饱肚子,一年到头也能吃上几回肉,三叔家却是吃了上顿不见下顿。
可现在没成想,倒是反过来了,她这个当大姐的,如今能指望弟弟了。
真好。
一月九十两,文娘和桂娘心动也不敢想,毕竟这么多银子,但更心动的是蒋小一说了,带孩子去了府城,让他们进私塾。
来传话的机灵,蒋小一交代的他是一字不落全说了。
蒋小一也不是没有私心。
只要亲族起来了,那以后他们就能多个仰仗和依靠,也能多条后路。
独木不成林。
又何为世家大族?
只要家族起来,强了,大了,那才能称一句世家。一人成不了家。
赵云澜也是这般想,森*晚*整*理只有家族真正强大了,那才是真的强。
文娘和桂娘不再犹豫,带着娃儿和汉子去了府城,村里人又羡慕了。
去府城做生意啊!这又能赚银子,活儿又比地里轻松,可真真是好。
有个富贵亲戚,到底是惹人羡慕,这黄邵两家,这几年就靠着亲家赚了不少银子,没成想,现在亲家还要把他们带城里去。
这两家是走了什么运啊?
“黄家邵家的,你们去山里看过祖坟了没?别是祖坟冒烟了。”有人打趣说。
邵老夫郎和黄老汉黄老太笑哈哈,也没理,这么好的事儿,大家肯定要嘴酸两句。
那传话的汉子当初刚说完,文娘大嫂就迫不及待闹着让文娘把他们一家子也带去。
文娘不答应,她立马坐地上撒泼打滚。
外人还在呢自家大儿儿媳就这般,丢脸,实在是丢脸,黄家两老臊得说不出话。
杜大妮也知道这般丢脸,可这是去府城啊!要是能跟着去做生意,那以后自家两儿子没准也能进私塾读书去。
杜大妮想到此,哪里还顾得上面子。
黄老汉和黄老太是臊,一时没说出话来,那传话的小汉子便以为他们也是这般想,这种事儿他没少见,立马道:
“小一哥儿和白举人说了,家里没地方,小生意,也用不着那么多人,就大姐二姐去,要是二姐还想带人,住不下,就大姐自己去。”
这话什么意思大家听出来了。
小本生意,只一家做也是行的。
大姐二姐都叫,这是不想偏袒。
可要是二姐想‘拖家带口’,那就算了。
文娘知道这是蒋小一给她找的由头,想来是早料到杜大妮会闹,因此才这般说。
她不能拖三弟后腿,立马道:“既然三弟这么说,那我和大力就不去了。”
黄大力也知道蒋小一啥个意思,配合道:“对,爹娘,我们不去了。”
不去咋的成啊!不去以后就得在家,一辈子都没出息了,而且去了还能送大黄去读书。
去,必须得去。
黄老太严着脸骂起来。
杜大妮你别闹,你再闹你就滚回你娘家去。
黄大有不高兴:“娘……”
“你这管不住媳妇没出息的,你把你媳妇拖屋里去,再让她闹,今儿咱就分家。”
黄老太和黄老汉一凶起来,杜大妮也不敢再闹了。
文娘和桂娘带着娃儿和汉子去了府城。
凉粉和泡爪咋的做,蒋小一都教了。
卤味这个没有教。
倒不是不信大姐二姐,而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客栈里头的烤鱼、香油至今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原因就是在香料上——没人能想得到这些是用药材做的。
要是教大姐二姐做卤味,,大姐二姐还有两个姐夫要是不注意,被人学了去,那那脑子聪慧的,马上就能推断出香油咋的做了。
蒋小一思来想去,还是没教他们。
凉粉和泡爪也够他们赚的了。
教完了大姐二姐,他们才回村里祭祖。
在村里呆了三天,岁月不饶人,堂奶奶年纪上来了,大伯二伯几个,也都上了岁数,到底是亲戚,白子慕拿了一颗添寿丹出来给了堂奶奶,让她得了空,就撮点粉泡水喝,这东西延年益寿。
堂奶奶一听,宝贝似的收了起来。
白子慕又另外给了大伯二伯每人一颗丹药,叮嘱他们家里人身体要是出了啥,就泡水喝。
“寻常风寒就别喝了,这丹药可贵可贵了,寻常时候别乱吃,只能用来救命救急。”白子慕说。
大伯扫了赵主君和赵富民一眼,说:“我晓得了。”
赵主君和赵富民这些年吃了不少,几年过去,两人不见半分老态,似乎还越活越年轻了,大伯就晓得这丹药怕是养身的,也没多放心上,庄稼人天天早睡早起的干活,能吃饱吃好,身体就能好,不用特意去养啥生。
但他还是小心翼翼收了起来,直到后头张大丫生了老三,血崩了,差点没从鬼门关回来,连着大夫和稳婆都说不行了,让他们准备后世吧!
大房一家子急得团团转,后来还是大伯想起白子慕那话:‘这丹药可贵可贵了,只能用来救命救急。”
大伯蹿房里把落了灰的丹药盒子寻了出来,撮了点粉末让柳哥儿给张大丫喂下去。
产婆和太夫都说没用,他们干这行干了大半辈子,血崩得这么厉害,止也止不住,寻常都是得直接准备后事了,可柳哥儿没一会儿就出来了,手舞足蹈高兴说血止住了,大嫂睁开眼了。
后头大伯和二伯是捧着丹药看了一晚上。
蕨菜、泡笋这些咋的做,蒋小一也和大石说了,让他以后在村里收了,搁下头几个客栈里头卖。
都交代好,蒋小一又抽空和白子慕去裴家看了眼。
裴阿叔怎么说也是他小时候的玩伴,当年裴婶子生了娃儿,蒋小一回来还和白子慕去看望过,送了个小金锁头。
如今裴家娃儿已经六岁多了,蒋小一去时他正蹲在院子里洗衣裳,小小的个头,蹲地上就跟个球一样,见了蒋小一,他一副成熟的小大人样,却又掩不住的高兴,跑过去说:“小一哥,哥夫,你们来了,快家里坐。”
他显然还记得这个每次过年回来,都会给家里送糕点,捏他脸,然后亲自上手教阿爹撮汤圆的哥哥。
他有点高兴,进了屋又是搬凳子又是倒水,最后还把吊房梁上的篮子拿下来,里头搁着几个柿子饼,不晓得放了多久,颜色都有点变了,可孩子却像献宝一样,跑厨房拿了个碗,仔细把里头的水渍擦了擦,这才把柿子饼放碗里,招呼白子慕和蒋小一吃。
蒋小一喊裴家汉子一声叔,孩子喊他一声哥倒也没错,就是年纪差得太大,蒋小一感觉怪不好意思的。
小娃儿乖得很,蒋小一问啥说啥,坐凳子上他两只小手乖乖搭在腿上,是规规矩矩,跟老六小六那皮样子没得比。
蒋小一视线在屋里飘了一圈。
裴家泥墙草屋,虽是破烂,但里头干净,座椅啥的摆得整整齐齐,擦得干干净净,上头一点灰都没见着,之前来裴家,裴家是又脏又乱,裴汉子和裴婶子脑子不清醒,屋里的活儿虽然简单,但也指望不上他们两。
裴老太要上工,裴老汉要忙地里,家里没人打理,自是脏些乱些。
现在家里,倒是被孩子打理得挺好。
没见裴汉子和裴婶子,蒋小一问娃儿,你爹娘呢?
小娃儿乖巧道:“小一哥是要找阿爹和阿娘吗?我刚把他们哄睡了。”
蒋小一:“……”
白子慕:“……”
蒋小一:“那你阿爷呢?怎么你在洗衣裳。”
小娃儿:“阿爷去地里干活了,天气热,阿爹阿娘汗多,我见晌午天气好,就给他们擦了身子,那衣裳湿了,我就想顺手洗一下。”
白子慕:“……”
蒋小一:“……”
蒋小一抿了下嘴:“你吃过饭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