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慕纳闷道:“这么快?别是给我偷工减料啊。”
蒋小一脸被烤得红彤彤,手上拿着铲子依旧忙活着,听了白子慕的话,说:“小二他们最是实心眼,哪里会懂什么偷工减料,别冤枉他们,快去看一下。”
白子慕也觉不太可能:“行,我去看看。”
蒋小三见他来巡视活儿了,立马站得笔直笔直:“报告哥夫,我们已经把猪圈都给打扫干净了。”
“是啊是啊!鸟鸟还用扫把扫了,干干净净呢。”
白子慕还没到猪圈旁,没亲眼所见,不好直接下定论:“真的假的啊?”
“真的真的。”蒋小二道:“弟弟们扫得干净干净的咧!不信哥夫你舔一下就知道了。”
白子慕:“……”
这个小兔崽子,说什么话啊,什么叫舔一下,猪圈那种地儿,再干净也不能上嘴啊!
这话真是让人上火。
不过孩子干活真是越发的积极了,得奖励。
白子慕问他们想要什么,是辣条还是饮料?
刚已经吃饱了,蒋小二几个小家伙头凑头商量了一会儿后,蒋小三蹭蹭蹭的爬到白子慕身上,抱着他的脖子,小嘴巴水汪汪的,激动道:“哥夫,我们不要吃的,我们要坐旋转木马。”
白子慕无所谓道:“行呗!”
蒋小三和沈鸟鸟立即急吼吼的窜到堂屋里头去找麻袋。
那麻袋是蒋小一刚买的,还很新,原是想买回来装黄豆,不过之前白子慕和几个小家伙玩时,被他拿剪刀剪了三个圆口子,因着这事儿,白子慕还被蒋小一瞪了一眼,又锤了一拳,说他糟蹋东西。
白子慕原先也不想这么玩,但是先头在工地干活的时候,包工头开车回老家,回来时总会带好些土货,后备箱里,不是菜就是鸡。
大概是怕鸡闷着了,又怕它拉车上了会臭,于是一尿素袋装着,还剪了一口子,让它脖子伸在袋子外头。
白子慕瞧见了,跟孩子玩时,担心他们会闷着,就也在麻袋上剪了几口子。
这会儿蒋小二和沈鸟鸟一起钻进麻袋里,又把头从圆口子里伸出来,蒋小三自个一个麻袋,也把头伸了出来。
“哥夫,我们都坐好了。”
“行。”白子慕一手一麻袋,开始转起圈圈来,麻袋悬在半空,速度不算快,但也不慢,舒服得不得了,几个小家伙高高兴兴,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哥夫哥夫,换摩天轮。”
横着转,是坐旋转木马。
竖着转,就是摩天轮。
白子慕变着花样给他们转,几个小家伙开心极了。
“哥夫,好快啊!”
“太好玩了。”
“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竹哥儿几人是既羡慕又觉得蒋小二三个小家伙这个样子——只露着个圆乎乎的脑袋,又觉得有些搞笑。
外头笑声清脆,二伯探着脖子看了一下,摇头失笑道:“白小子这馊主意儿还真是多,拿个麻袋都能玩,难怪几个孩子黏他。”
蒋大树煞有介事的点头。
村里人就没见过谁这么玩的。
蒋小一还在煎豆腐,闻言道:“就是可惜了我刚买的两个大麻袋,给他们玩坏了。”
白子慕在屋外听了这话就不太高兴了。
什么叫玩?
明明是培养孩子乐观心态和交流感情的正经事儿,竟然被这小哥儿称之为玩?
真是不会说话。
蒋小一上手快,只练了一下午就出师了。
豆腐煎得多,他又装了一大盘,想给堂奶奶和大伯娘他们送过去。
到大房家的时候,堂奶奶正在烤火,灶台上的大铁锅里还炖着猪食。
红薯藤晒干了硬,直接喂,猪是不太爱吃的,因此要煮过了,才能拿喂。
但光喂红薯藤,也怕是不够吃,大伯娘和张大丫平日得了空,也会去山腰那边挖些树根啥的回来跟着红薯藤一起煮。
见蒋小一过来,堂奶奶挺高兴,从碗柜下头拉了个小板凳出来,搁在自个旁边,招呼他:“快,快来烤烤火。”
自下了雪后,外头路滑,堂奶奶怕着摔,又因着年纪上来了,不比年轻人,身子定是弱些,怕冷了受寒,她就不咋的出门。
村里有时过完冬,总会走一两个老人,为啥?不是摔的,就是受寒吃药吃不好,熬不过走了。
老人家本就一把骨头,比不得年轻人,要是小伙子,受寒了喝碗姜汤,再钻被子里,热出身汗,隔天立马的又能活蹦乱跳了,但老人家哪能如此。
堂奶奶怕出事儿,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都快半个月不见蒋小一了。
大房这边的厨房小,大伯几人在堂屋里做辣椒面,没在厨房,蒋小一拿了碗,盛了一碗给堂奶奶,便把剩下的豆腐都送堂屋里头去。
堂奶奶年纪上来了,牙口不好,就喜欢吃这些软的,二伯有时回来,偶尔的会带点豆腐回来煮了给堂奶奶吃。
不过豆腐煮的没滋没味,盐贵,农家人过日子省惯了,煮的菜总能淡出个鸟味,豆腐本就不好入味,即使比菜好,但盐巴不够,没滋没味的,那和水煮白菜其实也没什么差别,因此即使这豆腐软,好入嘴,可两三顿后,堂奶奶就不愿得吃了。
但这铁板豆腐她却是喜欢的,又香又辣,味道也足,蒋小一路上怕豆腐冷,拿厚布包着一路小跑着过来的,到了大房这边豆腐还热腾腾,这会儿吃下肚,堂奶奶只觉整个人都暖了。
蒋小一回来,就见她已经吃了大半,蒋小一问她够不够吃?不够他再去盛些来。
堂奶奶道:“够了够了。”她又夹了一块放嘴里:“这豆腐又是白小子折腾出来的吧?真是香。”
锅里的煮食咕噜噜响,蒋小一掀了竹盖子,拿专门翻猪食的大铁铲在锅里翻了翻,又见灶台边上搁着一碗红薯皮,想来是昨儿大房煮了红薯吃,这红薯皮没舍得丢,都赞破碗子里,见着锅里的猪食差不多煮好了,蒋小一把那碗红薯皮也给倒锅里,翻了翻,又盖上盖子,坐下来才道:
“是夫君教我做的,我们想去镇上摆摊。”
堂奶奶愣了下:“是卖这豆腐吗?”
“嗯!”
“那定是能卖得好咧!”堂奶奶说。
她虽是没吃过啥好吃的,但这铁板豆腐实在是香,那味道她形容不出来,就是越吃越觉得好,而且看着也有食欲,镇上的富贵人家,想来也会喜欢。
蒋小一点点头。
他也是这么想的。
堂屋那边传来大伯娘的声:“你先歇歇,这豆腐先趁热吃……”
应是大伯没肯歇,大伯娘有些气:“不歇那我们三可不给你留了。”
蒋小一听了两耳朵后笑起来:“大伯真是勤快,一天就能磨三四斤辣椒面,先头我和父亲两个人自个做,一天也就能磨两斤。”
辣椒面最不好做,炒过的辣椒虽脆,但干巴巴,想捣成面,得放石槽里石锤子一锤一锤的捣碎,捣碎后用还得用竹箩子进行过筛,这活儿费劲不说,还耗时得很。
堂奶奶道:“你大伯闲不住,这么急着干,也是想多做些,存些银子,想开春前给你二哥把事儿给办了。”
“啊?”蒋小一有些惊:“已经看好日子了吗?”
堂奶奶猪食煮了大半辈子,不用掀盖子看,凭经验就晓得锅里的猪食怕是已经煮好了。
她把柴火全撤了,只留了点火星温着,忙完了才道:
“你二伯娘早让你叔公帮着看了,说今年仲春二十八那天是个好日子,还有子月十九,就这两天宜婚嫁,其它日子都不算得太好。”
第130章
蒋小一算了算,仲春,便是二月。
仲春二十八,那离现在还有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这会办喜事也确实是好,开春了不算得冷,也不算得热,迎亲时新人不用受罪。
可,这日子,似乎碰上农忙了。
他们这边,玉米或是水稻大多情况下都只种一季,有时玉米也种两季,但第二季收的时候临近十月中下旬,要是冷得快,玉米晒不了,多是要烂。
村里老汉有经验,总能琢磨出些规律来——看雪下的时日,或是落的雨,都能看出门道来,今年若是雪下的多,那么来年肯定冷得晚。
老人们说,这叫上天有眼,老天爷不会年年接连的冷,他总会念着百姓,让百姓‘歇口气’。
今年雪下得多,也冷得快,那么来年就能种第二季玉米了。
如此,怕是过了年,大家就得忙活起来。
仲春二十八,那会儿大家都忙着春耕,多少不是好时候。
而且这说亲,流程最是烦人,从提亲,到定亲,再到纳采、问名、纳征,怎么的都能去大半年,要是赶,倒是可以把这些事儿搁在一天办,听二伯说两家已经问过名,交换庚贴了。
那下一步,应该是纳征,小山村这边纳征和纳采都是差不多一样,所谓纳采便是男方准备活雁一对,然后送到对方哥儿家,纳征,也是男方送聘礼到哥儿家。
可也没见二伯和二伯娘有买东西啊!咋的就要办喜事儿了?
东西还没置办,会不会太过匆忙了些?
但子月十九就得到年底,那会儿又冷了,这暂且不说,蒋大树和柳家那哥儿年纪不小,不能再拖了。
堂奶奶说过几天闲着了就去镇上置办,这些东西,二伯娘想赶在过年前送过去。
蒋小一点点头,想想又道:“我如今手里还有些银子,您劝大伯先别那么拼,身子重要,要是银子不够,我这儿有。”
“我晓得你森*晚*整*理有心。”堂奶奶拍拍他的手:“但这话得搁你自个身上。”
“啊?”蒋小一听不懂,他又没伤着腿,不需要注意啊!
堂奶奶看他没听出来,默默叹了口气:“你也该好好养着身子,争取早日给白小子生个娃。”
要换了旁的刚成婚不久的新人,一谈到这种事儿,怕是都要羞得面红耳赤,蒋小一却是半点不害臊,想说不急,又怕堂奶奶抓着他念经,便挠挠头,一副听进去了的样道:“我知道了。”
堂奶奶很欣慰,她就晓得这孩子一贯听话,说完正事又扯旁的,蒋小一同她聊了半响才回家。
隔天一早,蒋小一早早就起来了,白子慕还想睡下懒觉,硬是被他推了起来。
“夫君夫君,你快起来。”
白子慕迷迷瞪瞪的躲到被子里:“我想再睡一下。”
蒋小一去掀被子:“中午你再睡,先起来,今天要做生意,夫君,快起来。”
白子慕被吵得经脉逆行,拳头都硬邦邦了,直想锤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