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汉竖起大拇指。
可后头那股劲儿过了,陆老汉不免有点后悔,暗暗觉得自己先前冲动了,直到玉米和大豆慢慢的长起来。
不说许老汉和陆老汉,全村都发现不对劲儿了。
哪里不对劲?
说不上来,就是第二季的玉米好像长得特别好,绿油油的。
不是大家瞎说,村长家那块,离村里近,周老大还挑了牛粪来放,那地儿肥沃,周老大没舍得拿来实验,因此没搞套种,就只种玉米。
村里人没有牛,自家粪坑里的少,大家一般都会留着种菜或是拿去田里给庄稼追肥,玉米没大米值钱,大家就不咋舍得放,可现在不对啊!他们家的地没放啥子,可瞧着……好像他们家的玉米长得比村长家的还要好啊!
但这怎么可能啊!
他们都没放粪呢。
大家都以为是看错了,毕竟那会儿玉米苗小,也不太明显,可慢慢的,后头就明显了,他们地里的玉米杆长得比村长家的壮,叶子也绿些、大些,结的玉米把也大些。
可大家也不敢高兴,大把又咋了?没准里头玉米芯上就稀稀拉拉几颗玉米呢!
可现在一摸,稀不稀的,能摸出来了。
现在,完犊子了,今年家里的麻袋怕是不够使了。
陆老汉不说话,可看见他身子颤巍巍的,许老汉还有什么不懂的。
不止陆、许两家盯着地里看,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盯着,甚至衙门的人也是隔三差五的跑来。
楼县令本就一直关注着这件事儿,一直让楼十二盯着,先前楼十二回去说了,说今年小山村那玉米大把大把的。
怎么个大法啊?楼县令问。
楼十二也不知咋的说,比划了一下,楼县令眼都瞪大了,这么大把的吗?眼见为实,于是他就说了,去,去蒋家地里掰两把回来他瞅瞅。
楼十二策马到了小山村,见了人就问,蒋小一家的地在哪里?
那村民下意识抬手一指,回过神后感觉不对啊!这人咋的又来了,问蒋家的地干啥呢?
还有那山路那么陡,骑着马去,可别是摔着咯。
大家对视几眼跑山腰去,到的时候就见楼十二跳下马冲进蒋家地里,土匪似的,咔嚓咔嚓折了两棵玉米抗肩头上,然后又策马走了,一个屁都没留下。
后头楼十二每次一往小山村跑,就会去蒋家地里掰两把玉米回去给楼县令看。
连续大半个月,地里的玉米都要被掰秃了,蒋小一那个气啊!咋的!
怎么专门掰他家的玉米?
是不是见夫君坐牢了,欺负他是个‘小寡夫’啊?于是他扭头就同白子慕讲。
白子慕也不高兴,这玉米若是熟了,那弄回去了还能煮煮,可这会儿玉米粒都还没咋的长呢!就一嫩玉米芯,掰回去看两眼就得丢了,那这不是糟蹋粮食吗?
于是趁着拿策论去给楼县令的空挡,白子慕就说了,他最近灵感大爆发,想给楼县令吟诗作对一首。
这人策论会写,时政和算术更不用说,可吟诗作对那就跟狗叫似的,真真是辣耳朵。
楼县令说大可不必,不要来他跟前班门弄斧。
白子慕哪里管楼县令爱不爱听,当场就来了:“我乃村里一农户,年年辛苦把米种,今年恰好雨水足,地里玉米大腿粗,可不知哪个缺德鬼,天天掰我玉米走……”
都没吟完呢!白子慕便被打了出来,然后又被押进牢房里。
白子慕那个气啊!不过楼县令到底是会做人,隔天楼十二再去掰玉米的时候,特意拎了几斤肉:“那个……我家大人想……”
蒋小一那会儿馋肉馋得厉害,见他这么会做人,热情似火,接了肉,笑眯眯说:“森*晚*整*理摘摘摘,你尽管摘,知道我家地在哪不?用不用我带你去。”
蒋小二几个小家伙也是好客得很,冲厨房对着那几斤肉流了半响口水,出来后争先恐后想带他去。
楼十二见他们这个样都有点毛了,几斤肉就能高兴成这样?这兄弟几个,不会是在地里放了老鼠夹,等着他自投罗网吧!
村里人跑地里跑得勤快,把田埂都要踩踏了。
玉米须开始慢慢的变黑了,黄豆豆荚也慢慢的开始变黄了。
大家是有家都不愿回,在地里儿冬瞅瞅西瞅瞅,看得那叫一个高兴。
就是隔壁柳江村的都过来了。
为啥子现在才过来?
先头大家哪里敢往外头说,毕竟是没准的事儿,蒋家声望高,又有族长和村长护着,真种不出来了,大家也不会说啥。
可他们要是跑岳家娘家说这事儿,那不行,岳家定是以为他们闲,特意跑家里来瞎咧咧。
要是那胆子大的,信以为真,跟着种了,后头种不出来,不得劈死他们?
于是村里人都没往外头说,可现在顶不住了,激动啊!夜里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的都睡不着,有那妇人、夫郎隔天去地里逛了一圈,回家捡了十来个鸡蛋,先往蒋家送几个,然后才往娘家走。
娘家人自是不信。
“娘,我晓得你们不信,当初我刚听见这事儿的时候我也没信,可现在真种出来了。”
“啥?种出来了?”
“嗯!”
“你没驴我?”
“那肯定。”
“这咋的可能嘛!不行,走,你带我去你家地里看看,你要是驴我和你娘,看我收不收拾你。”
然后柳江村的跑过来一看,不得了哦,小山村山腰上是绿油油的,上头玉米,下面黄豆,那玉米碗粗……
这大周不像现代,现代种玉米的种子都是优质种,再加上各种化肥,长的好,几乎都胳膊粗,大周这儿那玉米跟红萝卜一样,都得夸一句大把。
十月不过中旬,有那着急的,玉米叶都还没咋的黄呢,就火急火燎的想去收。
结果到地里掰开一看,直接是到抽了一口气。
粒粒饱满,没稀稀拉拉。
除了被老鼠啃的,其余的玉米几乎是把把都好。
大家收了一半,又跑村长家,村长家今天正在收那块离村里近的玉米地。
村长晓得大家想看什么,他自个也想知道这套种效果咋的样,因此还把席子拿来了,玉米收了他没装麻袋里,而是直接丢在了竹席上,大家一瞅,便一目了然。
不是把把都好,而且,村长家的玉米比他们种的小一些。
到底咋的回事儿呢?
咋的在地里种多了,这玉米和大豆还能长得更好了呢?
有人又跑去问蒋小一。
可蒋小一哪里懂,那天白子慕正巧回来,想看看家里的玉米能收了没有,大家逮着他问。
他又不是专家,可说不懂,那多少是有点跌面子,于是他不懂装懂,开始吹了。
“为什么?许阿爷,你这话问得好,我非常欣赏你这种求知若渴的精……”神。
许老汉急道:“我不渴,你快点说。”
白子慕:“……”
蒋小一站一旁都要笑出声了。
白子慕:“玉米和大豆套种是一种高效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利用了两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实现了优势互补。”
玉米植株高大,能够为大豆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大豆的根系中含有根瘤菌,这些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为土壤提供氮肥,氮肥和化肥差不多一样,放了肥,肯定有助于玉米的生长。
因此这套种,不仅能增收一茬黄豆,而且综合效益还非常显著的。
“所以老话常说‘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许阿爷,懂这话什么意思吗?不懂啊?这话意思是说,在种植玉米的同时捎带间作大豆,连续种十年,九年都能收获满满,不会欠收。”
其实白子慕吹的也没错。
可许老汉似懂非懂。
但却莫名觉得白子慕的形象高大了起来。
村里到处都是一片喜意,即使忙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是笑。
有人见陆老汉去镇上买麻袋,那个羡慕啊!
“老陆,当初还是你够胆,把地全种上了,我家老婆子怕,硬是植给我种六亩,他娘的,要是全种了,今年估摸着能多赚一两银子,哎,可惜了,今年玉米和大豆你家得多好几袋吧!”
“也没多多少,就多了四袋,不过我是满足咯。”
玉米大丰收了还不算,还相当是白得了一季黄豆,可不得满足了。
“行了。”许老汉道:“不跟你说了,我家几个小子还在地里等着我拿麻袋装玉米呢!哎,那是不是赵家夫郎?”
“是啊。”
赵主君见着大家都收玉米了,也想把自家的收回来。
不然旁人家的都收了,就他家的玉米不收,老鼠就得可敬儿的嚯嚯他家玉米。
可都没到地里呢!村里几个汉子和夫郎、妇人过来了。
“赵阿叔,要收玉米啊?”
“嗯。”
“袋子给我们吧,我们帮你收,你赶紧回去吧,今儿忒热。”
“啊?这……这不好吧!大家都忙。”
“有啥不好,我们是忙,但也不忙这么一时半会儿,您赶紧回家吧!可别累着了。”
赵主君还要说什么,但未来得及开口,就被大家撵了回来。
秋收是忙忙碌碌。
大家顶着烈日在地里收玉米、割黄豆,累得满头大汗,却半点都不觉得累,个个脸上都带着笑,没哪一年收玉米收得这么的人人舒心。
大家一边忙活,一边唠着嗑。
正说着呢!有人往山脚指,说咋回事儿啊?怎么那么多官兵。
之前楼十二也常往村里跑,但就一个,现在却是八/九个,还带着刀,中间还有一马车。
马车直径往蒋家去。
赵云澜头见到楼县令从马车上下来,急忙叫来二伯几人,拉着蒋父就要下跪,楼县令先一步摆摆手:“几位不必多礼,都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