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的是个中年汉子,早上天刚亮摊子就支起来了,但直到现在,也只卖出去三斤,终于又有人问价。他连忙从摊子上挑了两个最干净的递给林樾和沈凌之,然后才憨厚笑道:“都是自家种的,一斤只要五文钱,这边的个头要小一些,但味道也好,只要四文钱,小哥儿要来一斤吗?”
这个价钱确实还成,摊子上估计也就是七八斤的量,林樾蹲下去扒拉了一下,说道:“这个九文钱两斤,我全都要了,那个四文钱的就不和你讲价了。”
“小哥儿,您是说,全,全都要吗?”摆摊的男子说话都开始结巴了,手忙脚乱的拿起秤,“我这就给您称。”
称出来的量果然和林樾估计的大差不差,个头小的有两斤,大的有六斤,林樾数了钱递过去,“这里是三十五文,您数数。”
“诶,好,好,我这就数,这就数。”
买完林樾才发现个事儿,他还想再逛逛呢,要是拎着这八斤荸荠,那还能逛什么?于是他试探性的问了一句,“能帮忙送到北门街去吗?”
那男子点点头,别说是镇上的北门街,就是镇外的村子,他今天也送了。
不过这会儿铺子里没人,沈凌之便留在了摊子边,“哥哥,你去逛吧,要是还买了什么的拿不动的东西,就让摆摊的来这里找我,等会儿劳烦他们一起给我们送回去。”
这个法子确实不错,林樾便点头应了,“那你寻个背风的地方等我,我尽快回来。”
林樾说完就匆匆走了,眼神一直往四处打量,还看到了卖板栗和核桃的,这两个用的也不少,不过铺子里还有不少,有家里沈正初和宋寻春送来的,也有他们从村子里买的,比在镇上买要便宜一些。
一直走到尽头,林樾才终于有了想买的东西,红枣,这个摊子上的红枣个头不算很大,但看着还不错,林樾仔细打量了一番,等决定要买,才抬头看向摆摊的人,这一看就有些微怔。
摆摊的估计是一对父子,小孩儿不过六七岁的样子,身上衣裳还算整洁,但面黄肌瘦的,而且衣摆和袖口处也都是补丁,至于他小爹爹就更别说了,这个天只穿着一件不合身的薄棉衣,一打眼看过去,至少有十处打了补丁的地方,脸上冻的一丝血气也无。
林樾轻叹了一声才问道:“这红枣是怎么卖的?”
“一斤只要三十五文钱,小哥儿,你要来一斤吗?别看这枣个头不太大,其实可甜了,您尝尝。”
林樾犹豫了一瞬,还是接过来了,掏出帕子擦了擦才放进嘴里,味道比不上铺子里买的,但这个价钱足够了,毕竟铺子里的红枣比糖还要贵,一斤得五六十文。
“多谢这位夫郎,味道确实不错。”林樾没再砍价,只翻看了两下,见没有个头特别小的,也没有坏的,便开口道:“称称看有多少,我全要了。”
摊子后面蹲着的小孩儿一下就跳起来了,拉着他小爹爹的袖子来回摆,显然是高兴极了,林樾也跟着笑了笑。
唯独那小孩儿的爹爹,除了高兴之外还有一丝慌张,“您稍等,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借一个秤,很快就好。”
林樾这才注意到他们连个秤都没有,红枣也是直接放在竹篮里的,“算了,不用去借了。”
那夫郎的声音里带了一丝哭腔,“您稍等,我一定马上就借到。”
林樾这才注意到自己的话有些歧义,随即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背着枣跟我来吧,我刚才还买了东西,你等会儿直接用他的秤就是。”
林樾出门买东西自然也是带了竹篮的,但明显装不下这么多红枣,只能让他们给自己送回去了。
那夫郎这才松了一口气,“诶,好,我这就跟您走。”利索地把两个竹篮放进大竹筐里背着,右手拉着孩子跟上了林樾。
林樾原本想帮他拎的,但被他拒绝了。
等在路口遇上沈凌之,一行五人便回了甜香坊,铺子里也是有秤的,但瓜田李下,林樾是让他们用的卖荸荠那个男子的秤,一共四斤二两红枣,林樾给了一百五十文钱。
今儿铺子里的点心都卖完了,看着那小孩儿的样子,沈凌之给他拿了块儿冰糖吃,正好甜甜嘴儿,倒是炉子里的火还没熄,林樾又留他们烤了会儿火,等身上暖和了才把他们送出去。
临到门前,那小孩儿突然转过身,眼巴巴的看向林樾:“哥哥,我们家里还有一些花生和核桃,个头都很大,味道也好,您用得上吗?价钱都很便宜的。”
没等林樾说话,那夫郎就拉了小孩儿一把,低声道;“别打扰这位哥哥,小爹爹是怎么教你的?”
林樾拦了他一下,笑道:“都是好的吗?要是不好,我可不要。”
那小孩儿猛猛点头,“好的,哥哥您相信我,我们是青山村的,他们都说我们那儿的山货是附近最好的,到时候要是您觉得不好就别买,我们送您一些。”
林樾真是没想到这小孩儿胆子这么大,但他其实还挺高兴的,这小孩儿是个小哥儿,看他们的穿着就知道家里条件不会好,有这个胆子以后日子才好过,“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或者后天的这个时候,你们来铺子找我。”
小孩儿朝林樾鞠了一躬,连声道:“谢谢哥哥,谢谢哥哥。”
林樾看他那样子有些心酸,连忙摆摆手,把他们父子俩送出去了。
良久,沈凌之才看向林樾,“哥哥,我们是不是忘了什么事?”
林樾摇头,“没有吧?”
“可是哥哥,我们说了是要去买芋头的。”
林樾:“……”还真忘了。
“那我们再去一趟吧。”
第112章
翌日午时, 昨儿卖枣的父子俩就来了,这回来的还有那夫郎的相公,竹筐也是他背着, 只一个竹篮在那夫郎的手里,里头是几根冬笋, 一串干柿子,还有两把干木耳, 是他们要送给林樾的东西。
林樾知道他们条件不好, 但还是仔细翻看了筐里的核桃和花生, 见确实没有坏的,也没有湿的, 个头过于小的, 这才放下心,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做长久的生意。
核桃一共有五斤,花生有四斤, 他们说的是十文钱一斤, 如果摆摊, 一斤差不多也是九到十二文, 所以林樾也没砍价,数了九十文过去,趁他们数钱的功夫,林樾又和那小哥儿说了会话。
林樾这回才知道他们一家的名字, 那夫郎和他娘还算是本家,叫周黎,他相公叫赵平,那个小哥儿叫赵溪, 今年其实已经八岁了。
林樾给他盛了一碗冰糖荸荠饮喝,然后才问道:“你们家每年都有这些山货吗?”
赵溪胆子大,日常也是跟着两个爹爹下地干活的,对家里有什么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会儿脆生生地回道:“是的,哥哥,每年都有,除了这些,还有板栗,不过今年捡的不大好,我小爹爹就没带来镇上卖。”
“是吗?那春天有什么啊?”
“春天有各种野菜,夏天有桃子,杨梅,秋天有梨,都是我小爹爹种的,杨梅是山上野生的,不过我家门口也有两棵。”赵溪乖巧答道。
“哇,真多,那你们摘了果子来镇上卖的时候可以先来找我,要是用得上的就我都买了。”林樾说。
这回不是赵溪回答的了,是周黎,“林掌柜,这样会不会不大好?”林樾这回买了他们那么多东西,他们得了两百多文钱,今年总算能给孩子做一身新衣裳了,实在不能占林樾的便宜。
林樾摆摆手,笑道:“这是什么话?就算不找你们买,我也是要找别人的,你们的东西好,我才找你们的,放心吧。”
周黎激动的快说不出话了,他们青山村距离镇子有些远,又是在半山腰,山货虽然不少,但愿意去村里收的价钱都压的很低,他也是没法子了才来镇上,就盼着能赚点儿钱过年,现在都腊月中旬了,他相公还在村里帮人干活,起早贪黑一整天才五十文钱,就这样还不是每日都有,今年只做了一旬,昨儿就是最后一天,要是林樾愿意买他们的山货,那家里也能多点儿收入。
一想到明年说不定能吃顿饱饭,周黎连连保证道:“多谢林掌柜,您放心,我们一定仔细挑了好的再送来,绝对不让您吃亏。”
赵平嘴巴笨,这会儿也说不出什么,看后厨外堆着柴火,问了林樾后愣是帮他们把剩的柴全劈了,还去挑了几担水,顺手把地也给扫了,才跟周黎父子俩一起出了门。
他们走后,林樾才看见角落里装着东西的竹篮,“这是他们落下的吗?”
沈凌之摇头,“刚刚你不在,周夫郎留下的,说是要送给我们,我拦都拦不住。”
林樾见里头有木耳眉都皱起来了,木耳可不便宜,这两把木耳拿去卖也能卖好几文钱,就这样留下,倒是他们占便宜了。
“罢了,下回他们来再给他们送点儿东西,总不好让他们吃亏。”
沈凌也是这个意思,“溪哥儿瞧着爱吃点心,下回给他包一点儿。”
这两天添了不少东西,林樾和沈凌之都没再出门,他俩已经商量过了,等腊月廿八就关铺子回家准备过年,所以他俩也没回家,只沈淮之隔三差五的过来。
腊月二十这日,未时刚到,沈正初夫妇就推着车来了,车上有两捆柴,还有几个新做的托盘,上头罩着竹编的盖子,可以防风防灰尘的,另外还有一些米面,豆子,南瓜,以及杂七杂八的各种零碎物件,小推车装的满满当当的。
林樾正在门口招呼客人,远远地看见他们过来就迎上去了,“爹,娘,你们怎么现在就过来了?也不在家多歇歇,今儿可冷。”
宋寻春笑了笑,她也几日没见林樾和沈凌之了,看林樾精神十足的样子才放下心,“前几天淮之和我们说了你们接了个宴席的活计,说是让我明早过来帮忙看着铺子,但我和你们爹担心你们忙不过来,实在坐不住,索性就来了,晚上再回去。”
看着推车上满满当当的东西,林樾有些感动,上前扶了宋寻春一把,回道:“娘,这儿两间屋子呢,你和爹一间,我和凌之一间,今晚别回去了。”
宋寻春犹豫了一瞬,点头答应了,明儿还要来帮忙,从村里过来得花不少时间,到了还得在镇口等着开门,这么一耽搁到铺子时天都快亮了,哪还有帮忙的时间。
今天做的点心是枣泥糕和云片糕,因为价钱和大小的问题,卖的比较一般,都中午了也没卖出去几块儿,倒是甜汤卖的不错,林樾把沈正初夫妇迎进去后,就和沈凌之一起先给他们上了一桌子的点心和甜汤。
“爹,娘,这会儿铺子里没什么活计,你们先坐着慢慢吃,烤个火歇会儿。”林樾说。
宋寻春和沈正初来就是想着来帮忙的,临出门前他俩还各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就是担心穿的不好会影响铺子的生意,这会儿哪愿意坐下?
沈正初朝后厨看了一眼,说道:“我去给你们劈点儿柴火,后头水缸是不是也没水了?趁现在水井那边人少,正好先把水挑上。”
说话间他就想站起来,被沈凌之按住了,“爹,你好好坐着吧,我哥前天过来的时候才劈了不少柴,还够用许久呢,挑水也不急,一会儿再去,这会儿街上行人多,挑着扁担不方便。”
沈凌之拦得住沈正初,却拦不住宋寻春,这会儿袖子都挽起来了,还掏出了自个儿带的围裙。
林樾急忙道:“爹,娘,你们听我说,今儿铺子生意不大好,你们坐这儿就当招揽生意了,路过的人看咱们铺子里有人,才会相信里头卖的点心好吃,愿意进来瞧瞧,要是里头空荡荡的,一点儿人气儿也没有,他们肯定也不愿意进来。”
宋寻春和沈正初都迟疑了,生意不好可是大事,“那我们先坐着,等会儿再帮你们干活。”宋寻春说。
说是要坐,但也只坐了半个时辰,两人就实在坐不住了,碰巧有一桌坐了客人,两人就起身去后头忙活去了。
日暮西斜,甜香坊终于挂上了打烊的牌子,小小的后厨挤了三个人,和面的,洗豆子的,剥核桃的,转个身都会撞到人,沈正初原本也想帮忙烧火来着,但实在没有下脚的地方了,刚蹲下就被宋寻春嫌挡路了,只得拿上扁担去外头挑水。
过了半个时辰,宋寻春才发现沈正初没回来,“怎么去了这么久?难不成就这几步路还丢了?”
林樾探头往外看了一眼,确实没见踪影,“娘,我出去瞧瞧吧。”
“不用,等会儿要是还没回来再去,估计是遇上什么人了,在外头扯闲篇呢。”
两刻钟过去,沈正初终于挑着水回来了。
“怎么现在才回来?”宋寻春问。
沈正初放下扁担,从怀里掏出八文钱,分成两份给了林樾和沈凌之,“方才挑水的时候正好碰到个找人挑水的,说是一文钱两桶水,我就帮着挑了几桶赚了几文,原本想给你们买个糖吃,但这会儿没有铺子开门了,就给你们做零用钱吧。”
林樾和沈凌之都愣了一下,随后沈凌之笑道:“谢谢爹,我明日自己去买了吃。”林樾也跟着接了。
入夜,沈家。
沈淮之下学回家时家里冷锅冷灶的,一个人都没有,估摸着他爹娘是去镇上了,本想等他们回来他再去,明天林樾他们估计忙得脚不沾地,他去也能帮忙干点儿活,没想到一直到天黑透了,还是不见他爹娘的身影。
看着鸡圈里熟睡的老母鸡,沈淮之就知道他爹娘估计是不回来了,只得关上门窗回屋睡觉去了,今儿去不了,只能明天再去了。
廿一,卯时刚过,林樾几人就起床了,屋里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样子,点上油灯才勉强亮堂一些。
面是昨晚睡前和好的,这会儿发的差不多了,做馅料的红豆也是昨晚就泡上的,泡了一夜的豆子,没煮多久就软烂了。
林樾最先做的是陈皮豆沙寿桃,做法和豆沙包很相近,只是豆沙馅里得放一点儿陈皮末和山茶油,另外面皮收口的时候得在上方捏一个小尖尖出来,再用竹片的圆弧边从底往上压一条弧线出来,这样就有桃子的形状了的,上锅蒸熟后,就可以用软毛刷沾红曲米粉水均匀的弹到寿桃顶上,栩栩如生的寿桃就做好了。
剩下的点心除了云片糕是林樾做的,其他都是沈凌之做的,宋寻春先是跟着打下手,铺子开门后就去前头招呼客人了。
做绿豆饼和云片糕的时候特意多做了一些,刚好放在铺子里卖,饮子也多炖了两锅,少费不少功夫。
巳时,距离和刘敦约好的时间还差半个时辰,林樾和沈凌之就把所有点心都做好了,未免放凉了,现在还在灶上温着,饮子也轮流放在炉子上加热,确保送去时还是热气腾腾的。
距离巳正还有两刻钟,林樾三人就出门了,连蒸笼一起放在推车上,沈正初负责推车,林樾和沈凌之就在两侧扶着蒸笼,以免没放稳倒了。
刘敦正在家门口迎客,看见他们过来松了一口气,再不送来,他就得过去问了。
“林掌柜来的可真准时,快请进来。”
第113章
刘家的院子不大, 但挤挤挨挨的也支了六张桌子,堂屋支了两张,侧屋又是两张, 这会儿来的人还不算多,但屋子里的四张桌子都坐满了, 里头烧了炉子,还没有风, 比外头要暖和不少, 院子里虽然支了火盆, 火也烧得旺,但这会儿正在刮风, 烤着火也冷嗖嗖的。
林樾一进刘家就看见好几个熟面孔, 不过现在不是寒暄的时候, 林樾只点头示意了一下, 就跟着刘敦一起进了后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