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仙裴牧云 第75章

单它一声怒吼还则罢了,刹那间天地灵气就来呼应,海天之间登时是电闪雷鸣、灵风呼啸,南海上下狂风海浪汹涌,九州各地俱是一震!

众修吓得发怔,半是被这声怒吼震彻神魂,半是没想到白龙真会发怒。他们也亲眼见证了幻景,无法责怪白龙为女娲大神鸣不平,他们看了也生气!可这一怒吼就召来天打雷劈、九州地震也未免太吓人了?!

不止在场众修,九州各地百姓都被突如其来的小地震吓一跳,还有皇宫中的浑沌凶兽明樑帝,它的长期口粮明妃刚才被白龙砍死,此时又感知到这地震是天地灵气为白龙而起,越想越气,一时恨得暴雷如雷。

白龙也没有平静下来,它先前没有意识,此刻有意放出感应,才察觉到女娲大神的香火竟已零落至此,天地间除了白龙自身,居然只有一个神魂与女娲大神信仰牵连!

而那个神魂正属于那个人。

原来他也信奉女娲大神,白龙心头一暖。

怪不得他感觉起来那么清澈善良。

不愧是他。

白龙这样想着,怒火稍减,心中对美人又多添了一分亲近。

白龙甚至想用灵云把他堆起来,让他住在干干净净的灵云里,把他和其他凡人隔开,白龙忍不住想象用灵云筑造一座云宫,因为白白的云朵和他特别相配,而且他是修士需要灵云修炼,一切都会特别合适,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式的宫殿楼阁……?

因为白龙发自内心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又有许多天地灵气自发涌来,凝聚成灵云,悄悄飘在裴牧云附近,偷偷摸摸地慢慢向裴牧云围拢。

正在沉思的裴牧云并未发觉自己逐渐被灵云包围,他被女娲大神的卓识深深触动,又想起迦陵叔记忆中姬肃卿讲述的师兄身世,据姬肃卿说,师兄父母是怀疑随众神离去会遭遇不测才把龙蛋留在凡间,这应该也是谣传,而非真相。古代传说,在一代代帝王御用刀笔下,在一代代文人以寄托自身境遇为出发点的改编下,究竟变幻了多少次模样,有谁能说的清?

恰此时,幻景中场面一转,出现了一对龙族夫妻。

转过头来的白龙金瞳一亮,不由自主扬起头,向幻景憧憬靠近。

这幼兽向往父母的小动作把众修看得心头一软,又把刚才的害怕忘到了九霄云外,可怜的小白龙,都没见过父母呢。

第98章 秦陵仙人墓

幻景中出现的龙族夫妻均是金瞳白发,容貌皆与解春风相似,无疑是亲缘血脉。

众修静心观去,只觉龙族不愧是天地灵气为华夏信仰而生,这对龙族男女就是百姓想象中仙人该有的灵姿仙貌,大美灵幻,一个露面就夺人心魄。

在场众修如此,热爱以画作记录美好的闻人更是激动得笔墨横飞,即使隔着水镜,不如在场众修看得那般清晰,也丝毫没有降低他对二龙的欣赏,分秒必争地紧盯水镜,为画下二龙仙姿将研习出的速画之法施展到了极致,只恨没多生一双手。

其实眼前场景并不明朗,只是龙族自有灵华伴身,容姿过于夺目,看上去,这对龙族夫妻是在某处暗道中低飞急行,而且神色颇为凝重。

众修视线紧随他们,白龙金瞳更是片刻不移,紧紧粘在二龙身上。

不出片刻,龙族夫妻来到暗道尽头,他们打开一处暗门,推门而入,幻景陡然一亮!

不少修士在看清的刹那瞪大双眼,失声惊呼!

隔着水镜的闻人去病震惊到失手掉了笔都没发觉!

就连裴牧云都在反应过来的刹那露出惊容。

那幻景之中,俨然是一座巨大的地宫之城!

上有日月星辰,并非明珠伪造,而是真星缓移轮转;下有江河湖海,并非水银注就,而是真水川流不息。

百山千宫万般奇珍,是比凡间皇城尤胜;千灯万烛不灭之火,是以鲛人鱼膏幽燃。

漫数数千年的传说记载,符合眼前奇景的地方只有一处!难道这里竟是……?!

而幻景中,龙族男女环视四周,竟都露出怀念之色。

龙族男子轻叹:“人世无常,我还记得他不听群臣劝阻非要出海的模样。”

龙族女子闻言想到什么,浅笑起来:“他素来倔犟胆大,言行不同寻常,听庸人劝也就不是他了。”

说到这,龙族女子语气一硬:“不然,他何能以凡人帝王之身获得众多灵兽敬重?这地宫就是明证。可惜那时女娲大神还不曾想出凡人修真的办法,若他还在,世间或许不会变成这般模样。”

龙族男子安抚道:“夫人说得对,不过你也知道,女娲大神给过他长生成仙的机会,他并不想要。或许世间再不会有像他这样的人,无论贫贱。光是他把陵寝修成仙人墓这一点,后世帝王有谁能做到?”

说着,龙族男子环视堪称人间不二奇景的地下城,众修追随他的视线,看到许多像是纪念碑的巨石刻碑,有修士仔细分辨上面的刻字,不一会儿就惊得面色发青,失声道:“这、这是墓碑!原来如此,仙人墓,仙人墓!谁能想到这些上古大神都葬在秦始皇陵!”

众修哗然!

幻景中,龙族男子的视线一一扫过墓碑,感怀道:“这么多远古上神愿将肉身与他同葬,这么多神兽灵兽愿赠予他族中珍宝,素来不愿与凡人交道的鲛人族都肯将鲛人鱼膏送他,都是因为这座地宫不仅是他的陵寝,更是他为后世百姓生灵建造的地下必难城。

“有着远古上神肉身与众灵珍宝的守护,这座仙人墓就是华夏的最后一条生路,一旦后世发生灭顶大灾,地宫之门就将开启,华夏土地上的百姓生灵都能躲进地宫,在此避难休养,保留希望之火。若论帝王,他真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龙族女子扬眉哂道:“如今这些所谓众神又哪里比得过他?他哪能想到,后来众神都不愿葬入仙人墓,一个个千方百计把肉身留在凡间,交给他们的徒子徒孙大修祠牌祭庙,才好绵延香火,专门保佑他们的徒子徒孙、族亲姻庇!

“已经许久没有新神肉身入镇地宫,若日后真有大灾临头,仙人墓的保护能有多久还真不好说。何况,那些众神的徒子徒孙这些年都没少胡编乱造,等女娲大神和我们一走,必是更要大做文章!说不定过个几年,政小哥都要被那些炼丹的写成求仙问丹之辈。”

龙族夫妻这番对话,真把众修一个个听得震撼到两眼发直!

若二龙所言为真,那么数千年来人们奉为圭臬甚至载入史册的传说流言竟都是谣言!不少修士整个神魂都惊得不安宁,再听龙族女子把那位称呼为政小哥,整个神魂都感觉麻了,一时都不知该怎么羡慕。

龙族男子细思一番:“这不是你我能左右。其实,就算他还在,到如今这个局面,他也未必能允许真正的改变,正如女娲大神所言,凡间盘根错节的困局已是积土成山,连她也想不出解决之法。”

龙族女子浅笑着回:“我早说了,不破不立,把网烧了,把山铲平。虽治标不治本,到底换了个人间。”

“真想换个人间,恐怕要从抟土造人开始重新来过,”龙族男子温和地摇了摇头,“先不说女娲大神不舍得,我们龙族因华夏而生,亲眼见证这片土地步步繁衍走到今日,如许辉煌华章付之一炬,又如何忍心?”

众修听得一阵阵发冷汗。

这对龙族夫妻神仙容貌,笑起来如沐春风,笑谈中片刻的翻云覆雨却让人后怕心惊!

他们总算明白春风剑侠那出了名的如沐春风是从哪来的了,原来是随了爹娘!

却见龙族女子指尖术法华光一显,怀中就多了一颗雪白的蛋,那蛋蛋身椭圆,个头不小,约够装下一个凡婴。

她左手将蛋揽在怀中,转身向龙族男子,右手牵握起他的手,神色认真地问:“霜哥,你若不舍得,我们立时回去,就当不曾来过。”

“我怎会舍得?你不也不舍得。”

龙族男子回握她手,轻抚蛋身,温声染悲。

“然而,你我都觉凡人难以解决困局,女娲大神与龙族的离开只会让凡间沦为权贵魍魉操纵的棋局,我们龙族是因华夏而生,就绝不能弃华夏于不顾。我们,理应为百姓留下一条龙。”

龙族女子颔首低眉,望着怀中龙蛋,像是在对未出壳的孩子低语,又像是在自我说服:“龙族不得不随女娲大神离开,只有将未孵化的它留在这里才能掩过众神耳目,避免牵累女娲大神。这是我的决定,也是你的决定,你我素来同思同道,默契同路无需多言……

“我知道你赞同我,霜哥,我问的是,你此时后不后悔?我们将它弃留在这仙人墓中,除天地灵气之外无人照料,灵气要滋养它数千年才能破壳,那时凡间不知已如何沧海桑田,它孤龙出世命运难料……”

龙族男子打断她,温言悲道:“龙妹,你再说下去,我可就真要后悔啦。”

他见龙族女子面露自责,立时又道:“你我将它留在墓中,是遗弃亲子,往后年月如何自责都不为过。但若数千年后,百姓依旧被如今这些大山牢牢压在山下受苦受厄,整个龙族要如何自处?

“龙祖因华夏而诞,龙族从此受华夏百姓信奉,肩负保佑百姓生灵、镇守九州四海之重责,代代传承,从未有失。

“这孩子生而为龙,就是为华夏而生。

“若只有偷留下它,才能确保仍有龙族坚守华夏土地、肩负护民重责,那这就是它的天命。”

“龙妹,你知道我,我也知道你,我们决计无法什么都不做就离开,你我狠心已定,就莫再多言,只愿这孩子平安顺遂……”龙族男子说到最后声已微沙,龙族女子紧握住他的手,不让他再说下去。

二龙对视,再无多言,其情脉脉,大爱含悲。

众修大受震撼,二龙话语中透露的坚定信念令人汗颜,更叫人心惊的是,他们从不知晓龙族竟真对华夏百姓抱有如此赤忱的守护之心,在众修认知里,龙只是传说中的神兽,是被人雕刻在桌椅门梁上的纹样。

他们万万想不到,解春风竟是他的父母为华夏百姓才遗留在九州的孤龙,如此大义,怎不叫人惭愧?

幻景中,龙族女子施展术法将龙蛋封入巨石,又将巨石安置在地下城的湖泊中央,做完这一切后,龙族夫妻并未停留,原路返回,封印了暗门就联袂而去。

眼见龙族夫妻远去,白龙无意识发出留恋的低声呜咽,向幻景方向伸挠龙爪,似想挽留。

众修对龙族的好感本就如春雨入江般暴涨,见此情景都是心底一酸,唏嘘不已,再想到龙族夫妻当时的担忧可以说是全部成真,越细思数千年来不变的压迫现状,越觉得这对龙族夫妻可敬可信。

裴牧云自然更是心疼,可他内心也逐渐生出一丝隐忧。

师兄至今没有任何恢复记忆的征兆,仿佛将解春风的身份忘到了脑后。

而且,虽然裴牧云与众修一样被龙族感动,但与此同时,他注意到了龙族天性中的霸气。

说霸气并不准确,或许是因为龙族生来就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强大,以此为基石,龙族具有一种独特的责权兼具的舍我其谁的气势。

就如龙族夫妻笑谈中体现出的,他们既有毫不畏惧承担重责的英勇,也有毫不避讳推翻重来的杀伐,前者当然是好事,后者就……

不待裴牧云细思,幻景已改。

众神随女娲大神一夜之间离去,人们迟疑试探,最终确定,众神是真的全都离开了。

一些改变开始发生。

可惜,正如二龙所料,幻景中展现的改变并不是好的发展。

最先受到影响,最先“被改变”的,正是龙族。

“真龙”出现了。

第99章 说故事的人

仔细观看幻景呈现出的数千年前的演变,祝知音越发沉重,再也无法保持着看热闹的心态,他与梁不准交换眼神,梁不准也目露深思。

他们知道上古时期人们对龙十分崇拜,但他们从未想过为什么,也一直把龙当作一种很少被人看见的神秘神兽,因为自小所接触的对龙族的刻画皆是如此,人们很难见到龙、即使真见到龙也会害怕,这些观念是所有人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成语乃至俗语中告诫的真理。

例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叶公好龙等等等等,都不厌其烦地再三告诫人们龙是可怕的、应当畏惧的,龙的存在是不可见的、飘渺无形的、更具象征而非具体的。

然而,幻景中展现出的上古时期,龙族不仅时常现身人前,在农忙时节调节风雨,为保护百姓暴打凶兽,甚至出现在外族来犯的战争中,更没有被民众畏惧。

事实上,从幻景看来,上古百姓对龙族常识知之甚详,比如,龙在海里出生则一出生就为龙身,成年才化人,在陆上出生则一出生为人身,成年才化龙,幻景中的百姓们不仅热衷八卦每一条龙的出生地,还普遍认为在陆上出生的龙更好说话,有小部分人认为在海里出生的龙更漂亮,但这一点反驳者众多。

再比如,龙在成年觉醒时会引发异象、接收先辈记忆传承,所以每当有龙成年时都会引发大量百姓围观,不止是当地百姓,在某条龙快成年时,常常有大量外地百姓和痴迷历史的文人涌入当地,成为一种名为“追龙”的迁移现象。

这些曾经全民皆知的常识,众修几乎从未听闻,全然不知,不少法士回想起来,算计了阁主师兄的儒门之主姬肃卿曾在不周山下提及过,事实上,在场没露出惊诧神色的只有两个出生极为权贵的世家子弟。

放下失落在历史中被顶级权贵垄断的知识不谈,光是那时普通百姓竟能自由来往于各地,就已经惊掉了在场众修的下巴——如今,自由往来各地可是部分达官贵人和特殊身份者的特权,除了受朝廷尊认的少数高修外,修士实际上也是不被允许擅自出入各城的,只是一般没人敢管而已。

众修都陷入了沉思,而他们眼前的幻景中,龙族与众神随女娲走后,一个“改写历史的故事”被逐渐确立为“真理”。

不难看出,秦亡之后,不少后代君王都十分嫉妒天地灵气对龙的偏爱,更觊觎百姓对龙的崇拜,龙族一走,就有君王自称为龙。

一开始,只是君王借用“龙族生在陆地上为人身,三百岁成年才化龙”的常识给自己贴金,但后来,随着龙族相关的记载被一点点抹去,受喜爱的形象被一点点改写得神秘可怕,龙族在百姓心中不再有具体形象而是恢复成了一个神话形象,这层借用就被彻底甩开,帝王,就成为了凡间唯一的“真龙天子”。

利用龙改写形象的不仅是帝王,还有同样觊觎百姓崇拜的各家各教,无论是来自异乡还是发源于本土,为赢取百姓的认同,为迎合帝王抹消龙族功绩的心思,它们一个个都抢着把龙写进故事里。

这些由谎言组成的故事经由大量传播,就成为了新的常识:

道士将龙王故事移入道家故事,龙仍管理四海,但地位远在玉皇大帝之下,不及时布雨就会被玉帝抓去砍头,以彰显玉帝神通。

僧人将龙与天竺传说中的那迦之蛇混淆,说龙是佛的普通护法,是高等护法金翅大鹏的食物,金翅大鹏一天要吃五百条龙,以彰显佛祖神通。

日复一日的编纂改写,龙在百姓心中不再是神通广大的护民神兽,逐渐成了行云布雨不称职被玉帝砍头的龙王、遇人不淑却无力保护自己最后嫁给凡人剑客的龙女、纵火无礼被佛道两家联手管教最后成为僧人西行坐骑的龙太子……

龙的形象遭到了不断的异化,与此同时,帝王的形象遭到了不断的拔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