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 第59章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一程却止住了话题,坐正了身子,道:“今天有这么大的喜事,咱们该庆贺一下,包饺子吃吧!”

曾明川自然是满口答应。

家里没有肉,李一程包的黄瓜鸡蛋素馅儿的饺子,还特意把面里放入黄瓜汁,包了不少绿色的饺子。

饺子煮熟了,他送了一碗去隔壁刘住家。

刘住看到饺子,不跟他客气,双手接过碗来,一边道:“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吃上饺子了?”

在这里,吃顿饺子就算是奢侈了。

“家里没有肉,包的素馅儿的。”

李一程把缘由说了,刘住倒吸一口气。

“奖励了十亩地?一程,你家明川有能耐,你有福气啊!”

在刘住面前,李一程一点儿也不谦虚。

“是啊,我家明川读书特别厉害。”

刘住白了他一眼,低头看到里面的绿色饺子十分惊奇。

“一程,这是如何做的?”

李一程把方法说了,“菠菜汁也可以做绿色的饺子,胡萝卜汁可以做黄色的。”

刘住连连点头,“不说你家明川聪明,你也是个巧思的,绣的帕子好看,包的饺子也新奇。”

“赏赐的那地在哪里?”刘住又问。

他是嫁入望山村的,并不了解学田在哪里。

李一程告诉他位置之后,他脸上瞬间恍然大悟。

“在那里呀!是不太好……不过,有地总比没地强!只要咱们用上心,肯出力,在哪里都能有收获。”

李一程笑起来,刘住想的跟他一样呢!难怪他们能成为好朋友。

刘住爽朗的说:“你家那么多地,要是种不过来,尽管过来找我跟你牛哥,我跟你牛哥帮不上什么忙,种地没有问题。”

“那就先谢过你跟牛哥了。”

李一程回家又盛了一碗饺子,去赵永平家喊柔儿回家。

柔儿昨天跟赵永平家的孙女玩的投契,今天曾明川去他家,她也跟着去了,并且一直在那里玩。

赵婶子看到绿色的饺子,也问了李一程做法,更是把曾明川柔儿和李一程三个人都夸了一遍。

说曾明川读书好,从小就是神童;柔儿乖巧可爱,招人喜欢;李一程长得标致,心灵手巧,是个有福气的,他跟曾明川是天赐的姻缘,以后肯定和和美美……

人人都爱听好话,赵婶子的话狠狠满足了李一程的虚荣心,可也让他很不好意思,顶着一张大红脸拉着柔儿逃一般的跑了。

心里只想着,早知道让曾明川来了。

柔儿知道家里今天吃饺子,小腿儿走的飞快。

这是嫂嬷第一次包饺子,肯定好吃。

而且,她还看到了有绿色的饺子,她还从来没吃过呢,不知道什么味儿,一会儿一定要多吃几个。

晚上,曾明川耐不住,问李一程那块地要怎么种。

李一程跟他说了自己的计划,他要种草药,种调料,要种些与众不同的价格贵的东西。

现在跟之前不同,之前他怕在地里种草药会招人非议,引人觊觎,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曾明川是秀才,还是在县里挂上号的,即便有人眼红,他们也不敢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那里离石门山近,少有人去。

李一程一边说,一边憧憬着,眼睛里仿佛发着光。

曾明川被李一程的这种兴奋感染了。

如果招不来佃户,那就自己种,不过是多出些力气。而他,不怕出力气。

第91章 【091】亲人

转过天来,已经是八月十四,不是赶集的日子,李一程决定去一趟李一山家,把曾明川考上秀才的事儿告诉他跟大嫂。

他穿越来了这么久,还没有去过他大哥大嫂家。

说起来,他和曾明川都是亲缘单薄,如今两家的亲人除了柔儿,只有李一山一家了。

他跟曾明川说要去看望李一山河王秀,曾明川立即答应了。还说大哥大嫂对他们颇多照顾,要多带些礼品才行。

李一程心里十分熨帖,虽然知道李一山应该并不在乎他们带了什么,家里也拿不出太多的东西来,却故意笑着说:“我的大哥大嫂,我哪里能亏待了他们?”

李一程带了自家种的菜,茄子,豆角,黄瓜,方瓜,每一种都拿了些,考虑到李一山家里肯定不缺肉,还带了些调料;一匹青色的细布,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做衣服;五斤大米,在这里,大米是稀罕的东西。

这些东西装了满满一背篓。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李一程打听过,这里的人是不吃月饼的。

上一世的他并不是特别喜欢吃月饼,也没做过月饼,但不知道为何,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后,他突然特别想尝试做一下。

或许,他只是怕忘掉他是谁,来自哪里。

家里的馅料不全,李一程也不会做太麻烦的,只做了花生和红豆两种馅儿的月饼。

花生馅儿简单,将花生炒熟,拌上糖和油就行。

红豆馅儿麻烦些,要先将红豆煮熟,压成红豆沙,然后锅中放油,将红豆沙放进去翻炒,再放上糖,等馅料被翻炒的没有水分后,才算做好了。

饼皮用油和了面,将花生馅儿包上,没有模具,他只能做成圆形。

将两种饼放到锅里烘,很快,家里全是香香甜甜的味道。

柔儿跟着忙活了半天,等她洗手回来,闻到味儿,便不舍得离开厨房了。

很快月饼就熟了,或许称不上月饼,只能叫花生或者豆沙酥饼,但味道意外的好吃。

花生饼又香又甜,豆沙饼甜而不腻。

李一程让柔儿送了四个月饼去给隔壁的刘住家,又让曾明川送了六个去村长家,剩下的一半留在家里,一半给大哥大嫂。

听说要去嫂嬷的大哥家,柔儿想去,却不好意思说,只是在李一程身边跟前跟后。

李一程着她欲言又止的模样,哪里猜不到她的心思?

“柔儿想跟我们一起去走亲戚吗?”

柔儿的眼睛瞬间亮起来,连连点头。

莲儿,小牛都会跟着父母去姥姥家走亲戚,而自己从来没有去过,不知道走亲戚是什么样儿的。

如今嫂嬷说带她去,她太开心了!

曾明川原本不想带她,毕竟是去李一程的大哥家,他大哥还是上门入赘的。但李一程答应了,再看柔儿那么高兴,话到嘴边就咽了下去。

他只能拉柔儿到旁边,细细嘱咐她去别人家要有礼貌,要主动叫人。

李一程听着他的话,只觉得他现在€€里€€嗦,倒是有些烟火气了。

南沟村离望山村不近,走路要半个时辰,但离枣园集和县城比望山村近很多。村里人除了种地,做小生意的不少,村里的房舍、道路看上去比望山村整齐。

柔儿被曾明川背了大半路程,到了南沟村,才被放下来。

曾明川接过李一程解下来的背篓,郁闷道:“我说不带柔儿来,我背着她,就没法儿被背篓,害你背了一路。”

李一程无所谓,“背篓并不沉。”

“哪里不沉?也有二十多斤吧?”

李一程笑笑,“比柔儿轻些。”

曾明川看着柔儿圆圆的小脸蛋,终于笑了起来,“柔儿比之前长了不少,感觉到沉了。”

李一程牵着柔儿的手,大步往前走,道:“小孩子嘛,当然要长身体。”

一家三口走入南沟村,路过的人都稀奇的看过来。

李一程长得太好,出嫁前在南沟村算是名人,见到他回来了,街上的人居然越来越多。

李一程对这样的情景早就适应了,对认识的人就寒暄两句,不认识的则视而不见。

柔儿是第一次经历,被好多人看着,她很不好意思,但她看看自家嫂嬷,跟大哥有说有笑,再看大哥,也是跟平日里一样,仿佛那些目光都不存在。

她深深吐出一口气,目不斜视,也跟着从容起来。

在她心里,大哥大嫂就是她学习的榜样。

李一山在家里磨刀,明天一早要去坊子村杀猪。

听到大门响,他喊了声谁,在院子里玩的越儿跑着去开门,然后又跑回来,小脸儿红红的,眼睛亮亮的,声音里带着惊喜。

“爹,是我小叔来了,我小叔来了!我小叔还带了,带了……”

曾明川只在成亲那天来过一次,越儿一时忘了该喊他什么。

越儿今年六岁,之前跟李一程住在一个院子里,李一程那时候不干正事儿,无聊的时候跟他玩闹,买了好吃的会分给他,他对这个小叔印象挺好的。

小叔成亲之后,好久没有来过家里,他还挺想他的。如今见到人十分高兴。

越儿的小叔?是李一程?

李一山猛地起身,拿着刀就迎了出去。

拐过影壁墙,果然看到了那个从出嫁后就没有上过门的弟弟,他手里牵着个女娃娃,身边跟着曾明川。

李一程见到李一山,笑着打招呼,“大哥,我跟明川来看您跟大嫂了。”

柔儿也跟着叫人,“大舅舅,小哥哥。”

李一山的嘴巴顿时咧到了耳根儿那儿,连连点头答应着。

越儿见到来的小姑娘,圆圆的小脸儿,粉粉嫩嫩的,一双灵动的大眼睛,说话细声细气的,顿时有了好感。

他上前去拉柔儿的手,道:“我叫李越。我们一起玩儿去。”

“我叫柔儿。”柔儿面现为难,抬头去看李一程。

李一程摸摸她的头,“跟越儿哥哥去玩吧!注意安全。”

“哦。”

柔儿的小伙伴不多,越儿比她高半个头,长得白皙清秀,跟她在村里见过的像泥猴似的男孩子不同,也很有好感,有了李一程发话后,便跟着越儿去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