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第140章

最后没办法。

乾元帝只能不悦挥手,“你如今胆子真是越发大了,连圣令都敢违抗,给朕滚回去好好反省!”

“臣领旨。”

谢文彦也不再说什么,拱手后立马走人。

停职回家就停职回家,后面再想办法回来就是,但底线绝对不能打破。

有些让步一旦退后,可就没回头机会。

他现在顺从了乾元帝,对方会觉得他贴心,可事后又岂能不忌惮怀疑他,毕竟他表现出来的人设,是个爱权却又重情重义,有梦想和骨气的年轻人。

无论是为了弟弟,还是为了保持人设。

今天这件事,他都不能退让!

谢文彦离开的背影挺直。

乾元帝看着虽然生气,但还是有一点欣慰。

这个儿子在民间长大,没有经历过皇室争斗,到底比起其他兄弟更重情。

……

乾元帝不想太过逼迫谢文彦,但也不想毁掉大皇子。

无论这个儿子有多么不争气,可到底是他的血脉,还有皇室脸面不能有瑕疵,作为一个重视血脉的父亲,他实在没办法大义灭亲。

所以最后。

乾元帝直接把万能的“前朝余孽”又拉出来背锅,将京城流言都推倒反叛势力图谋不轨上面,还有求娶之事,也是谣言误会。

今日大皇子进宫,是跪求去皇陵替母后守孝的。

什么大皇子钟情谢家哥儿,都是谣言!

虽然权贵们都知道这是皇帝粉饰太平的托词,但有人引导,不知内情的百姓们,还是很容易就相信了。

“哎呀,我就说嘛,一个乡下哥儿哪能那么厉害,让堂堂皇子放着那么多才貌双全的公子小姐不喜欢,竟然不顾母亲孝期求娶一个乡下哥儿这么荒唐。”

“大皇子向来贤明仁义,备受大儒们夸赞,怎么可能做出通敌叛国的事情,那又对大皇子没好处。”

“那些前朝余孽真是可恶,竟然这般抹黑咱们陛下和皇室……”

百姓们议论纷纷,口风瞬间改变。

能够如此轻松甩锅前朝余孽,扭转流言,还真是多亏了乾元帝形象好,一直注重民生发展,上位来的政策都偏向百姓。

百姓们不懂什么政治,他们只知道谁让自己吃饱饭,谁就是大好人!

民间流言平息。

权贵们不在乎这个,他们现在更加关注的,是谢文彦被停职之事。

虽然不知道乾元帝之前那般宠信他,现在怎么突然舍得惩罚他了,但谢文彦被停职,对于大多数权贵来说,都是个好消息。

没别的原因,就是他挡了太多人的路。

毕竟寒门势力崛起,就要瓜分权贵利益,他们承认谢文彦很有才华,也是个值得相交之人,可对不起,谁让双方立场对立。

谢文彦太聪明了,权贵不想寒门势力扩大,就必须把他打压下去。

如今对方停职,就是个好机会!

一时间,朝堂中风起云涌。

封祁瑞等人见状,很是着急担心,纷纷找到谢文彦询问情况。

谢文彦倒是淡定得很。

他安抚几人道,“无碍,陛下不会放弃扶持寒门势力的,他们就是白蹦€€,此次我是故意惹怒陛下的。”

“什么?”

几人大惊疑惑。

谢文彦解释,“陛下想对付世族,除了在朝堂上使力气,势必还要扩充军队,只有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可扩充军队需要巨额军费,银子从哪里来呢?”

“前些日子,我发现陛下在关注先帝时期,大臣们向国库借的债银账目,如果我没猜错,陛下应该是想打这笔债务的主意。”

“可事关那么多官员权贵,谁敢去收这笔债?我是有主意,但也没有通天的本事,这个烫手山芋还是留给别人为好,此时停职多几天,于我是利大于弊。”

“原来如此……”

几人听完也是心惊胆战。

俗话说欠钱的才是大爷,收债这个活可不好干啊,尤其欠债对象,还涉及满朝文武,全部得罪光,日后还在官场中混不混了。

谢兄现在躲起来,的确是好事!

于是。

几人也不着急担心了。

只有周云庆这个细作,心中一动,回头又把消息传回了世族。

谢文彦对此并不阻止,只是轻轻笑了笑。

传吧传吧。

前世他做了一辈子的垫脚石,今生也该这些人给他做垫脚石了。

第128章 谢氏齐心协力捉虫

谢文彦选择惹怒乾元帝,除了心中的坚持,自然也是有所考虑计划。

乾元帝想收回国库债务也的确是事实。

只不过,这个在别人看来是烫手山芋的事情,在谢文彦眼中,却是一个极佳收拢京城权贵们的好机会。

但为避免乾元帝怀疑,此事只能由别人推动,不能他自己出头。

谢文彦直接把这次停职当做休假。

当晚回到家,把事情缘由跟家里人简单说了一遍,避免家里人惶恐担忧后,就提出收拾行李,回乡住一段时间。

谢爷爷谢奶奶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虽然很喜欢京城的繁华,但说实话也挺想念和乡亲们插科打诨的日子。

小辈们在村里也还有很多交好的朋友,所以对于回村住些日子的事,大家都没有排斥,还挺期待。

就是苦了自己的娇娇小夫郎。

谢文彦有些心疼。

感受到夫君的心意,乔玉景双眼都笑弯了。

“夫君是爱之切,回村住些日子而已,哪里就是苦头了?爹娘爷奶和兄姐弟妹都住得,我又如何住不得?”

“何况,村里的景色好,枫树桃花,溪河玩水,有趣得很,家里还重新修了大宅子,有丫鬟小侍伺候,住着不比城里差。”

他不受父母重视,小时候在伯府的生活,连很多得脸的丫鬟管家都比不上呢。

后来待遇变好,也是他千辛万苦争取而来,所以他虽出身伯府,但其实也算不得金尊玉贵长大,物质的苦都没少吃。

更别说,前世被送到尼姑庵那段青灯古佛的日子,吃食还全靠自己和几个忠心的丫鬟小侍自己下地种田呢!

“夫君,难得有休息机会,如今又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咱们把画作颜料,还有乐器都带上,到时去后山踏青,你吹箫,我画画,好不好?”

乔玉景满是期待撒娇。

那般琴瑟和鸣,诗情画意的场景,真是想想就美好。

谢文彦当然点头,“好,再带上弓箭,我带你去打猎,到时捉一只皮毛好看的狐狸,给你养着玩。”

“多谢夫君,夫君真好!”

乔玉景高兴不已,扑上去就在爱人脸上重重亲一口。

让谢文彦眉梢眼角,都是温柔的笑。

……

谢家人很淡定,对谢文彦停职之事接受良好。

没办法,因为谢文彦三元及第高中的好成绩,坐实了当初假道士文曲星的批命,整个谢家对他的滤镜,已经不是一般的厚了。

谢文彦说停职只是暂时的,他很快就会复起,谢家人就相信!

但其他人可就没有这种滤镜了。

朝堂上的蛋糕就这么大,一旦有所松懈,就会被瓜分,哪怕是那些老臣,都不敢轻易离开朝堂太久,就怕回来没自己位置。

像谢文彦这种新入朝的官员,停职就是致命的打击。

一直以来,但凡被停职的官员,有几个还有东山再起之日?

所以,和谢文彦交好的官员,好些都不免心有惶惶,与谢家,以及与谢氏一族定亲的人家尤其心慌。

封祁瑞几人稳得住。

李将军家也不着急,还安抚女儿。

“不管谢文彦之后如何,总归咱们是打算把谢家大郎,哄到边疆给你做变相的上门女婿,有咱们家在,谢大郎前程不会差,你不必管外头流言。”

“父亲放心,女儿都明白,谢大郎很不错,就算谢家重新成为白身,女儿也愿意嫁给他。”

李秀娥笑道,并未将唱衰谢家的消息放在心上。

经历过家宅不宁,公婆不慈的前夫,她对性格敦厚,粗中带细的谢大郎是真的很满意,谢家长辈虽偏心三房,但也还算通情达理。

背着无子被休的恶名,能找到这样的婆家,她心里高兴得很。

€€

吏部侍郎家也相同。

刘侍郎跟自己妻子叮嘱,“外头的流言你别放心上,过几日就准备些礼物给谢家送去,让谢家知道咱们的态度安心。”

“谢家哥儿是有个福气的,自从定亲后,咱们儿子的身体就越来越好,就算谢文彦起不来,这个儿夫郎咱们也要娶进门,你可莫要一时懵了心。”

“知道了,瞧相公你说得,我是那种势利的恶婆婆吗?只要能旺咱们儿子,谢家什么家世,我才不在乎……”

刘夫人没好气瞥了眼丈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