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第148章

如此,将来他登基后才会有更多拥护者。

而建立纺织工厂,虽对于收拢民心效果有限,但财富利益却十分巨大,只要没犯傻,大部分权贵官员为了巨额利益,都会摒弃前嫌与他重新打交道。

事实上,现实也的确如此。

虽然很是忌惮谢文彦的铁血手段,可了解到纺织工厂的重要性后,谢家就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好几位官员夫人夫郎上门拜访。

一时间,谢家再次风头无俩。

至于死掉的杨首辅等人,大家只能说声抱歉,人都是自私的,他们不可能为了一个已经死掉的曾经同伙,付出太多去帮忙报仇。

人走茶凉,不过如此。

有乾元帝的全力支持,谢文彦的差事办得非常顺利,一群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干活也特别积极,半点都没有往日拖拉,相互工作也都特别配合。

不过大半个月时间,纺织工厂的前期工作就筹备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挑选各地商户合作,进行制造纺织机,和建厂招工,投入生产赚钱。

热热闹闹的发展速度,可急坏了世族那边的人。

接连数日私下聚集,讨论此事如何解决?

“绝对不能让朝廷把这什么纺织工厂办起来!咱们的人已经确定,谢文彦献上的两件纺织机,纺纱织布的能力,确实比寻常的纺织机要高出数倍。”

“一旦大量价格便宜又实惠的布匹进行售卖,咱们的布匹生意就完了,咱们拉拢的一些官员权贵,为了利益,恐怕也会叛变!”

楚国世族分为王、石、吴三姓,其中王族长率先忧心忡忡开口。

石族长也紧皱眉头,“这个道理谁不明白?但问题是,整个楚国军队都在乾元帝那老儿掌控之中,他若铁了心要做此事,咱们一时半会也阻止不了。”

吴族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咱们不能保证谢文彦是否还有后手!这厮看似鲁莽,可数次交锋下来,我们显然小看了他,他做事情实在滴水不漏,后手极多。”

“周云庆那边怎么说?他一直呆在谢文彦身边,这次的事情,就一点风声都没提前察觉?”

王族长和吴族长看向石族长。

因为周云庆这颗棋子,是石家的族人。

石族长神色难看,“谢文彦警惕心太强了,他虽然重用周云庆几人,可却并不全然信任,织布机的事情,别说周云庆他们几个,就连谢氏族人都不知道。”

“这全完是谢家独立搞出来的,谁能想到,谢家几个泥腿子,还有这种本事呢?”

原以为谢家就出了谢文彦一个聪明人,没想到谢家其余两房儿女,能力也是各有千秋。

这谢家怕不是祖坟烧了高香,而是整个祖坟都是高香埋的吧!

几人神情阴郁。

他们这些世族,已经很久没遇到如此难缠的人物了。

上一个这么难缠的,可是差点把世族真掀翻,也正是有此例子,他们才会长年在民间埋暗棋,就为防止这种意外。

此时此刻,他们终于从谢文彦身上,感受到了威胁。

王族长冷声道,“此子决不能再留了。”

“有乾元帝护着,直接弄死难度太大,从谢氏一族下手也不太行,谢氏这个宗族太小了,目前除了谢文彦,一个在外面的族人都没有,全部都是泥腿子,什么打压都没效果,为今之计,还是只能从朝堂中出手。”

“还有,谢氏虽然不起眼,但能培养出谢家这么几个小辈,难保不是藏拙,既然要做就要绝,为保万一,谢文彦要死,整个谢氏一族也不能留!”

石族长沉声提议。

另外两人点头同意,为保他们的地位,还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为好。

吴族长想到什么,突然摸着胡子笑起来。

“自从去年楚国与草原开通互市后,草原民众为了生计,大量增加牛羊养殖,导致马匹数量骤减,让雄心勃勃的草原可汗很是恼火。”

“草原可汗无奈阻止事态发展,最后只能按捺野心,决定今年派遣使者,求娶楚国公主联姻,暂时进行休养生息之计。”

“听闻明珠公主,乃是乾元帝最为宠爱的皇女,其母梅妃更不是善茬,一心想把女儿留在京城,早早就使尽手段,给女儿求了一封留京圣旨……”

“你们说,把这消息告知草原可汗,对方为了吞并楚国疆土,会不会拿此做筏子?”

话落。

王族长和石族长就眼睛一亮。

王族长兴奋道,“倘若咱们把和亲的主导权,推到谢文彦身上,届时和亲不成功,草原可汗必借口开战,谢文彦就是楚国的罪人;倘若和亲成功,梅妃肯定会记恨拼命报复他。”

反正无论结果如何,谢文彦都讨不着好。

“此计甚妙,那就这么办。”

三人拍板,又招来其余智囊商议细节后,就立马行动了。

他们还就不信,这样的死局对方还能逃脱!

……

世族的算计,谢文彦暂时不知道。

毕竟他是聪明,不是神仙。

但他也能料到世族肯定不会放过自己,所以该做的准备早就做好了。

成功,是他技高一筹。

失败,算他技不如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做了,他就绝不会因为惧怕退后。

他正忙着经营势力,没功夫主动去收拾世族,就先让对方逍遥几年,等他登基后,识相的就留下,不识相通通送上路便是。

不必过于烦恼。

因为纺织机的功劳,乾元帝又赏赐了谢家大笔金银珠宝,其余身份赏赐,则要等到工厂盈利,真正看到效果才会落实下来。

谢家缺钱,有这么多财宝赏赐,去年定下的亲事终于可以办了。

可算解决了谢爷爷和谢奶奶的心中大事!

两老虽说偏心三房,但大房二房到底也是亲生的儿子和孙子孙女,也都很孝顺,他们心里还是惦记的。

否则为了供谢文彦读书,早就把家里的哥儿姑娘给卖出去筹银子了。

能把人一直留着如今这个年纪,就是想给孙子孙女们,都找一门好亲事。

如今亲事总算能办了。

由于家中目前条件有限,实在没办法每个人都单独办一场婚事,所以谢家商量后,就决定娶亲的一天娶,出嫁的一天嫁。

不然七门亲事挨个办,也太招摇了些。

更容易被人钻空子,在谢家忙碌时搞事情,现在还是低调简单点好。

不过,聘礼和嫁妆是不能少的。

虽然很心痛,但谢文彦还是在谢家表面经济范围内,东西按照最高标准给的,几乎把整个谢家明面上的财政掏空。

看着乔玉景最后拿出来的账目。

谢文彦整个人都麻了,抱着夫郎叹气,“难怪那么多商户都喜欢把姑娘哥儿嫁给穷秀才投机,一旦碰到像我这种出头的,回报率就是几百倍,简直赚大了!”

说实话,拿出这么多银钱给家里兄弟姐妹成亲,他是真的很心痛。

可却又不得不做,一来这几门联姻会给他带来巨大助力,二来他也不能留下忘恩负义的名声。

谢家供养他读书,他就不能抛弃谢家,这些事情必须承担。

因为他现在是一家之主。

乔玉景见他难得发愁叹气,没忍住笑出声。

“好了夫君,你就得了便宜还卖乖吧!咱家大部分营生收入,可都是我和四堂兄打理的,光靠陛下那些赏赐,那么多聘礼和嫁妆可办不起来。”

“我和四堂兄都还没喊累你,你倒先喊上了……”

“是是是,多亏夫郎和堂兄,不然我可就头疼了,能娶到夫郎这般贤惠的哥儿,真是我三生之幸。”

谢文彦闻言抱住爱人贫嘴笑。

乔玉景得意,“那可不,你肯定是积了十世功德,才能娶到我!”

“原来如此,那这般稀罕的夫郎,我可要多抱一会儿……”

谢文彦满足叹谓。

乔玉景顺势靠在他胸膛上,笑得明媚,“夫君,你再亲我一下。”

“好!”

谢文彦巴不得,立马低头配合。

香香软软又会撒娇的夫郎,可真是怎么抱,怎么亲都不够。

第136章 和亲算计(2)捉虫

因为最近太多目光盯着谢家找错处,谢家不得不低调行事。

几个儿女的婚事规模,办得都中规中矩。

结亲的几家明白谢家如今情况,对此倒也没有什么不满,反而看到谢家尽力准备的聘礼和嫁妆数量都很可观,很是满意谢家的重视态度。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谢家献上了新纺织技术,把之前得罪的官员权贵们,大半都安抚好了,他们才敢继续结亲。

否则,就之前谢文彦收债时,成为满朝文武公敌的情况下,几家再满意这门结亲对象,也要考虑不顾名声解除婚约了。

好在谢文彦厉害,很快就把死局扭转过来。

几门亲事进行得非常顺利,该娶的娶,该嫁的嫁,谢家所有孙辈的婚事,除了年纪还小的卿哥儿全部都解决了。

大堂嫂李秀娥,虽心有城府,但本性良善,温柔贤惠;

三堂夫裴安然,性格有些娇气,但心直口快,喜恶都表现在脸上,很是单纯活泼;

四堂夫邱白,因为出身农家,最为务实和平易近人,又因擅长经商,难免有些商人的精明劲儿,不过心思也良善。

总体来说,进门的几个妯娌虽不完美,都各有缺点,但也都无伤大雅,对谢家长辈都是尊敬的,并没有半分嫌弃谢家出身低。

堂嫂堂夫进门后,乔玉景也终于可以轻松了。

要知道,因为家中长辈们不懂府邸管理,他一个人平时既要掌管整个府邸的中馈,又靠考虑家中产业铺子的经营。

暗地里还要帮谢文彦发展势力,培养人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