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碍,朕会帮你。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只要你们世族现在的掌权者死了,家族内乱,浑水摸鱼,你不就能上去了?”
谢文彦笑容亲切,语气鼓励诱惑。
周云庆瞪大眼睛,“!!!”
谢兄这是要招揽他吗?
这是想送他去死吧。
“别急着拒绝,周兄还是先看完这些再说吧。”
谢文彦仍旧笑容和蔼,把手边一叠调查到的秘辛递过去。
周云庆不明所以,但还是听话接过东西,仔仔细细看起来。
片刻后。
周云庆才双眼通红抬头,声音艰涩颤抖道,“这上面所言,可都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你回去自己再查查,不就知道了?”
“既然世族待你无情,你又何须对家族有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些本来就是属于你的东西,你应当拿回来才是。”
“当然,周兄也可以选择放弃,毕竟亲情难以割舍,朕还是理解的。”
“不过,朕也有朕的立场,倘若周兄一定要与朕为敌,那日后也不能怪朕不念往日情分了,知道吗?”
谢文彦说罢,便挥手让人退下。
从头到尾他脸上都带着笑容,语气温和如沐春风。
但说出来的话却令人寒凉。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给人多余的选择。
最后。
周云庆是浑浑噩噩离开的。
……
等他走后。
王成安才从屏风后面出来,有些担忧道,“陛下,周云庆是世族的人,他真的会因为咱们几句话,就愿意背叛世族吗?”
“不愿意,那朕就逼他弃暗投明。谁能想到周云庆竟然是石家家主被调换的亲孙子呢?如此好机会,当真是老天爷都站在咱们这边。”
谢文彦笑得开心不已。
果然,他当初选择把穿越堂兄拉进自己阵营的决定没错。
堂兄就是老天爷的亲儿子,现在他也跟着沾光了,前世倒霉透顶的运气,终于时来运转!
他只不过是按照惯例,派人例行调查一下自己想用的棋子把柄。
结果不曾想,竟然查出周云庆的身世隐秘……
当初,世族石家嫡系的儿媳妇生产后,便找来旁支一位妇人做奶娘。
这本来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可让人没想到的是,那奶娘因为嫉妒,竟然胆大包天趁着大家疏忽之时,把孩子调换了,让自己的儿子去享福。
等事情发现时,都已经十几年过去。
奶娘的孩子因为受到家族精心培养,表面看上去比周云庆要优秀很多,再加上身份只是嫡次子,并不影响继承人的问题。
所以,石家家主和石家夫妻,为了利益干脆将错就错。
只把奶娘给杀了泄愤,其余照旧不变,当做不知道周云庆这个儿子的存在。
毕竟真相曝光后,不仅麻烦多。
他们身为家主的威信也会遭到质疑,堂堂嫡系家主竟然被一个小小旁系妇人耍了,简直荒唐之极。
为了一个没什么感情,还不够优秀的儿子,实在不值得。
“自己本应该是高高在上,享受富贵权利的嫡系子弟,结果却沦落为一腔凌云志不得抒发,只能被人摆布的底层棋子,自己的血脉至亲还眼睁睁看着自己受苦,仇人之子仍旧享受荣华富贵……”
“岳父,你说这事情,谁能甘心?”
“瞧着吧,周云庆此人,可没表面那般老实软弱。”
谢文彦轻笑道。
王成安想想点头,“也是,反正试试也不损失,周云庆有这样的身世,这梁山他不上也得上!”
“周云庆这边暂时不着急。岳父,听闻户部那边对登基封后大典的花销有些异议,国库的钱是百姓的,朕确实不太好多用,岳父不必和户部那边争吵,直接开朕的私库便是。”
谢文彦转移话题,关心自己的登基封后大典操办。
不是他非要奢靡,而是一辈子就这么一次的大事,实在不愿意寒酸渡过。
他上位的目标之一,就是享受荣华富贵。
他会努力当个好皇帝,但绝度不会本末倒置,为了当好皇帝就委屈自己!
王成安也是这么想的。
他帮哥婿上位,就是为了让自己儿子风光富贵,若是身在高位还要受委屈,当初又何必努力?
“不必开私库,登基封后大典本来就是国事,让户部拿银子怎么了?户部现在又不缺钱,他们现在小气,就想拿捏陛下,臣岂能让他们如愿?”
王成安气势汹汹冷哼。
哥婿私库的东西,以后都是他外孙的,他可好生盯着点!
王成安很有奸佞范儿劝道,“陛下不必心虚,历代先帝私用公银的事情多了去,如今国库充盈,陛下花点不碍事,无需和户部那些铁公鸡客气。”
“何况,陛下为天下百姓劳心劳力,天下百姓供养陛下本就是应该的。”
谢文彦:……
我当初祸害别人亡国时,好像也是这么说的。
不行。
这皇帝的位置他还没坐过瘾呢。
谢文彦掂量一下国库,又掂量一下自己的私库,想着回头还想把自己和夫郎住的宫殿,也修葺得富丽堂皇些,以及赏赐给卿哥儿和爹娘爷奶等人金银珠宝……
顿时立马有了个的‘好主意’。
谢文彦兴致盎然道,“岳父,我记得大皇子后院的妃妾,基本不是高官权贵子女,就是富商家的小姐公子,对吧?”
“是的,大部分娘家都特别有钱!”
王成安闻弦而知雅意,立马强调重点。
“这些女子哥儿也不容易,她们身在后宅,怎能知道大皇子的狼子野心?如今牵连实在可怜,朕刚刚登基,实在不宜造杀孽,当施仁政才是。”
“岳父,还劳烦您替朕去宣旨,如今国库空虚,倘若这些官员富商愿意慷慨解囊,朕便允许他们把人接回去。”
“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朕与先帝父子情深,感同身受,也愿意成全他们一片父母的爱子之心……”
谢文彦假模假样感叹。
“是,臣一定让京城百姓都知道陛下的仁心!”
王成安秒懂,一本正经答应。
作者有话要说:
翁婿二人对视,同款奸笑~~嘿嘿。
第149章 记仇的乔玉景
当初逼宫之时,大皇子当场死亡。
但事后大皇子后院的妃妾和姻亲势力,乾元帝却并没有急着处理,而是全部都关押了起来,留给谢文彦登基后杀鸡儆猴。
不过,谢文彦却并没打算把人都弄死,又或者流放处理。
一来是大皇子的这些姻亲势力,范围涉及比较广,要是全部都抄家流放,空出来的官位他吃不完,要便宜别人;
二来就是,与其闹得人仰马翻,不如留着慢慢割肉,既能获得利益,也避免自己刚刚上位,根基不稳动摇皇位;
他的圣旨发下去,但凡有脑子都应该明白。
这银子赎的不是他们家闺女哥儿,而是他们支持大皇子这个反贼罪行的代价,对新帝的臣服表态!
€€
果不其然。
大部分人接到圣旨后,都很识相地选择配合,心痛地拿出大笔金银珠宝上交,破财买平安。
不过也有小部分人,不知道是真的蠢,还是觉得自己背景够硬,根本不理会圣旨,表示嫁出去的闺女哥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他们是不会把人接回家的。
对于这些人,谢文彦也懒得废话,直接杀鸡儆猴。
让王成安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罪证,第二天就带兵把这些人都给抓了。
“既然一个个不识相,那就去西北吃沙子吧……”
谢文彦冷笑下旨。
这些人还真以为他刚登基,就顾虑名声不敢做什么了?
暂时不好见血,抄家流放总行吧?
当然。
不出意外,这些人被抓后,他们后面的靠山就站出来阻止了,拐着弯指责谢文彦不顾大局,肆意妄为,乃是昏君行为。
以为几句大义凛然的话,就能把谢文彦压住。
毕竟以往新帝上位,朝臣们都是这样干的,通常新帝刚刚登基地位不稳,为了稳固朝堂,在小事上都不会跟朝臣对着干。
但谢文彦是什么人?
谢文彦直接对反驳的官员问道,“既然刘大人说朕不该将他们下大狱,那意思就是他们身上的罪名,是冤枉的了?”
“正所谓谁主张,谁举证,刘大人有什么证据证明他们是冤枉的?来吧,把证据拿出来朕瞧瞧。”
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