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彦很爽快答应,“可以。”
说罢让人下去,就继续和官员讨论朝政。
黎国和亲之事着急的不是他们,还没必要让他们楚国严阵以待。
黎国使臣回到驿馆后,就把谢文彦的意思告诉了同行的其余黎国官员,众人对此展开猜测讨论。
尽管从表面上看,谢文彦的要求没什么问题。
但傻子也知道,以诸国现在的关系,要是没有好处,楚国怎么会如此心平气和接受与黎国和亲,还提出如此要求?
不过。
众人讨论了半天,还是没猜出谢文彦到底怎么想的。
最后只能道,“无论楚国皇帝有什么猫腻,目前来说,这已经是对吾朝最好的局面,如若和亲不成,黎国就将面临诸国直接围攻瓜分。”
左右都是糟糕局面,自然选择稍微好点的路。
不出意外。
最终黎国使臣答应谢文彦的要求,两国成功进行和亲事宜。
消息传回去。
黎国皇帝和官员们松口气。
只有李夫人很郁闷,觉得自尊心大受打击。
“陛下不是让我挑选黎国最优秀的姑娘哥儿吗?黎国使臣带回去的和亲名单,可都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结果一个都没选上,陛下说好看重我的呢?大骗子!”
李夫人哭唧唧,死活想不明白自己眼光为什么被嫌弃。
那些被她撮合成亲后鸡飞狗跳的夫妻:……你给我们滚。
……
有了楚国作为风向标。
黎国再与其余几国商量和亲之事,就容易很多了。
因为如果楚国不参与瓜分黎国的行动,诸国也不敢轻易出手,就怕他们前脚派兵攻打黎国,后脚楚国就跑来偷家。
“楚国这个新皇到底在想什么?如此好瓜分黎国疆土的机会,他不出手就算了,竟然还与黎国和亲?”
诸国皇帝气得不行。
他们国库东西丢失,又碰上私盐动荡,就等着发一笔横财解决难题。
如今瓜分黎国多好啊,楚国竟然不配合,真是脑子进水了!
只不过。
任由他们如何生气大骂都没用,谢文彦不配合,他们也没办法。
最后为了局势平稳,只能紧跟楚国的步伐,暂时与黎国和亲。
好在和亲也不是没好处,有黎国陪嫁的大量海盐,诸国的私盐问题就没那么恼火了。
而与诸国和亲的人选,自然是李夫人挑选出来的那些公主公君。
毕竟这些人在明面上,的确是黎国皇室非常优秀的姑娘哥儿。
现在黎国需要讨好诸国,送去的和亲人,无论是相貌还是才情,自然都不能差。
诸国与黎国和亲,获得海盐;
黎国与诸国交好,获得钱财和粮食;
这场和亲总的来说,算是皆大欢喜,诸国紧张的关系暂时平和下来。
不出意外,接下来几年天下应当仍旧太平。
但凡事都有意外,这不出意外,那就要出意外了……
尤其是还有谢文彦这个满腹坏水的家伙在其中搅局。
所以。
诸国仅仅是和亲半年后,南国就率先吹响了诸国之争的号角。
“报€€€€”
边关士兵快马加鞭抵达京城,连口气都来不及喘,将八百里加急送到金銮殿上。
南国在半月前突然集结军队,趁夜偷袭黎国边境。
并且在黎国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势如破竹直接拿下黎国靠近边境的三座富饶城池。
“南国怎会突然对黎国发兵?”
“南国的军队,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厉害了?”
“南国短短时间就拿下黎国三座富饶城池?”
楚国官员们闻言皆是震惊地长大嘴。
不能怪他们如此表情,实在是南国的国力,一直都是诸国最差的。
再加上南国历代皇帝昏庸,都喜欢炼丹求药,不仅对朝政疏忽,还因大量修建道观佛寺,浪费不少人力物力,没钱养军队。
所以,南国军队的质量可想而知。
若不是诸国局势需要平衡,南国根本不可能存活至今,早被收拾了。
结果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
南国竟然雄起了!
急报士兵禀道,“是的,南国趁夜偷袭黎国,军队气势如虹,短短几天就拿下黎国三座城池,边关将士们亲眼所见。”
“几位将军派遣斥候打探,南国军队之所以突然变得如此厉害,是因为陛下送过去的那位方道士,是真正的修道高人。”
“对方能够撒豆成兵,掌控天雷,做法让南国军队的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变强……”
总结下来就是,南国之所以如此厉害,就是因为找方道长搞了封建迷信。
楚国官员:……
真的假的?还真有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的高人啊?
最重要的是,这高人还是他们楚国送去的!
楚国官员不约而同看向谢文彦,目光齐刷刷,痛心疾首瞪眼:陛下,咱们亏大了啊。
谢文彦神色不变。
亏什么亏,那就是假道士,撒豆成兵,掌控天雷,都是朕让封夫人带兵在后面帮忙呢。
势如破竹拿下黎国城池的是南国军队吗?
不,那都是朕的娘子军!
谢文彦好奇追问,“那南国,为什么突然对黎国发兵?”
“据打探消息,是因为黎国公主嫌夫君长得丑,南国和亲的宗室嫌公主脾气泼辣,夫妻双方关系不和,成亲后经常吵架打架。”
“南国宗室忍不了,就纳了妾室;黎国公主不服气,也跟着养了面首,因此惹怒夫家……”
“南国宗室一家觉得黎国公主不守妇道,要狠狠教训对方,结果反被黎国公主给收拾了,一家人被公主囚禁起来,砍了手脚做成人彘。”
“然后黎国公主在事发前,带着奴仆逃之夭夭,顺带还给南国皇宫放了一把火……”
士兵抹着汗禀报。
这么心狠手辣,压根不管自己国家亲人和臣民的和亲公主,真是长见识了!
第190章 又挑拨离间了
谢文彦虽说早就料到黎国那几个,被李夫人精心挑选出来的和亲公主公君,肯定会搞事情,但也没想到速度会这么快。
不愧是上辈子有黑寡妇之名的人,果真没让他失望。
谢文彦露出笑容追问,“那其余诸国的边境,现在是何反应?”
“其余诸国边境严禁,但三军已经整装待发,粮草准备齐全,约莫随时加入南国和黎国的战场。”急报士兵道。
“既然如此,朕大楚自然也不能落后,户部尚书霍明朗听令,即日起三日内与兵部完成军饷粮草筹备,随时支援边境军队。”
“黎国城池,大楚至少拿下十座城池。”
谢文彦大手一挥下令。
霍明朗和兵部尚书积极站出来,“是,陛下!”
其余朝臣也都没有反对意见,皆是满脸的激动兴奋。
原因很简单,有南国带头,其余诸国是绝对不会错过瓜分黎国疆土机会的,此时出兵,摆明了就是捡便宜。
当皇帝想要开疆扩土的功绩,他们这些臣子又何尝不想?
名留青史可是读书人最高的追求。
谢文彦早就在暗中做好了开战的准备,所以命令下去后,楚国的粮草和军队行动速度非常快。
在其余国家还在犹豫时,楚国出其不意从另一边攻打黎国。
诸国见此,当然不能再落后。
陈国和吴国紧随跟上,黎国一下子被诸国包围,1v4的局面哪里抗得住?
不出意外。
拼命抵抗了半年时间,四国军队就一起打到了黎国皇都,黎国皇帝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率先攻进皇宫的陈国将领斩杀。
这次围攻瓜分黎国。
陈国不负骁勇善战的威名,虽然出兵晚,但攻打下的城池是最多的,也是最先进入黎国皇宫,收获绝对是诸国最大。
吴国和南国也差不远,同样收获颇丰。
只有楚国攻打下的城池数量,以及抢夺到的金银珠宝最少。
因为在谢文彦的要求下,楚国军队从来都不会用蛮力强攻,打下城池后,也不会在城中烧杀抢掠,反而会花时间和物资,进行安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