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先让老爷子雕版,把小书印出来,货换成钱了,他们抽成。
这样比全款预定挣得少,对他们来说却很合适。
等官司结束,他们还要给金师爷送一份礼。这都不便宜。
到处要银子,院里这批货,还是赊账的。哎。
陆柳说:“我跟大峰商量好了,会割几斤羊肉给你。一条腿差不离,你拿着就好了。”
陆杨觉着也行:“可以,下回有好东西,我也给你们送去。”
羊皮要留着,黎峰带到山上泡着,过个半年捞出来,鞣制一番,又能做皮衣、皮帽,都是银子。
陆杨可不会剥皮,他想了想,说:“那你们料理了?我到前门支个肉摊,出门转转。”
他要带陆柳出门转转。
这有四头羊,黎峰让王猛和三苗帮忙。
这种活,谢岩干不来,但他很好奇,别人又不熟,就在黎峰旁边问来问去。
黎峰都被他问烦了:“你以后又不干这一行,你问这么多做什么?”
谢岩不赞同:“你怎么知道我不干这一行?我都不知道。”
哪有书生干屠户的活?黎峰想都不想,直接说没戏。
谢岩就说:“你可以学认字,我不能学宰羊?”
这是个好观点,他俩又吵起来了。
出门到外面,还是稍稍遮掩一番,不用藏太过,围脖往上提一提,遮住小半张脸就够。
陆杨满街宣传,说铺子里新上架了山货。
“各类菌子都有,还有山鸡、兔子、和羊肉,都是新鲜的,刚从山上拉下来,东西不多,要买趁早!”
第一家肯定是丁老板这儿,多的东西不好拿,价值不对等。
陆杨装了点木耳干、蘑菇干、笋子,再拿了几个野柿子,给他报喜:“羊肉到了!现宰现卖,您喜欢吃哪一块的肉?我让我弟夫给您留着!”
丁老板要全羊:“你知道的,我们这种人家,门第矮,人口多。吃个什么好东西,每人都要伸筷子,买少了,不够分的。多买点,年节还要走亲戚呢。”
这更好了。
陆杨再问:“给你切好不?”
丁老板点了头。
陆杨就带弟弟回家说了声。
三苗悄摸摸冲黎峰比了个大拇指。
一卖就是全羊,真是厉害。他们去集市里,都是散着称重卖。全羊得卖到铺子里,比如羊汤馆、酒楼。这都要压价的。
他们麻溜收拾,几个人别的羊都不管,合伙先料理一头。生怕丁老板反悔。
不过半个时辰,他们就上门送货。给丁老板看笑了。
陆杨带陆柳继续出门转圈,教他上门叫卖的门路。
要热情一点,喊话要有明确指向,什么地方有了什么货,主要推荐的货物一定放在最后重点提。
上门叫卖,就是惦记别人兜里的银子,这事儿大家心里明白,不用说得直白,就制造个货物不多,来晚了就没有的假象就行了。
过街走动,陆杨又给陆柳买吃的。
住山里,平时难得花钱买小吃。
陆杨给他买了糖葫芦。在陆杨的印象里,这种酸酸甜甜的东西,很得小孩子喜欢。
陆柳跟他分着吃,哥哥吃一个,他吃一个。
兄弟俩还去看杂耍。
看杂耍,有钱捧钱场,没钱捧人场。
陆杨在县里长大,但没有完整看完杂耍。
他太忙了,今天带弟弟看,他也一起看。
陆柳以前来县里,都匆匆忙忙的,要走好远的路回家,怕多待一会儿就饿得走不动路,也怕天黑了还在路上,从来不敢多留。说起来,也是第一次看这么久的杂耍。他两眼盯着,糖葫芦都忘了吃。
兄弟俩鼓掌叫好,看完一场,人家敲锣来讨赏,他们一人给了三文钱。
这头沿街也能喊两嗓子,都是生意人,生意人挣钱就是为了糊口。糊口就是吃喝。
他铺子里卖吃的,有需要的可以过去看看。
有人眼熟他,跟他搭话:“陆老板,今天不卖你那一百两学的酱肉包子啦?”
陆杨笑道:“卖呀,大家都知道我卖包子的,我就不多说,今天有好货送到,给大家伙说说,有需要就去转转。东西不多,晚了就没有了!”
他那铺子还寒酸着,货却实在多,今天这个,明天那个。
除了羊肉,陆杨次要宣传的是冬笋。
雪后不是挖笋的时节,能有这么些拉来县里卖,可不容易。要吃就得赶早!
和之前一样,菜很能带人气,铺子里有了人气,来买菜的客人,见了肉,闻着味儿,没有不馋的。
手里阔绰的,就拿钱割肉。半斤一斤的,是那个味儿。
这头转一圈结束,兄弟俩再回铺子里,到屋里说话。
陆柳拿了银子出来,是爹爹让他交给哥哥的。
“说是买猪崽用。”
陆杨盯着这块小银子,半晌没说话,思及目前难处,把银子收下了。
陆柳又说了去陈家拜年的事。
“陈老爹说还差个一两三钱开铺子,大峰给他了。明天要帮他搬家,他看看位置,到时会来告诉你。”
这件事让陆杨稍有意外:“他?他会给钱?”
陆柳点头,帮着黎峰说了句话:“大峰其实挺好的,说是霸道了些,但做事都有考虑到我,不会让我难做。”
陆杨没说黎峰不好,他就是惊讶。
“他娘没意见?”
陆柳又说了分家之事,也说:“娘知道我们换亲了,她私下里叫我柳哥儿。”
陆杨摸摸他的头:“真厉害。果然一物降一物,我还怕你吃苦受罪。他们能接受这个事,你又乖,以后日子就都顺当了。”
别的矛盾都不会比这个大了,陆柳也不会跟人起冲突。真好。
陆柳再说生意,也期盼着春季赶紧到来,他要捉鸡崽,养鸡崽!
兔子也不能常常受冻,他现在有四只兔子了。
“对了,母兔下崽了,我养养小兔子,每天都要跟大峰念叨做了什么,怎么喂的,兔子有什么反应,就怕以后遇见同样的情况,忘了怎么弄。哥哥,我还想多学些字,以后可以记到纸上,怎么看都方便了。”
老童生太远,得黎峰过去学了,再回来教他。
陆柳想在县里也学一些,抽空就记。
这都好说。
今次要学的字,就由他来说,他自己排序,陆杨让谢岩写下来。
这都是陆柳嘀咕顺的东西,闭着眼睛都会念,回家好好认,也好好写,慢慢来,以后也是个能写会算的人了。
临到分离,陆杨给他一个小红包。红包外写着“福”字。这个字陆柳会认,年年过年都看得见。
他也给陆杨准备了红包。
今年黎峰给他包了五十文的压岁钱,让他拿着玩。他问过好几次了,黎峰说了,给他的,就是他的。他怎么使都行。
陆柳拿三十文钱出来,拿麻绳串小串,给哥哥也包个压岁钱。
陈家那情况,哥哥肯定没有收过压岁钱。
陆杨看笑了,眼眶发热,跟他推辞数次,把这钱收下了。
他的小荷包里,又添个宝贝。
这钱,他不会花。要留着看。
看着就心情好。
第61章 人情世故
搬来县里, 铺子可以多开一会儿。
因都住在铺子里,晚间关门了,附近还有熟客上门来买笋子。
陆杨都会让他们搭着买些山菌回去吃。冬季最好养身滋补, 这都正月了, 没多时就开春忙碌,再不吃点好的,身体哪里受得住啊?
陆杨说话很会戳心,开口都是心疼,将心比心。人就听不得心疼话, 一听就心软,当自己真的很可怜, 非要对自己好一点。
不过这也得挑人,都是熟客, 陆杨知道谁手上松,谁手头紧。
山菌可以平时打素汤喝,鲜味不用说,吃过都说好。
山菌也能炒菜吃, 不论是配白菜,还是配肉片,尝过的都停不下筷子。
要是捉只鸡炖汤喝, 鸡汤鲜,山菌也鲜。鲜上加鲜,能把人的舌头鲜掉了。
恰好, 今晚家里就吃菌子。
陆杨好久没换口味, 晚上拿笋子、咸肉,做了个腌笃鲜。谢岩心疼他最近又瘦了些,说什么都要杀鸡, 正好炖鸡汤。
两个都是汤,怎么下饭啊?他就拿菌子炒了白菜。
店里新上的山货,他们都吃上了。
晚上来敲门的人都是走后门,过来一瞧,嘴里都馋,陆杨话赶话的捧两句,原来来买笋子的人,都搭着买了些山菌回去。山鸡也卖了一只。
今天还没记账,银钱先放着,吃完饭再说。
鸡汤还没炖好,已有香味飘出。他们一家人坐灶屋里吃饭,房间都太小,吃完被褥都是饭菜的味道,不合适摆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