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146章

现在好了,可以说开了。

他心上的重石落地,感觉胳膊腿都轻了,干活不那么累。

今天,姚夫郎又来了。

小铺子开张以后,他就经常来。

家里闲着,平常就来唠嗑玩儿,手里搭着做点针线、竹编。

针线活没多少,竹编占地方,后来他会帮着陈桂枝一起挑拣山货。

他一般不会去灶屋。灶屋在炒酱,他不方便去。

这天,他刚坐没一会儿,陆柳炒完手上的一锅菌子酱,出来透气,两人碰面,陆柳叫他到屋里说话。

姚夫郎笑着跟来了:“做什么啊?外头不能说啊?”

陆柳让他坐,给他拿了面饼子吃。

面饼子是早上剩下的,他烫得薄。

也是省习惯了,往里加了许多菜叶,也能叫菜饼子。

一家过日子,谁也没挑。拿小勺子挖半勺菌子酱,再用筷子抹开,饼子叠一叠、卷一卷,每一口都有酱香,能咬到菌子丁,多吃两口,肉丁也能吃到。

他们一家都爱吃,这两天煮面条,都是煮青菜面拌酱吃。

陆柳之前说,要熬汤,做汤面。这个味道鲜,黎峰会喜欢。

他现在是发现了,山菌也很鲜,黎峰更喜欢。

而黎峰果然也喜欢酱香味的东西,这个下饭。

有了菌子酱,黎峰更是不吃咸菜了,每顿都大碗大碗的吃,看得陆柳很是满足。

姚夫郎人刚坐下,饼子还没接到手里,陆柳叭叭叭说一堆,话题转个弯儿,又到了黎峰身上,他连忙摆手:“停停停,别说你家大峰了,陆夫郎,你真是!我还好已经嫁人了,不然你就像个媒人一样,日日不停,夜夜不歇,见了我就要说大峰大峰大峰叭叭叭,我当你要给我介绍呢!”

陆柳瞪大眼睛:“我才不给你介绍!”

姚夫郎笑得不行,问他:“你知道财不露白吗?”

陆柳点头:“知道的。”

他们学字不多,但会说话。

这种跟生活经验有关的词儿,多少会一些。

挣钱了不能往外显摆,免得招惹贼人。他都知道的。

姚夫郎就说:“好男人也得藏着呀,你看我在外头说大强的好话不?”

陆柳顿时忘了他叫姚夫郎进来是想说什么的,凑他身边,挨着他坐,让他再多说几句。

“怎么呢?你教教我,我怎么不知道这个?”

姚夫郎不说,他一口一口慢慢吃饼子。

他肚子饱的,饼子吃得不急,好吃就说。会的词不多,就来来回回说好吃、好香。

陆柳本来不饿的,被他勾出了馋虫,又去灶屋拿一张菜饼子来吃。

他俩吃完了饼子,陆柳又贴着他挽胳膊:“你告诉我呀,为什么不能在外头夸男人啊?大峰说他们几个玩得好的兄弟,都在外头夸媳妇夫郎。”

姚夫郎说:“不一样,我家大强也不到外头去夸我。他们几个玩得好的,说起来也就大猛、三苗,还有你家大峰会出去夸人,他们都是从外头娶亲的,要让你们尽早跟寨子里的人熟悉起来,要名声。我是长在寨子里的,就不用这个,大家都知道我。”

陆柳眼巴巴等着他继续说,姚夫郎说:“渴了。”

陆柳忙去给他倒茶,姚夫郎看他这样,笑得前俯后仰,就差满炕打滚了。

“做什么这是,一个臭男人,还当个宝。”

陆柳还是满脸笑,没脾气:“你跟我说说啊,我都不知道。”

姚夫郎不逗他了:“说起来简单,我们这个寨子,寡妇寡夫都多。你别把人想得太好,我这不是成亲两年肚子没动静吗?好些人勾搭我家大强。我这还没在外头说他好话。”

他们在寨子里,地里不出粮,捡山货都是挣小钱,打猎的事,又没人愿意带着女人夫郎去。男人没了,就要找个依靠,像陈桂枝那种,自己撑起门户,拉扯孩子的是少数。

寨子里也有穷人,打猎看运气,有时候连着几个月都没好货,这样一年年攒不下银子,自然娶不到媳妇夫郎。

寡妇寡夫倒是能配对,可人往高处走。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一张嘴都糊不满,嫁过去做什么?

所以好些人,是盯着殷实人家的汉子勾搭。

姚夫郎说:“大强是这几年猎区不好,家里没多少银子进账,手头紧巴了点。但我们过得还成,你知道的,我荤腥没断过,不说每顿能吃,至少每天能有个蛋。这就是好日子了。”

陆柳点点头,小脸严肃。

还有这门道呢,他果然经验浅薄。

他等下就问问大峰,有没有人勾搭他。

“嗯,我以后不夸他了。”

姚夫郎没见过这么傻的:“到底是谁说你聪明?”

陆柳挺腰:“娘说的,她才夸我聪明!”

说起这个,话题绕回正事上,陆柳跟姚夫郎说起炒酱的事。

“你想一起炒酱吗?我这儿确实忙不过来,要来也能来,我教你怎么做,你就回自家炒。我这儿没多余的锅了。”

姚夫郎心里有预感,真听见了还是惊讶。

“我能来?你不找陈夫郎他们?”

正常来说,陆柳应该要优先考虑亲戚,比如陈夫郎。

再是兄弟,比如三苗他们。

陆柳跟他玩得好,这要搭伙了,各处成本利钱都算一算。

炒酱是有比例的,他们现在是大酱占一半,菌子占两成,肉丁是一成,再加油、盐、酱油。一斤菌子酱的成本,约莫是八文到九文钱。

因为还有柴火、损耗,就算是九文钱的成本。售价是十二文一斤,一斤能有三文钱的利。

这个成本,还是因为他们开起小铺子,拿货价稍微低一点,不然成本还要上浮,一斤挣个一文钱、两文钱。全是辛苦钱。

陆柳跟顺哥儿两个人忙,一天最多炒二十斤酱。

洗切费功夫,食材还要预处理。也没说整天都是炒酱,家里还有别的事要兼顾着。

以目前的成本算,一天能挣六十文钱。

按月算,一个月能挣一两八钱,分到个人,就是九钱银子。

人会累,哪能每天都能炒出二十斤酱?一个月就按一两五钱左右来算。

这是他们自己卖的钱,他们在县里没铺面,卖不了多少,路又远,坛子还易碎,来回跑,不值当。所以要送到铺子里去。

“我哥哥说,卖到五两银子以上,他抽一成。没到五两银子,他就拿半成。我们回来算过,也就是说,每个月卖四百一十七斤菌子酱,就刚到五两银子。卖这些,挣个一两多,我哥哥只拿六十多文钱,跟没挣钱一样。”

姚夫郎也会去集市上摆摊卖货,银钱会算。

他垂眸掰手指,大致算完,点头说:“你哥哥对你真是没得说。”

这跟白帮忙没区别,这个抽成,姚夫郎愿意给。

他说:“你家大峰跟你说过没?我家大强那个猎区的事,这抓阄要讲手气,连着三年手臭,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炒酱的活,你愿意教我,我肯定好好干,我炒不动,就让大强炒,闲着也是闲着。”

陆柳再说:“成本是这样,手上要是没准头,成本又会上去,所以还是照着两文钱的利算比较合适。”

两文钱的利,姚夫郎也肯干。

他问陆柳:“炒酱以后就不能干别的了?”

当然可以干别的。

陆柳说:“先试试看,第一批的酱,我就不拉你们入伙了。也不知生意好坏,你可以先学着炒。”

卖不好,也是个手艺,自家能炒酱吃。

姚夫郎问他:“还有谁要入伙?”

陆柳还不确定,只把有意向的人说了。

想来都能来,这个利薄,锅小了,就挣不到大钱,忙起别的事,肯定有人退出。

他也需要跟人磨合,看看合不合适。

以后人员稳定了,他们手里攒下银子,就把作坊搭起来。

平常忙得过来,几家人合伙干。

忙不过来,就请人来炒酱。

帮工不能分钱,拿固定的工钱,卖力气。

姚夫郎听到后话,稍作思考,跟陆柳说:“我还是回去跟大强商量商量,你这不是跟打年糕一样,年年拿钱入股,出钱出力来分账,是要固定搭伙,我不能拿主意。”

固定搭伙,家里得稳定出工出力。

等盖作坊的时候,还要拿银子。

这事要好好商量商量。

陆柳眨眨眼,送他走了,垂眸想想,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他往外走,在小铺子里找到黎峰,又跟黎峰凑一处说小话。

“大峰,我把事情办砸了,不敢告诉娘,怎么办?”

他常问“怎么办”,黎峰偏不觉得厌烦,每次都感觉可爱,想亲。

“怎么搞砸的?”

陆柳猜测道:“可能是我话说太多了。”

黎峰不知前情,让他细细说来。

陆柳嘀嘀咕咕说了,最后总结道:“嗯,就是我的话太多了,我就说现在挣钱搭伙的事就行了,不该说以后的作坊。”

他们本来就做好了会有人退出的准备,做什么要一开始就把人劝退?

人还没尝到甜头,先看见了以后要出的大钱,肯定会打退堂鼓。那这些酱,他们一家怎么炒得完?

黎峰听完笑了:“这不算搞砸,一开始打退堂鼓正好。娘有些东西还没教你,怕你一次学太多,忙不转。今天你说起来,那我教教你。”

陆柳眼睛一亮:“嗯?你也教我?那好,那我们回屋去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