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310章

一把梳子,让他俩玩了很久,末了,陆柳把梳子跟他的小铜镜放到一起。放置时,他看见了胭脂和口脂。

陆柳目光顿了顿,背着黎峰,悄悄在唇上抹了点口脂。

大晚上的,他的红嘴巴很明显。

黎峰目光暗了暗,吹灭了烛火,于暗夜里摸索着吃口脂。吃完了口脂,再吃个小夫郎。

第148章 人有所长

三月十九, 黎峰等人抵达府城。

他们先去码头放货,黎峰在码头停留两天,歇脚收拾, 卖卖货, 然后牵着二黄去府学找谢岩。

他算着时辰过来的,正赶上谢岩放学。

谢岩喜滋滋出来,没见着夫郎,只看见个黎峰,脸色当时就垮了。

黎峰:“……”

换个人过来, 非得跟他吵一架。

他们搬家了,黎峰不知住处, 约好了,后面几次过来, 都先到府学来找谢岩。他们能换住处,府学不会搬离,找谢岩方便。

谢岩带他往家里去,跟他说:“我们搬家了, 房子挺大的,还有一间客房留着,你晚上可以住下。你的行李呢?你没载行李过来?”

黎峰说行李在码头放着, “我先过来看看,万一你们没搬家,我那一堆东西不好放。”

谢岩又看看二黄, 二黄跟着车队跑了一路, 反而越跑越精神,现在跟在黎峰身侧,站姿很威武。

他不由想到威猛, 威猛胖墩墩的,真是一点都不威猛。

黎峰主动挑事:“你听说过一句诗吗?叫什么比翼鸟连理枝的。”

谢岩听过,也会背。

他问:“怎么了?你要学吗?”

黎峰不用学,“我会,我给我夫郎念了。”

谢岩侧目。

黎峰得意道:“他很喜欢,夸我有学问。”

谢岩:……?

“你算什么有学问!我问你,完整的诗是什么?它是什么意思?是谁写的?你给我说说!”

黎峰翻白眼:“我为什么要说给你听?倒是你,你有学问,你给你夫郎念过几首诗?”

谢岩念过很多!

他最早教陆杨识字的时候,就是念诗的,还给陆杨写下来了。

陆杨都随身带着,念熟了诗,就对着句子认字。现在都放在小荷包里存放,宝贝得很!

谢岩说:“你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会得更多。”

黎峰问:“比翼鸟也念过?”

谢岩稍作回忆,陷入了沉默。好像没有这句。

他说:“我见到他就给他念十遍!”

黎峰看他如此反应,当即放心。

等陆柳来府城,跟陆杨见面,聊到这个话题,也不会露馅儿了。

谢岩不知人心险恶,到家就找陆杨,见了人,回一句话就要背一句诗,再说一句话,又背一句诗,要是陆杨露出迷惑表情,没来得及应声,谢岩还要见缝插针的再背一句。

陆杨摸摸他脑门,又看看牵着大黄狗的黎峰,转头问谢岩:“你怎么了?”

谢岩问他:“我有学问吗?”

陆杨说:“你少背两句酸情诗,就有学问了。我爱听我听不懂的东西。”

谢岩噎住,转而笑起来。

他夫郎就是不一样,很识货。

对,会两句酸情诗算什么有学问!像他这种叽叽咕咕说之乎者也的才是有学问!

两家再熟,黎峰也是客。

没有客人上门,把他晾一边的道理。

陆杨跟谢岩说一句,就招呼黎峰到堂屋里坐。

他今天带顺哥儿出去逛街了,主要是去逛的书斋,顺哥儿这会儿在灶屋帮忙做饭。

陆杨说:“你这弟弟真是勤快,我天天说他,拦也拦不住。”

自家弟弟什么性子,黎峰知道。

顺哥儿还是有点不自在,觉着寄人篱下,要表现勤快点。

要是在家,他就会玩一玩,不会忙成个陀螺。

黎峰说:“没事,他累了,就知道好歹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浑身都是使不完的精力,平常都是轻活,他累不着,也就闲不住。

灶屋在大门口,过了竹影壁就是。

黎峰从灶屋经过,没往里头看,等陆杨喊人,顺哥儿是跟在他们后面进屋的。

这孩子第一次离家这么久,还到了外地,跟黎峰也就一个月没见,把他想得不行,喊声大哥还红了眼圈,被黎峰好一顿笑话。

“这才多久?等你见了娘,不得哇哇哭啊?”

顺哥儿就说讨厌他。

黎峰说:“我以前上山,你见我的次数更少,也没见你哭。”

顺哥儿想想,觉着有理,就擦擦眼睛,顷刻就把眼泪憋回去了。

他看见二黄也来了,蹲下来摸摸二黄的脑袋,撸撸它的背脊,问黎峰:“你怎么空手来了?没搬行李吗?”

黎峰如此这般又说一遍。

行李都在码头铺子里,他今天过来认个门,下次再搬过来暂放。

晚上就留家里吃饭,也在这儿歇一晚。

陆杨招呼谢岩跟黎峰说话,把顺哥儿也留在这里,他去灶屋,帮娘一起弄晚饭。

谢岩还说他去做饭,让陆杨留下跟黎峰说话。

陆杨把他推回去了,“你跟他也熟了,随便聊聊吧。”

谢岩跟黎峰没什么好聊的,说着说着就聊学问。

他都准备好针锋相对了,结果黎峰正经找他请教问题。是码头势力相关的问题。

他给黎峰留一份笔记,是整理过的码头发展经历。黎峰去年就拿到手了,慢慢摸摸地看,先把字认全,再细细品读,读完了又琢磨。

他上次过来匆忙,货没卖完就走了,这回才有空闲请教一二。码头有了变化,也该多问问。

谢岩问他:“这次进城,找人担保了吗?”

黎峰摇头:“我们租下了码头的商铺,拿出契据就放行了。在码头付年租的商号有优待,租子太贵,抢一船货,也就这个利润了。不值当。”

谢岩觉着这铺面租得值,他把他们推测的几种可能都跟黎峰说了。

洪家起了内讧,极可能是贼喊捉贼。

黎峰照常做生意就行,洪家现在顾不上别人。

“他们要靠码头吃饭,不能继续坏名声了。”谢岩说。

沿着运河,有许多码头。沿岸府县,都有设立码头。

有的繁华,游商络绎不绝。有的冷清,码头集市都没开起来,只供人歇脚停靠。还有人是把这些小码头当做仓房,用低廉的租子,租个码头仓房使。

繁华的码头少一些,不是没有。为着钱袋子有保障,哪怕麻烦,商人们都会换地方。

黎峰跟他细谈,像衙门、水兵,还有一些律法,他都想了解。

恰好,谢岩辩论的时候,同窗们扮演了不同角色,模拟布防,他说得顺畅。提及律法,谢岩就有很多例子说。

科举有题目“判”,就是以律法为基础的题型。他肚子里的墨水相当多。

但码头有例外。它地处府城境内,靠着运河,知府管得,水兵管得。两边都要插手的时候,就会把地头蛇背后的靠山牵扯进来。

在码头捉贼,要懂得变通。依律是如何,多方拉扯以后,又是如何。

谢岩主要给黎峰说“替罪羊”的例子。

通常是介绍一单大生意给“羊”,盛情难却,加之强势逼迫,让人不得不接。

接了以后,这单生意会无法完成。要么货价飙升,要么货突然消失在运河上,就需要再买一回。这样能破财消灾。

要是被人掉包,一开始就没有所谓的“真货”,则要定罪问责。

富饶的地方贵人多,这是连环套。全看人要命还是要钱。

黎峰听着皱皱眉,把这些事记下来了。

顺哥儿听不懂这些,说:“我去灶屋帮忙!”

他去灶屋,谢岩跟黎峰还在细说。

灶屋里,陆杨切肉打蛋,定好了菜式。

黎峰早没说日子,家里的菜不多。蒸个蛋,做个韭菜炒蛋,再做竹笋炒肉、菌子炒肉,然后烧一锅茄子。再做个肉丸汤,往里掐两把小白菜。勉强算五菜一汤。

他们去黎寨的时候,黎家都把他们招呼得好好的,黎峰过来,菜色少了点,用料则要大方。陆杨切了很多肉,菜名都能倒着说,是肉炒笋、肉炒菌子。

肉丸汤更是下了二十多颗肉丸,满满当当一汤盆,盛出一碗,舀出许多,下面压着的肉丸子又浮上来,能把人吃得饱饱的。

其他就没了。家里没开铺面,吃喝都要出去买,能有这么多菜,还是陆杨要给谢岩送饭菜的缘故。一般过日子,不会买这么多。放一放都蔫了。

家里还有些地菜,陆杨看看数量,明天早上可以包个地菜鲜肉的饺子吃。

这头收拾妥当,天都黑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