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321章

黎峰说:“我打谢岩。”

谢岩躲到陆杨身后,又怂又挑衅道:“我也找柳哥儿告状,你打了我,我夫郎会不高兴。”

莫名其妙受了一肚子气的黎峰:“……”

他看着这两口子喜滋滋离开的背影,快步跟上,在谢岩家门口,把谢岩的肩膀捏了捏。捏得谢岩嗷嗷叫。

在这个叫唤声里,黎峰大跨步到隔壁大门口,喊陆柳。

“小柳,你快出来评评理,你哥冤枉我!”

陆杨:“……”

好你个黎峰。

今晚热闹了。

他们四个站巷子里拌嘴,陈桂枝坐门槛儿上嗑瓜子看着,顺哥儿围着他们团团转。

赵佩兰从屋里出来,看他们七嘴八舌的好像在吵架,顿时急了,跟过来瞧瞧,被陈桂枝拉着坐下,得了一把瓜子嗑。

不一会儿,陆二保跟王丰年听见外头的动静,从院门口探头一瞧,见是他们在吵嘴,急急忙忙过来劝架。

到了地方,听见了如下对话。

谢岩:“柳哥儿你快收拾他,我夫郎都不高兴了!”

黎峰:“小柳你别信他的话,他们两口子合伙欺负我。”

陆杨:“柳哥儿,你信我还是信他?”

陆柳:“你们快别吵了啦!”

……

二老:“……”

哦。还是回家吃饭吧。

难得两孩子没空送饭,他们终于可以烧火做饭了。

第153章 小日常

天热了, 抱在一起睡不住。

黎峰身上跟个火炉似的,躺在炕上四肢大敞,成个“大”字。陆柳叨叨咕咕说着“怎么这么热”“为什么以前没有这么热”, 被提醒了, 才恍然记起来,他们夏季的时候没聚几回,山下凉爽,自然不觉得。

抱不住人,陆柳还要贴回来。

陆柳身上凉凉的, 可以给黎峰凉快凉快。

黎峰推他两下,他还委屈。他不撒手, 但腿脚离得远远的,过会儿又凑过来。挨着人就不老实, 脚丫在黎峰小腿上蹭着。

黎峰让他别动了,“再动更热了。”

陆柳就不动了。

黎峰拿蒲扇扇风,他手劲大,一扇扇好久。陆柳本来说给他凉快凉快, 凑近了,反而蹭了凉风,吹得他好舒坦。

府城的生活和山寨里有很大的区别, 夜里更加安静,却能依稀听见打更声。

早上的鸡叫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隔着街巷和院墙, 听到耳朵里, 朦朦胧胧的。

白天能做的事情少一些,不如山寨里的活多。

在城里过日子,没法子自给自足, 所以处处都要花钱。

他们安家一段时日,缺什么东西,各自都说了,陆柳心中有数,明天要出去采买一番。

柴米油盐都要买。搬来的时候,是顺哥儿添置的,数量不多,这都要用完了。

再是杂物采买。他想给两爹做袄子,需要去买点棉花,也扯点棉布。皂豆要买,还要买些绿豆红豆回来。娘说孩子们可以抓豆子玩了。

娘到府城后,常跟赵婶子在一起说话,最近在学着绣花,沉迷做小孩衣裳。她要丝线,颜色多拿一些,方便绣花绣老虎。

顺哥儿比他们先来府城,生活上各处都不缺,刚添了一双绣花鞋,他想配个衣裳穿,想要一身颜色鲜亮点的夏衣。比如水绿、水蓝色的衣裳。

陆柳没什么想买的,琢磨着多买点绿豆,可以煮绿豆汤喝。煮好放到井里湃着,等黎峰回家,能吃个凉快。

陆柳问黎峰有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我明天一块儿置办了。”

黎峰天天出门,缺什么,当时就添置了,没要买的东西。

陆柳又问他想吃什么,“买回来给你做,我找哥哥学了些菜式,会做麻婆豆腐了,这季节还有莲藕吃,你想不想吃酸辣藕丁?”

黎峰都想吃,都说好。

陆柳还说明天要炖个猪蹄肚片汤,搬家奔波,初来乍到,都不习惯,赶上夏季,胃口不好,人都消瘦了些,吃个汤补补。

以往在家,是单独炖猪蹄或者猪肚,这次一并炖了。人多,炖得多才够分。

说到这里,陆柳自然盘算起家用开支。

他在山寨里盘算过,一年要个四、五十两银子的开支。现在房子租下,这个开支,会往上加个十两左右。

以黎峰能拿到的分红来说,家里吃喝之外,还能攒下一些。不用担心断钱断粮的事。

陆柳省惯了,也坦然接受了这点。算着账,就想想怎么省钱。

他们家没大富,搬来府城,还是黎峰一个人养家,家中做好吃的,需要分一分,人多,那就大方点。自家吃家常菜,可以省省。他的一肉多用法还是可以用用的。娘跟大峰都不会说他。

像他新学的麻婆豆腐就是用更省的肉末入菜,还能做肉末蒸蛋。比他切丁还省。

陆柳还问过街头摆摊的事,街上的摊位,就跟码头的摊位一样,在哪个商铺门前摆摊,就要给哪个商铺交租子。租子不贵,一天要个二十文钱。半天就十文钱。

他暂时没交朋友,哥哥还要去码头招呼铺面生意,也有人情需要应酬,不能时时陪着他,他想着,哪天得空,就出去卖卖绿豆汤、鱼汤、杂菌汤等等。

这些简单,收拾方便。一锅就几碗,卖完能挣点铜板回家,一天的菜钱就有了。

陆柳仰脸看黎峰,“大峰,这样行吗?”

黎峰点头:“行啊,你就该让这些人尝尝什么叫好吃的,让他们追着你送钱。”

陆柳又趴回他的胸膛上,嘀咕道:“哥哥说府城的饭馆酒楼特别多,不知我这几样汤能不能卖出去。”

黎峰觉着可以,“就看你有没有胆子叫卖了,街上都是人,多喊几声,有一个人来尝试,其他人都跟上了。”

黎峰还说:“还能找人当托儿。府城这么大,谁能把每个摊贩都记住?到时就说找你很久了,没想到你到这里支摊子了,快给他盛一大碗汤喝。”

陆柳听得喜滋滋的,脚丫不自觉又在他腿上蹭蹭,声调都软了。

“大峰,大峰,你给我当托儿好不好?我明天也多买些鱼,收拾了做鱼汤。你还记得县里的那个酱肉饼子吗?你说很好吃的那个。我少做点酱肉饼子搭着卖卖看。你看行不?”

黎峰抬腿,把陆柳两条腿都压着了,不让他乱动,然后说:“行啊,后天支摊子吗?早上去?”

陆柳点头:“嗯嗯,早上去。”

早上卖饼子和鱼汤,就做的早饭生意。

黎峰帮他想个地方,“这儿离鹿鸣书院近,我们往那头走,在巷子里叫卖试试。能在这种大书院上学的书生,八成都是有钱的。早上买着吃,能多睡会儿,这个生意该是好做的。”

陆柳的心热乎乎的,恨不能明天早上就去卖鱼汤和饼子,可惜他还没买食材回家。

他惦记着,夜里不怎么睡得着觉。

等黎峰停止扇风,他闷闷的,又暖又热,眼皮子发沉,再扇风凉快会儿,他就睡着了。

次日,新的一天开始了。

陆柳做了葱花猪油渣饼子,再是青菜鸡蛋面疙瘩汤。又切了三个咸鸭蛋,都切成丁了,在碗里放着。

黎峰拿一张饼子,在上面抹上菌子肉丁酱,又挖一勺咸鸭蛋,拿筷子铺平,然后再拿一张饼子,两张饼子卷着自配的馅料,大口大口,吃得可香。

陆柳看看酱料,再看看咸鸭蛋丁,又看看黎峰的吃相,心中有了主意。

明天也把这两样备上,有需要的话,就加钱吃卷饼。

黎峰起得早,吃完饭,还在家里干了点活。

夏季用水快,水井就在灶屋外头,离得很近,黎峰没管它,每天雷打不动的往灶屋的水缸里提水,再把几个空桶都装满水,这样家人干活轻松一些。

家里两条狗,三匹马,喂狗还好说,照着人饭料理,人吃什么,它们吃什么。马需要好草料,黎峰剁草料仔细,里头一点杂料都不掺,枯草腐草都要挑出来,不够干燥的草要晒晒再喂。还买了豆子来喂马。跟两条狗一样,马也是偶尔加个餐。

这都是需要到宽阔的地方跑跑的家伙,黎峰抽空,要带它们出城去跑跑,等县里送货过来,叫几个兄弟跟他一起。

他暂时被耗在了铺子里,一天天哪儿也不去,就在码头看着铺面。有客就做生意,没客就去找人唠嗑聊天。

他的名号响亮,码头摆摊的人都知道他是捉匪英雄,过去搭话,都能得一张笑脸。这头联络联络人情关系,打听打听细碎的消息,再是跟洪家的交情维系。

年前走的时候还好,洪老五还给他家俩孩子都送了银的长寿锁。今年就不行了,见过几次,都是客套又冷淡,待他跟待别家商户一样。

小洪管事还成,得闲就会来唠唠嗑,吹吹牛。他们都称兄道弟了。

今天陆杨也要去码头,他早说要拓客,铺子里连个伙计都没有,黎峰不如他嘴皮子利索,这方面还得他来。

陆杨看黎峰出门都把二黄牵着,想着码头路远,就把狗绳找出来,也把威猛牵出去遛遛弯。威猛胖墩墩的,再不动,就不威猛了。

他要教顺哥儿本事,前几次去码头都没带上顺哥儿,今天把人带去瞧瞧。

谢岩画的菌子菜的图纸有五张,可以拿去贴上,撑撑门面。

三人在巷子里碰面,结伴到码头铺面去。出了巷子,陆杨就跟黎峰吵了两句,再互相翻个白眼,互不搭理了。

清早的巷子热闹,各家的大门陆续敞开,走出形色各异的人。

有些是书生,赶着去上课。有些是媳妇夫郎,把孩子带上,出门摆摊。

还有没手艺的人,干些清苦活,见谁家的门是开着的,就问一句要不要浆洗衣裳,要不要刷鞋子。

谢岩在这个吆喝声里,背着书包,提着一篓脏衣服,顺着巷子往南走,把脏衣服递给贺夫郎。

这是陆杨找的人。他们俩都有事干,白天不着家,留娘在家料理家务,灶屋里的杂活就算了,三个人的碗筷,收拾起来不麻烦。衣服要请人洗。

夏季衣衫薄,顶不住天天换。这样日日洗,把人累坏了。

陆杨还说服了两爹,把他们的衣裳也拿去给贺夫郎洗。

说服两爹很难。陆杨嘴皮子都要磨破了,最后是说,他娘的衣裳有人洗,他父亲和爹爹的衣裳也得有人洗。再说说贺夫郎的难处。

府城过日子难,家里供养一个书生,他又没手艺。夏天都想省钱,不叫人浆洗衣裳,那他靠什么活啊?把衣服送给他洗,不是偷懒,不是乱花钱,是行善做好事。

两爹是苦日子过出来的,问问洗衣的银钱花销,说什么都要自己给钱。

他俩有工钱,陆杨没开太高,一天按照三十文钱算,一个月九百文钱。两个人能有一两八钱银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