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呼声打破了上午南市的寂静。
宋明稚刚走出醉影楼,远远就看到一个身穿灰衣,身材消瘦的男子,正朝着自己和慕厌舟所在的位置跑来。
他立刻蹙眉道:“殿下,当心!”
宋明稚的话音刚落,那个男子已出现在了两人的面前。
此时,元九已经将马车赶到了醉影楼前,眼看来不及绕过马车,男子忽然咬牙朝着宋明稚和慕厌舟而来,并作势要推开二人。乍一眼看去……眼前的人似乎只是一个慌不择路的盗贼,但宋明稚却一眼看出:来人似乎有武功,并且武功不低……
他慌不择路朝着此处而来——
宋明稚话音刚落下,那名盗贼已经伸手朝着慕厌舟推去,同时大声喊道:“快让路!”
宋明稚不禁眯起了双眼,将视线落在了他的手上。灰衣人随手向前一推,好巧不巧朝着慕厌舟的肩上落了过去,眼看便要碰到他肩上的伤处。
同在此时,慕厌舟也反应了过来:“阿稚,后退——”
他并没有回手,而是迅速调动内力,想要移开脚步,躲开对方的动作,同时制造出盗贼没能推稳的假象。
下一刻,变故突生。
慕厌舟刚刚侧过身,便将手按在了心口处,手指竟也跟着微微颤了起来。
他并没能使出内力。
宋明稚:“!!!”
这一切都发生在刹那之间。
眼看那人的手,即将触到慕厌舟的伤处,站在慕厌舟身边的宋明稚,立刻用力将身边的人朝着自己拉了过来。两人的身体随即紧紧地贴在了一起,而那名盗贼也没能收住力,踉跄着差点摔在了地上。还没等他站稳,随宋明稚和慕厌舟一道来南市的侍从便一拥而上,将他按在了地上。
宋明稚立刻转身,悄悄将手按在了慕厌舟的腕上,压低了声音问:“殿下感觉如何?”
他的话音刚落下,远处的盗贼便“哎哟”痛呼了一声,并大声道:“大人饶命,饶命啊!小的只是,只是一时间鬼迷心窍,还请大人们手下留情啊。”说话间,他已将不知道从哪里偷来的荷包扔在了地上,“砰砰”朝周围侍从磕起了响头。
他乍一眼看去与普通的盗贼没有什么两样。
可是直觉告诉宋明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眼前这个所谓的“盗贼”,武功不错。他刚刚那一招,目的看上去竟像是……借着推搡的动作,等着齐王向自己还手。
练武之人都有直觉与本能。
大部分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回手,或许只有自幼便学着如何“装朽木”的慕厌舟,才能做出其他的选择。
想到这里,宋明稚的心不由一沉。
他转过头朝侍从吩咐道:“将他押回府内!”
“遵命,王妃!”
慕厌舟也在此刻重重地咳了起来,并低声朝宋明稚道:“咳咳……旧伤似乎有些不妙,恐怕要叫周太医来府上走一趟。”
说话间,他的嘴里竟生出了一阵淡淡的铁锈气。
慕厌舟嘴里说的虽然是“旧伤”,但宋明稚却在触到慕厌舟脉象的那一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慕厌舟体内的蛊虫,又开始活跃了,他方才便是因此没能使出内力。
宋明稚咬牙道:“好。”
说着,立刻同慕厌舟一道登上了马车,叫人将周太医从宫中请了出来。
……
一个时辰过后,齐王府。
周太医从慕厌舟的腕上放下手指。
他轻轻地抚了抚胡须,面色有一些难看,语气也颇为沉重:“若我的推测没错,齐王殿下体内的蛊虫,恐怕已经到心脉内了。必须尽早解开蛊毒,以防它危及殿下的性命。”
慕厌舟轻咳着放下了手。
不同于面色不佳的太医,他似乎早已经料到了会有这样一天。
慕厌舟并不着急说自己身体的事,而是放下了元九刚刚送来的信报,朝站在一边的宋明稚道:“阿稚猜得没错,那名‘盗贼’的确是严元博手下派来的,目的便是试探我究竟有没有武功。”
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若是上回在山间遇刺、脱险,还能归功于运气,那么这一回远霞县的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严元博因为书斋的事,对慕厌舟起了些疑心,并为此而准备多日,就想借方才那盗贼的“无意”一推,逼慕厌舟使出武功。
宋明稚轻轻点了点头。
此时,他暂时没工夫去管那名盗贼。
而是转身朝周太医道:“我今日已经问过,蛊母最晚这个月底便能送到京城来。”
周太医想了想道:“来得及……只不过,解开蛊毒,也并非什么容易的事情,在拿到蛊母之前,还要先提前服用汤药,让蛊虫活跃起来……届时,或许还需要在腕上放血。”
周太医早已经知道,宋明稚对蛊虫一事颇为了解。今日,他没有再详细为宋明稚解释,而是提醒对方道:“最近这段时间,齐王殿下体内的蛊虫,都会比以往更活跃。若是说风险的话,其实不算小……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性命,或武功尽失。”
作为太医,这个时候他必须实话实说才对。
宋明稚点了点头,咬了咬唇道:“好,谢周太医提醒,我大概了解了。”
“那就好,那就好,”周太医终于放下手,转身从桌上提起了药箱,他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说,“已经半个多时辰了,我不便在王府里面逗留……过两日再将抓好的药带来吧,这几日,就辛苦王妃了。”
说着,便朝二人行礼向着徽鸣堂外而去。
宋明稚赶忙道:“这是我应该的。”
说话间,元九已经缓缓打开了徽鸣堂的大门,周太医简单同对方说了两句,便快步离开了这里。宋明稚则转身,朝着慕厌舟看去……他不知道,自己的眼中尽是担忧。
或许是因为方才周太医的语气太过严肃。
又或许,是为了稳定不知是慕厌舟还是自己的心神,宋明稚当即走到慕厌舟的身边,安慰起了对方:“殿下,解蛊一事,虽然……”
岂料,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慕厌舟忽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阿稚。”
“殿下……?”
慕厌舟笑了一下,坐在桌边的他忽然抬手,缓缓落在了宋明稚的腰间:“让我抱一会。”
他的声音闷闷的,额头则随着拥抱的动作抵在了宋明稚的腰腹间。
宋明稚的心跳,在刹那之间快如擂鼓。
他甚至生出错觉——
慕厌舟能够隔着皮肉,听到自己的心跳。
几息后,宋明稚没有推开对方,而是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将手,搭在了慕厌舟肩膀上……
第62章 为了他
慕厌舟忽然用力抱住了宋明稚的腰,将他拥进了怀中。两人的身体,在这一刻紧贴在了一起……秋夜的寒气,于刹那之间被他拦在了身后。
隔着那件稍显单薄的秋衫。
宋明稚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属于慕厌舟的呼吸,还有体温。
秋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
宋明稚的耳边除了雨声还有秋风摇动铃铛的脆响以外,便只剩下来自慕厌舟的浅浅呼吸,还有不知道是谁的心跳。
一时间,宋明稚竟然生出错觉——
此刻这世上似乎只剩下了齐王,与自己二人。
直到慕厌舟开口,轻轻朝他道:“方才那名‘盗贼’并未招供,消息是我手下的人,从严元博一党身边打听来的。”
慕厌舟的声音略有些低哑,宋明稚甚至能够感觉到他说话的时候身体发出的那一点震颤。
他的耳尖不泛起了红,接着又强行将注意力拉了回来。
“盗贼……”宋明稚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慕厌舟在同自己说什么,以及对方话里的意思:齐王殿下在严元博与他同党的身边,安排了人手。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慕厌舟说正事的时候,不但不再避着宋明稚,甚至像是有意将自己的“底细”透露给他听。
宋明稚轻轻地点了点头,努力将注意力放在了这件事上。
慕厌舟的手指,状似随意地在宋明稚的背上轻点了两下,忽然朝他问道:“阿稚以为,此人应当如何处置?”
浅浅的酥麻感如同石子,落在了原本还算平静的湖面上,惊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宋明稚的小半边身体都因此,而生出了一阵陌生的感觉。
现在似乎不是谈正事该有的样子……
但是听到他问,宋明稚还是立刻打起了精神。
他停顿片刻,朝对方分析道:“……依我所见,最好将那名‘盗贼’稍加惩处,便放离王府。总之,将他当作一个不小心冲撞了殿下的普通小毛贼就好。”
慕厌舟笑了一下,轻声问道:“为什么?”
宋明稚努力忽视心底里那阵奇怪的感觉,“严元博派他伪装盗贼试探殿下,就是想凭武艺这一点,确定殿下究竟是不是像传闻与平日表现出来的那样,是个‘朽木’。假如殿下将他特殊对待,不就坐实了严元博的猜测吗?”宋明稚停顿片刻,轻轻蹙起了眉道,“届时,不但会引起严元博还有他同党的警觉,甚至他极有可能将此事暗示给皇帝,这对殿下百害而无一利。”
宋明稚相信齐王殿下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果不其然,听到他的话后,慕厌舟便低低地笑了一声,朝他道:“阿稚说得对,此事便按照你说的这样来处置。”
-
齐王府内热闹非常。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便上演了数场大戏。
王府里的人确认“那名小毛贼只是不小心冲撞了齐王殿下”后,便按照律法将他交到了官府,由官府处置。不久后,禁军的现任统领,也来到了齐王府中,与慕厌舟沟通密信一事。
——如今,旱灾已经随着秋雨的到来而结束,但是“赈灾”一事才刚刚开始。
这场旱灾遍及京畿十八个县,甚至就连崇京城也受到了影响,赈灾绝非易事。虽说有户部尚书杜山晖坐镇,可是此事绝不是他一个人和几个心腹手下能够做到的,更多的是需要地方官员的配合。
就连多年不理朝政的皇帝都清楚:
粮仓与远霞县的那场大火,背后藏着,的定不只有一两个人而是牵扯众多。如今,非但不是将他们连根拔除的好时候,甚至这样做还会延误赈灾的进度。
因此,皇帝如今只是派慕厌舟与禁军一道准备调查此事,并没有让他们直接动手。但是,这一点也不耽误众人清楚地意识到——等京畿附近的事情处理干净以后,皇帝就要同这群人秋后算账了。
……
秋雨连绵,寒意愈浓。
慕厌舟肩膀上的伤口,终于有了愈合的迹象。
慕厌舟虽然在名义上还只是户部的一名闲官,但是皇帝的意思已经再清楚不过,他去禁军衙门报到,只是时间问题而已。